一、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对此现象研究的学者也较多,国内外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成本上升论、“雁行模式”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生命周期论、梯度转移论等。
(一)成本上升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生产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后将其出口到发达国家。
刘易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增长速度较快,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劳动力总量不足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于是,发达国家将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借此降低劳动力成本,为了弥补国内产量不足,又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2)。
按照刘易斯的观点,引起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在我国之前的经济增长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当然刘易斯的理论也有其不完善之处:第一,刘易斯的着眼点仅限于生产的成本因素,而忽略了影响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市场要素、技术要素。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的熟练程度有较大差别,这就可能导致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有较大差别,这会抵消相当大部分的劳动力成本差别。第三,“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当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时,便可能失去创新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即所谓的“刘易斯拐点”。第四,当大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时,可能会使发达国家劳动力重新出现过剩。第五,刘易斯的理论只能解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则是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二)“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Flying Geese Model)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あかまつかな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状况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基本成型,20世纪70年代最终定型。
“雁行模式”理论已经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解释区域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理论,它可以较好地解释东亚经济的发展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东亚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随着各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日本将出现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东盟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以及随后的中国沿海省份(3),形成了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雁行模式”理论有三个模型:
模型1:在“雁行形态”中,日本是雁头或领头雁,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主要指亚洲“四小龙”)是雁身,而东盟(和中国)是雁尾。“雁阵模式”本质上就是东亚先进国家(地区)与后进国家(地区)之间的一种产业转移的过程(如图1-1)。雁行模型要求在产业中有一个“领头雁”,即A地区,该地区的产业具有绝对优势,发展的阶段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B地区产业的某种动态比较优势,使得A地区的某类产品向B地区进行转移,促使B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然后又向C地区进行转移,促使C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这种模式依靠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出现了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以实现产业结构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升级,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承接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也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图1-1 “雁行模型”地区转移
模型2(见图1-2):图1-2中,实线表示国内生产线,虚线表示国内消费线,并根据生产线与消费线的此消彼长将坐标图划分为五个区域,坐标图A的进口阶段表示区域产业的发展首先从进口开始,与国内需求同时呈上升趋势;从国内生产随之逐渐形成,到国内生产与消费持平这一阶段是进口替代阶段;随着国内生产逐渐超过进口,而且超过的量越来越大,此为出口阶段;随着该产业的转移,出口量又逐渐降低,这一阶段是该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随着国内生产量进一步降低,国内生产开始低于国内消费,于是进入逆进口阶段。B坐标的实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产业呈现“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再次进口”的阶段性变化。C坐标中的实线是该产业的自给率,用国内生产和国内需求的比值表示,如果自给率大于1,则处于出口阶段;小于1,则为进口阶段。
图1-2 “雁行形态”发展的五个阶段
模型3(见图1-3):在一国范围内,某产业的“雁行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中出现,然后逐渐延伸到高附加值产品,继而在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
图1-3 “雁形行业”结构调整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其主旨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因此,存在产业结构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是产业转移的动力。后进国家可以先进口先进国家的产品,随着后进国家对该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先进国家会在后进国家建设工厂进行直接生产,将相关技术引入后进国家,后进国家就能自己建设工厂进行生产,利用低工资优势,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可以后来者居上,在该产业中取代“领头雁”的地位。
但是,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发展,“雁行模式”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雁行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各国产业结构发展层次的梯度差,但是这种差别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其他各国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缩小。另外,日本推行“雁行模式”,试图以此来证明并确保日本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会使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受到阻碍。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提出的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的理论。弗农认为,产品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几个阶段。在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产品所经历的各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不同阶段的时间差,使不同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差距,使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存在竞争差异,从而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生变化。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 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
图1-4中,三条实线分别表示创新国(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在产品形成阶段,由于新产品是创新的产物,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与先进的技术力量,其只能首先由最发达的国家进行,因为最发达国家有充裕的资金以及雄厚的科技力量,因而,最发达国家能够研发并生产出新产品,并垄断该新产品的出口权。第二个阶段是随着该产品进入发展期,一般发达国家开始仿制该产品,由于仿制不需要支出高额的研发费用,在劳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产品价格低于进口的价格,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其出口价格由于关税的原因不具有优势,但在国内市场具有优势,因此,导致进口逐渐减少,最终,仿制使创新国的产品出口出现萎缩。第三阶段是一般发达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创新国发生激烈竞争的时期,一般发达国家开始出口该产品,创新国逐渐失去垄断地位,出口大幅度萎缩,一般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则在第三国市场上代替了创新国产品。第四阶段是创新国开始成为净进口国,随着一般发达国家出口的扩大,该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产品终于出口到创新国,创新国的出口出现停滞,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创新国终止。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转出国(发达国家)选择产业转移的适当时机。当产品处于成长阶段时,国内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会出口到国外;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或产业转移等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当产品处于衰退阶段时,则最好将产业转移到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4)。
实际上,产业转移也应该包含产品的技术扩散,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转出国的产业转移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与产品的技术扩散无关。但从转入国来看,要接纳产业转移的前提是掌握相关的技术。因此,只有那些具有相关技术基础或具有较高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够真正接纳国际产业转移(5)。
弗农的学说解释的是一种被动的产业转移行为,其产业转移的动力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无法解释主动的产业转移行为。例如: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一些没有充裕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是该理论无法解释的。
(四)“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
小岛清(Kiyoshi Kojima)于1978年将“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该理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的产业转移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和指导日本的对外投资活动。小岛清认为,产业向外转移应该从本国的边际产业开始。边际产业也可称为“比较劣势产业”(见图1-5),是指在产业转出国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产业转入国已经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种产业在两国间的差距是最小的。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更容易出现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是应该首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对象(6)。
图1-5 边际产业转移模型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扩张”论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产业转移是从本国的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对产业转移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而且能够促进转入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入国产业的调整。至今,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高新技术很少出口,也许就是受到小岛清的“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转移”这一理论影响的结果。
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被认为是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典范,它较好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和转移出的产业的特点,弥补了原有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活动的弊端,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指明了方向,有着较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五)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作为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概念,被区域经济学者广泛采用。由于要素禀赋、技术、产业基础的不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上存在阶梯状差距,这种阶梯状差距即为梯度。区域经济中的梯度包括要素禀赋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等相关概念,其中,产业梯度是经济梯度最本质的体现(7)。
梯度转移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Thünen)提出的农业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呈现从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区逐步下降,历经中间多个梯度最终达到荒野程度的梯度分布(8)。
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梯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等大都源自高梯度地区,而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则往往处于低梯度地区。每当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出现,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高梯度地区转移到低梯度地区。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新产业或新技术,然后向较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产业转出国)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才会将产业进行梯度转移:
条件1:D1+D2>D3。
其中,D1为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D2为夕阳产业(从发达国家的“原来产业”转移出一部分后留在本国的部分)的市场需求,D1+D2为进行产业转移后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总和,D3为原来产业(尚未转出产业之前的所有产业总和)的市场需求。
这个不等式表达的是,只有“新兴产业”与“夕阳产业”之和大于“原来产业”,才能使产业转移顺利进行。当D3规模足够大(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印刷业等),D1一定时,如果将产业全部转移出去,即D2=0,发达国家总的市场需求会减少,就会阻碍产业的转移。例如:纺织业一直是欧美国家的重要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在1980年占美国制造业产值的5.6%,纺织业约占欧盟工业总产值的4%,因此,纺织业在欧美国家是强势的“夕阳产业”。就是因为D3足够大,因此,留下的纺织业还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不会被转移出去。
条件2: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产业转出国在“原来产业”衰退时,就开始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即新兴产业已经开始兴起,并且必须和“夕阳产业”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相继。
条件3:政府对“夕阳产业”的转移没有制约。
有学者运用模型对产业梯度进行了测量,例如:戴宏伟提出用产业梯度系数(IGC)衡量区域产业梯度水平,公式如下:
式(1-1)中,LQ表示区位商,计算方法见本书第二章公式(2-6);CPOR表示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用地区劳动生产率除以全国劳动生产率得出,劳动生产率则是用产业增加值除以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9)由此可见,区域产业梯度的高低是由该区域的产业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的。
梯度转移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对现实经济与产业发展有较大的理论支持。以区域不均衡作为基础,该理论提出,资源禀赋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应较快发展,并通过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产业转移,带动资源禀赋差、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发展。
该理论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我国地域广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大致形成了三个经济梯度:第一个经济梯度为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最为先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小,有条件发展先进技术;第二梯度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般水平,技术水平居中;第三梯度即西部及边远不发达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按照梯度转移理论,中部地区可以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并将部分产业向边远地区转移。
梯度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对各经济梯度难以科学划分,实践中容易将地域差距扩大化;忽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区域,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区域的事实,有可能固化各地区发展的梯度位置,使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