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 义乌小商品城——正向盈利催生的“世界超市”
义乌是浙江省中部的县级市。改革开放之前,义乌只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小城,资源的匮乏使这里的人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市场改革的大潮中,义乌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实现了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的华丽转身。那么,在资源匮乏、产品稀缺的时期,义乌模式到底是凭借什么实现异军突起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的发展都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物价上涨和物资匮乏让新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之下,义乌的小商贩们走南闯北,走街串巷地用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再把这些鸡毛卖给做鸡毛掸子的厂商,以此获得微薄的利润。
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鸡毛换糖”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倾向”,但是义乌的小商贩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想出各种办法,使商品交换的种类渐渐丰富起来,演变成买卖双方认为合适的各类小商品之间的交换。义乌小商贩们根深蒂固的商人思维,是义乌模式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日益深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义乌小商贩们及时转换思维,改变了原来走街串巷的做生意方式,转而在家门口摆起了地摊,这就形成了早期的义乌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与消费者完成交易。这一时期的资源仍然处于相对紧缺的状态,大多数经营者都是自产自销,但是由于减少了时间成本而且交易形式多样,利润远比“鸡毛换糖”时期更为可观。
自1982年至2002年,义乌小商品产业经历了“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室内市场—商场式市场”的跨越,通过集群效应逐步打造出一个以“中国小商品城”为载体的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小商品城的成功,表明在产品稀缺的年代,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要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功能,靠产品说话就能轻松赚取利润。优质的产品具有更大的价值空间,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