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
1.1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云-网-端”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同时给商业社会带来了颠覆式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1.1.1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所谓数字经济,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简单地讲,就是采用数字技术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系统。它以数字技术为标志和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进而提升传统工业经济效率,构建智慧型数字经济新业态。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也就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带来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这是目前业界的普遍看法。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所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根本支撑点。这也再次表明,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投入,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提和重要动力。
由于IT技术的强力加持,数字经济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显性特征。同时,由于协同共享正在成为趋势,因此未来的数字经济还将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源化的特点。
数字经济作为公认的传统工业经济改革转型的方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其现阶段的独有特征。
数字经济并非是个新概念,之前我们所说的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可以看作是数字经济的雏形。自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健全,数字经济开始萌芽;随着个人电子商务和自媒体的发展,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逐渐成熟;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各部委相关政策的井喷式增加,使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心由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重大成就时充分肯定了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深远影响,这也是“数字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在G20杭州峰会上,“数字经济”首次被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的重要议题,并由中国主导通过了第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数字经济合作倡议。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和创新模式上实现了飞跃,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30.1%;而在2017年,这一数据已经分别达到27.2万亿元和32.9%。IDC研究结果显示,到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0%,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5%。
1.1.2 数字化转型席卷各行各业
数字经济已成为市场热点,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社会变革、落实国家战略、提升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所有企业未来10年的主旋律。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速度不同。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已有50%以上的中国Top1000大企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Gartner预测,到2020年,大部分企业75%的业务将是数字化的,或正走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然而,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速度不同,媒体、零售、金融服务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旋涡中心,其次是快消品与制造、建筑、制药等行业(如图1-1所示)。以下重点列示几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图1-1 数字旋涡
1.零售行业
零售行业是与消费者直接交互的终端,今天的消费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变革的两大主要力量。数字化帮助零售业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化。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期望、购买方式、购买体验等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支付正在将零售业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零售阶段。
综合来看,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中有57%的零售销售受到数字化的影响,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企业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零售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客户的全方位连接,也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基于客户大数据、零售新平台实现平台化、生态化、社交化的全新商业模式。零售企业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感知、勾勒客户画像,场景化感知客户需求,打造数字化客户体验;通过O2O连接线上线下,实时响应,锁定客户,健全数字化渠道建设;优化供应链、支付结算体系,实现透明、智能的运营体系,打造数字化运营竞争优势,优化数据化运营体系。
【案例】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出在线下单、线下门店取货的服务,让每一家实体店能够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并享受个性化的优惠、促销等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购买舒适性和便利性。在沃尔玛App中,消费者可以使用语音输入想要找的商品,App会为消费者推荐相关的品牌和产品。由于商品清单已经与实体店地图打通,在确定产品后,App会引导消费者前往产品货架,每件商品可以精准定位到货架上四英尺(1英尺=0.3048米)宽的区域。沃尔玛将消费者购物数据整合到App中,以便顾客可以查看在线和在实体店内购买的商品,还可以扫描纸质收据进行退换货处理。为货架补货、查找并将放错位置的产品重新归位,以及跟踪库存水平,这些对零售企业来说最耗时的工作也在由机器人完成。
2.金融服务行业
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日渐崛起,传统银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逐日递增。传统银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客户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的新需求;二是新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方面拆分传统上由银行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数字技术重构用户体验、商业流程、产品与服务以及商业模式,进而实现转型、创新、增长,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
【案例】招商银行正在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先的数字技术进行敏捷创新,强化内部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整合,以支持向更加实时、按需、全在线、服务自助和社交化的客户极致体验的未来目标迈进;农业银行通过挖掘和分析客户大数据,完善客户画像和统一视图,丰富客户立体维度标签,精准地把握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线下网点主动获客和线上渠道批量获客能力持续提升;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开放思维,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产品和服务快速更新迭代,渠道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向“在手机上经营银行”转型。
3.制造行业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内部系统集成很好的还不多,处于“2.0普及、3.0补课”的状态,精益管理再次被极大推动。目前,对于大多数企业生产车间,企业在购买设备时没有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大部分设备还不能自动采集数据,无法实现车间联网;同时,运营执行层由于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生产过程还难以实现全程追溯,与生产管理息息相关的制造BOM数据、工时数据也不准确,导致指令下不去,反馈数据上不来,生产车间还是一个黑箱,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常常由于设备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机,影响生产。实现透明化生产,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现象都是目前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需求。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快速变化的数据资源,并通过在网络组织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来完成敏捷生产与协同供给,将会成为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加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浙江伟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伟星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辅料生产企业之一,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型企业,近几年它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厂”,实现16个车间基于网络订单的自动化排产,解决了人工排产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智慧工厂”会从企业资源状况、产品工艺路线及客户订单需求等多个纬度综合分析,通过数据建模、自动排程得出各工序的交期,下达至MES系统,并且在关键工序实施设备联网,实现MES系统与APS系统无缝对接,机台可直接从MES系统中加载生产任务,并实时自动上报机台运营的各项数据,在生产控制、进度跟踪、工艺管理、质量事故等方面全方位实时归集数据,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
在打造智能物流方面,伟星股份规划与部署了智能仓储与现场物料自动拣选与传输项目方案。该规划一期项目以金属分厂为试点,现场布局堆垛机,与ERP、APS、MES各系统无缝集成,实现集“物料自动存储”“物料自动拣选”“物流自动传输”“柔性、敏捷生产”“限额领料”于一体的智能化物料配送系统。
4.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作为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随着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均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在充分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建筑企业也愈发意识到粗放式管理和单一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集中涌现的大背景下,精细、智能、跨界延伸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支撑力。跨入数字经济时代,建筑企业逐步迈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借助数字化转型进化企业管理,实现IT升维、管理模式变革、业务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变革,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当前先进的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上云,进行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从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采购、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革新,打通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借助大数据,形成企业内部大数据分析库,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案例】作为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财务管控风险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解决规模扩大带来的财务标准不一致、管控难度大等难题,中国交建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采用管控服务型财务共享解决方案,建设财务共享云,实现了财务精细管控,推动了财务管理转型,使财务人员真正融入业务过程管理与战略决策管控过程中,同时建设了灵活高效的柔性管理组织,真正实现了业财深度融合,提升了集团资源的整体价值,提高了集团化运作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