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飞腾:高铁改变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中国高铁强在哪里?

中国高铁的强大,是中国铁路自身多年技术积淀的结果,也是引进国外先进高铁技术激发自身创新的结果,更是中国铁路人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走标准化建设路径的结果,体现了中国高铁的高度自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中国高铁强在雄厚的技术积淀和人才储备

中国高铁之所以迅速崛起并获得快速发展,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秉持严格的管理程序和技术规范,几十年来在与铁路相关的工程技术、机车车辆制造、运行控制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这些人才经过多年铁路工程的技术历练和文化熏陶,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保证了工作的标准化实施。特别是通过六次全国铁路大提速的锤炼,通过秦沈客运专线的建造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自主研制,铁路人开始有能力迅速将技术积累转化为中国高铁的建(制)造品质。

雄厚的技术经验和成熟的人才体系为中国高铁迸发活力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高铁发生巨大的质变和拥有持久的创新活力。这是中国铁路技术代代传承的结果,也是中国高铁得以发展壮大并保持根深叶茂的根本原因。

2.中国高铁强在迅速成长的年轻力量

我数次到中国中车所属系统一线采访,看到很多基层的技术骨干都是年轻人,不少生产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超出我的想象。和20世纪的中国铁路制造厂相比,彼时的中国铁路人尚处在拼体力的阶段,而现今的中国铁路人则进入到比智力的阶段。中国的高铁建设让新一代铁路人茁壮成长,使得大批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进入智能化时代,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和铁路专业知识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超越传统铁路人的力量,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中国高铁当下的信心和未来的希望。

中国高铁是属于年轻人的事业,是充满希望的事业。事实证明,这一代年轻人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向未来更高速度冲刺的重任。在施工一线,拥有现代管理工具和技术管理理念的技术人员,经过较短时间的工作历练就能走上重要的技术管理岗位。高铁现场是他们施展本领的舞台,网络是他们联系的空间,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是他们在施工现场游刃有余工作的技术工具。新一代铁路人拥有现代化的技术及管理知识,正利用着各类现代化管理工具,为中国高铁奉献青春才华。

3.中国高铁强在标准化的硬件建设

中国铁路有标准化建设的一贯传统,一方面是因为铁路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铁路的文化传承。这种标准化建设,应用到中国高铁工程建设、动车组制造、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标准化建设成为中国高铁的内在品质,为中国高铁的稳健前行保驾护航。在京沪高铁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打通一座隧道,还是处理一段路基;无论是制梁厂的标准化,还是无缝化钢轨线路的精确调整;无论是高铁站房的细节设计,还是跨江大桥极端天气下的施工方案……中国高铁建设者都遵循严格的施工程序和标准规范进行作业。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每一节车厢投产前都要经过周密的试验,没有安全可靠的数据不会轻易投入生产;机车更是要经过多项技术试验,只有全部通过试验后才能付诸制造。中国高铁动车组的可靠性试验,为动车组在各条线路不同外部条件下的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技术试验、验证、积累和调整,切实保证了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京张高铁南口隧道(王兵华 摄影)

4.中国高铁强在服务创新水平和主动意识

与普速铁路相比,中国高铁提供了周到、智能、创新、便捷、舒适的标准化服务,让每位旅客乘坐高铁时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一方面得益于动车硬件设施带来的精准、安全和人性化,另一方面得益于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升。

CRH3“和谐号”动车组的列车员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旅客(原瑞伦 摄影)

中国高铁运行有强大的服务支撑系统,车站、动车组服务人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暖心的服务;中国高铁司机更是经过千挑万选,不仅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被誉为“中国高铁司机第一人”的李东晓同志,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高铁服务人员的品质。他在岗位上的一招一式都呈现出规规矩矩的“高铁味道”。“高铁味道”保证了高铁的“软服务”和“硬设施”的相互协调。为保证高铁的正常运行,还有很多幕后人员在默默地奉献着。例如,在夜深人静之时,当一列列动车组进入检修基地,动车段检修员就会出现在现场开始工作。正是他们的仔细检修保证了高铁的安全行驶。电务、工务、供电检修人员,无论冬夏,都会在每天后半夜的高铁运行“天窗期”为列车运行提供最到位的检修服务。正是有了这些铁路人周到的服务和细致检修,中国高铁才能顺畅运营。

2019年2月19日元宵佳节,在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的G7次“复兴号”列车上,列车乘务人员与旅客共同布置车厢,共度佳节(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5.中国高铁强在系统的高度自洽性

如果说普速铁路是一部大联动机,那么高铁则是高智能化的自洽系统。尽管旅客接触到的只是整洁舒适的列车,但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高铁是一个完备的大系统,大系统中又包含着分系统,分系统里又有很多小系统。各个分系统自成体系,有着严格的管理标准,分系统之间的跨系统管理则由总系统进行控制,有着高度的系统自洽性。中国高铁技术体现出硬件和软件的高度融合,体现出整体的自洽性,这种高度的自洽性为中国高铁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可靠保证。

6.中国高铁强在优越的举国体制

如前所言,中国高铁建设的速度之快,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强大优越性。同样是征地,中国高铁征地实施地方土地作价入股的方案,地方政府作为高铁建设的参与者,一方面体现了地方民众对高铁建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加快高铁建设速度破除了制度壁垒。说到中国高铁征地的速度,尽管各地在执行政策、法律层面有些许偏差,但总体说来,在整个高铁的建设过程中,随时能感受到沿线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外专家羡慕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但他们感慨中国方案在他们国家恐怕难以实行,主要因为在他们国家,只要有一家土地所有者不配合,美好的方案就会被长期搁置。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高铁建设用地被当成国家重大工程用地,政府和民众都会给高铁用地开绿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国体制另一个层面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中国高铁各个创新阶段提供巨大的创新平台和技术整合力量。宏观而言,举国体制可以制订高铁技术发展的五年计划,也可以制订中国高铁的中长期计划,从而为建设高铁营造良好环境。中国高铁正是在这样的优越制度环境下得以稳健、长足地发展。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高铁十几年迅速发展的历程再一次证明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强大的硬件设施、暖心的软件服务、巨大的国家力量,构成了中国高铁强大的基础。这种强大会让每一位旅客体会到、感受到。无论是高大的站房设施,还是高铁列车上的周到服务,以及不断传来的新的高铁的开通消息,都在传递着中国高铁强大的信号。中国高铁的强大既有宏观的气势背景,又有微观的人文体现,更有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意志。中国高铁的强,是国家意志走到人民心里的强,是逐渐发展的强,也是能延伸到未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