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整本书”阅读是针对单篇短章而言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近年起,全国将陆续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新教材中特别强调让孩子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2018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排在前位的任务群;近几年的中高考也加大了对名著作品的阅读考察,可以说,“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持久性的阅读习惯、丰富言语实践、促进精神成长、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距今已度过115个春秋,它的前身通州贡院,历史更为悠久,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而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前后经历了1300多年。所以贡院小学从诞生时起,就带有浓厚的传统中国的教育色彩。
在古代中国,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而且读的都是成本的经史子集。传统中国社会的读书风尚很早就形成了,古人看一个人才能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阅读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读书破万卷”都是形容一个人因为博览群书而才华横溢的词句。贡院小学正在努力复归古代的这种读书传统,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师生滋养心灵、拓展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贡院小学自迁入新址之后,在北京教育学院吴欣歆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工作。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纳入正式教材系统的“整本书”阅读古已有之。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材体系始终是两条线并行的:一条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整本书”,一条是以《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为主的“选本”。“读整本书”脱胎于“读经”。“读经”经过“五四”运动的冲击,演变成“读白话小说”,且“读白话小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从文言阅读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读整本书”的书目。何仲英、林轶西等人则以“白话小说”作为语文教科书的讨论,为“整本书”阅读思想奠定了直接基础。不过,真正将“整本书”阅读思想阐述完整的是叶圣陶。叶圣陶所说的阅读“整本书”不是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而是列入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阅读前后进行指导和考察。叶圣陶还与朱自清先生共同编写了《略读指导举隅》。这是一本专门供老师参考、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教学用书。书中列入的书目有《呐喊》《爱的教育》等共7部,并且根据每部书的特点进行了相关指导。
现在看来,前人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想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叶圣陶先生强调在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开展“整本书”阅读,为我们将“整本书”阅读开发成校本课程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从2014年起,我们有系统地开展“整本书”阅读课程层面的探索工作,以科研立项的形式,采用专家引领、项目组推进、实验观察、反思改进的模式,根据我校已有的课程建设资源和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举行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继而完成学校“整本书”阅读的选书论证报告和课程内容推荐体系;开发必读书目的阅读活动手册,研磨不同种类的课型,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拓宽课程实施渠道;研发形式多样的评价工具,探索基于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系。该项课程获得了通州区百门精品校本课程的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这本书则是对所研究内容的一次梳理,由于篇幅所限,书中萃取了学校“整本书”阅读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的书目有《大卫,不可以》《不一样的爸爸》《北纬36度线》《青蛙和蟾蜍》《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梦游仙境》《点亮小橘灯》《盐丁儿》《草房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共10本。
这10本书是学校依据不同学段所选择的必读书目,是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之所以选择这10本书,是因为进入小学后,儿童原来生活的家庭和幼儿园活动小圈子,很快被更大的小学活动圈子和社会环境所替代。这些更大范围的社会接触,对学龄儿童适应年龄阶段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大卫,不可以》讲述的是妈妈的爱,《不一样的爸爸》体现的是爸爸的爱,让学生在体会父母的关心中培养起共情的能力——使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成为可能。二年级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从家庭走向学校,由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发展到与同伴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要学习规则,培养社交技能,结交朋友。《青蛙和蟾蜍》就是讲述同伴之间关系的故事,引导学生由关照家庭生活转向关照同伴生活。《北纬36度线》则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地域风情中的“他们的生活”。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区分现实与虚幻的过渡时期,选择《窗边的小豆豆》《爱丽丝梦游仙境》《点亮小橘灯》等既有童话,又有自传写实性的作品,就是让他们在幻想与现实之中进行切换,逐渐区分现实生活与幻想、想象世界的差别。五年级选择《盐丁儿》《草房子》,主要因为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关注“我是谁”这种成长问题。此时的他们更加关注身体的变化、自我的认识、如何与父母老师相处等问题。阅读则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愿望。这一阶段适合选择成长类的小说。而《盐丁儿》《草房子》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成长类小说,以其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过程,深刻体悟个体关于死亡、情感、生命等成长主题。六年级选择《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它讲述的是中华民族的成长史。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转向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历程。
这10本书的选择遵循了儿童各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贯穿了一至六年级的各个学段,兼顾了多种文学体裁样式,而且所选书目均是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在问世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既具有突出的文学价值又包含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们向内能够直击儿童的心灵和情感世界,挖掘和表现人性的真与美;向外能够展示或涉及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超越开放的品格;而且它们是作家个性化的艺术世界的创造,能够提供独特的审美经验,转换读者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思维与立场。与此同时,这些作品都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在结构形态、叙事方式、意象营造、技术技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因此,这本书的编写就是围绕着这10本书是如何选择、教师如何阅读、教师如何设计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展开的,每一本书都包含有“论证报告”“教师读书心得”“教学设计”“活动手册”“学生作品”五个板块的内容。
“论证报告”主要介绍所选书目的作者、版本、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并围绕这本书的教学价值进行详细的选书论证阐述。
“教师读书心得”是教师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因为只有老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读,才能引领学生读出深度、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设计”是对“整本书”阅读课堂讲法的举例呈现,基本课型包括导读推荐课、过程指导课、成果交流课等。
“活动手册”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是以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辅助学生通读全书,并且通过细读文本、内容重构、前后勾连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掌握阅读策略,获得精神成长。
“学生作品”是学生阅读后的成果输出,以绘画、思维导图、读后感、续写等方式,来展现学生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编写这本书,主要是学校对“整本书”阅读已有探索工作的梳理和反思,并为下一步开展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项目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为教育同人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提供一点思考和启发。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人关注和研究“整本书”阅读,共同探索儿童阅读机制,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本书是由一线教师通力合作完成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教师们探索的热情与智慧,但完成这件工作毕竟不是容易的事,书中一定还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恳请读者朋友、教育同人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或建议,以期更好地修改和完善。
左春云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