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上):世事成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没有不散的筵席

第五节(下):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红楼梦》里有个小红,是贾宝玉房中的三等丫鬟,是个小人物。但人微言并不轻,她说过的一句“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却是寓含着很深刻的分合聚散的辩证逻辑,值得人们深思。其实,在人际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结合,都难逃脱由合而分、从聚到散的客观规律。有这分清醒,要比被表象蒙住,最后得到的是失望强些。而政治上,或者经济、军事上的联盟,这种权力、金钱、枪杆子的盛宴,就更需一个冷静的头脑了。自古以来,这世界上,合纵也好,连横也罢,从未有过永远的合作。再神圣的同盟,也是势所必然地由牢不可破,到分手再见。只有利益,使大家能够坐在一起,也因为利益,最终还是要分道扬镳。

所以,任何一个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工商界、文化界的具有集团性质的联合体,不管打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招牌,通常是为了应付对抗势力才形成的,实质无非“合纵连横”四字。当强敌压境,形势严峻,存亡危机,朝不保夕时,内部倒也能各自收敛,相安无事,共同御侮,精诚团结。一旦外部压力减弱,双方保持平衡,形成相安局面,或许略占优势,人便习惯性地要不安于位,要表现自己,要争权夺利,要制造分裂。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曾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联盟的维系是靠恐惧而不是靠热爱。”由于董卓的血腥统治,迫使诸侯们要团结起来对付这位暴君。但是,董卓没有被打倒,扔下一根骨头往长安去了,这帮诸侯倒进行了一场狗咬狗的游戏。当初,他们誓师时那股不灭董贼,决不朝食的慷慨激昂之心,全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这场筵席,甚至还未举起筷子,就已经散了。

尤其那些无大作为,无大志向,入伙本为分红而来者,更善于在内部造地震,搞动乱。所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这些最爱进行狗咬狗游戏者的拿手本领。袁绍、袁术,近乎此。

一出戏,没有丑角,是很冷清的。因此,历史呼唤英雄的同时,也会招来跳梁小丑。大概每个时代,都会有这类出点洋相、闹点笑话的宝贝,否则,一部历史书就显得太沉闷了。袁绍此人,志大才疏,色厉内荏,好大喜功,优柔寡断,恃一块高干子弟的牌子,目空一切,狗屁不成。在《三国演义》中,是被描写得相当成功的一个人物。而袁术,就更是菜鸟了,不过仗着老子的余荫,依赖先人光荣,食采封邑,衣冠盛事罢了。其实乃一对难兄难弟,都属范范之辈。

在曹操眼中,袁绍曾经是庞然大物。一、“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二、“冀、青、幽、并”的地盘“实力”;三、折节下士的“优雅”名声;四、登高一呼的“领袖”风度,这些使得曹操一时不得不买他的账。结果,袁绍还真不谦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吾弟袁术,总督粮草。”草包物色草包,这一点不必讶异。过去如此,后来也未必不如此,这就是中国人汰优存劣的传统了。俗云,武大郎开店,不挑比自己个子高一点的,就是这个意思。更何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别看这哥儿俩智商很低,脑汁很稀,肥水不流外人田,很是明白的,粮草必先掌在自己人手中。袁术当了后勤司令,谱更足,架更大,当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张飞呼喊:何不一鼓作气,活拿董卓?袁术当即摔脸:你是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曹操则不这么看:“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所以,后来在官渡大战中,曹操敢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对峙十万袁军,经过一年鏖战,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应该说,这最初的交手,曹操就把袁绍看扁了。

原本乌合之众,如今各怀鬼胎,行动毫无章法,结果一事无成。不作鸟兽散,又能有何作为?所以,悟透一些分合聚散的辩证逻辑,对世间万象多一层理解,不也是件益智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