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金榜书900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原始积累

D.资本集中

2.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是()

A.对商品和商品生产进行研究

B.对自然经济进行研究

C.对生产力进行研究

D.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

3.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是()

A.经济管理职能

B.社会协调职能

C.政治统治职能

D.宏观调控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中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宪法

D.政权组织制度

5.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6.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7.价值是商品的()

A.自然属性

C.物质属性

B.社会属性

D.一般属性

8.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9.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10.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2.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3.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1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15.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1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政治前提是()

A.工业革命

B.产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科技革命

1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的物质技术基础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产业革命

C.科技革命

D.信息革命

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价值规律

2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变

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2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4.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

C.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

2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2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27.剩余价值()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2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先进的机器设备

31.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32.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了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组织股份公司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34.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5.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相互制约

36.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单个资本迅速增大属于()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资本扩张

3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单位资本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38.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39.在雇佣劳动当中,资本家购买的是()

A.劳动力的使用权

C.劳动的所有权

B.劳动力的所有权

D.劳动的使用权

40.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B.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41.资本主义的银行利润()

A.相当于平均利润

C.高于平均利润

B.低于平均利润

D.高于商业利润

42.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劳动力买卖的特点

B.劳动力在价值方面的特点

C.劳动力在存在形式方面的特点

D.劳动力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

43.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A.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B.所有权决定所有制

C.所有制、私有权相互决定

D.所有制、所有权相互之间不创造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44.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A.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创造的价值

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殖

D.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和卖的差额

45.在资本运动中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A.流动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生产资本

4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4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

A.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48.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49.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价值量出现了增殖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50.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在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51.一经投入生产过程,便全部消耗掉,它们的价值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的是()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劳动对象

D.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

5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的原因是()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增强了

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53.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

A.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阶段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

54.考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价值如何增殖问题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

C.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55.在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A.都是货币资本

B.起点是货币资本,终点是生产资本

C.起点是生产资本,终点是货币资本

D.起点是商品资本,终点是货币资本

56.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是()

A.循环次数

C.流通次数

B.周转次数

D.增殖幅度

57.资本周转考察资本运动的目的在于()

A.从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从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发生和实现的

D.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8.产业资本的循环是()

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59.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A.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提高积累率

B.提高平均利润率

D.提高剩余价值率

60.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B.购买时间,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

D.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

61.资本流通时间包括()

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

B.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

C.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

D.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购买生产要素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

62.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B.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63.年剩余价值率表示()

A.工人年受剥削的程度

B.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全部资本的增殖程度

64.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

A.对社会生产部门进行划分

B.对扩大再生产的类型进行划分

C.对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进行划分

D.对社会总资本进行划分

6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无限制的自由竞争

C.生产的相对过剩

B.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7.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

A.固定资本的更新

C.新科技革命

B.流动资本的更新

D.资本主义的稳定增长

68.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阶段是()

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高涨

6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

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70.衡量商品价值量就要衡量生产商品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的劳动是()

A.复杂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简单劳动

7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是()

A.货币成为资本

B.商品成为货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商品成为劳动力

72.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是()

A.货币的产生

B.纸币的产生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的产生

7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

B.剩余价值

C.货币

D.劳动

7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7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A.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B.无产阶级贫困化

C.失业现象的发生

D.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实现

76.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77.价值量取决于()

A.货币量

B.使用价值的量

C.商品的有用程度

D.劳动量

7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该矛盾是由()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79.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的意思是()

A.商品的本质不是物质的

B.商品的本质是精神的

C.商品体现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D.商品体现着人与人的精神关系

80.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是()

A.商品转换为货币

B.货币转换为资本

C.劳动力转换为商品

D.自然经济转换为商品经济

81.以下论断中,成立的是()

A.自然物可以成为商品

B.用来交换的自然物才是商品

C.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D.既是劳动创造的又用于交换的才是商品

8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准确意思是()

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没有价值

D.没有价值就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83.在以下命题中,正确的是()

A.价值既源于自然也源于人类劳动

B.使用价值既源于自然也源于人类劳动

C.使用价值只能源于自然

D.价值只能源于自然

84.在下列关系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范畴是()

A.价值与使用价值

B.价值与交换价值

C.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格

85.就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言,同一个人不能同时占有二者。这里的“人”准确的是指()

A.同一个生产企业里的员工

B.同一个家庭里的成员

C.买卖双方里的一个

D.某一个社会成员

86.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

A.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B.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D.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87.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

A.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

B.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减少

D.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增多

88.在以下经济行为中,履行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用一块钱购买了一瓶汽水

B.一块钱可以购买一瓶汽水

C.先拿了一瓶汽水改天再付一块钱

D.借朋友的一块钱准备去买一瓶汽水

89.“先取货后付钱”意味着货币在履行()

A.价值尺度

C.贮藏手段

B.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90.以下价值与价格相互关系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A.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物质基础

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有价格

D.有价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91.一台从商店里面购买回来、使用几年后发生了故障、无法使用而被废弃的冰箱()

A.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C.价值、使用价值都没有

D.价值、使用价值都有

92.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

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

93.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一些社会经济条件,其中在生产力方面所需要的条件是()

A.自然经济

B.社会化大生产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生产资料私有制

94.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是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有物的有用性,它就有价值

D.物越有用就越有价值

95.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商品有用性来体现

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B.商品的广告宣传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96.在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

A.货币成为资本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

B.资本成为货币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

C.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转化成为货币的前提

97.商品生产过程的劳动二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表现为()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98.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原样被转移到新产品当中,而是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是()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99.“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没有空气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揭示了()

A.资本的本质就是为追求价值增殖而运动

B.资本不怕死,有献身精神

C.资本的本质在于运动

D.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劳动

100.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段话的含义是()

A.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B.资本表面上是物质,内容是精神的

C.资本的本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的社会属性

D.资本的本质是肉眼看不见的

101.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A.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与可变资本的量成反比

B.与剩余价值的量成反比、与可变资本的量成正比

C.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与可变资本的量成正比

D.与剩余价值的量成反比、与可变资本的量成反比

102.已知某资本家的资本总量为100万,其中60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40万用于购买劳动力。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为20万。该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率是()

A.100%

B.200%

C.50%

D.150%

103.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家能够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104.在下列范畴中,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范畴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105.某工厂的某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12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加班多工作了2个小时,资本家给工人多发加班费2元,资本家能够多得到的剩余价值是()

A.3元

B.4元

C.5元

D.6元

106.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日工资为6元,生产产品6件,每件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为1元,剥削率为50%。在工资和材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将劳动强度提高到每天生产10件产品,资本家可以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为()

A.8元

B.6元

C.4元

D.12元

107.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剥削率为100%;凭借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被缩短为2小时而工作时间不变,这时的剥削率为()

A.100%

B.200%

C.300%

D.400%

108.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

A.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

D.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的价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109.某工厂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了该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实物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110.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企业资本总量和工人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被排挤出工厂的工人人数是()

A.500

C.1000

B.800

D.1200

111.以下有关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论述,正确的是()

A.平均利润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结果

B.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各资本家之间的利润率绝对平均化

C.在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从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向利润率低的部门

D.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112.剩余价值规律属于()

A.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C.人类社会的特殊规律

113.价值规律属于()

A.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C.人类社会的特殊规律B.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D.人类社会的共有规律

B.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D.人类社会的共有规律

114.股份公司的出现()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B.丰富了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的形式

C.造成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D.资本又增多了一个职能形式

115.某企业的资本家通过技术革新,将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高于同行的水平之上,从而降低成本使生产每件产品能够多获得10元利润。问这10元属于()

A.相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116.某企业的资本家既没有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也没有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在企业中发起劳动竞赛,要求工人将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从原来的100件提高到120件。这种方法属于()

A.相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117.某企业原来每个工人可以操作一台机器。通过技术改革,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每个工人操作的机器数量上升到5台。这种变化属于()

A.资本的价值构成发生了变化

B.资本的技术构成发生了变化

C.资本的实物构成发生了变化

D.资本的有机构成发生了变化

118.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

119.雇佣劳动的出现,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雇佣劳动”意味着()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成为商品

D.劳动成果成为商品

120.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原来比较“火爆”的房地产业开始降温。有的房地产企业因手头缺乏现金而遭遇了“钱荒”,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继。这种因“现金链断了”而造成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现象,表明()

A.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使每一种职能形式依次向下一种职能形式转化

B.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按照实际需要,将产业资本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分布在三个职能形式上

C.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单个资本运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三个阶段

121.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和相关专利。2014年4月,该项收购业务宣告完成。从此,作为独立手机供应商的诺基亚公司不复存在,而微软的业务也正式拓展到手机制造领域。微软并购诺基亚的行为属于()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资本整合

122.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是()

A.经济管理职能

B.社会协调职能

C.政治统治职能

D.宏观调控职能

1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24.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125.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126.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单个资本迅速增大属于()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资本扩张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最早的资产者的产生的途径有()

A.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

B.由封建地主演化而来

C.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D.由封建贵族蜕变而来

2.资本原始积累的直接后果有()

A.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B.使货币成为资本

C.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

D.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3.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富。

4.构成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是()

A.对内职能

C.政治统治职能

B.对外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5.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内容包括()

A.国际交往

C.社会管理

B.政治统治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6.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是()

A.主权在民

C.分权制衡

B.君权神授

D.自由,民主,博爱

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A.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B.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内容

C.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D.构成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8.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有()

A.由于其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社会各个部门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

B.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C.导致垄断发生,障碍技术进步

D.调节社会分配

9.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C.自给自足

B.封闭、保守

D.以简单再生产为主

10.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A.开放

B.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C.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

D.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

11.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

A.简单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B.发达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2.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商品

13.商品的价值是()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C.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的本质属性

1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5.以下关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C.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

D.价值要借助交换价值和价格表现出来

16.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7.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

B.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18.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9.在商品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

A.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20.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C.生产者之间存在交换关系

D.货币的产生

21.两种商品的完成交换时,意味着()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得到解决

B.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

C.私人劳动转化成为社会劳动

D.价格与价值达成了一致

2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

D.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

2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A.自发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使社会生产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

C.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D.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24.价格受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B.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结底受价值制约

C.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D.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25.以下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论述,准确的是()

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B.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C.所有制是所有权的法律形态

D.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26.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

A.计时工资

C.血汗工资

27.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

C.资源的有效配置

B.计件工资

D.按照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

B.价格波动

D供求关系的变化

2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

A.它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C.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D.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29.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的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A.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B.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属于资本家

D.创造新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

3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A.以私有制为基础

C.存在人对人的剥削

B.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D.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1.可变资本的特点有()

A.其价值能够直接转移到新产品中

B.它以劳动力形式存在

C.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发生增殖

D.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不变

32.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D.价值量不变的资本

3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C.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4.资本主义的工资()

A.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B.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是劳动的报酬

35.下列对资本的理解正确的应当是()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就是生产资料

C.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

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36.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

A.劳动者的技能

C.生产资料的效能

B.科学技术的状况

D.自然条件

37.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原因在于它()

A.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B.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3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3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公式有()

A.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B.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剩余价值/预付不变资本

40.以下关于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A.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B.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都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超额剩余价值通常是暂时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比较持久的

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41.在下列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工作日长度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

B.它是延长整个工作日所生产的

C.它是工作日长度不变,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

D.它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42.资本的技术构成是()

A.从实物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

B.从价值方面考查的资本构成

C.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

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

43.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A.银行信贷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竞争和信用

44.资本集中的途径有()

A.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C.大企业扩大再生产

B.大企业与小企业联合

D.小企业进行资本积累

4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6.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

A.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B.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

C.资本主义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

D.资本主义剥削的方式

47.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观点

B.区分了两种劳动以及它们的作用

C.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D.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48.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需要()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具体形式有()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固定的过剩人口

50.剩余价值的具体或者转化形式有()

A.利润

B.平均利润

C.利息

D.资本主义地租

51.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

A.剩余价值与利润无本质联系

B.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实体是相同的

D.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5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有()

A.源泉不同

C.计算的方式不同

B.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

D.数量不同

53.资本循环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

C.商业资本

B.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54.生产的社会化具体表现在()

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B.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

D.劳动产品的社会化

55.产业资本循环是()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统一

C.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

56.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A.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B.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C.三种表现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57.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其原因在于()

A.生产工具更加先进

B.工人的劳动更加复杂

C.资本家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

D.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多创造价值

58.产业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有()

A.购买阶段

C.生产阶段

B.流通阶段

D.销售阶段

59.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

A.奖金

B.津贴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6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

A.节约预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延长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61.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D.资本家预付资本总量的多少

62.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就存在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经济危机能够缓解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D.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63.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划分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建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D.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64.在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有()

A.在商店里面正在进行交易的电视机

B.在商店里面想出售但是无法出售出去的电视机

C.降价出售的电视机

D.从商店买回来后无偿捐助给希望工程的电视机

65.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关系的论断,错误的有()

A.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价值是商品的特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共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66.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关系的论断,正确的有()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67.在下列论断中,成立的有()

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抽象劳动决定价值,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D.抽象劳动决定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决定价值

68.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后果有()

A.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加;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价值量增加

B.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加;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价值量不变

C.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D.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69.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A.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价值、使用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决定价值,社会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D.私人劳动决定抽象劳动,社会劳动决定具体劳动

70.货币产生所导致的后果有()

A.使整个商品世界发生了分化

B.促进商品交换

C.造成买卖脱节

D.加大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71.价值规律揭示了()

A.构成价值的实体

C.价值的作用

B.价值量的决定

D.价值的转化

7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有()

A.仅能够调节微观经济活动,不能调节宏观经济活动

B.既能够调节微观经济活动,也能调节宏观经济活动

C.只能调节经济客体的状况,不能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

D.既能调节经济客体的状况,也能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

7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有()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变动

B.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随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而变化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且制约供求关系

74.劳动力商品的属性有()

A.劳动力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直接表现(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掉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新价值的创造,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

75.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有()

A.它包含了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够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受历史、道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76.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有()

A.生产使用价值

B.转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形成新的价值

D.导致价值增殖

77.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属于不变资本的有()

A.机器

B.厂房

C.原材料

D.劳动力

78.以下关于剩余价值的论断,正确的有()

A.它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它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C.它不是在流通领域里产生的,但它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D.对它的揭示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79.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有()

A.工人总的劳动日时间延长

B.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

C.各种商品价值的降低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80.以下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论断,正确的有()

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B.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取得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D.追求相对剩余价值是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起点

81.以下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论断,错误的有()

A.绝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之上

C.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82.以下论述,错误的有()

A.资本积聚是资本集中的途径

B.资本集中是资本积聚的途径

C.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途径

D.资本积累是资本集中的途径

8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的后果有()

A.在单位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份额在相对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份额在相对减少

B.资本周转速度下降

C.平均利润下降

D.剥削程度提高

84.商品的内在矛盾有()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85.属于特殊商品的有()

A.货币

B.赊销的商品

C.用来买卖的劳动

D.劳动力商品

86.资本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有()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按资本分配

C.按劳动分配

D.按劳动时间分配

87.衡量商品劳动量的尺度有()

A.劳动时间

B.劳动生产

C.劳动的效率

D.货币

88.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论断,正确的有()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存在差异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由于所生产的产品不同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换算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换算是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自发完成

89.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对比,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A.它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B.其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C.其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D.其使用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

9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不仅表现为各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平均利润的形成。以下关于平均利润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有()

A.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B.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C.平均利润揭示了资本家之间在剥削工人上存在共同的阶级利益

D.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

91.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有()

A.由于其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社会各部门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

B.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C.导致垄断发生,障碍技术进步

D.调节社会分配

92.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

A.它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C.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D.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