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框架
考点精讲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的本质(1991年、2002年、2014年考查过)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就是客观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这是因为,其一,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二,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其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所以马克思说: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社会性是指实践从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历史性是指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此外,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所谓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实在。
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1)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它是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的活动。
(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的活动。艺术和教育活动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提示】本知识点属于背景介绍,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实践的基本特征有( )
A.主观创造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BCD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历年无命题)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由主体、中介和客体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也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的。
【提示】本知识点属于背景介绍,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的观点
B.辩证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答案】D
(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2006年考查过)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二,认识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其三,价值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在三方面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使二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借助这种联系,主体认识客体、主体改造客体,并且通过对客体的改造,使实践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
(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客体都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
A.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
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答案】ABD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2002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9年考查过)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因为正是为了改造世界、满足需要,人们才去认识世界。其二,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作为中介,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连接起来,使主体能够从客体那里获得有效信息。此外,主体用于处理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其一,实践的发展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践中,经验材料日益丰富,物质手段日益完备。其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比,以确定两者是否一致。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更在于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实践决定认识,但对此不能做狭隘的理解。实践是影响认识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除了实践之外,影响认识的因素还有:
(1)大脑和感官等生理因素即天赋对人的认识具有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以,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2)学习和继承他人的间接经验对提高认识非常重要。间接经验是他人从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由于个体生命和能力的局限,由于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通过读书和传授获得知识,是提高人类认识的必要和重要的途径。正如牛顿所言:“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但归根到底,他人的经验也源于实践。只有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属于物质,所以实践决定认识。本知识点非常重要,属于高频考点,而且考查的都是能力型的题目,比如案例型客观题以及材料分析题。从字面上看好像不难掌握,但要把握到位,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建议考生结合考试的原题以及相关练习题,对其进行专项突破。
【真题—2019】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运用相关原理加以论析。
【答案提示】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表现。
【真题—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答案】A
(五)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009年、2012年、2013年考查过)
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之所以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由实践和认识的特点决定的。
(1)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从认识的特点上看,认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认识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1)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2)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
(3)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4)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5)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这种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1)端正方向。科学理论能正确地预见未来,为实践的正确开展指明方向。
(2)指导进程。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顺利开展。
(3)推动创新。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所以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最终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导致实践失败。
【提示】上一考点讨论了“实践决定认识”,现在讨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使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论述得更加完整、充分。对该考点的掌握,可以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相联系。本知识点除了可以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外,还易于命制能力型的客观题和分析题。
【例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所揭示的是( )
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D.离开了理论,就不会有实践
【答案】B
【例题】运用理论对实践反作用的原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和指导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看法(1991年、1993年、2008年考查过)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不仅体现在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上,也体现在对认识本质的看法上。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提示】本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认识论里的具体表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都是可知论,即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但由于它们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认识路线。本知识点易于命制案例型、串联型的客观题。
【例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
A.客观事物是否可知
B.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联系
C.客观事物是否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否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CD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看法(2000年、2002年、2006年、2010年考查过)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其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作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有: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这种能动的反映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创造性(从当下到过去与未来;从直观到抽象、概括)。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为基础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驳倒了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提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是新、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具体表现。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和反映论。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二者的区别在于如何去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则否认实践的作用。本知识点可以命制案例型、串联型的客观题。
【例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
A.客观事物是否可知
B.认识是否不断发展
C.客观事物是否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否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BD
【真题—2010】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答案】D
(三)认识运动的过程和基本规律(1999年、2000年、2002年、2012年、2016年考查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辩证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它既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的含义和特点。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它是感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如将苹果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感性认识的反映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前者是突出的特点;其优点在于贴近现实即反映对象;其缺点在于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和局部。正因为如此,人们说“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表明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也决定了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的含义和特点。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等。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如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理性认识的其他形式,都是在概念的组合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全部和内部联系。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优点是深刻、全面;缺点是容易脱离实际。理性认识的优点决定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是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这就是“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的含义。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一方面,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样的。所以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促进感性认识。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含义。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所凭借的器官、所认识的内容、所采取的形式、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认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都各不相同。
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犯错误。如果只承认感性认识而拒绝承认理性认识,就会走向经验论和经验主义;如果只承认理性认识而否定感性认识,就会导致唯理论和教条主义。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础。
其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实现飞跃的必要条件。
从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意义更为重要、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1)飞跃的必要性。
其一,它是实践的需要。人的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离不开理性认识的指导。
其二,它是认识的需要。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认识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认识也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飞跃的实现条件。
其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从正反两面说明实践和理论关系的典型事例。
其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
其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其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提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所谓辩证观点,就是认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的一个表现就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本知识点是高频考点,重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所谓感性认识,是用人的感官去把握事物的局部和表面;所谓理性认识,是用人的大脑去把握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二者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本知识点除了可以命制众多记忆型的客观题外,还可以命制理解型、案例型的题目。
【例题】以下正确地体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的论断有( )
A.见多识广
B.凡亲眼所见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C.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
D.熟知不等于真知
【答案】AD
【真题—2012】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答案】A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009年、2010年考查过)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1)认识发展的反复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过程存在反复性的原因,在于在认识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其一,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受到实践范围、立场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其二,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反复的次数不够,或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够完整,人就不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就会犯错误。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终点。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不会结束。
(3)认识运动过程的实质。认识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间的每一次循环,都较前一次循环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提示】本知识点具有结论的性质。可以与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联系命制分析题。
【例题】为什么人的认识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与时俱进?
【答案提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真题—2010】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是难免的?
(五)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年无命题)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由于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所以产生于某个具体实践的某个具体认识,不能生搬硬套地运用到其他的实践中。
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由于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所以,当事物发展、实践深化时,认识也应当随之改变,不能故步自封。
【提示】本知识点是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展开。由于实践决定认识,所以什么样的实践就决定什么样的认识。实践在发展,认识也必须随之发展。可以命制分析题。
【例题】运用相关哲理解读“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
(六)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2007年考查过)
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如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和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其一,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其二,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其三,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例如,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再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所以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2)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3)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案例型的客观题和分析题。
【例题】“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该论断所具体揭示的是( )
A.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B.感性认识的作用
C.理性认识的作用
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答案】D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属性
(一)真理的含义及其本质属性(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考查过)
真理和谬误都属于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正确认识,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所以,“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一切唯物主义都作了肯定回答,一切唯心主义都作了否定回答。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必然导致承认真理的一元论。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体在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说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才是真理。
真理的主观性是指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真理的主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真理的主观形式是一切认识所固有的。某一认识成为真理的决定性条件,并不在于它采取何种主观形式,而在于它能正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总之,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其一,马赫主义的“真理观”。该观点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其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该观点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提示】前一部分揭示认识的本质、形式,认识的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本部分着重讨论认识的结果:正确的认识——真理,错误的认识——谬误。对真理属性的把握,可以与意识联系起来,因为真理毕竟是意识的一种。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和理解型的客观题。
【例题】以下关于真理正确的论断有( )
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就是真理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案】BC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历年无命题)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换言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承认这一观点,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其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其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二,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其三,二者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一个台阶。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由于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对待任何真理必须秉持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犯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错误。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就会导致怀疑主义、不可知论和诡辩论。例如,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教条主义的表现;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怀疑主义的表现。对这两种错误的观点,都要给予批判和拒绝。
除了正确性、客观性、一元性、绝对性、相对性之外,真理还有主观性、具体性、历史性、全面性等特点。所谓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有: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与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是指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导致真理绝对性的根源之一。
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非至上性是导致真理相对性的根源之一。
【提示】本知识点的内容比较杂乱,学习的难度比较大。除了可以命制记忆型考题外,还可以命制理解型的客观题和分析题。
【例题】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 )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
C.真理有待于发展
D.衡量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答案】C
【例题】运用相关哲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1991年、1992年、1994年、1996年、2009年、2010年、2012年考查过)
真理与谬误是人们认识过程中性质相反的两种认识。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是辩证统一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二者相互依存。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其二,二者相互促进。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错误可以成为失败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其三,二者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其对立性表现在: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提示】本知识点本身难度不大。与前面的知识点相联系,需要搞清楚真理的相对性、谬误和偏见的区别。真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属性,实际上是讲任何真理的正确性都是有时空范围的。在范围之内,真理称其为真理;在范围之外,真理可能会转化为谬误。而所谓的偏见,是指对某个事物的不完整的认识——不论其对错。总之,真理的相对性是指正确认识,需要给定范围;谬误是指错误认识;偏见是指不完整的认识。
【例题】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
A.真理与谬误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没有本质区别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真理向前走一步就可能会变成谬误
【答案】ACD
【真题—2010】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对真理标准的不同看法(历年无命题)
真理标准即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主观真理标准论的共同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
主观真理标准论的代表性观点有:以圣人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把所谓“良知”作为“自家标准”;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的“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代表人物有笛卡儿、斯宾诺莎等;以“有用”或“效果”为标准,如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主张,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解决。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也没有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其中唯心主义主观真理标准论的观点,可以作为命题素材。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96年、1999年、2009年、2019年考查过)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其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以,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如果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
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即自治性,而不能证明它们是否正确。所以,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终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
但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因为理论上的分析能够为实践检验提供具体的指导,引导实践朝着自觉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增强实践检验的目的性、效率性。
【提示】本知识点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非常突出,但难度不大。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和分析题。
【真题—2019】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题】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这个特点是( )
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D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010年、2019年考查过)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绝对性。
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其二,凡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为正确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其三,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有些认识即便当前的实践不能检验,但以后的实践也一定能对其做出检验。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相对性、条件性。
其具体含义有:其一,某一历史阶段上的具体的实践具有局限性,因而它不能充分证明或彻底否定某个认识。其二,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其三,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并且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总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必须既要反对唯心主义的随意性,也要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提示】本知识点本身并不难,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它与这些知识点联系、贯通。其一,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其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题—2019】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基本特性(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2017年考查过)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和意义(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构成价值的要素有:其一,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其二,客体的属性和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但价值不是主体的利益和客体的属性,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它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其二,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首先,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主体不同,价值关系的内容也不同。其次,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主体的实践活动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其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其四,多维性(多元性)。由于主体与客体的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因而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提示】本知识点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关内容相重叠,所以可以结合起来把握。通常会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进行考查。可以命制案例型的客观题和分析题。
【例题】“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表明价值判断具有(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主体性
D.客体性
【答案】C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2006年考查过)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其一,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人类认识包括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其中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价值评价。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有用性的认识为目的。
其二,以主体的需要、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价值评价的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体的特点而改变。不同的主体,由于相互之间利益、需要的差异,对同一个客体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评价。同一个主体,其利益、需要的变化,也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主客体状况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做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其一,避免主观随意性。价值评价虽然有主体性特点,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其二,采取正确的评价标准。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和需要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差异或矛盾,但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任何价值评价,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时,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提示】本知识点是上一知识点的延续,或者说是上一知识点原理的具体运用。重点把握价值评价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工作,必须以知识性认识为基础,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易命制分析题。
【例题】运用相关原理评论西方某些人对中国的无知与偏见。
(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2005年考查过)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励作用、制约作用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提示】本知识点具有小结的性质。易命制分析题。
(四)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2017年、2019年考查过)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获得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获得价值。所以,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尺度)与价值原则(尺度)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区别。具体表现在:其一,真理原则侧重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主体性。其二,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其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统一性;价值原则则反映了社会活动的多样性。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所以,任何成功的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提示】本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最终结论。易命制分析题。
【真题—2019】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由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
A.科学有时候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案】ABCD
【例题】运用真理与价值相互关系的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合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历年无命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历年无命题)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提示】本知识点是本章内容的政治性结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但考点不多。可以命制分析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历年无命题)
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
自由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
自由是有条件的。其一,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必然的认识越全面和深刻,对事物的判断就越准确,行动就越主动,自由的程度就越大。
其二,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认识必然只是取得了获得自由的前提,并不等于在实际上达到了自由。只有利用必然性改造世界,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也在不断解决必然与自由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可以命制理解型的选择题。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历年无命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提示】本部分的知识点政治性很强,建议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掌握。可以命制分析题。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历年无命题)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提示】本部分的知识点政治性很强,建议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掌握。可以命制分析题。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一)创新的价值与意义(历年无命题)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创新的发展过程。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2019年考查过)
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包含着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归结起来讲,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创新活动。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其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真题—2019】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