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框架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哲学基本问题和马克思的物质观
(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历年无命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根据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世界观可以分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根据对世界状态的看法不同,方法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换言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化、理论化的部分。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997年、2007年考查过)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归根到底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具体理由有:其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例题】将哲学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人是(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答案】C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992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年考查过)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即世界观。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根据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根据对世界的存在状态即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方法论。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提示】本知识点涉及的概念较多,关系比较复杂。建议用逻辑图进行整理。易于命制记忆型、串联型的客观题。
【例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哲学可以分为(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一元论和二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AD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998年、2003年考查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构建起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提示】本知识点相对简单,只能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五)物质(1999年考查过)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上二者合称为旧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三者的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对物质范畴的认识和定义上,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地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这是一种天才但非科学的猜测。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原子。它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更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本质。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性,从哲学上进行了最高的概括。
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在继承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给物质下了定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出的物质定义,不仅界定了“物质”的含义,也对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进行了回答。
所以,物质就是客观实在。物质的本质规定、唯一特性和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综上所述可见,新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定义,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肯定了物质对意识具有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具有派生性、依赖性。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从而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将物质的本质属性归结为客观实在性,从而将实践纳入了物质的范畴,进而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提示】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较抽象,需要好好把握。可以命制记忆型、理解型和串联型的客观题。
【例题】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们对“物质”的理解却存在差异。二者对“物质”的定义实际上是(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答案】ABCD
(六)物质的存在形态:运动、静止、时间、空间(1991年、1992年、2000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考查过)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物体的位置改变和思维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方式、形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载体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1)运动和静止
运动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显著运动和不显著运动。其中不显著的运动称为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它具体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状态。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二,其对立性表现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2)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直向前,不可回复。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因为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时空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因为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除了具有客观性、一维性、多维性等特点外,时间、空间还具有有限性、无限性、绝对性、相对性等特点。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中的某个具体物体,其时空是有限的。
时空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时空的绝对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导致时空发生变化的条件,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
总之,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提示】就学术角度而言,本知识点的难度非常大;但从考试的角度而言,重点把握一些基本论断即可。其中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高频考点,要重点关注。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案例型的客观题。
【例题】正确地体现了运动和静止之间辩证关系的论断有(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答案】ABC
【真题—2013】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A
【真题—2016】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ABC
(七)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其一,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两者都具有客观现实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其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三种实践形式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分别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经济(物质)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最后形成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之,社会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生活的内容和发展动力是实践,所以,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
【提示】本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考试命题可以命制记忆型、串联型客观题以及分析题。
【例题】以下关于实践的论断正确的有( )
A.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B.实践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实现分化和统一
C.实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ABCD
【真题—2011】从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考查过)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客观内容”,是指意识的来源和反映对象是物质的。意识的“主观形式”,是指意识本身的形态是主观的,是特殊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从其起源来看,意识首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阶段;第二阶段是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阶段;第三阶段是高等动物所具有的感觉和心理阶段;第四阶段是人类的大脑所具有的意识阶段。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不仅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而且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脑)和表达工具(语言)。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提示】本知识点是高频考点。由于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所以揭示“意识”便成为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必需,即从对立中认识同一。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理解型、案例型的客观题。
【真题—2010】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变化
C.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答案】ACD
【例题】以下属于意识的有( )
A.真相
B.假象
C.真理
D.谬论
【答案】CD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000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3年考查过)
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二者之和叫物质世界)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高级物质、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从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它也叫做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反映物质具有选择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因此,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2)意识反映物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可以从已知导向未知。例如透过事物的外在现象,可以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透过认识事物的现在,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也就是说,意识对物质对象的反映,不只是机械地摹写,而是能动地创造。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通过指导实践,从而把头脑中存在的东西物化出来,变为客观现实。所以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列宁也指出:“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也承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提示】本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高频考点,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在过往的考试中,选择题、分析题频繁出现。
【真题—2013】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例题】以下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论断中,正确论断的有(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依赖与物质
C.意识改造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ABD
【例题】中华民族叫作“龙的传人”,但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那么“龙”的概念的出现表明意识具有( )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创造性
C.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答案】B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1998年、2000年、2006年、2016年、2018年考查过)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规律的属性如下:
(1)本质性。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2)必然性。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稳定性。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4)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原则有:
其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无视、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否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总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以下前提和条件:其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前提;其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其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社会历史领域,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规律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主体选择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具体而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影响人们的历史性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其一,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其二,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其三,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
总之,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选择题和分析题。其中“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要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解读。
【真题—2016】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分别是( )
A.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答案】A
【例题】规律的属性有( )
A.本质性
B.必然性
C.稳定性
D.客观性
【答案】ABCD
【例题】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一定能做到。这个观点属于( )
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意志论
D.宿命论
【答案】C
【例题】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是( )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历史人物指明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答案】CD
【真题—2018】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答案】ABC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002年、2018年考查过)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该原理的具体内容有:其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二,这个本原就是物质;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总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运动、静止、时间、空间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1)意识统一于物质
其一,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其二,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其三,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2)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其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其二,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其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提示】本知识点具有小结的性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结论。理论地位很重要,但命题点不多。除了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外,还可以命制分析题。
【真题—2019】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位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模拟环境说明( )
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形态
B.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C.物质世界已经不再具有客观现实性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答案】BD
【例题】运用相关原理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
(二)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根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看法,方法论可以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2005年、2006年、2007年、2018年、2019年考查过)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区别。没有区别也就不存在联系。
(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普遍性。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内部联系,即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二,外部联系,即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体联系,即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类型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例如,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提示】本知识点的内容比较重要,是辩证法的基础性内容。不仅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还可以命制分析题。
【例题】联系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条件性
C.普遍性 D.多样性
【答案】ABCD
【例题】运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哲学依据。
【答案提示】联系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真题—2018】“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
A.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案】ACD
【真题—201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答案】A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2006年、2007年、2012年、2015年考查过)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运动、变化。
换言之,联系导致运动、变化;而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或者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即新陈代谢。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哲学中所谓的“新事物”和“旧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新、旧”的含义不同,它不是指产生时间的早晚,而是指性质是否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其原因是:其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比旧事物更加能够适应环境。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也就不可避免的了。其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比旧事物更加“高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的发展是过程的思想,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回顾过去,了解现在,把握未来。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以及分析题。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要明确“发展”和“运动”“变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运动”与“变化”是相同的概念;而“发展”是“运动”“变化”中的一种。准确地说,是其中积极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
【例题】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出现了质变
B.客观发生了量变
C.物质确立了联系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答案】D
【例题】运用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答案提示】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真题—20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答案】BCD
【真题—2015】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 )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BD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992年考查过)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众多基本环节所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联系以及事物为什么会发展这两个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体系其他内容的中心线索。或者说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其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所以,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或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提示】本知识点的理论地位非常重要,是对辩证法体系的内容和重点的概述。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答案】A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991年、1993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5年考查过)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也叫辩证统一关系或矛盾关系。
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个方面。
哲学中的“矛盾”概念,有其独特的含义:其一,它不是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是指违背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冲突的现象。其二,它不是实物。在中国的汉语中,“矛”和“盾”都是指实物,即两种兵器。哲学中的“矛盾”是指关系或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也叫矛盾的统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也叫矛盾的对立性、矛盾性。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是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因为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矛盾的同一性必须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只有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斗争性才能得以开展。
二者的斗争性表现为:其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其二,二者存在的条件不同。具体而言,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为事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差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事物之间要建立起依存关系,有赖于特定的条件。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联系导致发展。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斗争性,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其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其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其二,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实现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
(1)该原理启示人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体;世界上不存在单属性的物质。所以,看待事物、观察问题必须坚持全面的眼光,避免片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摒弃“一点论”。形而上学的错误,就是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2)该原理启示人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当条件具备时,矛盾着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所谓坏事变好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把握事物时,必须有长远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
(3)该原理启示人们,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盾的斗争性,都可以推动事物发展。所以,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间的合作与斗争,都具有正面的价值。
【提示】本知识点很重要,而且是高频考点。对它的掌握,应当从基本概念“矛盾”切入。哲学上所说的“矛盾”,不是指实体,也不是形式逻辑中的“自相冲突”,而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所谓“同一性”“斗争性”就是联系的具体内容或属性。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理解型的客观题和分析题。
【例题】以下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论断,正确的有( )
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和斗争性谁也离不开谁
C.斗争性推动事物运动,同一性保持事物不变
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答案】BD
【例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运用相关哲理对其加以论述。
【答案提示】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真题—2011】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真题—2015】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蚂蚁”和“大象”的关系?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991年、1993年、1994年、1999年、2000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12年、2018年考查过)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其一,从空间上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其二,从时间上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而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各自所具有的矛盾、一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具体而言,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同一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之间以及每一对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特点,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事物的内部矛盾,可以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处于服从的地位、起着次要的作用。
同一对矛盾可以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本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影响着事物的非本质。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以及作用,统称为矛盾的不平衡原理。
(3)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与矛盾特殊性相关的,还有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这一对概念。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普遍性)和个性(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共性离不开个性,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其矛盾性表现在:其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其二,二者存在的条件不同。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为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为判定矛盾之间的差别,需要设定一定的条件即参照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特殊上升到认识普遍,再由认识普遍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特殊性,就是差异的意思。由于每个矛盾、每个事物都各具特点,所以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针和办法去处理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等,就是该原理的具体运用。
矛盾特殊性原理中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矛盾特殊性原理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抓关键、找窍门、纲举目张,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3)矛盾的普遍性。
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即特殊性,也要看到它们的相同即普遍性。由于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性”,所以我们认识事物时,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推己及人”。
【提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而且也是高频考点。不仅可以命制理解型、案例型的客观题,而且也非常易于考查分析题。其中,“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归结了命制分析题的几个角度,需要认真揣摩。
【例题】以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有( )
A.物质与人类社会
B.马与白马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存在与运动
【答案】ABC
【真题—2012】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真题—2018】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真题—2018】“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B.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案】A
(四)量变质变规律(1992年、1993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考查过)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换言之,质就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区分不同的事物,靠把握质。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区分同质的事物,靠把握量。把握量不仅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而且也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度”不是“点”,而是两个“关节点”之间的无数个点。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所以,认识事物既要把握质即定性研究,也要把握量即定量分析。
事物的这种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因为一旦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会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和“不及”。但也不能把度绝对化,因为要推动事物发展,必须突破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事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内部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非显著变化。其特点是渐进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其特点是飞跃性。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了度。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其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质变。其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
总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不显著性)和飞跃性(显著性)的统一。
该规律启示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远大理想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反对止步不前(忽视质变),也反对急躁冒进(忽视量变的积累)。
该原理也是处理好稳定(量变)、改革和发展(质变)的关系的哲学基础。
【提示】本知识点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主题是揭示变化的形式和状态。从以往的考题可以归纳出,“度”和量变质变的关系比较容易出理解型、案例型的客观题。
【例题】以下关于“度”的论断,正确的有( )
A.“度”要求处理事情必须把握适度原则
B.“度”要求处理事情要防止用力过猛
C.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度”的界限
D.“度”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性的量的界限
【答案】ABD
【真题—2011】华罗庚发明了“优选法”。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答案】C
【真题—201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 × 90% × 90% × 90% × 90%=? ”其答案是约“59% ”,90分环节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答案】B
【真题—2016】《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 ”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答案】B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1991年、1992年、1995年、1998年、2008年、2015年考查过)
该规律的主题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中的“否定”,是变化、发展的意思。所以,所谓“两次否定”,是指事物的两次变化。第一次否定是事物的否定因素对肯定因素进行“扬弃”,从而使事物发生部分改变。但该阶段的事物变化得不彻底,因为否定因素身上仍然保留着旧事物的残余,所以还要进行继续变化,即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因素进行“扬弃”。经过两次否定,构成事物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事物变成为全新的事物。
所谓“三个阶段”,是指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肯定阶段是指事物没有发生变化的阶段;否定阶段是指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之后所处的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指事物经过了两次否定后所处的阶段。
在构成事物变化的三个阶段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肯定阶段即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只是现象。实质上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事物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的,它具体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是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性的,它具体体现在回复性上,还包括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具有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事物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否定之否定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个人成长而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守理想、坚定信心、知难而上,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对社会发展而言,任何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取代,都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1)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就是辩证法关于变化的观点和看法。其基本内容有:其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其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其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例如,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又如对待外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2)形而上学否定观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否定观认为:其一,否定是外在的否定;其二,否定是主观任意的否定,绝对的否定即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提示】以往考查的重点是用案例题的方式考查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以及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具体问题。
【例题】以下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 )
A.团结——批评——更牢固团结
B.鸡——蛋——鸡
C.实践——认识——更高级的实践
D.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
【答案】ACD
【例题】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或者西方文化。
【真题—2015】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答案】ACD
三、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1996年、2003年、2007年、2009年、2013年、2016年考查过)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就形成了辩证法学说中的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由于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中引起和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二者的区分既确定又不确定,在不同的条件下,因果可以相互转换;其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三,二者相互渗透;其四,关系复杂:存在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等现象。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等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其一,二者相互依存。任何事物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其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性表现在:其一,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其二,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而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其三,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原理提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去把握必然。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潜在趋势。可能性有多重类型,比如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现实性与可能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关系的范畴。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尽管二者的含义不同,但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四)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是与本质相一致的现象;假象是与本质不一致的现象。假象也表现本质,但它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矛盾性表现在: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是可以通过感官去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本质则是共同的、一般的东西。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
(五)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与其结构、表现方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二者的统一体。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六)整体和部分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是指事物的完整、全局;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片段。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中的某一部分脱离了原整体,成为独立的另一整体,事物的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中都有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整体在更大整体中成为其中一个部分,各种融合、兼并、整合中都包含整体转化为部分的过程。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
【提示】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三大规律侧重讲发展。比如,对立统一规律集中介绍发展的动力;量变质变规律介绍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介绍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则侧重介绍联系。六大范畴,可以理解为六种联系的类型。这六个范畴,单独可以命制记忆型和案例型的客观题。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可以命制分析题。
【真题—2013】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化大革命”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二者之间存在着( )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C
【真题—2016】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CD
【例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
B.现象和本质
C.原因和结果
D.可能和现实
【答案】C
【例题】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
A.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在,形式是指事物的外在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C.必然性和偶然性反映着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现象和本质都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去把握
【答案】BC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000年考查过)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规律与范畴。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也叫作概念辩证法。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所以,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之间是物质和意识、被认识和认识、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将它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客观题。
【例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 )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
D.辩证思维法
【答案】C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三)矛盾分析法
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提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命制理解型选择题和分析题的高频考点。具体命题角度,请结合前面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掌握。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历年无命题)
辩证思维方法即主观辩证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其内容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等。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其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其一,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其二,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一方面,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另一方面,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是大致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
矛盾性表现在:它们的含义不同,是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绝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拼凑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该方法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矛盾性表现在:二者是相反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它们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的思维方法。
“具体”有两个含义: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理性的具体)。
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感觉、知觉、表象等认识。
所谓思维的具体是在抽象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思维具体(理性具体)的过程。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商品开始,就是运用这一辩证思维方法的范例。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历史”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逻辑与历史”中的“历史”,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逻辑是指用理性思维、理论形态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提示】本知识点实用性很强,易于命制记忆型题目。
【例题】归纳和演绎是最初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其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
A.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答案】B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历年无命题)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内部、更复杂的层次。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关于抓住关键、批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