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三个基石之上的:(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区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学科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模型等,从而丰富了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内容。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第一是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第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由迪克西特或斯蒂格利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第三是运输成本。假设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1]。克鲁格曼指出,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依赖于制成品在支出中的份额、以倒数衡量的运输成本和成反比的均衡规模经济。应当说,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1)区位理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估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应当是分层级的。“中心地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2)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城市地理学是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化的具体体现。
(3)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即超发展理论。超发展理论是缪尔达尔、赫布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心是“积累循环因果关系”的概念,艾伦·普里德将其应用到分析地区增长问题中去。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例如,公司往往趋向于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而市场的扩大又与公司的数量增加相关,这样因果积累,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集中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4)当地外部经济。马歇尔所表述的外部经济,其概念是: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而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5)地租和土地利用。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思想。杜能设想了一个从中心到外围地租不断下降的模型。克鲁格曼认为,这个模型涉及均衡理论、价值理论、土地价格理论等,具有广阔前景。但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也应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主要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协调区域利益。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区域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即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只有通过操纵国家政策变量,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未来作出最有用的贡献”。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2]:(1)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2)更有效地在区域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3)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4)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以使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5)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6)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7)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缩小区域差异。(8)减少区域内拥挤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形成最佳空间结构。上述目标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相容的,所以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发达程度做出选择。
区域政策研究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问题反映了资本对空间的控制,形成了高技术水平的职能保留在发达区域,低技术水平的职能集中到不发达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必须运用区域政策来改变。主张从制度的创新上,从政策的创新上来解决区域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区域政策演化的方向应当是:协调性,消除各国各自制定的政策所造成的冲突与矛盾;选择性,稀缺资源应尽可能集中用于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区域,不主张把发展的优先权给予一个国家最不发达的区域;灵活性,政策应有灵活性,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具体特点和行动需求。
(三)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20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一是管理学的方法,其二是法律的方法,其三是行政的方法。方法当中包括指导性的手段,也包括强制性的手段。
(2)区域人口管理。区域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区域的适度人口主要应考虑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基础和人口就业的形势。通过对人口的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使区域的发展能够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资源,区域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所以,人力资源开发正成为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域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区域环境管理应当是造就一种发展的模式,在对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造就一种经济发展的良好空间。这种被称为“环境经济模式”[3]的观点认为,环境经济模式是以区域或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模式将区域或城市视为最大的产品,以城市自身形象为品牌,吸引投资者,促进区域和城市发展。由于这种模式的行为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更能够突出其环境管理的功能,其引起的累积效应也就更大。
总之,区域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其研究内容在不断扩展,理论体系在不断完善,应用方法在推陈出新。
三、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被引入中国,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蓬勃。
(一)从生产布局学到区域经济学的飞跃
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生产布局学的研究,开始为改革开放服务。由于多年形成的、承袭前苏联生产布局学的学科传统,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完成改变,所以生产布局学的研究颇为流行,也确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的学者们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介绍到国内来,以此来丰富和改造生产布局学。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生产布局学所研究的投资分配问题和部门配置问题,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其重要性正在下降,其规律性正在发展变化,其布局主体也趋于多样化,逐渐浮出水面的是一个区域如何发展的问题。由于中央的简政放权,地方政府越来越负起发展地区经济的重任,而不再是仅仅依靠中央的大型项目的分配。区域经济要发展,就要有区别于一般经济理论的应用理论来指导,而这个应用理论正是区域经济学。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体系。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1)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2)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4.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深度。
5.区域开发模式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总之,区域经济学在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各种理论、各种观点的同时存在,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原载《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注释
[1]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参见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李丽萍.大连发展国际性城市的环境经济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