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言[1]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既是对我国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自2005年至今的12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支立场坚定、功底扎实、靠得住、用得上的研究队伍,产出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时代高度和现实温度的研究成果,主要形成了覆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基本确立了包括独特思想观点和独立研究方法在内的学术体系,初步锻造了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要求,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尽管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理论和现实性难题。究其原因,既与研究者自身的能力不足有关,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尚不成熟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一个新兴的并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既承担着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学理支撑的重要功能,同时也肩负着服务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面对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殷切期待,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信心,在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的过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同学科都需要用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及研究方法作为本学科的学理支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设置,只有12年的时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设置,也不到30年,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相比,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尤为紧迫。建构符合本学科规范、体现本学科学术特点、适应本学科发展需要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第一,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学科积累尚显薄弱。学科的出现与知识的传承紧密相连,它是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系统的集合。某个学科的不可替代性,也主要源于该学科所承载知识的不可替代性。每个学科都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构建反映本学科内容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学科体系是学术体系建构的基础,学科发展积淀是形成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前提。任何学科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是很难形成一套为本学科同仁认同的、反映本学科特点的有说服力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单独设置之前,其学科内容体系实际上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等学科分别承担的。这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内容不同具体分解到不同学科中加以研究,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具体化和精细化,但同时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用部分代替整体、以个别代替一般等倾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设立以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单打独斗开展研究的分散化局面,但毕竟由于学科设立时间不长,学科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尚未形成超越原有形态、能够独立支撑“马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的知识内容体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马学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领航作用的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为例,其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与理论成果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机构的变化相互伴随着的。改革开放前与这个学科内容相关的主要是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改革开放后又先后经历了“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再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演进变化过程。目前来看,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基本内容、逻辑结构、分析框架和问题论域越来越明确,但就具体问题的研究而言,仍然是在原有的中共党史或思想史框架下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命题的整体学科知识体系。因而,本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从学术力量的支撑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骨干队伍整体实力尚需加强。学术队伍是学术体系创新的根本,也是推动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力量。每个学科都需要有一支适应本学科建立、巩固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的专业背景中,政治学背景的占36﹒4 % (含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背景的占8 %,中共党史学科背景的占5﹒7%,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背景的占3﹒4 %) ,哲学背景的占26﹒1 %,经济学背景的占6﹒8 %,其他文科专业背景(历史、法律、管理、教育、文学、心理学等)的累计占20﹒5 %,理工类专业背景的尚占10﹒2%,还有一定比例的“马学科”带头人仍然担负着非“马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学术骨干的情况亦不乐观。近年补充到“马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中,由“马学科”自己培养出的高质量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学科及相关二级学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受到原有学科背景的影响,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水平上,仍然沿用过去的学科范式来指导现在的学术研究,这就对“马学科”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比如,一些原来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或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现在要进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方向,改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原来讲授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建设或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师在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学科长远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完善优化的角度来说,这两部分教师都有一个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需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著作,也需要深入了解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的过程。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既需要一支更加符合“马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学术队伍,也亟须这支队伍不断强化学科认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确立本学科的研究范式。
第三,从话语体系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尤须加强。每个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都需要在提炼标识性的核心概念基础上,打造为本学科认同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并在学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产生自己的学术影响。 “马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也不例外,也需要突出“问题导向” ,强化问题意识,把是否具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推动学科建设的关键。然而,从“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现状看,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还刚刚起步,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差较远。如何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话语体系的建设,如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围绕“马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表述等问题,提炼标识性的核心概念,打造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避免简单移植其他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来研究“马学科”问题的现象,都是亟须学科同仁共同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为例,如何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核心概念,概括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主线、主流及主体等理论范畴,进而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学科话语体系,这方面的工作,虽经多年努力,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马学科”的同仁如何带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切实解决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等问题,如何在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属于中国的“马学科”创新版的话语体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应为此而不懈努力。
二、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既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也具有不少有利条件。
第一,党和国家重视,学科平台较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世纪以来,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整体部署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党和国家持续高度重视“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在法学门类下设置覆盖6个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许多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院,其中有21家高校[2]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一步彰显了党和国家强势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坚定决心;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3],汇聚了一大批研究和教学力量,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 ,组织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重点教材,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引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上这些有力举措,有力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为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宽阔的研究平台、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便利的研究条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把“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无疑又为进一步凝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增添了新动能。
第二,学科研究进展较快,学术成果显著。衡量一个学科话语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是否运用这一学科的话语产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起步较晚,但却进展较快,成果显著。短短10年中,一批“马工程”研究和建设项目启动,一批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相继立项和完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先后问世,大量高水平论文发表,这对于夯实学科、学术和学理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仅结合2015年中国知网( C N K I)收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有关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予以说明。就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而言,在学术著作方面,共出版研究专著45部;在期刊论文方面,共发表研究文章797篇,其中CSS 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共计26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报纸方面,发表相关主题文章94篇;在学位论文方面共有94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89篇[4]。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而言,以“四个全面”为篇名的文章有3071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篇名的文章有511篇,以“扶贫开发”为篇名的文章有2271篇等等[5]。这些成果,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特点等本体性、学理性问题的揭示,也有运用“马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尝试;既有宏观层面的研判和把握,也有微观视域的观察和思考;既有大跨度、历史性的经验规律的总结和梳理,也有深层次、思辨性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和超拔。在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内在统一的同时,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学术魅力,为进一步凝练、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学科传统优良,队伍不断壮大。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时间不长,但其传统底蕴却相当深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之下汇聚了一批立场坚定、学贯中西、功底深厚、勇于创新的专家学者,形成了政治坚定、忠诚担当、求真务实、学术严谨的学科优良传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从事“马学科”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才,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结构亦较为合理的专门从事“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队伍。有人做过统计,全国仅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已达6万名之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占7 %,拥有正高级职称的占15 %,副高级职称的占37 %,其中很多人都荣获了包括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马工程”首席专家等高级别人才荣誉称号。 “马学科”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与这支理论队伍的努力特别是老专家、老学者作用的发挥分不开的。充分发挥“马学科”教学和研究队伍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本学科朝着正确方向稳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三、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具体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总思路,既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须坚守的原则和展开思考的空间。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支撑。学科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为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框架;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核心,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理念指导和方法支持;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载体,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供传播表达的概念系统和语词体系。考察一门学科或一门科学是否已经成熟,关键就是看这门学科或这门科学是否拥有独立的话语体系。词语与话语,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词语可以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反映特定阶级、集团及其代表人物的利益;而话语则一定会有特定的理论支撑、有具体的特定内涵或范畴,不再是单纯的词语。因此,有学者认为, “关于话语内涵的争论甚至斗争,不是概念的争论,不是词语的争论,而是不同理论的斗争,是对具有某种政治和意识形态内涵的话语权的争夺”[6]。 “马学科”作为事关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和合法性基础的关键领域,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即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也确为我们学科建设所必须。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继续增强学科和学术规范意识。学科和学术规范意识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这是进入本学科研究必须遵循的前提性的要求,离开了这些基本的规范,就失去了学科归属,就不能为该学科所接受。没有对本学科规范的真正认同,就无法建构出为本学科学人共同接受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一般而言,学科规范应该包括学科属性、业务范围、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和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培养年限,以及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学术规范既包括研究的规范,也包括话语表达的规范。比如各学科可能都要规定必读书目,都有怎样选题、开题,怎样撰写论文,怎样答辩等方面的规定;但各学科都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规范要求,各学科门类、各一级学科的规范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即使同一个一级学科内不同的二级学科也会有一些区别。熟悉并熟练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规范,对于我们增强学术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各个学科的研究者都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研究状况,掌握学科前沿。在此基础上,选择研究目标和问题,凝练核心观点,提出研究框架,进行自己的独创性的研究。学术话语表达的规范,主要是论文写作方面的一些要求。例如,如何进行文献梳理,如何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与前人已有研究的正确关系,如何引用经典和他人成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马学科”建立10多年来,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设置“马学科”的相关文件精神在一些学校或学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不少研究生导师还不完全熟悉或不愿意接受本学科的学科规范等等。从目前形势来看,这些问题不但已经影响到了“马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将制约未来“马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
二是加强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方向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基础。由于“思政课”和“马学科”演进历史的影响,以及人才队伍知识背景和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复杂原因,目前“马学科”及相关各二级学科在学科方向的设置上尚未完全摆脱诸如“借船出海” “张冠李戴”等困扰,导致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亟待从学科方向调整上认真加以解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为例,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向作了明确界定: “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7]客观地讲,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点的建设上,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和标准。这是与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精神和指导意见不相符合的。建构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方面需要我们高校负责同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马学科”的期待上来,真正端正对“马学科”地位的认识,扎实按照“马学科”发展需求增设和调整研究方向,使之真正发挥凝聚人才、整合队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的学界同仁在增进学科认同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学科建设大好局面。
三是加强学科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凝练。学科基本概念和范畴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的语汇基础,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落地也要靠话语体系来实现。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性。话语体系指的是一整套表述一定思维系统的语言系统。目前, “马学科”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特别是在话语体系建构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问题意识不清晰,边界意识不明确,概念范畴原创性、解释力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照搬政策公文套语,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照抄外国概念和理论,有的看似鸿篇巨制实则影响不大,甚至连通顺和流畅都做不到,等等。这些问题亟待从基本概念的凝练和范畴的解释的角度加以认真解决。只有在基本概念和范畴上取得共识,才能真正建构起属于本学科的话语体系,进而建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 、教材中“失踪” 、论坛上“失声”的尴尬状况。也就是说,只有在概念范畴原创性解释的基础上,建构既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结构、概念体系和发展逻辑,又能够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还能够突出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价值关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话语体系,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基础、学术基础和话语基础,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地位。
注释
[1]本文系作者在2016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上的发言。
[2]2016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有9家,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有12家,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3]据有关人士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600多个。张东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文化软实力,2016(2).
[4]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74.
[5]同[1]194195.
[6]陈先达.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价值.人民日报,20160530.
[7]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