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宋代以前的《周礼》学文献与《周礼》研究
为了更加准确地认识宋代《周礼》学及其在《周礼》学史上的地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宋代以前的《周礼》研究。
一、两汉《周礼》学文献与《周礼》研究
两汉是《周礼》一书被发现,首次被奉为经典,进而获得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两汉《周礼》学文献
朱彝尊《经义考》著录的汉代《周礼》学文献有10种,如:杜子春《周官注》、郑兴《周官解诂》、郑众《周官解诂》、贾逵《周官解故》、卫宏《周官解诂》、张衡《周官训诂》、马融《周官礼注》、郑玄《周官礼注》等。
王锷先生《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在此基础上增补了6种,分别是:班固《周礼班氏义》、胡广《周官解诂》、卢植《周官礼注》、临硕《周礼难》、郑玄《答临硕周礼难》和《周礼序》。
故现今可考知的汉代《周礼》学文献约有16种,今存10种,除郑玄《周礼注》外,皆为清人辑佚之作。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收录了杜子春《周礼杜氏注》2卷、郑兴《周礼郑大夫解诂》1卷、郑众《周礼郑司农解诂》6卷、贾逵《周礼贾氏注》1卷、马融《周官传》1卷,王仁俊《十三经汉注》收录班固《周礼班氏义》1卷,王谟《汉魏遗书钞收录马融《周官传》1卷。
(二)两汉的《周礼》研究
西汉,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得《周礼》于民间,《汉书·艺文志所载《周官传》四篇很可能就是河间王国研治《周礼》者撰著的。[1]然河间献王将《周礼》等古文经典奏献朝廷后,武帝指《周礼》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藏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后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书,《周礼》再次面世,然西汉今文经学家并出共排,以为非是,唯刘歆独识之,以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迹具在斯”[2]。西汉末年,王莽对《周礼》特加提倡,其居摄时,置《周礼》博士,《周礼》一跃成为“经”,备受瞩目,而《周礼》学在西汉末年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传播。
至东汉,刘歆弟子杜子春在民间传授《周礼》之学,郑众、贾逵皆出其门,而传注《周礼》之作渐多,目前尚可考知的就有杜子春《周官注》、郑兴《周礼解诂》、郑众《周礼解诂》、卫宏《周礼解诂》、贾逵《周礼解诂》、胡广《周礼解诂》、班固《周礼班氏义》、张衡《周官训诂》、马融《周官传》、卢植《周官礼注》、郑玄《周礼注》。因《周礼多古字,所载名物制度亦纷繁复杂,故正字读、训名物和考制度成为东汉学者传注《周礼》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马融和郑玄推重《周礼》不仅以《周礼》移释他经,更将其他经义纳入礼学的阐释系统[3],东汉末年,《周礼》《仪礼》《礼记》并称“三礼”,而《周礼》居“三礼”之首可见《周礼》已经发展成为东汉古文经学的一面旗帜。杨天宇先生曾评价曰:“尽管终东汉一代《周礼》没有立博士,然实堪称东汉古文经学之‘素王’。”[4]
二、魏晋南北朝《周礼》学文献与《周礼》研究
(一)魏晋南北朝《周礼》学文献
《经义考》著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周礼》学文献有24种,如:王肃《周官礼注》和《周礼音》、司马"《周官宁朔新书》、傅玄《周官评论》陈邵《周官礼异同评》、徐邈《周礼音》、李轨《周礼音》、虞喜《周官驳难》、干宝《周官礼注》、伊说《周官礼注》、宋氏《周官音义》、刘昌宗《周礼音》、孙略《周官礼驳难》、崔灵恩《集注周官礼》、沈重《周官礼义疏》、王晓《周礼音》、戚衮《周礼音》等。
王锷先生的《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在此基础上新增8种,分别是:王朗《周官传》、干宝《周礼音》、袁准《周官传》、雷次宗《周礼注》、刘芳《周官音》和《周礼义证》、沈重《周礼音》、熊安生《周官义疏》。
我们在此基础上再补充3种,分别是:王晓《周官音训三郑异同辨(见《通志·艺文略》)、陈邵《周礼详解》(见《江南通志》)、张冲《周官义证》(见《江南通志》)。
因此,现今可考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周礼》学文献约有35种今存4种,皆为清人辑佚之作。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收录干宝《周官礼干氏注》1卷,王谟《汉魏遗书钞》收录干宝《周官礼注》1卷孙诒让《周礼三家佚注》收录干宝《周官礼注》。
(二)魏晋南北朝的《周礼》研究
曹魏正始年间(240—249),郑玄所注《周礼》增置为博士,《周礼再次得到官方认可,跻身于经典行列。曹魏中后期,王肃所撰《周官礼注》亦被立于学官,由于“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5],故经注处处与郑玄立异。西晋时,郑玄《周礼注》、王肃《周官礼注》皆置博士但“晋初郊庙之礼,皆王肃说,不用郑义”[6]。永嘉之乱后,东晋元帝减省博士,置《周礼》博士一人,宗郑玄《周礼注》。南北朝分立时代,虽“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然《周礼》之学“则同遵郑氏”。由此奠定了郑玄《周礼注》官方学术的权威地位。
此时期,学者一方面沿袭汉代学风,采用“传”“注”等体式诠释《周礼》,如王朗《周官传》、伊说《周官礼注》、干宝《周官礼注》、袁准《周官传》、雷次宗《周礼注》、崔灵恩《集注周官礼》;另一方面,引入新的训诂体式———“音义体”和“义疏体”诠释《周礼》,如王肃《周礼音》、干宝《周礼音》、徐邈《周礼音》、李轨《周礼音》、聂熊《聂氏周礼音》、宋氏《周官音义》、刘昌宗《周礼音》、戚衮《周礼音》、沈重《周礼音》、刘芳《周礼音》、熊安生《周官义疏》、沈重《周官礼义疏》但无论是传注体,还是音义体或义疏体,他们诠释《周礼》的重点仍在于文字音韵、训诂名物和考论制度,这同汉代《周礼》学是一脉相承的。
三、隋唐《周礼》学文献与《周礼》研究
隋唐天下统一,南北经学亦归于一统,“三礼”皆立博士,皆宗郑玄《三礼注》,郑玄“三礼”之学益成独尊之势。
(一)隋唐时期的《周礼》学文献
《经义考》著录的隋唐时期的《周礼》学文献有4种,分别是:贾公彦《周礼疏》、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周礼音义》、王玄度《周礼义决》杜牧《考工记注》。我们在此基础上补充1种:王度《周礼说》(见《菉竹堂书目》)。
因此,现今可考知的隋唐时期的《周礼》学文献约有5种,贾公彦《周礼疏》、陆德明《周礼音义》、杜牧《考工记注》流传至今。
“三礼”之中,唐人最重《礼记》,《周礼》《仪礼》则研究较少,甚至“殆将废绝”。然官方颁布用以科考取士的标准读本———贾公彦《周礼疏》以“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之体例,对精简的郑玄《周礼注》进行了详密的疏解,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郑《注》中的训诂和考证。宋代大儒朱熹评价此书曰:“五经中,《周礼疏》最好。”[7]清代的四库馆臣亦赞此书曰“亦极博核,足以发挥郑学”[8]。此外,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周礼音义》采用“音义体”诠释《周礼》,既以反切注音,又广集汉魏六朝的《周礼》注解和陆氏本人所作释义对《周礼》经注加以训释、校勘亦有功于《周礼》学。
注释
[1]王葆玹先生在《今古文经学新论》(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中主张:“河间献王既重视《周官》,便极有可能组织编写《周官传》四篇,构成《周官》经传系统。”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首《序周礼废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志刚先生在《中国礼学史发凡》(陈其泰、郭伟川、周少川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中写道:“从两汉之际始,学界渐以《三礼》尤其是《周礼》移释他经。及至马融、郑玄,更突出地将其他经义纳入礼学的阐释系统。”
[4]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周礼〉学》,见《经学探研录》,20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清)皮锡瑞:《经学历史》,105~10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6]同上书,109页。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六,22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
[8](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周礼注疏》提要,1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