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条 对“书面”概念的界定

Article13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Convention “writing”includes tele-gram and telex.

译文

为本《公约》的目的,“书面”包括电报和电传。

目录

1.本条功能

2.“书面”定义的特征和内涵

       2.1 特征

       2.2 内涵

3.总结

正文

1.本条功能

对于本条的功能,国际贸易法学界有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对《公约》第29条第2款以及其他条款中“书面”这一概念的定义。[5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上述将本条认定为定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公约》起草者加入本条的目的并不是界定“书面”这一概念的内涵,而是帮助那些其营业地位于对第11条作出保留的国家的当事人或者在合同中直接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当事人,对“书面”这一概念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起草者的真实意图仅仅想表明:即使针对上述作出保留声明的国家和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当事人,电报和电传已经足以符合本条中“书面”的要求。[53]对于上述两种观点,笔者并不认同第二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某一成员国如俄罗斯对第11条和第29条第2款等条款作了保留,那么,其国内法不仅要求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且应该对“书面”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如果这些保留国的国内法没有将“电传”界定为“书面形式”,那么,本条规定就难以适用于营业地在这些国家的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就具体的书面形式作出了约定,比如,应采用传统合同书的形式并须由双方签字盖章,这时《公约》第13条也不能适用于这种约定。只有在当事人仅仅原则性地约定“采用书面形式”时,本条才能起到补充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上述第一种观点,即本条的功能是对“书面”这一概念进行统一的定义。这一定义也很有必要,理由在于:首先,《公约》第11条、第12条、第29条等条款中均提及“书面”这一概念,而且不同国家的合同法中对书面有着不同的界定。其次,《公约》没有要求货物买卖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性,减少诉讼过程中举证责任方面的麻烦,书面形式依然是最值得建议和倡导的合同形式之一。从国际贸易的实践来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总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其订立或修改合同的建议发给对方,或者通过传统的信件,或者通过电话、传真,或者通过现代化的电子邮件或微信,这些方式是否均属于“书面”呢?澄清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国际贸易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本条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原则性的答案。

2.“书面”定义的特征和内涵

本条规定: “ ‘书面’包括电报和电传。”可见,《公约》采取了列举式的定义方法。“电报和电传”是两种被明确列举的书面形式。但可以断定:第13条的列举并不是穷尽的,因为本条中“包括”一词表明了这一点。

2.1 特征

那么,除了电报和电传以外,这里的“书面”还包括哪些交流方式呢?为了澄清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分析“电报和电传”的特征。如果我们对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功能进行仔细的研究,就可以发现它们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信息记载功能,即可以将签订或修改合同的信息记载于电报和电传的载体上。第二,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即可以将载有上述信息的载体从一方当事人传递给另一方当事人。第三,具有理解和识别功能。这是指这些信息载体能够帮助合同当事人或第三者理解和识别信息发出人的意思和要求。第四,具有信息检索和保存功能。这是指这些信息载体的持有者可以将这些载体作为文档、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检索、查询。第五,具有证据功能。这些信息载体是某一方当事人是否发出签订或修改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何类意思表示的重要证据。

由上可知,无论是电报还是电传,均具有上述五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作出推论:所有具有这五方面功能的交流、通讯方式,均应该属于本条意义上的“书面”。

2.2 内涵

上文有关“所有具有这五方面功能的交流、通讯方式,均应该属于本条意义上的‘书面’”的推论,应该是成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本条规定的列举并不是穷尽的,既然如此,与“电报和电传”具有同样功能的通讯手段理应属于本条意义上的“书面”;另一方面是因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第6条、《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第9条第2款均采用了这种“同等功能”界定法,将所有与纸质媒介具有同样功能的通信载体定义为“书面形式”[54]。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析:除了“电报和电传”,本条意义上的“书面”还包括哪些通讯方式?第一,纸质媒介。这主要是指将有意与对方签订或修改合同的意思表示撰写在纸质媒介或类似的媒介上。这主要包括合同书和信件。这是一种最传统的书面方式。第二,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尽管本条没有明确提到这些信息传递方式,但它们应该属于本条所指的“书面”文件。第三,Q Q、微信等新型电子数据交换工具。

尽管本条没有明确提及上述三类通讯手段,但它们应该属于本条“书面”所涵盖的范围,因为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抑或是Q Q或微信,它们均具备信息记载、传递、理解和识别等上述五方面的功能。只要国际贸易的一方当事人使用它们传递签订或修改合同的信息,我们就应该将它们视为本条意义上的“书面”形式。另外,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通讯手段,只要它们具备上述五种功能,它们同样应该被视为“书面”形式。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条通过列举的方式对“书面”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但这里的列举并不是穷尽的。对本条中“书面”这一概念,我们应该进行广义的解释,所有与“电报和电传”具有同样功能的通讯方式,都应该被理解为本条意义上的“书面”形式。


注释

[1]Bruno Zeller,Four-Corners-The M ethodology for Interpretation and Appl ica-tion of the U N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M ay 2003,见http: //w w w .cisg .law .pace .edu/cisg/bibl io/4corners.html .访问时间:2014-05-09。
[2]Schlechtriem/Ferrari,Kom mentar zum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41.
[3]Kritzer,Guide to Practical Appl ication,S.109.
[4]Schlechtriem/Ferrari,Kom mentar zum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47.另参见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2版,40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H onnold,Rn.94,ICC,8611/H V/JK,CISG-Onl ine 236.
[6]BG H,25.9.1991,W M 1991,2108.
[7]解决办法参见下文“3.4”部分中的论述。
[8]参见其官方网站:http: //w w w.uncitral .org/uncitral/en/publ ications.html。
[9]Staudinger/M agnus,Art.7,Rn.34.
[10]H uber,Peter,Some Introductory Remarks on the CISG,p.234.
[11]Schlechtriem/Ferrari,Kom mentar zum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55.
[12]Secretariat com mentary on Article 8 of Draft Convention,见http: //w w w .cisg .law .pace.edu/cisg/text/secom m/secom m-08.html,访问时间:2014-11-28。
[13]ICC,8324/1995,CISG-Onl ine 569.
[14]Staudinger/M agnus,Art.8,Rn.13.
[15]Schlechtriem/Schmidt-Kessel,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71.
[16]Bianca/Bonell/Farnsworth,Art.8,Anm.2..4.;另参见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49页。
[17]Junge,Vorausflage,Rn.7.
[18]Staudinger/M agnus,Art.8,Rn.2.
[19]Bianca/Bonell/Farnsworth,Art.8,Anm.2.6.
[20]参见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54页。
[21]详见本书第4条之论述。
[22]Witz/Salger/Loranz/Lorenz,Art.9,Rn.1.
[23]Schlechtriem/Schmidt-Kessel,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89.
[24]Bamberger/Roth/Saenger,Art.9,Rn.2.
[25]Secretariat com mentary on Article 9 of Draft Convention,见http: //w w w .cisg .law .pace .edu/cisg/text/secom m/secom m-09.html,访问时间:2014-12-02。
[26]Staudinger/M agnus,Art.9,Rn.9.
[27]A G Dursburg,13.04.2000,CISG-Onl ine 659.
[28]Staudinger/M agnus,Art.9,Rn.13.
[29]Schlechtriem/Schmidt-Kessel,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92.
[30]Bianca/Bonell/Farnsworth,Art.9,Anm.3.2; Staudinger/M agnus,Art.9,Rn.7.
[31]H onnold,Rn.112.
[32]Staudinger/M agnus,Art.9,Rn.22.
[33]参见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62页。
[34]Schlechtriem/Ferrari,Kom mentar zum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199.
[35]Enderlein/Maskow/Strohbach,Art .10,Anm.3.; Herber/Czenwenka,2 .Aufl.,Art.10,Rn.4;Pi lz,Internationales Kaufrecht,§ 10 Rn.81.
[36]Kritzer,Guide to practical appl ication,S.75;Schlechtriem/M agnus,Interna-tionale Rechtsprechung zu E K A und E A G,S.113.
[37]Herber/M el is,2.Aufl .,Art.10,Rn.7.
[38]Enderlein/M askow/Strohbach,Art.10,Anm.3.; Herber/Czenwenka,2 .Aufl.,Art.10,Rn .4;Pi lz,Internationales Kaufrecht,§ 10 Rn.81.
[39]参见张玉卿:《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联合国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释义》,95页。
[40]参见张玉卿:《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联合国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释义》,97页。
[41]Schlechtriem,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204.
[42]Enderlein/M askow/Strohbach,Art.10,Anm.3.; Herber/Czenwenka,2 .Aufl.,Art.10,Rn .4;Pi lz,Internationales Kaufrecht,§ 29 Rn.1.2..
[43]详见下文第29条中的论述。
[44]详见下文第12条和第29条中的论述。
[45]参见张维:《中国撤回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一条的保留》,见http: //roll .sohu.com/20130507/n375043576.shtml,访问时间:2014-12-08。
[46]H onnold,Rn.128.
[47]Schlechtriem,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211-212.
[48]Reinhard,Gert,U N-Kaufrecht,Art.12,Rn.3.
[49]Schlechtriem,Kom mentar zum Einheitl ichen U N-Kaufrecht—CISG,S.212.
[50]参见张维:《中国撤回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一条的保留》,见http: //roll .sohu.com/20130507/n375043576.shtml,访问时间:2014-12-08。
[51]参见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77页。
[52]Enderlein/M askow/Strohbach,Art.13,Bianca/Bonell/Rajski,Art.13,§ 3.1.
[53]Schlechtriem,Peter:Uniform Sales Law-The Experience with Uniform Sales Lawsin the Federal Republ ic of Germany,见http: //w w w .cisg .law .pace .edu/cisg/text/schlechtriem13.html,访问时间:2014-12-09。
[54]李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评释》,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