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研究:法律经济学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经济肌体本身比例失衡的脆弱性

一、经济风险、经济稳定、经济失衡的相关概念

关于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但并未达成共识。重视讨论和研究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目的是为了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

奈特于1921年分析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时认为,如果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能用具体数值概率来表述,那么,就可以说这种状况涉及风险。该经济行为者对不同的可能事件不能(或没有)指定具体的概率值,就说这种情况涉及不确定性。[1]奈特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存在的事实状况是否能够通过计量用概率单位来表示。

在奈特之后,理论界研究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模型,比较精确地确定了风险指标,使得风险理论分析向着计量化和模型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市场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来源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存在着风险计量理论与客观实际脱离的现象。因此,赫什莱佛和赖利指出:“奈特认为‘风险’是指个人根据对事实的客观分类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情形。……‘不确定性’是指不可能客观分类的情形。”“我们不同意奈特的划分,这种划分已证明是不会有结果的。就我们的目的而言,风险和不确定指的是同一件事。我们认为能否进行客观分类不是关键之所在。”[2]

针对中国当下的宏观经济问题,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集中于外部冲击——传导机制导致的经济失衡。刘树成、张晓晶和张平认为,所谓冲击因素,是指使经济运行偏离其正常轨道的推动或扰动力量。所谓传导机制,是指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经济系统对冲击做出反应的过程。这种反应可以是放大,或是缓冲,或是阻止冲击的作用。决定传导机制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系统的制度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特征、需求结构特征、资源结构特征等方面因素。[3]贾俊雪和郭庆旺指出:“外部冲击主要通过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和金融市场传导机制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以及冲击传导时效等与一国的经济开放度、经济结构、经济脆弱性、汇率制度安排和汇率变动等因素密切相关。”[4]

顾海兵教授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限于外部冲击所可能带来的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才使得本国经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缺乏抵抗的能力。但是,对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应更侧重于对国外因素与传导的分析。”[5]这种理论强调外部冲击引起国内经济风险,是理论的价值所在。与顾海兵教授的分析和强调不同的是,笔者更注重国内经济肌体自身各种经济比例、指标的均衡与协调。因为经济体内部肌理和各种经济比例、指标的均衡、协调,既是经济稳定的前提,又是外部冲击的对象。因为当自身经济比例、指标非均衡、非协调运行时,肌体本身就是脆弱的,蕴藏着、潜伏着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外部冲击只是将之演化成了经济危机。

经济风险是指经济供给或者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运行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同意赫什莱佛和赖利的基本观点,风险与不确定性指的是同一件事。经济稳定是指经济供给因素、经济需求因素和主要经济指标相对均衡,这既包括总量,也包括结构,而结构相对均衡更为重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观察,当前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失衡。华民分析认为:“首先,经济失衡所指的是一种由供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市场无法出清状态;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失衡又意味着动态的不平衡,即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并且是具有持久性的打破经济趋于平衡的力量。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就比较容易把握经济失衡之基本的发生机理,即:经济失衡要么是由短期内供求关系失衡所造成的;要么就是由长期中那种具有内生性的因素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果。”[6]内部失衡主要是宏观经济的总需求不足,外部失衡是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急剧逆转贸易额的下降。笔者通过三个视角,分析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要素价格低估与收入分配中已经存在的或者潜伏的双重失衡的经济风险,探讨经济稳定的相关因素和保障经济稳定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建设。[7]


注释

[1]参见[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216~220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美]杰克·赫什莱佛、约翰·G·赖利:《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1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参见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载《经济研究》,2005(11),13页。

[4]贾俊雪、郭庆旺:《经济开放、外部冲击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美国经济冲击的影响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66页。

[5]顾海兵、沈继楼、周智高、唐帅:《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内涵与特征》,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80页。

[6]华民:《世界经济失衡:概念、成因与中国的选择》,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6页。

[7]UK Better Regulation Commission, Risk,Responsibility and Regulation—Whose Risk Is It Anyway, London,Octo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