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宏观性因素,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的特征面临调整
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其中有经济过热、需求拉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如1982—1985年和1992—1996年,也有内需不足导致的通货紧缩,如1987—1991年和1997—2001年。2003—2007年的5年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经济增长周期,年均经济增长10.6%,年度间的波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长率很高,波动幅度较小,即具备宏观经济增长高位小波动的典型特征。[1]所谓经济增长高位运行,是相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水平而言的。如2001—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8.3%、9.1%、10.0%、10.1%、11.3%,年均增长9.76%(1979—2005年的27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9.6%)[2];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0.3%、2.2%、3.1%、3.9%、3.2%;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是0.4%、-0.3%、2.7%、2.3%、2.6%[3];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17%、1.33%、1.4%、2.4%、1.8%[4]。与计划经济时期的1953—1977年和改革开放时期的1978—2002年相比较,经济增长既没有形成大起,也没有导致大落。如刘树成等研究员指出的,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9%~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从未有过的”[5]。从图1—1可以看出,这是中国近60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运行最平稳的一个区间,是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
图1—1 1953—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
但这种持续多年的高位小波动增长,自2007年以来发生了变化。尽管2007年经济高速增长,但已经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比例失调,外贸顺差过大,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过多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导致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急剧膨胀。例如,在之后的2010年至2014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3%、7.2%、7.8%、7.7%、7.4%。[6]
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出口额明显下降,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价格持续性下跌,市场流动性不足。国务院及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通知》(中发〔2008〕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部署了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了宏观经济“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的目标,中国经济增长进入调整期。
注释
[1]参见席涛:《中国经济高位小波动运行》,载《中国改革》,2006(10),8~11页。
[2]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4》,53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美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数据:2001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3》,57~59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2—2003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4》,57~59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4—200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59~61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数据:2003—2005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58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995—2002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5]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载《经济研究》,2005(11),11页。
[6]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