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大众流行文化在内容和话语上的多样性,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一些群众对意识形态采取淡化态度,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凸显,并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能否在社会生活中掌握话语主导权,真正成为支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主流思想,遇到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多次提出,要研究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新课题。之所以说这是“新课题”,诚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的,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内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所坚持的,“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真正掌握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如强调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显露出来的世界观,而并非对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是价值判断和理论因素的混合物,包含了“社会性格”甚至“社会无意识”,等等。但是,它们对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特别是意识形态包含价值观的根据等论证,存在诸多歧义。从总体上说,由于价值观念本身的差别,西方的学术观点仅可以为我们在学理上做借鉴,但对于立足于中国实际和需要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则基本是空白。
在国内,近些年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及基本要素、性质、特点与功能的研究,有很大的拓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有深刻的揭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必要性,有全面的论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方法,有新的探索。但是,当前国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还存在有待澄清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化和拓展的空间:(1)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阐述,还存在歧义,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及与科学和价值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由此影响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的关系的学理论证不太充分;(2)对于今天为什么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论证还不够充分;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相统一的基础及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底线价值观的关系,分歧较大;(4)对“意识形态领域”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内涵和外延变化,研究不够细化,影响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由“统治”地位转化成“支配”地位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研究的深化;(5)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众说纷纭;(6)对如何建立起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的研究,还刚起步;等等。
上述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关键在于对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如何通过提供能为社会各阶层绝大多数群众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掌握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从而真正确立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此,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是把握“统治思想” 、“意识形态” 、“理论创新” 、“核心价值”和“话语主导权”这五个关键词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这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因此,本书旨在充分吸收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的技术支撑等背景,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社会的统治思想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为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掌握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思路。
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之中。至今,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并无一致的观点,而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更反映出对其内涵和实质理解的差距。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为指导,通过本书的研究,厘清意识形态的本质,进一步深化到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关系,在理论上把握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以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研究通过总结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的话语转换,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历史和现实的成功经验,通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价值观凝练中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价值观问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凸显过程的梳理,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这一研究,在实践上可以帮助我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使马克思主义能切实地、更好地发挥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理论基础作用。既坚决抵制“淡化意识形态” 、“去意识形态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思潮,又避免“强化意识形态阶级斗争”“泛意识形态化”的倾向。这一研究不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统治阶级的思想”转化为“主导”和“支配”社会生活的思想,而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提供可行思路。在此基础上,这一研究提出实现上述“转化”和“引领”的相统一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实践模式,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现实价值。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
第一,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外延的厘清。从社会结构的描述性定义,深入到马克思揭示的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来揭示意识形态的内涵;从对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形而上学定义,深入到一般和特殊关系,来展开意识形态的外延,以此为阐释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和理论自信的意识形态基础。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在范式、特性和内容等理论思维上的比较优势,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和理论自信。导入理论自觉的论述,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理直”才能“气壮”,它既要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阐述要“去形式主义”。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根据,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性。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意识形态基础,即“三个世界”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述和论证邓小平开创新道路新理论的意识形态根据,即和平与发展两大战略问题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思想;进一步揭示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意识形态要义,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要求”到“系统的科学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内含的几对关系的意识形态意蕴;特别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思维及其价值取向。
第四,关于中国道路的形成发展和意识形态底蕴。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视域和世界视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及意义,以及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以及中国道路界限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进一步阐述中国道路的拓展,即中国梦的生成逻辑,以及其中内含的意识形态意蕴。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对社会思潮的引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即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它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此基础上,首先回顾和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练中的分歧和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其次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倡导”进行语义解析,指出了其对凝练中分歧的超越,以及当前宣传中还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领社会思潮,提出理论思考。
第六,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导权问题。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重点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化转化、邓小平的话语创新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推进,以及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及其蕴含的中国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及其实现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其中借鉴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建构问题;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大众媒介两个领域,对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做了实践探索。
注释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文).(2016-05-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