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籍唐通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传标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北起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与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长达1.8万千米;拥有相当于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海洋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主要缔造者之一。考古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先民就借助简单的竹木筏,以在江海港汊和滩涂采集水生动植物为生,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明。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的航海业和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有“舟楫为舆马,巨海化夷庚”的海洋战略和“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海洋意识,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

福建是中国东南门户,是中国从海上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福建自古以来“以海为田”“海耕牧渔”,视“异域经商”为谋生与改变命运的方式。据史料记载,西汉武帝时期,冶县(今福州)是当时全国四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开辟有南洋、东洋航线,往北到达日本的长崎和韩国的汉城(今首尔),往南到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等地。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明清时期的泉州刺桐港和漳州月港,都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港,与东洋、南洋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而持久,一千多年绵延不断。福建沿海既有参与官方组织的“郑和七下西洋”“三十六姓使琉球”,又有民间自发形成的海商队伍与移民海外的拓荒群体。随着闽籍商人、水手、农民、小手工业者到东洋、南洋经商、谋生,乃至僧侣传教布道,唐通事这一特殊群体诞生。唐通事携中华文化走向东洋和南洋各地,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使者。

当前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区域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很多,所涉及的领域既有宗教信仰、民间文化艺术等,也有船舶建造、航海、海上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等。但从唐通事的角度研究展示中华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史的则甚少。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斗石教授,长期从事东亚历史文化与语言的教学研究工作,他把语言优势拓展到中日交流史、历史人物、闽文化外播等领域,潜心搜集、整理与研究中日关系中一些长期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征的学术问题。

李斗石教授对明清时期福建籍唐通事家族史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将其与田野调查资料相互印证,完成了《闽籍唐通事研究》一书,从多维视角、多层次展现了明清时期福建籍唐通事家族活动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明清两代福建区域在日本长崎的唐通事家族的若干重要史事及其对文化传播交流的不朽贡献。

《闽籍唐通事研究》的出版问世,对研究中日交流史和海洋经济贸易史,乃至福建区域血缘文化史等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闽籍唐通事研究》即将出版之际,感谢李斗石教授给了我先睹为快的机会,在为他的新书致贺的同时,写下一点感想,权当序言。

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