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籍唐通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唐通事的职责与待遇

一 唐通事的职责[5]

唐通事不仅仅是语言翻译,他们是身兼翻译官、商务官、秘书官、外交官等职务的特殊的役人。他们的职责范围比较广,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职责,随着幕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一,翻译官业务。语言翻译是唐通事的基本业务,没有语言能力(当时主要指南京话及闽语)就无法胜任唐通事。通常唐船商人到长崎以后一般滞留三四个月,这期间唐船商人的生活、交易活动都依靠唐通事的语言翻译。语言翻译一开始比较简单,主要是对进口货物登记造册,传达幕府与长崎奉行的命令等。1699年后,语言翻译的业务增加,包括采集、翻译、制作《唐船风说书》。

第二,唐船管理业务。唐船从进港到出帆,检查、审核手续繁杂,大概需要16道程序,其中登船宣布禁令、登记船员姓名、翻译货物细目、船员下船入住、检斤、检查样品、招标和投标、投标商看样品、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卸货入仓、货船的检修、出口货物装船等环节都是唐通事的主要业务。

第三,商务官业务。江户初期,幕府实行丝割符制度,限制生丝的进口,以防日本银超量流出。1635年,中国商船的停泊地被限定在长崎一港,输入的生丝全部被纳入丝割符制。此时唐通事介入生丝贸易业务,参与生丝价格的估价。1715年,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发生变化,实行《正德新令》后对所有进口商品进行估价,特设值组定立合通事。

第四,秘书官业务。制作各种贸易账目,整理造册,都是唐通事的文字秘书业务。除了唐通事风说定役制作《唐船风说书》以外,还要起草呈给幕府的各种请愿书。

第五,外交官业务。长崎奉行身兼幕府外交官一职,经常与前来长崎的外国人交涉。唐通事作为长崎奉行的下属官员,自然要承担外交翻译、秘书业务。唐通事最有影响力的外交业务是替幕府发放信牌。《正德新令》施行后,对中国商船做出如下规定:每年允许的贸易船数为30艘;贸易银额限6000贯目;为控制船数,实行信牌贸易制度。信牌就是以唐通事的名义每年向清船发放固定数目的一次性信牌。凡领有信牌的清船,可根据照票上规定的时间赴长崎贸易一次,如有逾越行为,则失去重新获得信牌的权利。信牌制的实行,使长崎的中日贸易完全纳入幕府的计划贸易体制。当时清朝与日本没有外交关系,江户幕府当局为了管控对清贸易,委托华人(唐通事)发放贸易许可证(信牌),以此回避清朝政府对日本政府干预贸易的嫌疑。沙县籍卢君玉曾孙卢草拙出任过与信牌发放有关的工作。

二 唐通事的待遇[6]

有关唐通事待遇问题的文献很少,林陆朗根据有关文献,列举了唐通事的俸禄情况。

第一,唐通事与荷兰通词的比较。1681年开始,荷兰通词有大通词和小通词之别,大通词有4个编制,当时每人的俸禄是27贯目[7],小通词也是4人,每人的俸禄是12贯目。唐通事也分大小,大通事4人,每人俸禄(平均)33贯目,小通事5人,每人俸禄10贯目。显然,大通事比荷兰大通词待遇高,但小通事的待遇稍微低于荷兰小通词。

第二,唐通事与町年寄的比较。町年寄俸禄大约为41贯目,年番大通事俸禄约为35贯目。也就是说,唐通事的待遇在长崎地役人里面低于町年寄,高于其他通词。但这仅仅是名义薪水。一般大通事家庭都是长崎豪门望族,家财万贯,可与大名贵族相媲美。他们的俸禄只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家庭经营等方面的收入。

第三,各级唐通事内部的俸禄情况。从大通事到内通事,等级繁多,俸禄待遇相差很大。年番大通事俸禄高达35贯目,而内通事小头的俸禄只有250~590文目,年番大通事的俸禄是唐年行司和内通事小头的70~140倍。所以,低级唐通事无法养活家庭。具体收入情况,见表2-3。从名义上看,风说定役与唐通事目附位于大通事之上,但待遇低于大通事,唐通事目附的待遇还低于小通事。稽古通事虽然位于本通事的最低级,但成熟老练的稽古通事待遇也不低,高于末席小通事。稽古通事见习基本无薪。

按照银两制,发给唐通事的薪水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这个问题经常被人问起。1贯目相当于现在的8万日元。年番大通事的俸禄相当于285万日元,而唐年行司见习的俸禄相当于现在的4万日元,俸禄250文目的唐船请人只有2万日元。还有一种说法,普通大通事按照石高制发薪水的时候,其俸禄达到550石(年薪),相当于现在的4000万日元。

表2-3 唐通事俸禄情况(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