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数字中国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
一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
1992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从应对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998年1月,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认识二十一世纪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演说,提出了一个与GIS、网络、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使“数字地球”的概念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
戈尔对数字地球做了一个轮廓性的设想和描述,列举了建立数字地球所需要的数种关键性技术,如科学计算、海量储存、卫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元数据等,指出了数字地球可能的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诸如指导仿真外交、打击犯罪、保护生态多样性、预报气候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率等,以及建立数字地球的大致步骤。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成为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二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与实践
数字地球概念,得到我国从上到下各方面高度重视。1998年6月,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和军队外事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前几年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随后又提出‘知识经济’,最近美国副总统戈尔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真是日新月异啊!”
“数字地球”概念也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1998年10月24日,教育部科技司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了“数字地球”高级研讨会;10月29日,国家863计划308主题专家组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中心共同主持召开了“数字地球”学术研讨会;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12位院士聚集在香山饭店,以“资源环境信息与数字地球”为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们认为,目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字地球”的战略意义,从我国利益和国家目标出发,推行中国“数字地球”的需求分析和战略规划,把建设“数字地球”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目标,以期统筹我国地球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推动“数字化中国”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慎重地制定针对“数字地球”的中国战略[1]。
在学界讨论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为使中国数字地球计划早日提到日程上来,北京大学牵头22个单位、30位专家教授联合提出了“关于启动‘中国数字地球计划’的建议”,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国力适时提出‘中国数字地球’,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抢占高科技领域这一重要制高点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提出了“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促进我国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此外,这一时期,很多研究者从顶层架构的角度,对数字中国的技术实现方案提出了研究设想,如北京大学的马蔼乃、马洪兵等人[2]提出基于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的“数字中国”总体设计框架,并指出数字中国必须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实现与世界的“数字地球”接轨。
在这一时期,在学术界高度关注“数字地球”战略落地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顶层可行性论证和技术实践路线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思考“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框架。2001年4月,全国测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时任国家测绘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邦柱同志作了题为“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全面推进测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基础平台,是“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最基础的支撑条件,要把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作为全国测绘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政府部门对于“数字中国”的关注还主要集中在测绘部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在跨部门、跨地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建设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工程(“金”字工程),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信息化管理体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客观来看,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当前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推进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为代表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协同,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政府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1994年5月对联席会议成员进行了增补,并成立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1996年4月,中央决定在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基础上,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国信息化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任组长。此后几经调整,随着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和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临近,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1999年1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国信息化相关领域建设的统筹协调机构。
总体而言,戈尔“数字地球”的提出,为随后出现的数字城市、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萌芽。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积极开展“数字地球”落地中国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一时期的“数字中国”建设是以GIS为基础,旨在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技术分析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全球变化、生态系统、水土循环系统等方面开展具体应用实践。
第二节 示范探索阶段(2001~2015年)
一 21世纪初“数字区域”建设热潮的兴起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数字地球”建设的高度关注,我国先后有10多个省份启动论证建设“数字区域”相关工程,全力加强地理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个。
1999年11月,在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正式提出了启动“数字北京”工程。2000年初,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制定了“‘数字北京’工程总体框架及发展规划”,对数字北京的概念、内容、目标、重点项目等做了详细阐述。
2000年11月,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在长沙召开了“数字湖南”框架工程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和代表提出,将“数字湖南”基础框架工程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以利尽快实施。
2000年12月,山西省召开“可持续发展研讨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项目论证会”,通过了《“数字山西”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及其总体设计方案。方案提出,山西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应当抓住“数字地球”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和优势,确立建设“数字山西”战略目标,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2001年2月,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基本建成“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2001年2月,湖北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启动数字湖北工程,重点推进政府、教育、金融、财税、防灾抗灾、贸易等领域信息化;成立数字湖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完成“数字湖北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
2001年4月,吉林省计委邀请国内30位专家学者在长春就“数字吉林”建设问题展开了研讨论证,专家一致建议政府尽快立项实施。
2001年,江苏启动“数字江苏”建设工作,“数字江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面向公众开放的工程,是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全省信息资源,建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劳动社会保障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江苏”包含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数字化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统计等信息,其服务对象将覆盖各个经济领域和整个社会层面。
二 “数字福建”引领“数字区域”发展理念提升
21世纪以来,各地纷纷推进的“数字区域”建设工程中,“数字福建”工程成为这一时期以“数字区域”建设引领经济社会信息化全局建设的案例。
从后来“数字福建”的实施看,“数字福建”发端于“数字地球”,但实际上与当时学术界关注的“数字中国”等概念相比,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了很大差异。一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集成——“数字地球”主要集成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测技术、数据库与互联网、仿真与VR等现代科技;“数字福建”则包括各种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二是对信息化建设全要素的覆盖——“数字地球”主要关注技术层面问题,而“数字福建”实际上是广义的福建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标准法规、信息安全等。三是应用领域的广泛覆盖——“数字地球”主要面向地理信息领域,是单个领域;“数字福建”则包括各区域各领域,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四是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支撑引领——“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开发地理信息资源;而“数字福建”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目标,通过统揽信息化全局,全面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自“数字福建”战略启动以来,首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担任,此后连续18年间,历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均由福建省党政一把手挂帅。在领导小组下,依托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设立“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数字办”),负责在数字福建总体框架内统筹各项工作。18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21世纪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高度统筹、长期稳定的推进协调机制,保障了数字福建建设成效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成为21世纪以来区域数字化转型的样板示范工程,为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数字福建”建设提升为区域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样板工程,“数字福建”正式升格为国家试点工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以后各地陆续启动的“数字区域”建设规划中,开始普遍以经济社会信息化整体发展为导向,注重以“数字区域”建设引领推动“两化融合”整体发展。
2003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工程。“数字浙江”建设,以信息化带动与提升浙江工业现代化为核心,以网络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支撑,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开发和利用,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数字浙江”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使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有机结合,加速实现现代化。
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建设“数字广东”规划。规划提出,建设广东省基础传输网络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粤港澳网络一体化;建设网络民生、网络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在线化三大工程,实施数字家庭普及计划,实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应用,推进“信息兴农”工程,实现“泛珠”区域信息共享;大力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产业园,形成优势信息产业集群。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大部分政府机构对“数字中国”建设认识以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应用实践探索为主,关注以GIS、RS、GPS技术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的综合集成和具体领域的应用。“数字福建”建设率先突破了这一应用范围局限,升格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通过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和顶层规划设计,形成以“数字区域”建设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一 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擘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对治国理政的战略支撑作用,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把舵定向,标定了前进路径,擘画了清晰的蓝图。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首次正式公开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他指出:“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7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发展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做出部署要求。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2018年4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做出战略部署。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启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领导下,经济、社会、文化、政府、军事等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全面提速,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正式印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二 国家信息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全力推进数据资源汇聚、分析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2017年8月正式组建大数据发展部以来,在面向国家发改委和上级部门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指导、协调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大数据业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上关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信息中心于2018年4月正式发起组建数字中国研究院(以下简称“数研院”)。数研院将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数字科技创新前沿,以多元协同为路径,以大数据应用发展为主线,以打造数字中国领域一流国家智库、创新生态圈、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为抓手,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以数据为纽带促进政府、产业、学术、研发、金融、应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1.培育数字中国新生态
为更好汇聚产学研各界优势资源,数字中国研究院采用理事会制,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作为理事长单位,联合权威新闻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商务印书馆等)、重点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业内龙头企业(华为公司、浪潮集团等)作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及副理事长单位。数研院通过与理事会成员单位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人才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形成数字中国建设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创新体系。此外,数研院还牵头与重庆、海南、福建、深圳、杭州、大连、雄安等地方合作建设地方分中心、研究院和产业园,将数据归集、创新孵化、人才培养、资本扶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应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构建数据归集新体系
目前,国家信息中心承担着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处、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国家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程、国家“一带一路”官网和大数据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数据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与税务、市场监管、安全、国资、民族、林草等相关部委建立了大数据战略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大数据发展体系。数字中国研究院是国家信息中心服务支撑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治理创新等方面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在国家信息中心和各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目前,数字中国研究院已归集、共享、对接政府内外部海量数据资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和加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为更好地推进数字中国产业发展,国家信息中心拟会同行业顶尖金融机构共同发起筹建“数字中国发展基金”,为数字中国领域的创新孵化、产业发展提供助力。数字中国发展基金重点关注以生产生活数字化为内核,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人工智能(AI)、集成电路(IC)和物联网(IOT)“3I”技术为主攻方向的数字中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基金、产业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相结合的方式,为数字中国产业生态体系不同创新环节、不同创新主体的发展提供资金扶持,促使资金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实体经济企业汇聚,确保创新性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通过各种产业基金得到高效满足,促成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汇聚数据链、整合政策链、联接创新链、激活资金链、培育人才链、集聚产业链的数字经济“六链协同”发展体系。
4.打造数字决策新智库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数字中国研究院还充分依托国家信息中心直接服务党中央、国务院等上级部门的决策渠道优势,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事业编制人员、200多名企业专职工作人员和数十家高校、知名企业上千名兼职人员构成的大数据特色智库研究队伍,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指数”,面向“两办一委”等上级决策部门报送《大数据决策参考》报告超过400期、《互联网信息日报》1100多期,开发了“一带一路”指数、产业风险指数、初创企业活力指数、消费升级指数、消费满意度指数、网民信心指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指数等一批面向宏观决策的大数据特色指数产品。此外,数研院还承担了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处数字中国建设组具体工作,全力加强面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的重大战略决策支持,服务支撑数字中国建设高层决策。
5.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人才是根本。数字中国研究院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通过与各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高校、院所密切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数字中国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建设数字中国创新社区,以主题赛事为抓手吸引优秀人才团队并推动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以人才队伍和开放数据为能量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以发展产业为途径构筑生态闭环,实现可持续的数字中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挂牌设立“数字中国研究院人才培养基地”,整合优势资源和导师团队,联合研发课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与合作高校挂牌设立“数字中国应用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定向接收学生赴基地和合作企业实习,鼓励学生开发利用数字中国发展大数据监测系统归集的非涉密数据资源开展毕业设计,完成学业培养。
[1]仝培杰:《“数字地球”的综述》,《地球信息》1998年第Z1期。
[2]马蔼乃、马洪兵:《关于“数字中国”的思考》,《电子科技导报》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