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对内对外交往的中心。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的农村相比,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要复杂得多。同时,由于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中的中枢地位,城市的变动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复杂、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同时,城市也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变动和外来力量的影响。这种情况在近代以来第三世界的发展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后者在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遭受殖民主义的入侵、现代化和民族国家建构的发展。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动的背景下,城市本身也势必发生种种变动,经历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变。
个人以为,近代以来亚非地区的城市变化可以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和来自农牧地区的移民增多,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逐渐超过农村。此外,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大城市名单中,亚非地区大城市的比例不断增长,从而改变着世界城市人口的格局。
第二,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的变化。传统的亚非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而亚非沿海城市真正的大规模崛起是在欧洲殖民主义入侵之后,其中一些城市本身就是殖民扩张的结果,例如澳门、果阿、好望角等海港城市。同时,亚非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也导致了新兴的政治中心(首都、省会)、工业中心、矿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金融中心的崛起,从而促成了各国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伴随城市空间布局变化的是城市功能的变化。
第三,城市结构的变化。在产业方面,传统的东方城市主要是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为主,而现代城市则出现了现代工业、服务业(商业、金融、邮电通信、饮食、物流、仓储、公用事业、旅游、咨询信息、文教、广播电视等)。传统城市的居民包括官员、地主、部落酋长、宗教人士、手工业者、商人、放债人等,现代城市则包括了企业家、公务员、专业人士、白领、产业工人等。二战后,一些国家的外来移民和难民的人数也不断增长。
第四,城市管理方式的变化。传统国家通过行会和某些特殊机构管理城市的工商业,现代城市则通过政府的有关机构和民间社团进行管理,一些东方国家的城市也实行了自治。此外,在税收和预算的制定及开支方面,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同样存在很大差别,如现代城市对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有专门的预算投入。现代城市对物价和薪资等也有特别的管理。
此外,在城乡关系方面,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同样存在一定区别。
就中东地区而言,城市尤其重要,因为中东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即欧亚非三大洲和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中东的城市在历史上就起源很早,以后则发展成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城市人口众多,过境贸易发达。伊斯法罕、大不里士、巴格达、巴士拉、阿卡、大马士革、拉塔基亚、伊斯坦布尔、福斯塔特、亚历山大等城市都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并因此彪炳史册。近代以来,由于临近欧洲,中东较早受到欧洲资本主义的影响,不但成为欧洲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且较早开始了现代化改革。
与亚非地区其他国家相比,中东城市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石油的重要推动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产油国的城市发展迅猛,在沙漠里、海岸上出现了一座又一座崭新的现代城市,它们拥有相当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其中一些还成为重要的地区金融中心和欧亚交通枢纽。
中东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造就了现代化的城市和各类设施,并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种种经济社会矛盾,例如官员腐败、贫民窟、失业、治安、食品、住房、污染问题,加上传统的民族、阶级、宗教、教派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和城市的治理问题。
本书作者车效梅教授多年从事中东城市历史和现状研究,在本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包括多本著作)和丰富的研究资料。书中对当代中东城市化与社会结构的嬗变、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心理稳定、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中东城市治理与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读者了解中东城市和社会、政治很有帮助。
众所周知,2010年以来,中东陷入了巨大的政治动荡,要深入探讨这一动荡的根源并预测其发展前景,就需要对战后中东城市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而本书就是一部难得的专业书籍。
是为序。
黄民兴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