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一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由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系统提出。该理论基本含义是,一国应以其比较优势为依据确定和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在贸易双方资源有限且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分别生产和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就能够最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双方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又以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旨在解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一国应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因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一国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此种要素密集型产品,增加本国优势和福利。
后来,巴拉萨、攸原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提出了动态比较成本说。该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在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使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理论主张国家扶持需求弹性高、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度的产业。波兰经济学家布辛斯基(Rybczynski)也对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做了补充,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因此,资本要素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应预期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趋于萎缩,试图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行的;对于劳动力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不合时宜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可能导致比较优势丧失,致使经济增长欲速则不达;随着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简言之,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化的,产业结构需动态调整。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国家应该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为此,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也应该按照比较利益原则来进行,充分利用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二 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波特(1993)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认为“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重要,产业结构调整取决于竞争优势而非比较优势”。[10]因为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才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占领国际市场,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一国的上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成为开放式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它要求一国的产业结构应当立足于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高度,突破国内狭隘的市场和资源的约束,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战略选择。加入WTO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竞争范围的扩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比较优势动态地规划我国各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要追求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产业目标,由此伴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演进步伐,不断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向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最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 产品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豪斯曼和科林格等学者(2006)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产品空间演化的模型,将产品升级所蕴含的比较优势演化与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和经济绩效联系起来。该模型强调了产品空间的高度异质性与不连续性,考察了产品的邻近性、产品空间密度、发现要素等对企业产品升级的影响,分析了技术距离所带来的产品跳跃成本和风险以及各种外部性对企业家自主发现活动的制约,比如信息的外部性、技术扩散的外部性和协调的外部性等。在此基础上,Felipe de Waldemar和Sandra Poncet(2012)利用中国海关2000~2006年的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根据产品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产品在比较优势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方向和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尤其是产品空间内各个产品之间的技术关联性(豪斯曼和伊达尔戈等人将其界定为“相似性或邻近性”),会显著地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一个国家往往趋向于选择生产与已有产品接近的新产品,创造与接近产品有关的新技术优势。由于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存在着联系较大的紧密部分,也存在着联系较小的稀疏部分,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在产品空间的现有位置或初始的专业化模式,对该国未来产业转型的机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基于此,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决策机构,在制定和实施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时,如没有顾及这些制约因素,产业升级的目标定位过高,超出了国家、地区或企业所能达到的技术距离而盲目地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理论是美国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该理论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中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不同,表现为各个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该理论对产业升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于,产业从诞生开始,就要有危机意识,要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要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推测产品发展的趋势,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逆产品生命周期的升级和发展策略,增强产业竞争力,产品的比较优势是不断转移的,要了解和掌握产品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把握时机制定转型升级策略。
五 “微笑曲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素有台湾“IT教父”之称的宏碁(Acer)总裁施振荣先生根据波特理论和他多年从事IT产业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顾名思义,这一曲线形似微笑,如图1-2。“嘴角”上扬的程度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附加值的多少,反映了处在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环节所带来的附加值的变化。“微笑”的底端代表着价值产生的中间环节,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环节,曲线的左端代表价值链的上游,集中表现为设计和研发等环节,右端是代表产品品牌、服务及渠道的价值链下游环节。
图1-2 产业“微笑曲线”价值链
资料来源:施振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看台湾品牌策略如何破解产业升级之路》,1992。
处于价值链左端的设计研发环节是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对设计研发的投资即是对自身长期发展的投资。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模仿本身的难度,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处于价值链中游的制造环节,由于现今社会生产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的通用性,这一环节的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缺乏保护,从而引发了这一环节竞争的残酷性,处于这个环节的企业往往靠规模化生产、严格控制成本取胜,而在这一情形下,外包便几乎成了绝大多数企业优先选择的方案。价值链的右端是企业在区域性竞争中发展的主要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把握市场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迅速建立销售渠道,率先占有市场,从而达到较高的利润水平。
由此可见,在产业中关键技术、关键零配件以及品牌、渠道是高附加值,一般制造或代工是低附加值,企业要获得高利润需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因此,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累积了附加价值最低部分的经验和能力之后,只有不断创新进取,向“微笑曲线”两端逐步升级,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及利润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和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和更多的利润,才能赢得更强的国际产业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分工和产业的国际间转移愈演愈烈,区域经济也逐渐融入全球范围的生产过程。为了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个国家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统筹市场和整合资源,往往将整个生产流通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并在研发、对外转包、渠道运作、品牌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选择。发达国家中的企业往往把部分技术简单、附加值小的环节外包给国外厂商,自己则专注于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耐克公司不生产耐克鞋”的“耐克现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模块化生产技术的革新,企业间和国际间的分工形势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为了削减成本,发达国家的企业争相把以低附加值生产工序为中心的生产转向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以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为后盾,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了工业发展的速度,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基地。
虽然中国抓住了机遇迅速成为工业大国,但其工业强国的地位却备受质疑。目前我国的高加工度、高附加价值制造业的基础还非常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很少。我国的产业大多还处于“微笑曲线”附加值的“下颚”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比较弱势的阶段。
六 产业价值网理论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此时传统的价值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迅猛的市场。这时候,新的业务模式,即价值网变得非常重要。企业间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模块不断整合,这样就产生了若干条产业价值链,横纵交织形成产业价值网。美国学者Adrian Slywotzky(1998)在《利润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网的概念,由于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各个产业彼此相连,共同形成了产业网,相应的产业价值链也形成了产业价值网。Allee在2000年发展了价值网(value network)的概念。
核心产业的形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核心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相关联的企业慢慢集聚过来。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单枪匹马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它们会采取合作竞争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实现共赢。这些相关联的企业彼此交叉,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组织,就是产业价值网。这种模式能够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产业价值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之间的互相关联、产业间跨界融合、供给需求互动,这为产业向平台化和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当前,平台经济日益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