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利益性经济文化和伦理性经济文化
利益与伦理是观察社会经济秩序的两个重要维度。从如何看待物质经济利益对个人与社会的实际影响的角度而言,经济文化可以划分为利益性经济文化和伦理性经济文化两种形式。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利益与伦理(狭义的伦理指道德)的平衡和博弈是长期存在的。在以市场经济为竞争环境的现代社会里,学术研究取向和社会舆论导向应该在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以期达到适度的平衡。
一 利益性经济文化
相对于制度性经济文化与法治性经济文化而言,利益性经济文化是较高层次的经济文化。它是从利益层面对经济生活进行的社会文化分析,是包括国家、社会、组织、家庭以及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对财富、金钱、货币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看法,是对财富在特定社会如何生产、如何分配、如何持有国家意志与社会心态的体察,是对在经济生活中关于物质经济利益的竞争、获取、占有和由此带来的贫富状态与社会地位的心理认知,以及由这些诸多方面引起的人们对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感受和评价等。不管是过程性经济文化与内涵性经济文化,还是制度性经济文化与法治性经济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与物质经济利益紧密联系的。
利益性经济文化关注的是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是指经济生活对价值观念造成的影响。在现代消费社会里,财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创造财富、获取财富的过程就是创造文化、获取文化的过程,享用财富的过程也就是一种享受文化的过程。经济富裕程度对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影响,贫穷使得生活质量在下降、幸福指数在减少。随着竞争的加剧,多数人在生活上都经受着巨大的物质经济压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社会热点。工薪阶层很难依靠基本的工资收入解决上述民生问题带来的挑战。顾钰民认为,经济利益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他指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利益是人们各种利益的集中体现。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具有的经济能力,决定了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和支配状况,对社会财富的不同占有和支配,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在社会中不同经济地位的体现。人们不同的经济地位,一定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验证的一个基本事实。正是因为经济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社会关系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关系是否和谐”。[19]
求生存、谋发展、过好日子是人的本能。生存、生计、生活就是普通百姓的经济文化。经济文化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鼓励人们合法合理地赚钱。自现代工业社会形成以来,生存斗争和劳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两大主题,也直接影响到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益始终是任何国家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其经济制度的优劣、社会和谐的程度、幸福安康的指标主要就看社会各个阶层的物质利益占有状况。勤劳、朴实、节俭是经济文化,理财、生财、惜财也是经济文化。在生产力水平不高、财富不足、生活差距还比较大的社会发展时期,求富致富是人的本能与天职。
物质经济条件既是实现个人某些美好愿望的基础,也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千万不能简单回避和否定物质经济利益。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对此做出的诠释是,人世间忙忙碌碌,无不为了生存和利益在奔波。亚当·斯密曾说过,经济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经济发展正当的原动力。黑格尔认为,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些都说明,寻求刺激、成功和得到欲望、需求的满足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尊重、鼓励、保护创业者的强烈的致富欲望是必要的。不承认私利的存在从理论上讲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吃苦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这三种精神中,对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最缺少的是冒险精神。
经济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处世哲学和品德力量。它是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生命体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理想信念、道德关怀等,核心是对待生存境遇与物质利益的态度。人们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个人价值,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等商业富豪,不仅仅是财富的符号和象征,而且是很多人精神上的慰藉,无形中升华为一种社会信条。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文化是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物质利益的心灵艺术。传统认为勤劳俭朴、克制节约是美德,现在认为敢于创造、善于经营也是美德。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但在目前的中国,弱势群体问题、农民工国民待遇问题、下岗再就业问题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一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讨论的热点,其舆论轰动力和社会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如今,经济在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状况和思维习惯。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得不到保障和改善是制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我国的各种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考虑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以人民的实际要求为出发点,坚决遏制经济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二 伦理性经济文化
伦理性经济文化是最高层次的经济文化,是从伦理与道德层面对经济生活进行的社会文化分析和考察。与利益性经济文化在人性中采取的进取、竞争、拼搏态度相比,伦理性经济文化更加注重人性中的善良、温和、宽容、谦卑、怜悯等因素。与利益性经济文化相辅相成的伦理性经济文化,其含义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先简要列举十点:第一,经济生活中的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第二,善于实现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而不唯利是图;第三,馈赠、捐赠、救助等慈善行为;第四,企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如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对消费者负责等;第五,善于与他人分享经济利益,不独占、不非法侵占、不欺行霸市,甚至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第六,为他人、社会、国家和全人类努力工作;第七,遵纪守法,不贪污腐败、不行贿受贿、不非法牟取暴利;第八,友好合作和良性竞争行为;第九,坚持诚信经营,相互信任、无欺诈;第十,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工伤事故。简而言之,伦理性经济文化是在物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围绕伦理与道德展开的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伦理性经济文化渗透和体现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方方面面。经济生活离不开伦理与道德的制约,伦理秩序、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随时随地都渗透和贯穿在经济生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伦理与道德始终是维系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稳定与安宁的需要,也是保障个体与群体的自由、幸福、安康的需要。
伦理性经济文化着眼于经济生活中带有理想色彩的伦理与道德文化,与经济伦理学存在密切的学科联系。伦理性经济文化属于广义上的伦理问题,与国家正义、社会正义、经济正义等密切相关。伦理性经济文化需要关注所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活动领域,包括经济制度、资源配置与消耗、产品消费等环节中的伦理与道德方面的合法性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竞争的合理性与有限性、金钱对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等。这主要牵涉的是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金钱与道德的关系、需求和欲求的关系等。经济发展不能导致文化素质与文化人格的丧失。不能无限度地追求物质经济利益,因为这种追求会导致对自身幸福、社会和谐以及人类公共利益的戕害。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理解伦理性经济文化的重要视角。资源匮乏与不足是人类经济生活面临的紧迫问题。循环经济的核心原理是3R原则,即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三种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它是生态效率理念的核心,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量,减少资源投入、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再利用原则针对的是过程控制,旨在延长资源和产品的时间强度;再回收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主张把废弃物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包括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两个方面,借以实现变废为宝,从而减轻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一种发展理论。它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大气、淡水、海洋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伦理性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认为,经济理论对深层规范分析的回避,以及在对人类行为的实际描述中对伦理考虑的忽视,使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他还指出,一般来说,在主流经济学中,定义理性行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个方法是把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第二个方法是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最大化。[20]王小锡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作为特殊的生产性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践从经验的层面,全面印证了道德与现代经济的这种正向价值关联。但道德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有其合理限度,应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去理解和分析道德的经济价值问题,用合理的道德理性去引导和矫正含有不合理价值观念的经济理性,从而探索一条更加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道路。[21]他还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发生学,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是无法脱离相应的经济生活条件而获得独立解释的,因此,任何一种经济体系都会内生出一定的道德要求,突出地表现为对一定经济体的规范维系和价值支撑作用。对经济与伦理内在结合的结构性描述包括四大特点,即关系共存、机制共建、实践共行、价值共享,现代经济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结合不是上述某一个方面的单向度展开,而是这四个方面的共有互融。[22]鲁品越认为,资本扩张动力与市场空间的统一所形成的资本扩张系统,不仅需要吮吸自然界的“自然力”,还需要吮吸“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来实现其扩张,这种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追求无限扩张的结果,在造成生态危机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发展危机。[23]
积极弘扬伦理性经济文化是助推人心向善的需要,必须依靠硬性制度的约束力量有效限制人性中恶的因素。人类只有彻底摆脱了权力、钱财、名誉、情爱的诱惑,不再为此而进行残酷的竞争,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把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同情心、慈悲心释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原理所揭示的意识形态具有掩饰、遮蔽、虚假等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虽然异化总体上已经消除,但异化现象并未消失,心灵、思想与生活的自由总是无形中受到了妨碍、限制,甚至打击。人们热衷于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但问题是学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多。诚信仍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真诚、坦诚、忠诚都还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只不过是一种呼唤而已,虚伪、伪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有效应对现代性的挑战,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更多的幸福,除了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建立各种优良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外,也许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适当培育和打造某种休闲自在的精神气质,即通过适度营造休闲意识培育休闲文化、通过休闲文化打造休闲产业、通过发展休闲产业改变人类生存生活状况。
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就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阶级分野、权力考验和利益挑战,这使得个体的生活状态从一开始就不仅取决于其智力水平与努力程度,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制度安排与伦理精神息息相关。有鉴于此,传统理性开始衰退,现代理性开始升温。人们对于经济现象的思索中掺杂了某种价值诉求的因素,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性思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粹的、体现效益优先原则的知识经济学式思考,而是一种与物质利益的分配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式思考,这一事实也就决定了“效率与公平”必然成为经济学或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母题。[24]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失去了道德规范的制约,很可能将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在当今时代,对知识保持警惕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是必要的。要对知识保持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在无形中沦为知识的奴隶。知识即使不用来作恶,也不是越多越好。卢梭认为:“读书太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自以为是的无知者。”[25]
三 利益性经济文化与伦理性经济文化的关系
认识不仅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同时也是从知性上升为德性的过程。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实践中,不仅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从经济中派生出来的专业领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不再只是简单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而且包括知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或者退一步说,感性与理性、知性与德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就社会意义而言,两者在总体上是相通的,利益需要伦理的约束,伦理也需要经济的支撑。伦理道德规范引导着人们对利益的看法。谋生能力强并不意味着道德观念绝对就差,生活富裕并不意味着道德关怀绝对缺乏,创业意识强并不意味着需要牺牲人文追求。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本来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财富的增加,另一个是精神财富的增加。有学者认为,所谓的斯密悖论事实上是不能存在的,利己与利他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人们对伦理与道德问题的反复争论也是建立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两者在逻辑与理论上是可以转化的,但也并不存在必然的一致与等同关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性、心境、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欲望一经刺激就会膨胀,欲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有效的教育和必要的限制以及可靠的调节就会让人犯错,甚至为非作歹,在经济迅速增长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知识教育、创业教育必须与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否则对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加强伦理性经济文化建设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在经济起飞阶段,人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提高和增加收入,去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其艰难挣扎在传统文化与经济文化之间,不如假借经济文化迅速腾飞的契机繁荣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经济文化相互融通,形成协同效应。这不是要求人们减缓或放慢经商致富创业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规劝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道德和法治的作用,使人们思考如何求得财富的同时心中保持道德的规诫力量,不至于走上唯利是求、唯钱就对的错误道路。缺乏物质基础和载体的道德情怀是极其苍白无力的,缺乏精神支柱和道德素养的物质富足是浅薄危险的。在当今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文化观,实现传统道德文化、现代经济文化和政治文化的统一,故意抬高或打压其中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妥当的。
经济文化对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建设作用,又有消极的腐蚀作用。积极健康的经济文化呼唤在经济建设、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理性重构。经济文化理论探究在微观层面的基本出发点是赚钱能力必须与相应的道德水平一致,否则就有出现社会危机的可能。在社会伦理层面,伦理性经济文化需要面对的是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奢侈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由于伦理性经济文化直接与道德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问题在于,人们常常不经意地把经济文化简单化,认为经济文化就是赚钱、发财,忽视了精神、道德、信仰等至关重要的伦理因素对于经济生活的意义。实际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多少应该对称,否则就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压力。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起飞阶段,为了端正社会风气,需要坚持知识教育、创业教育、道德教育同步进行的原则。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应该在此问题上通力合作,减少不必要的论争和冲突,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