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对党员、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第五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并明确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调查问卷从群众、党员和党支部书记三方面设计问题,考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及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头和领导作用。

(一)对党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党员对自己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愿意给予帮助,与村“两委”配合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找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办事也比较方便,多数党员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

在回答“面对您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大部分党员的态度”时,77.24%的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愿意帮助”自己,其中回答“非常愿意帮助”的占11.7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党员愿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态度与村两委配合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村两委配合默契时,党员更倾向于愿意帮助群众。

在问到“您找党支部书记或党员办事是否方便”时(如图1所示),20.31%的被调查群众表示“非常方便”,55.83%的被调查群众表示“比较方便”,共有76.14%的被调查群众表示找党支部书记或党员办事比较方便,这一比例与群众认为党员“愿意帮助”自己的比例(77.24%)非常接近。

图1 找党支部书记或党员办事方便程度占比

从“您找党支部书记或党员办事是否方便”和“面对您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大部分党员的态度”两个问题的数据看,党员愿意帮助群众的比例与群众找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比较方便的比例非常接近。从中反映出,党支部书记及党员和群众之间能否建立起有效联系和沟通,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党员是否愿意帮助群众。

在回答“您对本村党员的评价”时,在8个选项中,排在第一的是“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占33.06%;排在第二的是“公正务实”,占20.93%;排在第三的是“精明能干”,占20.01%:这三项共占74%。不过有部分群众认为党员中有人存在办事不公、腐败、不作为等问题。

2.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能为村庄发展做出贡献

被调查群众在回答“您认为村里党员为村庄发展做过什么贡献”时,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能为村庄发展做出贡献,排在第一的是“有事情时能带头”,占46.47%。此外,“帮扶贫困户”占34.33%,“带领村民致富”占25.94%,“为村庄出工出力”占24.37%。但有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对村庄发展“没什么贡献”,也有群众认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好。

3.党员自己和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的评价高于群众,被调查党员认为村里90%以上的党员愿意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的评价高于群众的评价

党员自己回答“面对村民群众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大部分党员的态度”时(如图2所示),在1840份有效党员问卷中,25.11%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其他党员是“非常愿意帮助”群众的,65.21%的被调查党员认为“愿意帮助”群众,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其他党员不大愿意或不愿意帮助群众。对于相同的问题,只有77.24%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非常愿意帮助”和“愿意帮助”村民,低于党员自我评价13.08个百分点,差异主要表现在“非常愿意帮助”这一项上。

图2 党员自认为对群众困难态度的占比

党员在具体回答“村里其他党员为村庄发展做过什么贡献”时,从高到低分别是:“有事情时能带头”为53.51%,“为村庄出工出力”为47.3%,“帮扶贫困户”为41.15%,“带领村民致富”为35.65%,比例都高于群众对党员的评价。差距最大的是党员对村庄“没什么贡献”这一项,党员认为仅7.01%的党员没为村庄做什么贡献,而群众认为有28.01%的党员没为村庄发展做贡献。

村党支部书记在回答“村里党员为村庄发展做过什么贡献”时,绝大部分党支部书记认为党员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只有4.28%的党支部书记认为党员没有为村庄做过什么贡献。选择“有事情时能带头”的占58.55%;“为村庄出工出力”的占46.10%;“带领村民致富”的占43.12%;“帮扶贫困户”的占42.38%。

本研究从群众、党员自身和党支部书记三个角度对党员在村庄发展中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行了调查,三者的评价存在差异,党员对自己及其他党员的正面评价最高,党支部书记的正面评价次之,群众对党员的正面评价排在最后,表明农村基层党员的工作表现与群众的期盼存在差距。要对党员在村庄发展中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准确的评价,关键是看普通群众对农村基层党员的满意度。为什么群众的正面评价在三组调查对象中是最低的呢?原因何在?从以上问卷统计分析看,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党员愿意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多数党员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调解邻里和家庭纠纷。但被调查群众认为有约1/4的党员面对群众困难不愿意提供帮助,近1/3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没有给予他什么帮助,有16.96%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党员“没有起到带头作用”。由此反映出,少数党员和干部的不良作为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二)对村党支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两委”能够公正务实、切实为党员和村民办实事

在问到被调查群众“您对本村‘两委’班子的评价”时,“能切实为党员和村民办实事”居首位,为45.12%;“公正务实”居第二位,为35.51%;“配合默契”居第三,为21.13%;排在第四位的是“不了解”,为19.95%;之后是“没什么作为”等。

被调查党员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前3个选项与群众的选择一致,只是占比更高,依次为:“能切实为党员和村民办实事”为66.72%,“公正务实”为55.34%,“配合默契”为26.90%。而“没什么作为”为9.49%,“不了解”为6.37%,这两项排序与群众选项相反,表明群众对村“两委”的知情权少于党员,党员中这两项的比例不及被调查群众比例的一半(见图3)。

图3 群众与党员对“两委”班子的评价对比

2.2/3被调查群众认为“村两委”配合比较默契,接近半数被调查群众认为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显著

在问答“您认为本村‘两委’班子之间配合情况怎么样”时,66.28%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村“两委”配合默契,其中“非常默契”占14.19%、“比较默契”占52.09%;也有27.63%的被调查群众认为偶尔有矛盾,还有一小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村“两委”的矛盾比较多。

在回答“您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时,11.43%的被调查群众认为“完全做到”公正、公开、公平,37.50%的被调查群众认为“基本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者合计达到48.93%;33.50%的被调查群众认为“一般”;有少部分被调查村民认为“没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两委配合默契程度与村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呈正相关,村两委配合越默契,村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就越公正、公开、公平。

3.大多数被调查党员认为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比村民对同一问题的认同度高

在回答“您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时(如图4所示),25.18%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完全做到”公正、公开、公平,45.55%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基本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者合计达到70.73%,这一比例远高于被调查群众的比例;20.81%的被调查党员认为“一般”;也有部分被调查党员认为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没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图4 党员对村内决策是否公正、公开、公平的判断占比

4.村党支部是群众和党员遇到问题想到的求助对象之一,党员遇到困难比村民更愿意找党支部

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对自己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愿意帮助的比例和找他们比较方便的比例都接近80%,而在回答“在生活中遇到事儿愿意找谁解决”时,找党支部解决排到第4位,占13.39%;群众首选的是家族,占32.68%;第二是村委会,占30.36%;第三是邻里朋友,占27.67%。找亲戚、朋友邻里解决困难的占到60.35%,而找党支部和村委会解决困难的仅占43.75%,低于前者16.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农村还是一个传统的亲情熟人社会,而党支部正在成为村民的知心家园之一。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被调查群众有困难是否找党支部或村委会与找党支部书记及党员办事是否方便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如果找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办事方便,就倾向于找党支部或村委会解决困难;如果找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办事不方便,一般就找家族、亲戚、朋友邻里寻求帮助,而在调查中确有群众明确表示找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办事不方便。

党员在回答同一问题时,首选的同样不是党支部,而是村委会,占38.03%;“党支部”排在第二位,占36.57%,比排在第一位的“村委会”低1.46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是“邻里朋友”,占19.09%;排在第四位的是家族,占17.91%,而群众遇到困难首选的是家族(见图5)。总的来看,党员找党支部和村委会解决困难的占到74.6%,而找亲戚、邻里朋友解决困难的仅占37%,远远低于前者。

图5 群众与党员在生活中遇到事儿最愿意找谁解决的情况对比

综上所述,大部分被调查群众和党员认为本村“两委”能够公正务实、切实为党员和村民办实事,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能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村两委配合比较默契,不过群众对基层党支部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基层党支部工作情况的满意度低于党员。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要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对村党支部书记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绝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对自己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愿意给予帮助,与村支书是否兼任村主任和村“两委”配合是否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帮助大于生产方面的帮助

在问到“面对您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党支部书记的态度”时,22.49%的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非常愿意帮助”,59.81%认为“愿意帮助”,二者合计达到82.3%,高于群众对党员评价的77.24%;也有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不大愿意帮助”,2.66%认为“不愿意帮助”。

在问到“您认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对您进行过哪些帮助”时(见图6),具体帮助可分为生活和生产两方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占30.57%,“调解纠纷”占21.03%,即生活方面的帮助占51.60%;生产方面的帮助占39.58%,其中“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占18.30%,“技术指导”占11.08%,“就业帮扶”占10.20%;另有“资金帮助”,占6.47%。还有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对自己“没什么帮助”。

图6 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为群众进行过哪些帮助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村支部书记帮助群众的态度与村支书是否兼任村主任和村“两委”配合是否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如果村支书兼任村主任或村“两委”配合默契,村书记面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就愿意帮助其解决。从理论和现实看,村支书兼任村主任使其责任更明确,不存在推卸责任的条件,村“两委”配合默契有助于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满足群众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

2.被调查群众认为多数党支部书记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在有事情时能带头、帮扶贫困户、带领村民致富、为村庄出工出力

被调查群众在回答“您对本村党支部书记的评价”时,排在第一的是“能切实为党员和群众办实事”,达36.76%;排在第二的是“公正务实”,为36.24%;排在第三的是“精明能干”,为31.35%。此外,对村党支部书记“不了解”的占12.85%。

在具体问到“您认为党支部书记为村庄发展做过什么贡献”时(见图7),被调查群众的回答依次是:“有事情时能带头”为50.35%,“帮扶贫困户”为39.37%,“带领村民致富”为30.04%,“为村庄出工出力”为29.54%。此外,还有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对村庄“没有什么贡献”。

图7 群众对党支部书记为村庄发展做过贡献的认知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帮扶贫困户、带领村民致富、为村庄出工出力、有事情时能带头和群众对村支书产生正面评价的正相关关系显著。群众对党支部书记的评价与村人均纯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收入越高的群众和村子越倾向于正面评价党支部书记;群众对党支部书记的评价和村支书是否兼任村主任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村支书兼任村主任,群众对书记的评价倾向正面评价。从中可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两委”协调配合开展工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全部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

3.被调查党员认为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能积极听取党员的意见,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党员对书记的评价与书记是否积极回应党员意见的正相关关系显著

党员回答“您向党支部书记提出意见是否会获得积极响应”时,39.77%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党支部书记“能够积极响应,并竭力帮助解决”,30.77%的被调查党员认为能“比较积极响应”,二者合计达到70.54%;17.85%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党支部书记对党员意见“有一定反馈”;但有5.32%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党员的意见“得不到响应”,2.88%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向党支部书记提意见“肯定没用,不反映”,3.42%的被调查党员没有向党支部书记反映过意见,后三项共占11.62%(见图8)。

图8 党员向党支部书记提出意见得到响应的情况

被调查党员在回答“您对所在村党支部书记的评价”时,排前三项的排序与群众对支部书记的评价排序一致,只是正面评价高于群众的评价。排在第一的是“能切实为党员和群众办实事”,达65.59%;排在第二的是“公正务实”,为57.17%;排在第三的是“精明能干”,为43.47%。但也有部分党员称党支书存在不作为、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党员对党支部书记的评价与党支部书记是否积极回应党员意见的相关关系显著,党支部书记积极回应党员意见时,党员对党支部书记的评价趋向于正面评价。

4.村党支部书记认为自己在帮扶贫困户、带领村民致富、为村庄出工出力等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被调查党支部书记在回答“您为所在村发展做过什么贡献”时,从高到低的排序:“帮扶贫困户”为71.38%,“有事情时能带头”为62.45%,“带领村民致富”为62.08%,“为村庄出工出力”为33.46%,仅有1.67%的被调查党支部书记认为自己对村庄发展“没什么贡献”(见图9)。通过党支部书记问卷的相关分析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支部书记选择帮扶贫困户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的村支部书记趋向于选择帮扶贫困户和带领村民致富。再结合群众问卷中群众对村支书产生正面评价的相关因素分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和促进村庄发展是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支部的首要任务。

图9 党支部书记自我评价为所在村庄发展做过的贡献

从整个调查数据分析看,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自我评价高于群众对党员和党支部书记的评价,群众对党支部书记的满意度要高于对党员的满意度。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全部工作中是否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看群众对村党支部所做的一切工作是否满意,本次调查表明党员和党支部书记与《党章》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