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 东风不过乌鞘岭
天然一道分界线
阻挡东风与降水
却挡不住西行的脚步
古诗里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地理学家却说“东风不过乌鞘岭”。作为横亘在甘肃中部,海拔3500多米的“不知名”高山,乌鞘岭不仅东风翻不过去,就连河流,也在它的阻隔下变成了内流河,顺着雪山蜿蜒而下,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漠中。这座阻风隔河的青黑色山脉,神奇之处可远不止这些。
由于山上没有树林,只有平坦的草原,因此,当地的藏族人把乌鞘岭称为“哈香聂阿”,意思是和尚岭。它位于兰州的北边,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的支脉。乌鞘岭最高峰海拔超过4000米,虽然是名副其实的高山,但是由于山势起伏不大,只能称为“岭”。
虽然乌鞘岭在个头上比祁连山稍微矮了些,可是位置却非常特殊,它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你或许要问,这能说明什么呢?告诉你吧,这意味着乌鞘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乌鞘岭以东为季风区和外流区域,以西为非季风区和内流区域。换句话说,从东南海洋上吹来的暖湿季风最远到乌鞘岭就彻底丧失影响力了,所以它也是我国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
* 乌鞘岭风光
乌鞘岭在气候上的意义非凡,而它在地质上的分界意义也值得一说。它是我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边界,乌鞘岭的西南为地形第一级阶梯,东北为第二级阶梯。它还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分界线。
虽然乌鞘岭这么重要,可是人们却很少听说它。那是由于乌鞘岭海拔高,周围都是茫茫雪山和高山草场,不像南方的一些山脉,两边景观截然不同,所以人们忽视它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乌鞘岭作为一条天然的界山,无论在哪本地理教科书上,都能找到它的名字。
乌鞘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它还是扼守河西走廊东大门的一把钥匙,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西征匈奴,唐代玄奘西天取经都曾经过乌鞘岭。由于乌鞘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和唐代都曾在这里修筑长城,用来抵御西北游牧民族南下侵扰。宋明时期,人们还在这里修筑了安远和安门两座古城,古城紧挨着长城,设有高高的城墙和烽火台。平时,古城供驻守长城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居住,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商旅和僧人,在这里交验过文书后,才能通过;战争期间,这里就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阵地。
* 冬季乌鞘岭下蜿蜒的汉代长城
不过经历千年的风雨洗刷,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明代的长城,汉长城只剩下一小段残墙,早已不见了当年的模样。
虽然乌鞘岭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很大,可以说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但其实一点也不荒凉。究其原因,还要说到分界线的作用。
必备地理常识
中国三大阶梯地形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就像爬楼梯一样,从东往西一层比一层高。
第一阶梯属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界;第二阶梯以海拔2000米的高原、盆地为主,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第三阶梯以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为主,在第二阶梯以东。
由于乌鞘岭海拔高,地形复杂,南方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这里相遇,所以降水比较丰沛,再加上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所以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有水就有希望,丰美的水草喂养了优质的牦牛和骏马,古时候乌鞘岭一带就是匈奴、突厥、羌等游牧民族的领地,现在还有很多蒙古族、藏族的牧民来这里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