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职业规划是探索人生的一个窗口
当坐在电脑前写下这本书的序言时,掐指一算,我与职业规划师这份职业已经相遇整整9年了。
2009年,因为自己的职业困惑,工作5年后的我成为去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客户。
从此我和职业规划结缘,从咨询客户变为受训的咨询师,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从事职业规划咨询工作。
9年来的无数画面闪现在脑海中:
因为残疾而忧心忡忡的中年IT男
在父母陪伴下走进咨询室的高中生
毕业不久,频繁换工作的大学生
身处管理层,但被排挤在核心权力层外的中层管理者
出国留学,但完全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的留学生
在我面前哭泣的全职妈妈
让我感动落泪的初中毕业生
散发着活力,对生活充满了向往的姑娘
充满着纠结和挣扎,身处体制内的中年男性
因为年龄而倍感焦虑的大龄女性
工作多年却一无所有的普通工作者
充满能量,希望能更好帮助他人的年轻人
希望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职场妈妈
……
各色人群,带着他们自己的故事,在生命空间和我相遇。
感谢职业规划师这个身份,让我对职场,对中国社会,对文化,对原生家庭,对人性看得如此之深。
曾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北京大望路的一个咖啡馆是我每周日早上必去的地方,在那里我做过很多次咨询。曾有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海归”客户羡慕地说:“王老师,我希望像你一样,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做咨询。”
实际上,看似轻松的咨询工作,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储备与丰富的个人阅历。
咨询师,尤其是针对个体客户的咨询师,需要有深厚的功底,不仅仅是对职场的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深层次的探析。
在2012年,我遇到一件棘手的咨询案例,这位客户在1年内跳槽6次。我意识到这不是单纯靠职业咨询就能解决的,客户需要更深的提升。但到底如何提升,我并不清楚。
后来有幸参加过一次教练沙龙,被现场指导了一次,让我得到了启示:自我提升。于是我打开了身心灵学习之路。一个人的职业困惑,不仅是由职业所带来,还有其他因素,如思维方式、内在能量、家庭、文化等。最后,这些问题的爆发都以职业作为出口:一般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有问题,寻求职业规划师的帮助。
一个优秀的咨询师,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咨询实践。我的生命轨迹也正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在接触各类型客户的过程中发生着巨大变化。
在和残联合作的项目中,我接触到一位特殊客户,她在生命特殊时期的感悟,让我种下了做志愿者的种子。之后我主动请同行赵老师给我做教练,让我开启了“Aha Moment”,于是我在2013年底踏上了去美国和非洲的18个月海外志愿者之路。
在这条路上,我发现世界上很多人饱受职业困扰:
Don,50岁,一生从事会计工作,自己却并不喜欢。年过半百的Don前来参加志愿者项目,是想要完成自己助人的意愿;
Aldeana,17岁,护士在读,参加志愿项目时总是丢三落四,一度被我们怀疑会把棉球落在病人肚子里。项目结束后她重新回到大学,改学新的专业。
在非洲马拉维做志愿者期间,我们支持的乡村小学里,很多十四五岁的女孩因为怀孕辍学。于是我策划了一个“Girl’s Dream”的活动,通过表演、绘画、讲解,我们组的3个人一起上阵,向女孩们展示职业和未来的可能性。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这些女孩看到未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左1为作者
而在芝加哥的“World Chicago”组织的全球科技女性大会上,我们向参与会议的成员宣传我们在非洲的项目情况,遇到来自香港环境署的Connie。聊天中她说,香港的职业规划现在很火,很多孩子亟待指导。在独立咨询期间,我也接待过3个来自香港的客户。
左2为作者,左3为Connie
2016年3月8日,在职业规划领域的第6年里,我正式在上海开始了独立咨询师之旅,这一切也是得益于同行伙伴的鼓励。我记得独立咨询的第一个案例,客户是从广西抱着孩子、带着老公来的黄函冰。
“姐,你为什么一直坚持做职业规划?”后来函冰问我。
“这是我探索生命的一种方式。”
正是因为职业规划,让我不断地深入探索自己,越走越远,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帮助了自己。
也正是对生命的不断探索,带来了工作上更广阔的空间。
2017年9月,我开设了首期职业规划师督导班,通过实战案例督导的方式培养实战型咨询师。
2017年10月,我建立了女性职业成长公益群,为女性提供免费的职业成长公益课,督导的老师也都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7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超过2000名女性加入。
2018年6月,我推出了为期一年的女性职业规划成长班——南丁班,通过线上学习、讨论,线下聚会的方式,让更多女性可以一起学习。
职业规划师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尝试的过程。而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使命。
感谢命运让我有了这样的际遇,感谢这一路推动我前进的同行伙伴,感谢在生命空间里和我相遇的客户,也感谢自己这颗勇敢探索的心!
2018年12月 王虹
于上海
注:本书涉及的客户信息均由作者确认已经本人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