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古刹的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法源寺内赏花

北京名刹法源寺享誉全国,并成为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如今法源寺的丁香诗会仍在举办,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

法源寺的丁香,早已誉满一时。清代,在法源寺吟诗赏花盛极一时。清军入关后,实行满汉分居,颁布了满人居内城、汉人据外城的政令,因此汉官及文人墨客大都寓居城南,法源寺便成为这些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游览聚会的地方。丁香诗会也由此产生。

法源寺丁香花

丁香诗会起源于明清踏青时节诗人吟唱活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每到寺内丁香盛开之际,僧人备好素斋,邀请文人名士赏花吟诗。纪晓岚、姚鼐、洪亮吉、顾炎武、黄景仁等人和名噪一时的宣南诗社,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诗篇。

法源寺自古以来就以花木繁盛著称京师,有“香刹”之美誉。法源寺的花木以丁香、牡丹和海棠著称,京城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到法源寺看花、赏花、咏花,留下许多美好诗文。诗人黄景仁曾在法源寺养病多日,洪亮吉常去探望,并赏花,赋诗一首《法源寺访黄二病因同看花》:“长安城中一亩花,远在廛西法源寺。故人抱病居西斋,瘦影亭亭日三至。一丛两丛各称心,前年去年看至今,今年花盛病亦盛。转恐病久花难寻,天光未发云半沉……”

嘉庆二十一年(1816),林则徐来此观赏丁香和海棠。清朝末年,法源寺还是维新派人物的重要活动场所,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经常在这里聚会。

法源寺栽种丁香的历史悠久,誉满京城。老北京曾有“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之称誉。春光明媚的五月间,法源寺的几百株老丁香竞相开放,整个寺院弥漫着浓浓的花香。早在金元,乃至明清,在丁香盛开之时常在寺内举行以丁香为题的丁香诗会。文人在此赋诗填词,观赏作画,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1914年4月,王闿运重游北京,正值法源寺丁香花盛开,道阶和尚发起了留春大会,章太炎、梁启超参加了这次诗会,会后湘绮老人绘《留春图》。

甲戌季春法源寺同赏丁香留影

法源寺的海棠绝非凡品,藏经阁前有两株西府海棠,是乾隆年间种植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为法源寺海棠题咏的诗很多。清代书画家、诗人钱载写了一首咏法源寺海棠的诗:“花即扉频叩,春曾句几传。佛香深与染,人意老为颠。碧藓齐铺院,高槐半幂烟。如何禁爱惜,落片到阑前。”不仅如此,他后来又绘了一幅《海棠玉兰图》。诗人龚自珍住南横街,离法源寺很近,常到寺中来玩,在海棠丁香丛中饮酒赋诗,意气风发,过了些年旧地重游不胜感触。他有一首《悯忠寺海棠花下感春而作》的绝句:“词流百辈花间近,此是宣南掌故花,大隐金门不归去,又来萧寺问年华。”

1924年4月28日,泰戈尔访华期间,到法源寺赏丁香,徐志摩、林徽因等人陪同,泰戈尔还在法源寺演讲。两大诗人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此事在当时文坛曾广为流传。梁启超集词为联赠给徐志摩:“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1924年泰戈尔(前坐左)到京与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中站左一)林徽因(前站左二)等人合影

1940年4月14日,住持天文和梵月和尚邀请各界人士来法源寺赏丁香,江朝宗、周肇祥、齐白石等到寺赏花。

法源寺的文冠果(又名文官果)也是很有名的,鼓楼前有一棵文冠果树,在清乾隆年间已成高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树龄。文冠果树先开花后长叶,花瓣为白色,基部斑点由黄变红,果实可食。因为它的花朵像古人束发的“冠”,得名“文冠”,好事者又谐为“文官”,惹得有心者前去膜拜。乾隆年间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游法源寺时留诗一首:“首夏入香刹,奇葩仔细看。僧原期得‘果’,花亦爱名‘官’。朵朵红丝贯,茎茎碎玉攒。折来堪着句,归向胆瓶看。”

法源寺天王殿右侧曾经有一株象槐,现在已经没有了。据史料记载为唐朝时期栽种,年久干枯,在其折落的地方有象鼻的形状,因此称之为“象槐”。清人吴锡麒有咏象槐的五律诗:“何年狂象制,证此树神身,雨叶凉如洗,风柯梦不真。瘿教添臃肿,鼻易状轮囷。白足跏趺处,蟠根信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