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目标成本规划及其特点
一、目标成本规划的背景分析
企业有许多经营目标,包括及时、迅速地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实现财务上的成功等。从长期来看,财务上的成功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利润供其发展、再投资,以及以合理的回报率回馈股东。如果市场上仅有少量的竞争者,同时需求大于供给,企业可以轻易地根据其成本确定价格,以获取足够的利润。然而,随着竞争加剧以及供给逐渐超出需求,市场本身的力量在价格的决定中愈发举足轻重。企业必须对其成本进行管理,以便在现行的市价下维持合适的利润水平,或者是实现特定的市场战略目标。由此,目标成本规划应运而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北美企业借由战时积蓄的需求、欧洲及太平洋地区重建的契机以及人口的迅速膨胀得以快速地成长。强势的需求以及较少的竞争者使得这些公司可以保持盈利,并且将成本的上升转移到价格之中。然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机制显然并不能孕育对成本有效的管理。由此,产生了竞争者得以进入市场的机会,以及对某个产品的定价偏离市场的风险。北美企业因为已经习惯于需求旺盛与竞争者稀少的环境,它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生产商发现,要想取得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成功,必须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如果想要保持足够的利润率,以满足企业的发展以及再投资的需求,就必须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对其成本进行严格的管控。因此,许多日本企业,如丰田、日产以及NEC,采用了如今称为“目标成本管理”的管理工具(“目标成本规划”在日本企业中称为“成本企画”)。北美企业,包括福特、克莱斯勒等,纷纷采用目标成本管理,以期与日本汽车厂商进行竞争。计算机厂商如康柏与戴尔,也纷纷将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与计算机公司(如IBM等)竞争的手段。
目标成本管理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价格与成本的关系。其基本等式为“价格-利润=成本”,它意味着价格是由市场驱动的,而成本则是在价格和利润的共同影响下决定的。在管理者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时,这种观念的改变远甚于操作技术的改变:它将渗透于整个企业。价格影响成本的观念是企业在充满激烈竞争以及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长期经营、发展甚至持续下去的关键。
尽管在北美仅有少数企业完全采用目标成本规划,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福特在1908年研发出第一种量产的汽车(T型车)时,便有不断降低售价以提升销量的思想。终于在1913年,T型车实现了500美元的低价。显然,在不断降价的过程中,仍然要保持获利的话,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福特通过后向一体化降低原材料成本,以装配线的效率优化来降低人工成本。
随着日本企业在国内以及国际上取得的成功,日本学者做了许多研究以探寻日本的企业如何运用目标成本规划。美国的一些企业(如福特、克莱斯勒等)也已将目标成本规划运用于实务之中。
二、目标成本规划的特点
现阶段,目标成本规划已成为企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本管理类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简便易懂、操作性强,注重成本的源头控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来达到控制的最终目的。目标成本规划不但可以运用于新产品的生产,还能应用在产品改进或者更新换代决策中。尽管产品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其成本相对更难降低,但目标成本规划的基本理念,如以市场驱动的价格、价格驱动的成本等,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始终能够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目标成本规划过程中影响最明显的成本包括:材料和外购件、转换费用(如劳动力和可分配的管理费用)、模具成本、开发费用及折旧等。由于目标成本法是一个全面的成本规划、管理和还原过程,所有的成本以及可能受早期的产品规划决策影响的资产皆应予以考虑。这将导致生产及后续阶段更多的间接管理费用,如服务费、存货费用等,也需要包含在目标成本规划之中。目标成本规划可以使管理者获得超前的思维,并全面了解他们所作决定对成本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目标成本规划是源自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典型模式,它作为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在企业规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等目标,并通过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过程,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的综合利益。概括地讲,目标成本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性。以往的成本管理主要借助于准许成本计算,没有考虑市场价格等市场因素。而目标成本规划则是以市场售价为依据,通过预计的目标利润,“倒逼”出目标成本或可容许成本。由于目标成本是建立在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售价基础之上的,且同时考虑了品质、功能等具体情况,因而目标成本规划成了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2)源流性。目标成本规划追溯上游,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进入制造阶段之前,即产品的设计开发、规划阶段。由于在产品制造阶段之前,降低成本的空间大,相对可采取的成本降低形式较多,比如改革设计、调整制造流程等,而且可以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的耗费,因而具有更大的降低成本效果。
(3)开放性。由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目标成本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这样,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各职能领域的人员均可以参与成本规划、管理与控制,共同为达到目标成本服务。这种开放式的成本管理有助于缩短作业时间,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4)参与性。这种方法除了在本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外,还十分注重与产品相关的外部供应商等的协调配合,促进各有关方面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如企业与供应商等外部相关者从设计、策划阶段开始就融为一体,积极合作,共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