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外贸易顺差总体状况
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对外贸易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加入WTO则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为进行比较,本章从1995年开始考察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总体状况和结构特征。
1995年到2001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维持在20%上下,而进口占GDP的比重介于13%到19%之间(见图1)。从2002年开始,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2006年出口和进口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和29%,贸易依存度高达65%。此后,出口额和进口额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但2010年又回复到27%和23%的水平,贸易依存度超过了50%。
图1 中国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
从贸易顺差规模来看,1995年至2001年期间仅有小幅上升,而2002年之后则增长迅猛,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了2955亿美元的顶峰。2009年贸易顺差则降至1961亿美元,降幅高达34%,2010年顺差进一步降至1831亿美元(见表2)。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在1995年为2.3%,随后几年在经历了小幅波动之后,从2001年开始稳步上升,2007年达到7.5%的顶峰(见图2), 2008年有小幅下降,此后两年锐减至3.9%和3.1%的水平。2002年之后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张反映了加入WTO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2008年之后顺差的急剧下降既反映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贸易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反映了中国政府旨在减小顺差的各项举措产生了效果。
表2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而得。
图2 中国贸易差额占GDP的比重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依靠加工贸易(Gaulier et al., 2006),因而我们将贸易顺差分解为加工贸易顺差和非加工贸易顺差。由表2可知,自入世以来,除2007年以外,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都大于全部商品的贸易顺差。绝大多数年份里非加工贸易持续逆差,反映出大部分中国出口产品仍处于加工组装阶段。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之后出口产成品,同一件产品两次跨越中国关境,使中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同时大幅增加,于是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
2008年之后,贸易顺差总额在减小,而加工贸易顺差则在减小之后迅速增大,非加工贸易逆差持续大幅增长,到2010年已达到1398亿美元。这说明在全球经济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受到的影响几乎是对称的,而且受影响之后的恢复能力很强,顺差规模经历短暂下滑后反而扩大。而非加工贸易却受到了不同的影响。2009年,外部需求不足和货币升值都导致出口大幅减少,降幅为20%,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使中国保持了比较旺盛的进口需求,非加工贸易进口仅减少了6.8%。2010年贸易额回升,非加工贸易出口比2009年增长了36%,而进口则增长了44%。这就是说,中国已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加工贸易顺差、非加工贸易逆差”的增长模式,中国的贸易顺差完全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然而,非加工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的主要中间投入品是国内生产的,所以一般贸易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发展呈失衡状态,意味着中国各界为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技术升级仍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重要驱动因素。表2的最后两列数据表明,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只有50亿美元,2000年之后则迅速扩张,到2010年已高达2389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总额。显然,这体现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策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外包和生产分割盛行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而中国便成为跨国公司生产转移的重要目标地,这些跨国公司主要将中国作为加工制造基地,从母国或其他国家进口关键的零部件,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组装生产,然后将产成品销往海外,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生产和贸易格局,这便是外资加工贸易持续顺差的原因。
外资的非加工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2010年逆差更是高达1146亿美元。其原因在于,外商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往往需要进口设备、物品,这要花费较大的支出,这部分支出被记入非加工贸易之中,导致非加工贸易呈逆差状态。逆差值不断扩大表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用于进口设备物品的支出持续增加,即使在经济危机来临时也未受影响。这反映出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际给了海外投资者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不断扩大在华投资。同时也说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品并未实现自主生产或在国内采购,跨国公司仅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而并非设计研发基地,并未对提升中国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