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脸与中国写意画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列夫·托尔斯泰》一文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著的《三作家》。入选教材的部分共有九个自然段,是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数千字的描写都着力于托尔斯泰的面部,可谓极尽描摹。读此文常常让人联想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西方小说,这些小说中通常都会有如此大段的肖像、景物、心理描写。课堂上我带着学生正潜心体会作者对于托尔斯泰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忽然此时脑海中涌现了十个字: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这是《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写,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共知的文化符号。于是,我信手拈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人物描写的传神之笔以及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之不同。茨威格写托尔斯泰极尽笔墨,写作功底确实非同一般;罗贯中写关羽只用十个字,却也让人印象深刻。那一节课生成的内容颇为丰富,不仅和学生一起体会了托尔斯泰的形象、关羽的面容,而且随机想到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对黛玉的描写,作者形容她是“娴静时若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几多娇弱跃然纸上,我们不知道黛玉的身高、体重,也不知道黛玉的脸庞、眉眼,但只这一句传神的描写,就足以表现其内在的气韵与外在的风度。
临下课时,仍感意犹未尽,课堂上学生热情的参与、积极的讨论让人回味,更引人思考:为什么中西方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如此鲜明的对照,会呈现如此不同的艺术效果。于是下课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探究性作业:试以典型的文学形象为例,比较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异同。
给学生布置作业之后,我也投入积极的思索之中。由人及物,还联想到中国的写意画与西方的油画,中国的写意画寥寥数笔,留白甚多,但意境深远,画中有诗;而西方的油画,多次着色,用以表现光线与明暗的不同,这正恰如今天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讨论过的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中对于人物刻画之不同。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古典艺术往往是通过意境和想象来完成对美的表达。写意与写实,构成了中西方文化表达的不同境界,一个是寥寥数笔、简约传神,一个是竭尽笔墨、力求生动,完全是不同的艺术视角,不同的表现理念,也许还深存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
再次回到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更丰富了,很多同学都回顾了自己的阅读经历,《红楼梦》《水浒传》《安娜·卡列尼娜》……甚至明清散文,皆是同学们列举的样本。同学们畅所欲言之后,我也在PPT上呈现了自己的探究结果:“中国古典艺术重在表现,而西方艺术重在再现。中国古典艺术受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影响,特别是道家的重‘心’略‘物’,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而西方艺术受西方宗教的影响,认为艺术家对于外在美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对于上帝的忠诚与奉献。基于这样的美学思想的差异,中西方艺术才呈现出不同的美学价值。”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纷纷点头以示赞同。但是,我又接着说:“一篇节选的文章,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竟然生发了这么多内容,有了这么精彩的碰撞和交流,你们真的很深刻,从中我们有了深入的思考,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也是文化的力量!我们读书,就是要读得进去,读得出来,能潜在里面读,也能站在高处读。这样的读书才有意趣,才是真正的阅读。”
案例分析及反思
语文组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