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当前商业教育的问题
很多来自业界的高管们以至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工商管理学位与商业管理能力的相关性。企业咨询公司如麦肯锡(Mc Kinsey)和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招聘准则不会过于侧重工商管理学位资格,它们发现没有工商管理学位的人在表现上不一定逊色于拥有工商管理学位者。麦吉尔(Mc Gill)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他的《经理不一定是MBA》一书中提出一连串疑问,并指出MBA 和大学商业教育在管理实践上的附加价值不高。他质疑: “问题是我们以错的方法教授商业知识给错误的对象。”此外,一些文章还提出论据来支持聘用哲学或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毕业生比MBA 毕业生好,因为其他学科提供较系统性而严格的思维训练。同时,学生也开始意识到现时商业教育对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帮助有多大。
MBA 资格一度被认为是高级管理者的入场券,也是职业生涯的保证。商业世界仍存在着不少MBA 学位的信奉者,这可能是MBA 学位的重要价值来源。一些在职的商业行政人员意识到MBA 的价值不在于学到什么,而是其资格及人际网络的建立,有助于他们扩大商机及爬升更高的行政职位,因此他们仍然极力追求名校MBA 学位。有调查显示,《财富》500名CEO 中大约有10%的人是来自名校。然而,踏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质疑工商管理硕士和工作表现的相关性,他们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能力不光来自他的MBA 证书,而主要与他其他方面的素质相关,例如性格、思维、态度、承担、观察力、认知能力等。举例来说,他们能否串联各学科的知识并有效地应用这些原理于真实的商业案例上呢?讽刺的是,MBA 学位拥有者在商学院被训练得更聪 明,他们懂得想出一堆合理的原因去解释他们在商业运营、决策和评估中所犯的错误,并具备能力编写一份巧妙的报告去掩饰他们的过失以保住职位。
概括来说,一些现象显示商学院的培训目标和成果与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存在着差异:
● 为什么没有学习过商业课程的人可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及管理者?
● 为什么在商业学科中的顶尖学生不一定是很好的管理者?
● 为什么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甚至获取同样学位的MBA 毕业生们在商业上的工作表现差异可以很大?
● MBA 实际上就是管理者的“专业资格”吗?为什么?
很明显,这些问题会引申出一个论点:为什么学术系统的成效不像我们设想的那样——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再退一步说,它的发展方向是否针对上述问题呢?首先,让我们看看课程的结构和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教授模式。工商管理学科通常包括七个主要分支(财务管理、会计、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每个学科都包含一个或多个不同科目,目的是涵盖所有商业管理和运作方面的知识。各科目的内容不外乎都通过以下教学模式传递给学生:
● 教授概念、原则、知识、技术和工具。
● 案例研究及讨论和分析报告。
● 量化分析和研究方法。
● 实习。
似乎在课程设置和教授上既全面又合理,那导致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现今商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研究(犆犪狊犲犛狋狌犱犻犲狊)的缺陷
在各种形式的研究学习中,商业管理教育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涉及真实企业的案例研究和实习。案例研究的研习方式可追溯到19世纪初由哈佛大学推出的一个实用而有效的模式,他们意识到商业理论和经验的关联。案例研究以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来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分析商业过程的演进发展和其成效的因果关系,通过在商业案例中做出一些假设并以此推导出“合理的”结果,从而锻炼出商业思维,有助于学生在现实商业世界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似乎在模拟经验中获益。然而,这些案例毕竟只是一些个别的历史个案,以某种程度的主观性来叙述和解释。此外,虽然有一些假设分析被提出来,并在课堂经过大量的讨论和争辩,但仍然很难将一个案例的分析结果投射到另一个看似同类的案例上,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不易辨识的差异。这有别于自然学科,缺乏有效的测试平台或实验室去通过适当的实验找出及验证分析结果。换句话说,他们建议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尚未通过验证的说法和观点。在分析方面,学生们通常会被要求采用一些分析工具,如态势分析法(SWOT Analysis)来分析给出的案例。 有时,即使是有经验的教授也不容易拟定出具体的准则来判断学生们分析结果的优劣,更不用说要提供标准答案和客观的评分方案。学生们通常获得高分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想法有足够的理论来支持和对教授们来说是合理的。举例说,若五名学生就同一个案例做出分析,就可能有三个明显不同的态势分析结果,因为即使每一个学生对问题有同样的了解,他们在同一个问题上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对不同的考虑因素的比重准则亦有差异,所以所导出的分析结果有差别也属正常。当然,也关乎于个人的分析能力和知识水平。毕竟,为学生的功课评分肯定是一个艰难的工作,所以不要因为评分不公而过于责怪教授们。
从了解及分析过往事件的方法论来说,人文学科中的历史研究有更严格的框架和科学程序,通过这些框架和程序,研究人员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研究。虽然商业管理案例研究关注的是经济问题,而不是着重于社会、民生和政治问题,但这与商业案例分析在目的上十分相似。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专业来说,在商业管理课程的分析与思考的教学环节中的正规和严谨的思维训练较少,而学生们颇依赖他们个人的方式去分析和判断。这也是造成学生们毕业后管理能力参差的原因之一。
学术“山头主义”带来的影响
在学术传统里,学者热衷于进行深入而范围狭窄的研究,以建立自己的学术事业,商业管理学科也不例外。在领域内,他们研究的层次越深和专,就越能体现其成就。他们倾向于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在某专业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在世上可以质疑他们的人并不多。例如,营销专业的学者可能会进一步钻进一个更加狭窄和专业的范围,比方说,在特定纺织行业里及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在内地市场的营销计划;又如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寿保险行业里特定目标群体的消费者行为等。他们会在自己开拓的领域内不断发表相关文章和论文,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倾向于从他们自身的专长出发。通常,他们并不愿意关心超出自身领域和较宏观的话题,因为若他们倾向于在其领域游戏规则下做研究,可为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和价值。例如,他们不会热衷于研究关于全球经济趋势或较为宏观的课题,因这类文章很难被有名气的学术刊物刊登,这对自己的学术前途没有多大好处。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保卫他们的“山头”,这归因于现今对学术成就的评估准则和晋升制度。因此,在精英云集的学界中,仅有少数著作会越出作者本身的专业范畴而做出宏观的思考,而这些著作通常会出自于那些不被学术负担限制的终身教授,这使得综合性而宏观的研究并不多见。综而言之,现行的学术成就评核准则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也揭示出整个学术体系对管理学发展路向的影响。
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学术界和企业界所提出的知识经过长期的积累汇集而成的,其先导性及内容的厚度同样得到逐步发展,这些专业开始建立起它们各自的“山头”,并且这些知识都是由擅长相关领域的教授在课堂上传授。在原则上,尽管每一学科有其自身独特问题和关注点,并对商业的某些方面做出贡献,它们毕竟存在一定的联 系性。在某种程度上,个别的科目可能会忽略其他商业科目对同一事情的观点。这样,谁在担任一个“连线”的角色呢?而从学习的现况来看,连接各个科目知识的责任只能落在学生身上,这将成为他们在学习上的一大挑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建立管理能力必须依赖密集式的在职培训和经验,这皆因他们需要从现实工作中获得经验来整合他们在大学已获得的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细节,而现实商业毕竟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商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拥有同样的学位资格却有明显的管理能力与表现的分野。这是因为能力积累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如综合能力、整体思维模式、观察力、认知能力、感知、奉献精神和热情等,而大部分这些能力在大学的教育系统里均没有被编排在教程中。
缺乏商业学科间的协调和发展线路图
传统上,大学提供的商业科目是独立教授的,与其他科目也没有太多的交集。例如: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只有很少篇幅着眼于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连接。学生需要依赖自身的综合能力来联系各学科,来掌握商业的全面观点,这恰恰是他们将来晋升资深职位的一大瓶颈。因此我们需要缝合和消除学科之间的缝隙,以助学生对商业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描绘。
再者,学科之间关联性的不明确和存在的矛盾在某种程度是由“山头主义”所造成的。在现存制度下,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和协调性。
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些传统的商业课程通常提供的学科及它们专注的功能:
● 财务——筹集资金、预算案、增强资金流、资金运用。
● 会计——记录和呈现财务和商业交易。
● 成本计算——计算费用和编制预算。
● 生产——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
● 战略管理——分析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
● 市场& 销售——向公众销售和发布他们的产品。
● 客户关系管理——支持客户相关的工作以提高市场营销和销售表现。
● 经济——研究商业环境的现状、发展和趋势。
● 信息管理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利用信息及通信科技(ICT)提高所有商业流程和业务的效率。
●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劳动力的管理和发展。
● 审计——验证系统工作是否按预期合理地完成。
● 商业法——确保公司遵守法律而免于法律风险。
诚然,在过去的30年间的商业学术道路上,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的迹象,此现象虽然并不多,总算初露曙光。当中一些综合学科及研究尝试整合不同专门知识,其中有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等。以战略管理为例,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尝试汇集政策、资源分配、制定战略、行动计划等范畴以实现组织目标,涉及跨部门的决策和管理,并试图以高层管理角度俯视商业。从它的出现到现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都推进了战略管理的发展,但其发展方向都是倾向深入而狭窄的研究,忽略了较宏观层次的视野和系统性的结构。此外,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关注于企业的创新,在不确定环境下开展新业务,并在重整现有业务时考虑人性的特点。
这是一个好的迹象,显示学者们踏出了知识整合的第一步,开启了对商业知识的自由勘探。然而,他们能提供一个全面而结构性的路线图给学生,以开展他们的研学路程吗?虽然大一的同学们通常会从一些概论的科目概略地了解多方面的商业管理概念,但这并不是一个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的整体路线图。
量化研究方法在商业应用中的缺陷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采用的统计方法,普遍地用于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它是用来识别相关的变量及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能解释、洞察以至预测一些社会现象的框架模型。不少管理学研究采用了这个方法去收集样本、识别变量并进行分析。利用这种方法可识别变量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客观地在表面现象中找出隐藏的事实。一些研究甚至旨在构建一个推测性模型,以此预测未来的趋势。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定量方法和符合学术严谨的程序进行专题研究。但是,由于目前采用的统计方法的局限性,要处理大量的变量并不实际也不容易,所以这类型的研究通常只能处理两个至数个变量,刻意隔离大量的其他潜在因素,并附带着一个暗示或明示的假设—— “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Ceteris Paribus)。他们尝试采用这些模型去解释一些商业现象以至用于预测未来商业趋势。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对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性构成某种程度的制约和偏差:
● 这些模型只能处理一小撮变量,这会使问题过于简化而难以揭示深入而详细的事实,而这一缺陷经常会以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Methodology)处理来弥补。
● 大多的调查是在某一时刻或时段收集数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分析结果在快速发展的商业世界里很快便会因过时而不适用了。
● 调查结果的效度(Validity)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所设定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代表着你打算做的量度)、抽样的做法、用户行为及把所收集到的数据做分析和解释。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不当操作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和偏差。尽管已按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每一个研究都必须假设有某种程度的统计误差,称 为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此外,跟踪研究程序是否符合研究方法还比较容易,但要找出数据和分析的质量相对困难得多。
● 基于人类的感性以至非理性的本质,可能会导致其行为的不可预知性,这在调查问卷上是很难反映出来的。
● 有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商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状况几乎不可能被明确地定义,也不能重塑特定的商业环境条件以供测试,像在实验室做科学试验般反复地验证一样。
尽管存在以上提及的问题和局限性,在别无它选下,量化研究仍是现时探索商业实况最普遍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仍被普遍应用于研究心理、社会和经济环境方面的行为问题,揭示出一些深入的行为事实。
总而言之,商业管理的毕业生所面临的三大基本挑战概括如下:
● 综合不同科目:如果学生只关注个别的科目,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商业的整体观念。环顾现今的商业管理教育体制,仍普遍奉行“专业训练”取向模式,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综合性和整体性思维。在当前教育系统中,一个比较容易而实时见效的改进方法是加插一或两门商业综合宏观科目,作为一个横跨不同商业学科的路线图,有效地把不同科目整合起来并连贯到各商业功能内。
● 把所学的理论和概念运用到真实的商业实践中:缺乏经验是应届毕业生难找工作的一个主因,因为他们经常被认为缺乏实践,难以应付现实商业的业务。他们需要在工作职场接受在职培训,并在担任管理层职位之前获取更多的经验。刚踏入社会工作,他们急需从工作经验中建立一个整体商业业务流程的思维,并把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用于不同功能和任务上。
● 缺乏严谨的分析思维训练:有别于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等较注重严谨的分析思维训练,商业管理学很少提供一些严谨的思维框架协助分析和决策,以尽量避免主观和缺乏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