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儒学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原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译文】

人常常会犯错误,往往犯错以后(因为从中得到教训)才能改正;内心受到困惑,思虑阻塞,这样才会奋起;(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在脸色上,吟咏感叹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解读】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享受高品质生活、追求国富民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时时警醒、处处警惕,居安思危虽然有点累,总好过祸到临头坐以待毙。

科学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忽然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但是如果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让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等到它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已经昏昏欲睡、力不从心,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应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却反应迟钝。动物如此,人类也不例外,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乃尔!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孟子的名言,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以为它做最好的注解。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经历“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以复国?正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的生活,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一败涂地。1949年解放军进驻北京城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告诫全体共产党人,要以李自成的前车之鉴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死于安乐”。

其实,无论忧患还是安乐,都需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处在忧患之中,抗争拼搏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相反,如果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死”,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时代前进了,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我们在强调“忧患”求生的同时,应当多讲讲“安乐之中求发展”的故事。应当教育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们正确对待“安乐”,把父母创造的顺境当作他们更加展翅高飞的宽广跑道。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创造百年企业,成为政治世家;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主宰生死的不是忧患或者安乐的外部环境,奋斗进取的内心才是成功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