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者不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频率达到100多次。“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儒家“三达德”的重要修养之一。
1.仁者爱人
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仁,亲也。从人二”,意思是,仁是亲近的感情,发生于人与人之间。《论语·颜渊》记录了孔子和学生樊迟的一段对话。樊迟向老师请教什么叫做“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孔子强调要与人为善,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爱护,强调博爱大众,即“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并将此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差别就在于人是有道德的。董仲舒也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春秋繁露·仁义法》)。
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同心感,而这种强有力的同心感又建立在管理层怜爱之心、恻隐之心的基础之上,需要管理层关心下属、体恤下属,让员工真正体会到温暖。亲情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之所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就是因为企业内部有着十分融洽的人际关系。
当然,儒家所主张的“仁者爱人”并非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而是表现出由近及远的层次性。“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指孝敬父母;“弟”通“悌”,指尊敬兄长,也就是《中庸》第二十章中所说的“亲亲为大”。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确立了父子、母子、兄弟关系,所以“爱人”之本首先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后逐步扩大到夫妻、祖孙、叔侄、舅甥等姻缘、血缘关系,再推而广之到同窗、同乡、同事、上下级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孝悌之所以构成仁之本,道理很简单:“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意思是,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情况很少有;而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需要将孔子“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的思想牢记于心。也就是说,君子只要能固守血缘亲情,老百姓自然就会兴起仁德。可以想象,一个家族企业如果出现父子相侵、兄弟反目、夫妻成仇的情况,很难让员工对这个企业产生归属感,因为管理层已经动摇了仁的根基,在员工心目中缺乏可信任的基础。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管工作多忙都不忘记父母的生日,在结婚纪念日总会给妻子送上一件精心挑选的礼物,只要不出差每天都尽可能腾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则很容易将企业建设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同样,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营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很难想象,一个缺失根本的孝悌之道的人,会成为对企业忠心耿耿的员工。如此说来,培养对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忠诚感,首先需要培养员工对自己“小家庭”的忠诚感。这也是日本松下公司将儒家经典《孝经》列为员工必读书目的原因所在。松下商学院的学员每天清晨集合后,各自面向自己的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松下公司让员工学习孝道,旨在培养员工的仁爱之心。
如果管理层能够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对家人、对亲友扩展到对企业员工,就能打造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环境,此时,企业家就可以真正做到“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当年,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对老师关于君子的回答很不理解,孔子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一个人自我反省不感到内疚,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对于企业的领导军人物而言,何尝不是如此?看到企业所形成的其乐融融的氛围,企业家反省自己而没有什么感到愧疚的事,还有什么可忧愁和畏惧的呢?
2.力行近乎仁
儒家不仅指明了仁的努力方向,而且指明了仁的实现路径。正所谓“力行近乎仁”(《中庸》第二十章),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推行人本管理,大会小会反复讲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力行”,一打口号顶不上一次实际行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强调实现仁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时,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意思是,仁并不遥远,当一个人力图去实现仁时,仁就不远了。
《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个故事是说,在退朝之后,孔子得知马厩被烧了,直接的反应就是问是否伤到人,而不关心马及其他财产。孔子的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非常耐人寻味,表现出仁者的一种不加掩饰的深厚内涵,表达出圣人的一种最朴素的仁爱之心,毫无雕琢、修饰之感,对人的关切之情显而易见。
孔子认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呢?君子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即便在最忙乱的时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都是这样。在这里,孔子指出了最容易与仁背道而驰的两种情形——“造次”与“颠沛”,对今天的企业家仍有现实意义。
对于一些企业管理者而言,对下属的关心往往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当自己有闲的时候,与下属一起聚一聚,或者逢年过节,例行公事似地给员工发点东西。而根据经济学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对于员工的激励效用并不明显。越是企业面临“造次”,即企业的业务繁忙,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时候,企业管理者越需要冷静地思考“仁者爱人”在当前的必要性、紧迫性,越需要想方设法地表达出自己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而当企业面临“颠沛”,即遭遇这样那样的麻烦,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切不可因为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难题而忽视对员工的关心。事实上,当企业面临危机之时,能够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最重要力量可能就是员工的众志成城,而这显然取决于管理层能否在“颠沛”的时候坚持为仁。
3.克己复礼为仁
古人云:“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意思是,一个人只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才能做到仁。在企业管理中,“克己”要求管理者克服自己的主观随意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复礼”可以理解为“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可以说,“克己复礼”是“力行”的重要手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就像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管理者千万不能凭借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导致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认为君主只有以礼对待臣属,臣属才会对君主忠心,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还强调人们要恪守自己的本分。齐景公曾问政于他,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意思是,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亦即各安其分。孟子进一步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荀子在仁政方面发展了“礼治”的思想,重视礼对于规范社会秩序的价值,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所谓“礼”,是各种规范、制度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在企业中,作为礼的制定者与裁判员,管理者的所作所为显得至关重要。他们的行为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向员工无声地传递着是应该循礼而行、还是背礼而走的信号。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世界知名大公司的CEO上班时忘带胸牌,被公司门卫拦在门口,要求出示证件。有人反问门卫道:“你不认识我们公司的CEO吗?”门卫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他是CEO,可我的工作职责就是检查出入人员的证件,谁也不能例外。”出人意料的是,这位CEO主动掏出了有关证件,不但没有责怪门卫,反而将这件事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案例大加赞赏,并到处宣传。
“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条件反射。只有在“克己复礼”成为企业家自觉的习惯时,企业才能形成井井有条而又浑然天成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