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季度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基于网络招聘数据的结论
曾湘泉 丁大建 崔钰雪
一、研究背景
2009年10月18日,基于智联招聘网三季度的网络招聘与求职数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了三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所得出的总体结论是:2009年三季度的就业形势在二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好转;就业形势的好转源于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的强力上升和求职人数的轻微下降,而招聘需求的扩大是就业形势转变的主要动力;所有行业的就业形势比2009年二季度均有明显好转,个别行业的就业压力比上年同期大;大多数职业的供需紧张程度都有所改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但缓解程度的差异较大;只有少数职业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所有城市的就业形势比上年同期和2009年二季度都有明显好转,离职人员在网络求职者中的比重变动不大。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来看注35,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2万人,较二季度城镇新增就业略有下降(二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01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一季度、二季度末持平。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全国主要城市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增长11.3%,供给增长3.0%。注36需求大幅增长缓解了供求矛盾,这与我们报告中的“结论二”基本相符。比较来看,三季度我们通过网络招聘数据分析的结果仍然比人力资源部公布的数据结果更为乐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形成一个低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出现明显回暖。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三季度8.9%。在10月底时,国家统计局已经预测,四季度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注37,近期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预测,由投资增长推动的经济强劲复苏将会促使四季度的GDP增速超过9%,甚至达到10%。
中国人民银行所作的企业家问卷调查注38显示,2009年四季度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3.2%,较上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是自一季度达到谷底后连续第三个季度回升;产品市场需求指数为54.9%,较上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进入景气区间;国内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1%和49.2%,比上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四季度企业盈利指数为55.6%,较上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四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0.6,比上季度提高6.2注39;2009年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7.7,比上季度提高7.6。注40所有的宏观经济数据都反映出四季度的经济走势继续向好。
二、数据结构
本研究采用了智联招聘网的网络招聘与求职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09年12月,该数据库共有2 920万份个人简历,208万家签约企业,分别比2009年三季度末增加了100万份个人简历和8万家签约企业,求职者和招聘企业共涉及30个大中型城市的46个行业。
网络求职者主要是22~35岁的青年人群,这一人群的比重基本保持在85%以上,22岁以下及3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低;男性求职者比例略高于女性;网络求职者的教育程度较高,具有本科和硕士(包括MBA)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保持在84%左右;网络求职者主要分布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大中型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的求职者简历数所占比重接近60%;网络求职者所在行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
四季度网络求职者的构成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离职人员占56%,比三季度下降14%;在职人员占28%,比三季度上升8%;应届生占13%,比上个季度上升3%~6%。
四季度网络招聘企业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比重加大,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其中,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为54.9%;外商独资企业占10.9%;中外合资企业占9.3%。
三、研究结论
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四季度的就业压力轻微上升;与2008年同期相比,四季度的就业形势则有明显好转。
如图4—1所示,从整个年度的数据看,2009年一季度与2008年四季度相比,竞争指数基本处于“横盘”状态,就业形势最为严峻;2009年二季度竞争指数开始出现环比下降;三季度环比下降的幅度不断加大,供求关系明显缓解;四季度,竞争指数环比增长下降速度减弱,表明四季度的就业压力下降趋势放缓。
图4—1 全国竞争指数
以2008年四季度为基期的全国竞争指数定基增长速度显示,2009年四季度全国竞争指数与2008年四季度相比下降37.58%,下降幅度较大。说明与去年同期比,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紧张状况已大幅缓解。
2009年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均呈环比下升的趋势;招聘需求的下降幅度略高于求职人数的下降幅度是四季度就业压力下降趋势放缓的原因。
2009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申请人数环比增长速度逐季增加,三季度开始环比增速由升转降,四季度环比降幅加大。
由本季度求职者构成情况来看,四季度求职者中离职人员比重下降,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比重上升。说明四季度新一届毕业生求职又开始活跃起来。
2009年一季度开始,招聘需求人数环比增长速度不断增加,二季度招聘需求增速较一季度有大幅提高,三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四季度招聘需求由环比增长转为环比下降。
尽管宏观经济走势强劲,但网络招聘市场上招聘需求和供给双双环比下降,是季节性变动或趋势性变化,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2009年四季度招聘需求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给的下降幅度,导致四季度的就业压力下降趋势放缓。
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大部分行业的就业形势稳定,个别行业的就业压力略有增大。行业间就业压力排名也有变化。少数行业带头升温。
2009年四季度,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行业在网络招聘竞争最小的十个行业中的排名分别由三季度的第6位和第7位,上升到第3位和第4位,两个行业的竞争压力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大部分职业的供需竞争关系都有所改善。
与2009年三季度相同,行政/后勤,商务/采购/贸易是就业竞争最大的职业;销售、酒店/餐饮/旅游/娱乐、普通劳动力/家政服务是就业竞争压力最小的职业。
法律、化工、工程机械在四季度的就业压力较大;人力资源、技工在四季度的就业压力较低。
2009年四季度的数据显示,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大于其他中小城市。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这些大城市四季度的就业压力的下降幅度比大多数中小城市的下降幅度大。
四季度大城市就业压力下降快,或许是大城市经济复苏、就业恢复快于中小城市,抑或是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在大城市执行得更好,更到位。中小城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2009年四季度的就业形势有如下特点:
第一,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四季度的就业压力下降趋势放缓。
第二,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和供给均呈环比下升的趋势;需求下降幅度略高于供给下降幅度是四季度就业压力下降趋势放缓的原因。
第三,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大部分行业的就业形势稳定,个别行业的就业压力略有增大。
第四,大部分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有所下降。
第五,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仍然比一些中小城市大,但与2009年三季度相比,大城市就业压力的下降幅度比中小城市的下降幅度大。
第六,四季度离职人员在网络求职者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四季度就业压力的反弹与2010年大学毕业生在2009年年底开始找工作,以及部分在职人员计划在岁末年初更换工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