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三十年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京市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张占录

截至2004年末,北京的城市化总体水平已达到83.6%。高度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切生活生产活动承载体的土地必然也随之扩张。有研究显示,1978—2002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以每年 13.10km2的速度增长,50年来北京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4.9倍,北京市“摊大饼”扩张的现状愈演愈烈,城市规划一再被突破,目前河北省燕郊已列入北京市东扩的范围之内,同时北京也在向天津和唐山辐射,有建立大北京地区的趋势。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侵吞耕地的范围不断扩大,正逐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像北京这类特大城市,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建设用地紧缺和城市发展用地的矛盾就更为突出。因此,了解其城市扩张的驱动力,并利用其指导城市规划,对扩张因素进行合理的引导限制,对于改善北京市“摊大饼”扩张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城市扩张驱动力问题进行过研究,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城市人居生活环境改善这几个驱动因素上。但是已有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较早,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同时大部分研究也集中在将中国所有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整体的宏观维度上,因此结论在应用的针对性上就略显不足。鉴于此,本文选取北京市1986—2006年的城市扩张及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求20年来北京市城市扩张的驱动力所在。

结合以往的城市扩张驱动力研究方法,本文也将从城市经济、人口、居住环境、交通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考虑。城市扩张最直观的表现是市区范围扩大,本文选取城市建成区面积(Y)作为市区范围的衡量标准,建成区面积的定义是已集中开发并拥有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该指标反映了城市的实际开发程度;用于衡量城市经济的指标由地区生产总值(X1)及该地区第二产业产值(X2)、第三产业(X3)产值;常住人口直接关系到城市住房、交通等需求,因此将常住人口(X4)作为城市人口增长的衡量指标;居住环境的改善采用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X5)及商品房新开工面积(X6)衡量;交通环境的改善用公路里程(X7)衡量。各项指标1986—2006年的数据详见表1。

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通过应用SPSS软件分析,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0.935、0.952,这些数据显示出建成区面积与经济发展是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的。以建成区面积为因变量、其余三者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与建成区面积回归效果不好被剔除,建成区面积与第三产业产值回归的拟合优度R2为90.7%,回归效果显著,方程为Y=333.078+0.183X3。可见,1986年至2006年,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都是在增长的,生产活动的扩大必然导致所需土地范围的扩大,但是第三产业在此发挥的作用较第二产业更为显著。

表1北京市城市及经济发展状况相关数据(1986—2006年)


image

续前表


image

首先,1986年第二、三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58.2%和35.1%,但在以后的20年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显著快于第二产业,在1994年其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并接近 50%,至2006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7.8%和70.9%。第三产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相应的第三产业也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于支持生产活动的扩大。其次,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鼓励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采取了“退二进三”战略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计划、大规模、成批量地搬迁企业。1985—1997年的13年间,从市区搬走的污染扰民企业共91个,其中中心区78个、朝阳区11个、丰台区2个。综合以上两点,虽然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使北京市范围不断扩张,但第三产业才是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二、人口增长的驱动力

在研究人口增长是否为城市扩张驱动力时,我们选取常住人口作为衡量指标。常住人口是以某地区为经常居留地,长期(半年或一年以上)居留于某地区的人口数,是户籍人口以及长期居留于某地的流动人口数的总和。据《北京青年报》2005年2月25日报道,2004年底北京市实际居住人口数达1492.7万,仅办理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就达 360万人。因此常住人口更能精准地反映某一地区参与产业活动并且具有住房、交通等需求的人口数量,理论上讲其与城市扩张具有更紧密的关系。

通过SPSS软件分析,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与常住人口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9,二者的回归结果最符合二次曲线,拟合优度为91.5%,回归方程为Y=4762.196-8.174 X4+0.004X42。拟合曲线见图1,纵坐标为建成区面积,横坐标为常住人口。

由图中可观察到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建成区面积在扩张,并且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即建成区面积扩张的速度快于常住人口增加的速度。常住人口增加,一方面要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即要求产业的拓展,这同上文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是相承接的;另一方面,必然要求建造更多的住房来满足其居住需求,同时其他的娱乐休闲设施、交通设施及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必然使得娱乐休闲用地、交通用地、商业服务用地扩张。综合这两方面,人口增长也属于北京市城市扩张的驱动力之一。至于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则需要联系下文的居住环境改善进行分析。

image

图1 1986—2006 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与常住人口拟合曲线图

三、居住、交通环境的改善等其他因素的驱动力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反映了居住环境的改善,从1987年的9.75m2到2006年的20m2,20年间北京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翻了1倍以上,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城市化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市郊区化,而道路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则是城市郊区化的必需条件,公路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主要交通方式,公路里程的变化则能反映交通环境的改善程度,2006年的公路里程较之1986年增加了近7000km,这期间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通过SPSS软件分析,建成区面积与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公路里程的Pearson 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32。进行回归分析建成区面积与二者的回归最符合三次曲线,拟合优度分别为93.9%和93.0%,回归效果显著。方程分别为Y=866.288-9.941X52+0.557X53,Y=1757.212-3.7×10-5X72+2.36×10-9X73。回归曲线见图2和图3,纵坐标为建成区面积,横坐标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公路里程。由回归曲线可以观察到居住环境及交通环境的明显改善也属于城市扩张的驱动力,但其驱动效果只有在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善时才可以观察到,驱动效果较经济、人口的增长要弱。此外,常住人口及人均住房面积的双重增长也是导致前文中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的原因。

image

图2 1987—2006 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与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拟合曲线图

image

图3 1986—2006 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与公路里程拟合曲线图

图4反映了1986年至2006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图中显示出2001—2003年建成区面积陡然上升。结合表1中“本年度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这一指标,可以看到2001—2003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迅猛增长,并在此后的几年中一直稳定在很高的水平。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商品房市场日益火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房新开工建设,尤其是北京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改造拆迁等活动日益频繁,导致新增住房需求和被动住房需求都十分庞大,房地产行业成为北京市近年来的支柱产业。因此具体到2003年以后,北京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商品房的大量开发建设。

此外,2001年北京获得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资格,自此大量奥运场馆的建设以及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等的动工,大量农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也是2001—2003年建成区面积迅猛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image

图4 1986—2006 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变化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986—2006年,北京市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为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及常住人口的增加;2003年以来,较之其他因素,房地产业的发展在驱动城市扩张中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与此同时,居住环境、交通环境的改善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奥运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北京市的扩张。

虽然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较高,近年来城市扩张的速度也在趋缓,但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还是应从驱动的根源着手,以合理地抑制北京市的扩张。具体可以采取提高城市建设容积率、进一步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在新增商品房建设中增加小户型房屋的供应以把人均居住面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等措施,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