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写通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六节 补充采访

——有些限于条件,之前采访不完整的,还要做补充采访。

任何采访都不会一蹴而就,它常常在反复或补充中达到成功。

比如绘画艺术,有“补色”这个概念。由于人眼感受到的色光色彩与实际的颜料色彩在明度与纯度(饱和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在绘画色彩运用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

新闻通讯的采访同样需要“补色”。

一篇通讯的采访,需要经常找存在的色差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的采访及补充去“补色”,从而达到从结构到思想的平衡。

这种补充,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查缺补漏。

在这几篇通讯的采访中,作为主采访人,我的习惯是,采访之前,对文章进行构思,像绘画一样做到“胸中有丘壑”,对素材做到心中有数,缺什么补什么,并据此对要提出的问题反复考虑,高度归纳。采访中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补充采访要兼顾全面、补差填空。通讯的采访通常都是在这种反复磨合中完成的。

在采写《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稿时,我在林州行程4天,马不停蹄地采访了30多个人,主要人物已成竹在胸。当时由于工作安排比较紧张,后面还要出差,不得不回京。但是,仍然感觉有所欠缺,采写这样的反映时代精神大主题的通讯,需要类型丰富的人物,但采访的对象基本是男性,女性人物只有郭变花一人,此外,还有如何与红旗渠建造过程中当年那些英雄承接的问题。离开林州时,我留下几个记者补充采访。

他们在随后几天采访中,找到了新的人物线索,比如采访了太行深处的“桃花嫂子”,这个在丈夫去世后靠卖面条顽强生活的女子,有着丰富的故事和情感;他们还采访到当地慈善晚会上倔强的魏于皓妈妈接受捐款时流泪的故事;等等。她们有的后来成为通讯的主体人物,有的作为辅助性人物使用,丰富了这篇通讯的人物色彩。回到北京后,记者们又采访了当年的林州县委书记杨贵,以及当年摄制《红旗渠》的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的赵化,请他们回忆历史场景,谈今天的感受,这些素材增强了通讯的厚度,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主题。

采写《“三北”造林记》时,先期采访的记者把素材整理出来拿给我看,我的感觉有两方面:一方面,人物故事已经比较丰富了,有不少动人的细节;另一方面,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讲述造林人人生故事的素材很多,而展现35年三北造林宏观图景、多侧面反映人物生活、展现深层精神思考的素材偏少。这样,就不足以写出三北工程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态工程的全貌。要弥补不足,只能补充采访。

2013年8月12日至16日,我带领记者们去内蒙古、陕西、宁夏3个省份采访了4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补充采访。有了原有素材作底子,我在采访中不必再穷究造林人的人生故事,而是有针对性地提问。比如问不同的造林人“你像什么树”,就是要找到他们之间的共性。比如请造林人说各自的梦想,就是要对他们深层的精神进行开掘。在采访途中,无意中发现古长城遗址,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贯穿全篇的意象,它是三北精神的对应物,贯通古今,联结历史与现实,打通形而下与形而上,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三北造林人共同的精神世界。

《面向未来的赶考》先期采访时,赶考的主题还没有确定,因此已有的素材有明显的不足。带着这个问题,我带领记者到河北就此作了重点采访,由于目的性、针对性很强,尽管时间不长,但还是抓到许多精彩而让文章熠熠生辉的素材。

采访的补充还表现在对同一个人物的多次采访上。这大多是因为在第一次采访中,感到被采访的人物很重要,但是爆发点和特质还没有找到,就需要再次或多次进行采访,以实现对人物的深度开掘。比如对白泉村的张福根先后采访了三次,前两次掌握了人物的基本素材,但感到还是不够精彩。第三次,我上山与张福根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深谈,终于拿到了比较经典的细节和故事。

补充采访,是完善采访的过程,往往是在主体采访基本完成后进行的。有的通讯创作者轻视这一工作,但实际上,补充采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完善通讯的素材,提升作者的思想,对于通讯的成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少时候,当通讯进入写作阶段时,一旦发现素材欠缺,必须继续进行补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