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永不言败的精神
在一场盛大的马拉松比赛结束后,三位优胜者都已产生,并且颁奖完毕,会场的观众也即将离席。
突然,在运动场的一角响起了阵阵掌声,原来最后一名参赛者,此时正跑进会场。由于中途摔跤多次,他已全身伤痕累累,但是他仍坚定地咬着牙跑完全场。
当这位步履蹒跚的选手,忍着痛往前冲刺时,全场几乎为之疯狂,大家都起立鼓掌,为他的奋勇不懈加油打气,直至那名选手跑到终点为止。
那天,所有在场的人都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人生中的挫折、不顺常常如夏日的暴风雨不期而至。在逆境中,你是否已有了承受能力?不管如何,你应懂得意志力的重要意义。成功永远属于那些锲而不舍的人。
有一个国王被仇敌追杀,落荒而逃,不得已躲在一间破屋中。他在那里独自坐了很长一段时间,万念俱灰,不知所措,他觉得自己已失去力量和勇气。
在这种绝望的关头,他发现一只蚂蚁正背着一颗比它身体大数倍的麦粒,奋勇地往墙上拖,但是却一再地摔下来。那个国王就默默地数它掉下来的次数,一次又一次地,蚂蚁不懈地努力,在第70次时,它终于爬上了墙头。国王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幕,精神大为振奋,小小的蚂蚁都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更何况人呢?
他继续以无比的毅力抗战,终于恢复了往昔的光荣。
无论如何,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总是脆弱的。要永远告诉自己:我没有失败,我只是还没有成功。我们在遇到困境时,要懂得安慰自己,我们其实是在寻找走向成功的方法。
美国著名电台广播员莎莉·拉菲尔在她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18次,但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最初由于美国大部分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观众,所以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佣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莎莉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自怨自艾。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
“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也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去大胆地尝试了。她对广播早已经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即将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种意义,还请观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因此而一举成名了。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她说:“我被人辞退了18次,本来可能被这些厄运所逼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在所有导致我们失败的因素中,有一点恐怕是最令人沮丧的,那就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放弃。只有心中有永不言败的念头,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失望与失落。
鲍比有个朋友,他习惯在午餐桌上的餐巾纸上画图,说明他的意思。他说有个人曾面临着很困难的问题,但最后创造了了不起的成绩。
餐巾纸上的图是一个人面对一座高山。“他怎样才能到山的那一边去?”鲍比的同伴问他。
“绕过去。”鲍比回答说。
“山太宽广了。”
“好吧,从山脚下打个隧道过去。”鲍比提议。
“不行,山太深厚了。办法是这样的,他在心智上跨越了那座山。如果人能设计出飞越4万英尺高的大山的机械,他也可以想出一套可以提升他的想法,使他能超越任何巨大如山的困难。”
“比尔,这个想法真是高超,我很久以前就读过这种想法:‘无论任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惑,只信他所说的,山必挪开投在海里……’”
“是的,就是这种观念。”同伴热烈地表示同意,“你只要动脑筋,不要动情绪,并且坚持这个原则——轻易言败总是嫌太早。”
如果一个人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他就很难再抽出身来思考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努力、如何成功。一个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得睁得大大的,这样才能够看清对手,也才能够有机会还手。如果左眼、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可能挨拳,恐怕连命都难保!”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还是得睁大眼睛面对受伤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失败得更惨。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大哲学家尼采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已经受苦了,为什么还要被剥夺悲观的权利呢?因为受苦的人,必须克服困境,悲观和哭泣只能加重伤痛,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其他人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