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
第一节 概 述
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以重症医学系统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专门从事重症患者救治的专业化队伍的临床基地,是来自临床各科中重症患者和手术后高危患者的集中管理单位。重症医学的发展使许多过去认为已无法救治的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其生存时间获得救治机会,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也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的护理始祖是南丁格尔。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的战地医院由于管理不善,条件恶劣又没有护士护理受伤士兵,使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40%。南丁格尔向当时政府申请率领了38名护士来到了前线,起初医师们非常拒绝她们,甚至不让南丁格尔进病房,但是南丁格尔并没有计较这些,采取了危重症集中护理,控制士兵感染,改善士兵营养,改善病房通风环境等措施。在半年的时间里,战地医院的伤员死亡率降到了2.2%。这一成绩震惊英国朝野,得到了一片好评。
1863年,南丁格尔在 Notes of Hospitals中撰写到:在一个常见的,即使是小的医院中,把患者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患者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而且,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 ICU的起源。1923年 Walter Dandy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脑外科患者开辟术后恢复室(3 Beds)。1937年麻省总院Robter Mason建立术后恢复室,由外科和麻醉科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建立休克病房。24小时内总有1名医师或1名护士及其助手,12小时一班,测血压,开放静脉,早期复苏,使休克的死亡率显著降低。战争期间大量的人都到了前线,由于后方人力不足,就把相应的一些专科ICU全部集中在一起,在后方成立了集中恢复室。1947年,美国宾州成立麻醉学术小组,进行306例死亡患者分析,发现有效的监测可以使死亡率下降50%。有计划的针对性监测,需要一批具有休克的病理生理知识的重症医师。第一次提出ICU要有专业的人员。ICU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二战以后发展进入低谷,一直到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脊髓灰质炎侵犯脊髓前角,影响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死亡率87%。院长Lassen和麻醉师Ibsen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雇用200名医学生和护士进行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下降至40%以下。在当时的一个体育馆里,躺满了应用铁肺呼吸机的呼吸衰竭患者,旁边有护士照顾,医师查房,治疗师指导患者呼吸,这些措施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由于哥本哈根事件,激发了重症医学的崛起,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年后,Frank和John在美国又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病房里设置了计算机监护系统,系统工程师成为了监护队伍的一部分,护士队伍也得到了发展,他们对ICU内应用的特殊技术有专门的经验,并在ICU内各岗位担任具体工作。这导致护理学分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产生。
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ICU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个集中,集中患者、专家、场地、设备。Peter Safar(麻醉)教授,CPR之父,与Mark Ravitch(外科医师)共同建立ICU。它首先提出对重症患者的24小时优化医疗和护理。它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内部医师(麻醉住院医师)的ICU。提出ICU必须简单有效,一切设施尽可能简单,技术标准尽可能一致,使置身其中的人易于掌握理解。
1963年Peter Safar移师匹兹堡,成立了麻醉与重症医学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重症医学培训中心,迄今已经培养出包括麻醉、外科、内科、儿科和急救科等学科在内的500多位高级专家。1997年,美国有超过5000家ICU在运作。
中国医疗机构的ICU发展起步较晚,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吸衰竭、肾衰竭、心力衰竭的患者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元内,“集中观察室”等治疗重症的单元,已经逐渐开始实现将重症患者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区域或病房内集中管理的发展模式。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重症医学科),这是我们国内第一家ICU。随后1990年原卫生部颁布的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国内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将涉及多个学科的重症患者放在同一个医疗单位进行监护抢救。
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与相关学会的建立及其推动作用密不可分。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重症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重症医学会(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PACCM)。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并对重症医学所涉及的各种复杂临床病症,如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从基础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这些都标志着重症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当今医学科学之林。
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02年北京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成立;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这些均为进一步确立中国重症医学学科地位以及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6月,获正式学科代码320.5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级医院相继建立了ICU。根据中国医疗体制特点,较多建立以抢救为主的综合性或中心ICU。随着各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医院,不同专科依据重症患者需求,专科监护室亦相继建立和发展。目前,国内ICU发展存在有待完善的系列问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为我国各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范基础。
第二节 基本条件
一、重症医学科基本条件
重症医学科的建立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包括医院的患者来源、病情程度、工作特点和重症医学发展状况等因素而定。重症医学科负责集中救治各种原因导致的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重症患者,及时提供系统、持续、高质量的监护和救治。重症医学科的设置规模应适应医院内收治重症患者的数量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需要。不具备条件设立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监护室,配备必要设备和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
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重症医学科的病房应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重症患者开放,由符合条件的医师和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诊疗团队,为重症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脏器功能监护和复苏救治,为原发病的专科诊疗提供支持。
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0.8∶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3∶1,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呼吸治疗师、理疗师、专科药剂师等),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ICU内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医院相关科室也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对于规模较大的ICU,为实施有效临床管理,可以设立重症加强治疗单元。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以8~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保留有1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表明ICU的规模难以满足实际临床需求,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 2;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 2。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性化设置,在建设ICU的过程中,应考虑增加单间病房的比率。病房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应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
二、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由于ICU运转与管理的特殊性,应在医院一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ICU的管理制度,包括:ICU基本制度、ICU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医护人员培训与上岗准入规范、ICU危重患者抢救程序、病情沟通制度(Tell、Evaluate、Answer,TEA 制度)、知情同意书规范、ICU抢救设备及物品管理规范、ICU特殊药品管理规范、ICU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规范、ICU院内感染控制规范、重症患者分级管理制度等。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三、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经过严密监测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脏器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测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达到下列治疗效果的患者应当转出重症医学科:①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要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②病情转入慢性状态;③患者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测治疗中获益。
四、常规管理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重症医学专业医师负责管理,患者的相关专科情况应该由重症医学科医师与相关专科医师共同协商处理。在条件成熟时,应考虑逐步对重症医学科医师、护士实行高危技术操作授权许可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实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制度,用于评价重症医学科资源使用的适宜性与诊疗质量。医院应建立与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五、医院感染管理
重症医学科病房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具备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三级甲等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负压床单元。
重症医学科病房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重症医学科病房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六、医务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一)医师基本技能要求
1.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2.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复苏、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等。
3.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经过重症医学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
七、重症医学科必配设备
1.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病房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2.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压疮床垫。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4.三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
5.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4台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6.其他必配设备 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及超声检查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等设备。
八、重症医学科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
1.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2.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3.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4.输液加温设备。
5.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6.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7.体外膜肺(ECMO)。
8.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9.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10.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静脉压力泵。
11.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管向东)
第三节 重症医学科病房的院内感染防控
一、重症医学科病房的特点
首先,重症医学科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患者具有感染易感性。收入ICU的重症患者无论开始是否存在感染,都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高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重症患者在经过原发病的打击后,机体免疫状态常呈现为免疫紊乱状态,造成潜在的机会致病菌导致感染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机体需要留置多种有创装置,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导致机体的天然屏障被破坏,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通路。这些患者的特点有别于普通患者,同时也决定了ICU的院内感染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次,ICU收治的患者感染情况具有复杂性。主要表现在:①抗生素暴露:很多患者入ICU时常常已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多种抗生素治疗。具有大量的抗生素暴露史。在ICU的进一步抗感染治疗中,首先应该评估之前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同时需考虑之前抗生素应用后的病原菌的改变,特别是耐药菌的出现;②对消毒隔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症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及大量的侵袭性操作使患者处于高度易感状态。此时任何消毒隔离措施中微小的缺陷都将被时间和频次放大,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
不难看出,院内感染防控应该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所有从事重症医学的医护人员都必须掌握并遵守。
二、ICU院内感染防控的特点
(一)病原微生物的来源
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1.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如白念珠菌本身是肠道和皮肤的正常定植菌。当肠道屏障受到损伤,如严重腹泻或肠道穿孔等,念珠菌就有可能转为感染状态;另一种在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感染是在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后的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以及潜伏在机体的病毒造成的感染。虽然这些感染发生在院内,但病原菌的来源是自身。针对此类感染的主要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尽快恢复患者的免疫力,拔除不必要的侵入装置。
2.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包括从个体到个体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物品、环境而引起的间接感染。这些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无论是来源于其他患者,还是来源于污染的环境,其核心途径是接触,飞沫和空气在传播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接触传播过程是由最初的传染源通过接触污染病房环境或医务人员的手或衣服,再通过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环境或医务人员的手及衣服去污染其他地方或患者。通过在新的患者身上的定植最终转变为感染状态。整个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是通过互相接触来传递。由此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往往是具有多重耐药特性,但致病力相对较弱的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如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针对这些病原菌的传播主要是做好患者的接触隔离、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其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接触隔离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感染控制的路径
无论收入ICU的始动原因是否为感染,后续的治疗都会面临感染的问题。如前所述,机体在原发疾病的打击下出现的免疫紊乱成为内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同时,多种侵入性操作为外源性感染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重症患者的救治从始到终都离不开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1.内源性感染的控制
首要原则是尽快使患者脱离重症状态。原发病的及时治疗,器官功能的有效保护等都是使患者尽快脱离重症状态的基础。另外尽快启动胃肠营养也是避免肠道菌群移位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治疗措施。从这个角度出发,院内感染控制为整体的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
2.外源性感染的控制
核心是避免交叉传播和感染。交叉传播主要强调病房的清洁以及病室人员的接触隔离制度。当前在医院流行的常见病原菌都属于接触传播。最常见的传播过程是感染患者或携带者首先污染病房环境以及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与病房环境之间可以互相传播,新的患者通过接触病房环境或与医务人员的接触而受到污染,表现为定植状态。此时如果患者存在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则有可能转变为感染。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避免污染或定植的病原菌造成感染。对于血行性感染来说,关键是严格的无菌操作,无论沿着导管外壁和导管内壁都应该避免。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来说,在当前的技术下严格禁止细菌进入下呼吸道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尽量减少进入下呼吸道的菌量,同时通过充分的气道引流进一步降低菌负荷是避免这些污染或定植的细菌转变为感染的关键。
三、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
院内感染防控的最重要目标是避免重症患者的感染,针对患者的管理在院内感染防控中至关重要。无论何种重症患者都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尽快使患者脱离重症状态
如前所述,重症状态是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理生理前提。原发病的早期有效处理、器官功能的充分支持治疗以及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副损伤等是使患者脱离重症状态的基础,是整个院内感染防控最根本的措施。如果重症治疗中的治疗时机、治疗策略和治疗质量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原发病和并发症共存,其中院内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重症医学科的整体治疗水平。
2.强化院内感染防控的过程管理
院内感染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避免发生才是根本。由于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涉及临床工作的整个过程,且涉及每一个在ICU中工作的人。为了能够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感染防控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中包括规范的制定、教学和监督反馈。制定规范的过程是感染控制的学术和临床操作之间的一个结合过程。依托感染控制的学术认识确定临床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即节点,再结合临床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操作规范,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就是院内感染防控的节点控制策略。规范有效实施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依从性,而依从性来源于对规范的理解,这需要对规范的系统教学和宣讲。另外必要的监督和反馈是规范的有效执行和不断改进的必要条件,使规范真正具有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和临床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直接体现,这是院内感染防控措施依从性难以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违反院内感染控制原则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一般不会立刻出现。另一方面重症患者的治疗常常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多次操作。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一旦出现院内感染,临床往往很难和某个具体个人或某个具体操作联系起来,导致因果关系被模糊化。正因为如此,在院内感染的防控方面更应该强调“果因关系”。就是说如果发生了院内感染,而前面存在违反院内感染规范的行为,那就可以认定为院内感染的原因,由果及因,由此来进一步强化规范的执行。
3.避免定植向感染的转化
院内感染的发生中很大一部分是首先出现多重耐药菌的定植,然后发展为感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肺部感染。
首先,院内多重耐药菌定植到患者的口咽部,由于口腔护理或气道管理的缺陷,带有大量多重耐药菌的口鼻咽腔的分泌物通过不能闭合的声门或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这时如果自主呛咳能力不足且肺部物理治疗的缺陷就可以导致下呼吸道大量多重耐药菌聚集,当超过了机体的免疫能力时就会出现感染症状。由此不难看出,从定植到感染需要一个过程,有效的口鼻腔的护理、充分的肺部物理治疗和痰液引流是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的。
对于血行性感染来说,虽然患者皮肤或床单位内存在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可能,如果针对所有血路操作执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则可避免因打开血管通路的过程而造成的细菌入血。这种血路操作包括: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操作过程、经导管输注液体和药物、血流动力学监测、更换输液管路以及穿刺点的定期换药及消毒等。
总结来说,避免定植转化为感染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则:降低菌负荷,针对不能完全无菌的操作,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封闭感染入路:针对于需要绝对无菌的操作,如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操作等。
4.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耐药菌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医疗机构层面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最根本措施是减少抗生素的暴露时间。这样可以降低新生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可以减少病房内的耐药菌筛选压力,避免多重耐药菌成为优势菌。为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尽快明确感染的诊断:
如果确定存在感染,则需进一步明确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器官功能的影响等。而对治疗的反应则可以反过来对原诊断进行验证和修正。明确了感染部位和病原菌是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从而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
(2)尽快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转为目标性应用抗生素:
为了在病原菌不明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在抗感染的初始阶段需要选择广谱抗生素甚至需要进行联合抗感染治疗,这样在提高初始抗感染成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概率。尽早从广谱的经验性抗生素转化为窄谱的目标性抗生素应用是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策略。通过临床及相关检查尽快明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是快速转换的前提。
(3)尽早停用抗生素:
停用抗生素是避免多重耐药菌产生的根本。重症患者停用抗生素的前提是感染的有效控制。为了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需要关注感染部位局部抗生素的局部有效浓度、抗生素在重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改变等,通过优化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药间隔及用药方式等提高抗生素抗菌效果。另外,感染灶的有效引流也是能够尽早控制感染的重要因素。
5.强调依从性的重要性
当我们把院内感染的基本原则逐步分解成临床具体操作后不难发现,所谓的感染防控措施就要求每天的临床常规操作符合感染防控的要求。如洗手,要求接触患者前后需要洗手,且洗手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虽然简单,但要每天每次都严格遵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提高洗手的依从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增加洗手设施、使用对皮肤刺激小的皂液等。更重要的是宣教和监督。通过宣教可以让大家理解洗手的重要意义增加内在的依从性,通过监督可以提高洗手的外在促进作用。在整个感染防控的过程管理中,每一个类似的“小”细节就是感染防控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构成了整个院内感染防控的网络,而依从性是整个网络发挥作用的基础。
四、ICU在院内感染防控体系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1.ICU是治疗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
无论是外科大手术后,还是内科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院内感染,如院内获得性肺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这是ICU收治患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患者常常伴有发生院内感染多种易感因素,如大量侵入性操作、需要机械通气、自主咳痰能力下降等。在ICU的治疗中,除了针对性的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外,院内感染防控是整体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已经发生院内感染,如果不阻断继续发生院内感染的机制,则会陷入在治疗已有的院内感染的同时持续出现新的院内感染,最终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如在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同时,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新导管感染的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则会继续出现新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只有阻断新的院内感染的发生,入ICU时的感染才有治愈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院内感染防控不但能够预防院内感染,也是治疗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2.ICU获得性感染与医院获得性感染
诚然,ICU收治的患者通常是已经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或是具有院内感染的多种易感因素的患者。这类患者严格意义上不属于ICU获得性感染。由于ICU集中了全院的重症感染的患者,院内感染防控应该作为ICU质量管理和整体治疗策略的一部分。一方面,ICU应该通过不断完善感染防控体系,使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直到零;另一方面,ICU参与院内感染防控的整体管理,同时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防控提供必要的信息。
3.ICU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ICU不仅能通过完善自身的防控体系,降低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还能通过影响其他科室对易感患者或已经感染患者的管理,促进全院院内感染的控制。对于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如果能够得到完善的院内感染防控体系的保护,可以安全度过院内感染易感的高危阶段。如大手术后患者,由于气道自我保护能力严重下降或需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危状态,如果能够在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前即置于ICU院内感染防控体系的保护之下则可有效避免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从这个角度说,ICU完善的院内感染防控体系不仅能够降低ICU本身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可为降低全院院内感染发生率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由此可进一步降低抗生素使用频率。院内感染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新发的感染源,进而提高感染防控的效果,使重症医学科乃至全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走上正向循环。
(柴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