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吧,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拖延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压力山大”很黏人

“告诉我,告诉我,有什么事是做完了的?”

别误会,这句话不是胡小懒说的,而是拥有画家、哲学家、音乐家、发明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工程师等一大串头衔的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说的,在恶疾缠身、行将过世之际,这是他痛心疾首、满怀悔恨时发出的疑问。

他离世的时候,留给世人一箩筐的手稿,记载着无数有头没尾的伟大构想,包括直升机、机器人、坦克、温度计等的设计。人们把他誉为近代生理解剖学始祖和天才,可惜他在世时没有就其研究发表过任何一部著作;人们把他誉为最具才华的画家,可他留下的作品却不超过20幅。他有太多想要实现的想法了,可它们被拖延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胡小懒没有达·芬奇的天分,可他却慷慨地与伟人共同承担着拖延的害处。

周末早上,胡小懒坐在客厅里愣神,蔫头耷脑的,一言不发,一副“不正常”的样子。老妈在屋子里进进出出地忙活着,扫地、拖地、擦桌子,嘴里哼着歌,俨然没把伤心的儿子放在眼里。

胡小懒嘟囔了一句:“妈,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我为什么不高兴啊?倒是你,像霜打的茄子。”看来,老妈也不是什么都没看出来。

“唉,没事儿,就是最近特别烦!”胡小懒跟老妈像朋友,从小到大经常谈心。

“去玩会儿游戏吧!每次叫你吃饭,你都不动窝。玩得那叫入神。”老妈在提议时也不忘批评一番,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

“以前我还挺爱玩的,可昨天晚上玩了会儿,就觉得烦了,没什么意思。玩的时候,一直想着还有份策划没做出来,周一就得交了,心里特别着急。一着急吧,游戏就玩不好,总是输,然后就更心烦,整个人都不在状态。”胡小懒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周一就要交了,那你怎么还在这里愣神?赶紧去做啊!”老妈比胡小懒还着急。

“我也知道时间紧,可就是动不起来。想起那份策划案,改来改去好几次了,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客户还是不满意。我脑子里的那点想法,都被榨干了,可他们又催着要,我现在就跟愚公差不多,背着一座山,快累死了。昨天我就挺烦的,可想着不是还有周末吗?也就没往心里去。可到了现在,我还是静不下心来,一直拖着没动,我心里都快着火了……我都想,干脆转行得了,做这么一份费脑子的活,早晚得变成痴呆。”胡小懒越说越泄气了。

其实,烦恼又泄气的人,何止胡小懒一个人呢?所有拖延的人都如是,桌子上贴满了各种招人烦的“Deadline”、各种两天以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心里压力山大,手里却还在点着淘宝、微博,不拖延到最后一刻,不熬夜加班,就不算完。总觉得,到了那个份儿上,才能真正进入最佳状态,才能有高效率,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也不难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遵循一个规律:情绪需要一定程度的紧张,然后再予以释放,在一张一弛中,让人感受到释放紧张后的轻松感。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有那么多让人紧张的事,只不过是人有意无意地给自己设置了一些紧张的情境,而拖延就成了追寻“释放感”的途径之一。这一旦成为了习惯,就难以摆脱,甚至出现强迫症的倾向。

胡小懒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需要加班的时候,他也不会早早睡觉,非要打开个文档,假模假式地在那里耗着。等到压力真正降临时,他又开始焦头烂额,一边抱怨压力大,一边辛苦地干活,但他却不知道这些压力都是自己造成的。

表面看起来,拖延的人像是拒绝压力,可实际上他们需要压力,需要借此给自己带来释放情绪的机会。

心理学家发现,尽管紧迫感可以带来一定的效率,但一件事拖到最后,会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做事,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让人充满忧虑、焦灼和内疚感。就算完成了任务,也会觉得筋疲力尽,而且慌慌张张地做事,很容易犯错。

相反,如果从一开始就有条不紊、从从容容地开展工作,心里会更加踏实,完成任务之后也会更有成就感,也更能增强自信心。不过,这样的感受,胡小懒似乎很少体验过。他所感受到的,不过是当“亚历山大帝”的烦恼和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