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佚名 《诗经》
孔子曾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口中的诗就是指《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读《诗经》就不会有优雅的谈吐。众所周知,《诗经》乃中华第一诗集,它集大俗大雅于一身,用诗歌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其中不仅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蕴含着唯美的文学修养以及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孔子说,《诗经》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也正是缘于此,他才如此推崇《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先秦时称其为《诗》。春秋时期,孔子对《诗》进行了编订,以合乎礼仪为标准进行删减,保留了三百一十一首诗歌,但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六首只有题目,没有内容,称为笙诗,故实际上只有三百零五首,所以《诗经》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诗经》这个称呼在西汉时才使用,因为它在此时开始被列入“五经”,奉为儒家经典。
《诗经》的作者并非一人,有周王朝的乐官,也有公卿列士等,另外里面还收集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且来源地域非常广泛。相传中国周代历朝都设有采诗官,他们经常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一些能够反映民间喜乐、疾苦的歌谣整理后交给乐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天子了解民生的主要途径,也是施政的重要借鉴信息。于是这些民歌便被朝廷收集了起来。
相传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因此他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佑过三代帝王,辅佐到周幽王时,幽王因听信谗言将他杀了,后知道错杀了他,便为其铸了一个金头厚葬。尹吉甫还是一个文学家,《诗经》中的《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便是他所作。
《诗经》是配乐演唱的乐歌,按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从十五个诸侯国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又有“十五国风”之称,总共一百六十首,占《诗经》诗歌总量的一半以上。因为是地方民歌,“风”大多显得风格活泼、感情细腻,生活气息很浓。例如开篇的《关雎》道出了初涉爱河的青年的心声,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轻快活泼,广为流传;《谷风》则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抛弃的痛苦,甚至连一些生活细节也描写得细致入微;还有《伐檀》《硕鼠》《氓》等一些“风”的代表作都有很强的故事性,让人感觉其所塑的形象更为鲜活。“风”在《诗经》中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为最佳。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分为三十一篇,多半为士大夫所作;“小雅”分为七十四篇,大部分是贵族文人所作,抒发的是个人情感,其中也有类似民歌的劳人咏歌。
“颂”全部为贵族文人所作,共四十篇,其中“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其内容多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上大部分是祖先的歌功颂德之辞。
《诗经》中主要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直抒胸臆,比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比如,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还有在《硕人》一篇中,用“柔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肌肤,“瓠犀”喻美人的牙齿,等等。
“兴”又称“起兴”,一般用在诗篇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先吟咏其他事物,为要吟咏的内容做铺垫,在诗歌中具有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的重要作用。例如,《卫风·氓》开头写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只是表现人物思绪游移不定,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这是比较原始的“兴”。在后来的发展中,“兴”又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本是诗人所见之景,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表达爱意,恰可借此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的诗歌在词句结构上大多采用叠复的形式,同时注重叠字、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因此《诗经》中的语言准确、形象、优美。但是,《诗经》并不仅仅是一部诗集,透过它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周代(从西周到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面貌的真实反映。比如,《大雅·生民》《大雅·公刘》《大雅·绵》《大雅·皇矣》《大雅·大明》等叙事诗,记载了周部族的兴起、发展,到建立周朝的历史;《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揭示了奴隶主的贪婪和坐享其成,反映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说明奴隶们开始觉醒;《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表现了征夫思念家乡亲人以及对战争的怨恨,而《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家中妇人对征夫的思念。由此可见,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让人民深受其苦。除此之外,《诗经》中还完整描述了当时的劳动场景,如《周南·》《豳风·七月》《小雅·无羊》等;还有很多记述青年男女的爱情的诗,如《秦风·蒹葭》《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王风·采葛》等。
《诗经》之所以能被奉为儒家经典,是因为除了其诗集本身的独特含义之外,它更表现出了一种“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疾苦,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可以说,《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