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译注(国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1],常见则不疑[2]。

阴在阳之内[3],不在阳之对[4]。太阳[5],太阴。

注释

[1]备周则意怠:防备周密的情况下,人的意志就会松懈。备,准备、防备。周,周全。怠,松懈、怠慢。

[2]常见则不疑:对于常见的事物,人们往往不加怀疑。这两句是对人们心理习惯的分析。运权谋者必须善于抓住人的心理。

[3]阴、阳:这本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一对概念,两两相对以贯穿一切事物。在《三十六计》中,阳指公开,暴露;阴指机密,隐蔽,尤其指阴谋权术。

[4]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秘密乃在暴露之中,而不是在暴露的背面。因为前面说过,对于经常见到的事物人们往往不加注意,那么秘密藏在其中反而不被发觉,这样更易令人防不胜防,可见其权术之高明。

[5]太阳,太阴:极其暴露的,也就是极其隐秘的。太,极。

译文

防备周密的情况下,人的意志就会松懈。对于常见的事物,人们往往不怀疑其中有诈。秘密的阴谋就在公开的行为之中,而非与公开的行为相对立。很多情况下,至为暴露的,也就是至为隐秘的。

计名探源

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高丽国以宁东土。

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唐太宗见眼前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将问及过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

忽传一个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并声称已独备三十万过海军粮。帝大喜,便率百官随此人来到海边。只见一条通道用彩幕遮围,十分严密。此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皆是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入座,宴饮乐甚。

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太宗惊警,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苍茫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在百姓家里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此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假扮,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通过战略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原意的“天”是指天子,在应用中含义转变,代指敌方。

用计案例

宋太祖赵匡胤使用此计,从而安定了天下。

北宋初年,宋太祖担心臣下兵权太重而不利于中央集权,故此,他总以宴饮之乐使将帅们陶醉。不少将帅大吃大喝的同时,又在积累个人财富。

宋太祖又担心将帅手中财货过多,对朝廷不利。他就赏给每个将帅一块地,让他们建私宅。私宅建成后,宋太祖又赐宴祝贺,再三劝酒,使得将帅们个个大醉,连家都回不去。于是,各家派一个儿子,接各自的父亲回家。宋太祖送至大门口,对将帅们的儿子说:“你们的父亲都愿意献给朝廷十万缗钱。”

回到家,醉醒后,将帅们都问家人自己是如何回来的。各家儿子都将宋太祖说的话告诉了其父。将帅们都弄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说的了,但都如期向朝廷上缴了钱。

宋太祖运用了瞒天过海之计,既不伤体面,朝廷又得到了实惠,将帅们更无话可说。

此计重点在一“瞒”字。瞒,并非偷偷摸摸,而是以最公开最平常的行动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夺取胜利。此计用得好不好,就看你“瞒”得如何。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1],敌阳不如敌阴[2]。

注释

[1]共敌:使敌人集中,意图全部歼灭。分敌:使敌人分散,从而各个击破。

[2]敌阳:正面攻打。敌阴:背面袭击。

译文

打集中之敌,不如用计迫使其分散,然后各个击破;与其正面攻打,不如从其侧或绕其后,击其薄弱之处。

计名探源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将中山强占了。

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是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这孙膑曾是庞涓的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曾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辅助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自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途中又遭伏击,与齐军战于桂陵。魏军长途跋涉后已很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

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遭到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从此名扬天下,世传其兵法。

用计案例

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领兵数十万进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将天京城围得水泄不通。天王洪秀全召集众将商议。忠王李秀成献计:“如今敌众我寡,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拨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去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敌人定会分兵去救,天王可乘此机突围,我也回师,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英王陈玉成对此计深表赞同,表示也愿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洪秀全批准了这个计划。

这年正月初二,正值春节,清军仗着人多,又加上围城已久,略有懈怠。午夜时分,李秀成、陈玉成各率一支人马,从东南角敌方薄弱处突围。清将和春见只是小部队逃窜,也没去追。

二王突围后,李秀成奔杭州,陈玉成奔湖州(浙江)。李秀成来到杭州城下,急令士兵攻城,但却被击退。原来,杭州乃清军粮草基地,城内有万余人把守,戒备森严。他们见太平军人少,于是只坚守城中,并不出击。三天三夜过去了,李秀成焦急万分。

此时,天忽降大雨,清军见他们久攻不下,兵力又少,于是稍有松懈,躲进城堡避雨。李秀成乘着雨夜,派一千勇士,登云梯偷上城墙。等清兵发现,城门已大开。李秀成率部冲入城中,攻下杭州。

为吸引围攻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粮草。和春闻讯,知道杭州失守,断了军中供给,急令副将张玉良率兵十万,火速去救杭州。

洪秀全见清军正在调动,知道计策成功,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此时李秀成与陈玉成会合,绕道而行,机智地避开了赶回杭州的张玉良大军,回师天京,与洪秀全城内城外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使清军阵势大乱,死伤六万多人,一败涂地。

清军惨败,天京之围被解。清军元气大伤,短时间里已无力再攻打天京了。

此计重点在一“迫”字。一拳出手,必须击中对方软肋。软肋所护之处正是人体最重要部分,他不得不分散手脚与注意力加以自保。所以此计用得好不好,就看你这一拳点得准不准。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1],友未定[2],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3]。

注释

[1]敌已明:敌人是谁已经明了。

[2]友未定:友方是谁、其态度如何尚未确定。

[3]损:六十四卦中的损卦,见《易经》。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仍在犹豫中。此时应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使其态度立即明朗化,矛盾的焦点就转移了。在这场争斗中,自己可以不出力或少出力。

计名探源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损卦推演而得。彖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盟友在做出牺牲的同时,也得了利益,其中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此计的内容早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已有,而“借刀杀人”一语是出于明代戏剧《三祝计》。此剧是说北宋时期,范仲淹的政敌密谋,让从未打过仗的范仲淹任军队统帅讨伐西夏,用西夏人的刀杀他。戏中一句:“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如何?”

用计案例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前往游说齐相田常。

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占据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

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越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

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此计的重点在一“借”字。借是有条件的,或阐明利害,或许以重利。借刀之外还要借手,使这只手尽快地动起来。他人矛头相对,你才可以脱身。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1],不以战;损刚益柔[2]。

注释

[1]困敌之势:困住敌人的势头,拖困敌方的势力。

[2]损刚益柔:敌方强大的力量劳之使减损,我方柔弱的力量逸之使增强。损、益,减损与增强。刚、柔,刚强与柔弱。依照道术观察,刚者虽强而不能持久,而柔者虽弱而能持久。所以老子说:“柔弱胜刚强。”

译文

要使敌方处于困窘的局面,不一定非用强攻硬打的方式,可以以拖延时间的方法,挫其锐气,使其疲惫懈怠,而自己在此期间休养生息,由劣势转为优势。

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用计案例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的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副坚壁固守的姿态。

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只想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待动,创造战机,积极调动敌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地等待。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1],就势取利[2],刚决柔也[3]。

注释

[1]害:弊病,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2]就势取利:凭着自己的优势从敌人那里获利。

[3]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其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垮。以刚决柔,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这里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

译文

当敌对方内部混乱,危难深重之时,要抓住这一有利形势,或抢占它的土地,或掠夺它的百姓,或吞并它的国家,获取利益。这是强者决定弱者命运的时刻,要坚决果断,不可坐失良机。

计名探源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趁火打劫”一语出自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路宿一庙,庙中方丈想贪占唐僧袈裟,半夜火烧禅堂,想将他们师徒烧死。火光惊动黑风洞妖怪,本想帮助救火,但一见袈裟是佛门宝物,救火之意顿失,趁火打劫,拿起袈裟,径自回了黑风洞。

用计案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争霸,战事频仍。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

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糜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

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不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

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此计的关键一字是“趁”字,时间短暂,必须手疾眼快,不然等对方回过神来,你就坐失了良机。还要坚决,也许在你犹豫的一刹,还会有另一只手伸来。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1],不虞[2],坤下兑上之象[3],利其不自主而取之[4]。

注释

[1]乱萃:语出《易经》萃卦,其彖辞云:“乃乱乃萃,其志乱也。”萃,通“悴”,即憔悴。这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2]不虞:意料不到。

[3]坤下兑上:在《易经》中,坤和兑属于基础八卦中的两卦,两卦叠加便成了萃卦。下卦为坤,坤为地;上卦为兑,兑为泽。表示有泽水淹及大地,即洪水横流之象。

[4]利其不自主而取之:在他不由自主的情况下从中取利。

译文

当敌人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应付突发状况,全军乱成一团的时候,如卦书形容的洪水泛滥成灾,天下一片混乱一样,要利用其一时还不能自主把握方向,正溃不成军的这一有利时机,发起猛攻歼灭之。

计名探源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我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此计之名出自唐代杜佑所纂《通典·兵六》一章:“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淮南子·兵略训》也早有“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作为重要的用兵之道。

用计案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遂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准备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以为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即命令部队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

班超的部队如从天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到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大势已去的报告,只得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此计的关键在于东西两面配合默契。“声东”,东边必须装得像,只有像,才能使敌方迷惑,作不出正确判断而发昏;“击西”,西边必须做到绝对机密,只有机密,才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措手不及才会生乱。“像”与“机密”缺一不可,不然,反会使自己陷于被动和危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