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8
第一份战争编年史

约公元前2700年,在苏美尔,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征服了他的数个邻邦。

当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时,他们的历史就从“曾经如何”演化为可知的确凿的过去。这里的人开始把打赢战争、谈判交易和建造寺庙等事件都记录下来。到了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可以用碑文和铭文详细地列出王表。

史诗故事虽然往往描述了恶魔般的对手和超自然的能力,但是在这层幻想的外衣下仍然保留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轮廓。而到此时,人们可以把史诗故事和更倾向于描述事实的文字记录结合起来。这并不是说石碑等上面的铭文显示的就是一种新的令人震惊的客观事实;撰写这些铭文的人是国王任命的史官,国王花钱让他们记录国王的成就,所以他们自然会夸大和美化恩主的事迹。据亚述铭文记载,几乎没有哪个亚述国王曾经打过败仗。但是,通过比较交战双方中两个都宣称取得胜利的国王的铭文,我们通常可以推断出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在苏美尔,文明的出现是为了区分并隔离开穷人和富人,最早从公元前4000年起,城邦之间就不断爆发战争。根据寺庙铭文、王表和人们搜集来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梳理出最早的一系列战役,这构成了第一份战争编年史。

公元前2800年左右,苏美尔国王梅斯克亚加什(Meskiaggasher)统治着乌鲁克城。乌鲁克就是今天伊拉克东南部的城市瓦尔卡(Warka),它是苏美尔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最晚在公元前3500年就被苏美尔人占领了。考古学家把从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200年这段苏美尔的历史称作乌鲁克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陶器具有某种特定的特征,而不是因为乌鲁克城邦。而“早王朝时期”(Early Dynastic Period)指的大致是从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350年这段时期。这个时期通常被细分成早王朝一期(EDⅠ,约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750年)、早王朝二期(EDⅡ,约公元前2750年至公元前2600年)和早王朝三期(EDⅢ,约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350年)三个时期。在梅斯克亚加什统治时期,乌鲁克是苏美尔所有城邦中最大的(据我们所知是如此)。它的城墙有2.6公里长,5万人住在城里及其周围。城里有两个巨大的寺庙建筑群。在被称作库拉巴(Kullaba)的寺庙群中,苏美尔人聚集在这里供奉朝拜遥远而又沉默的天神安(An);在伊安纳(Eanna)寺庙群里,人们虔诚地供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爱情与战争女神依南那。在梅斯克亚加什统治时期,有一尊依南那的小雕像矗立在伊安纳寺庙建筑中,而且可能是安放在一个祭坛上。雕像的面部,又被称作瓦尔卡的面具,出土于1938年。2004年4月美国出兵伊拉克期间,该面具被人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劫走。偷盗者被邻居告发,他向伊拉克警方供述称,依南那的头被埋在了自家的后院;同年9月,警方用铲子将其挖出,并交还给伊拉克文化部。

这么一座巨大且历史悠久的城市实际上并不是苏美尔王冠上的明珠,梅斯克亚加什当年对此一定备感屈辱。苏美尔王冠上的明珠这一荣誉仍然属于基什,这座城邦的国王宣称拥有最高的王权。那时,基什已经将圣城尼普尔置于自己的保护(控制)范围内,而尼普尔是供奉主神恩利尔的神殿的所在地,每一个苏美尔城邦的国王都要来这里献祭供奉,寻求神灵的保护。基什虽然不是苏美尔最强大的城市,但是在这个区域却享有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影响力。就像纽约市,它既不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其军事中心,但是仍然被视作美国的文明中心——尤其是对于外国人来说。

梅斯克亚加什似乎并不是一个甘当“老二”的人。他的王权可能是从乌鲁克法定的统治者那里夺来的;在苏美尔王表中,他被描述为太阳神乌图(Utu)的儿子,这是篡位者试图使自己的权力变得合法化的惯用手段。而且,苏美尔王表还告诉我们,在位期间他曾“上山下海”。这似乎比伊塔那升天还要简单直接。控制了乌鲁克之后,梅斯克亚加什就开始扩大其统治;不过他并没有染指苏美尔其他城邦(乌鲁克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进攻拉格什或基什),而是控制了穿越海上和周围崇山的贸易道路。

在发动战争之前,他必须先控制贸易通道。梅斯克亚加什需要刀剑、战斧、头盔和盾牌,但是在两河流域的平原地带金属很稀缺。基什的铸造匠人可以从北方获得原材料,沿着河道将其运输过来;乌鲁克则需要在南方找到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带所缺乏的这些原材料。

其实有一个位于南方的资源产地就近在咫尺。一座极好的铜矿坐落在马根(Magan)——阿拉伯半岛东南部,也就是今天阿曼所在的地方。根据拉格什和其他地方的楔形文字泥板上的记载,很早的时候,铜矿山(阿尔·哈吉尔山)的矿藏有20米厚,当地还有冶炼矿石的熔炉。

但是到达马根的道路要穿越阿拉伯沙漠,非常难走。在马根的多个港口,苏美尔人的芦苇船(用沥青堵住缝隙后能够携带20吨的金属)用粮食、羊毛、油等来换取铜。梅斯克亚加什备战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确保(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通过战争)乌鲁克商人从阿曼湾到马根的道路畅通无阻。

地图8-1 梅斯克亚加什的贸易

但是,苏美尔的金属冶炼匠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纯铜。早在梅斯克亚加什开始统治的300多年前,金属冶炼匠人就知道往铜里添加10%的锡或砷,由此混合而成的合金就是青铜。青铜的强度比黄铜高,更容易铸造成形,打磨后也会得到锋利的边缘。换句话说,苏美尔人早已经走出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这些特殊的时代名称就像是移动的宴会,从一个文明转移到另一个文明。苏美尔的青铜时代是从公元前55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此时金属冶炼匠人开始制造青铜,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入青铜时代;对于北欧人来说,他们很晚才学会将软的纯铜制造成工具和武器,他们处在石器时代的时间更长,而且他们的铜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50年,比苏美尔人晚了700年。

为了获得最好的青铜,梅斯克亚加什还需要锡。加入了砷的青铜强度要弱一些,打磨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时间久了,砷会让手艺精湛的工匠中毒而死,这样下去可没法建立兵工厂。所以,梅斯克亚加什所谓的“上山”很可能就是上山寻找锡,这种锡出产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岩质山坡,也可能在更远的北部,也就是里海南部陡峭的冰封的厄尔布尔士山脉。梅斯克亚加什带领着他的士兵深入到群山的隘口,迫使山地部落为他提供可以将铜转变成青铜的金属。

乌鲁克武装好了军队,但是梅斯克亚加什在有生之年却没能看到胜利。他去世后,他的儿子恩麦卡尔(Enmerkar)继承了王位。

恩麦卡尔要想不负众望,延续他父亲的盛名,恐怕很不容易。要想超过一个“上山下海”无所不能的人是件很难的事。后来,出现了一篇很长的史诗故事,名叫《恩麦卡尔和阿拉塔王》(Enmerkar and the Lord of Aratta),讲述了他是如何赢得自己的声誉的。

阿拉塔并不是一个苏美尔城邦。它坐落在东部山区,大致是在里海南边的某个地方。这里的居民是埃兰人(Elamites),所说的语言和苏美尔语毫无关联(事实上,这种语言至今尚未被破译)。埃兰人的城邦并不出产锡或铜,但是出产贵金属和宝石,如银、金、青金石等,而且多年来他们一直用青金石这种半宝石来和苏美尔人交换粮食。

恩麦卡尔感到自己一直站在“上山下海”的父亲的影子里,所以决定挑战一下他的贸易伙伴。他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政治理由去这样做,但阿拉塔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借口。如果他能把阿拉塔纳入自己的版图,他就可以掌控一个乌鲁克一直垂涎的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拥有丰富的矿藏、锻造金属的匠人和磨石匠人,他肯定也能因此获得盛名。

于是,他传话给阿拉塔王,宣称依南那(恰好也是阿拉塔的主神)喜欢乌鲁克更甚于阿拉塔,所以阿拉塔人应该无偿送给恩麦卡尔金银珠宝,以示臣服。

这实际上等于是宣战,于是阿拉塔进行了反击。不幸的是,恩麦卡尔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史诗故事里,两个国王相互之间试探了一下,女神依南那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让恩麦卡尔相信,她当然是更爱乌鲁克,但是对阿拉塔也是有感情的,因此她希望恩麦卡尔不要踏平阿拉塔。在故事的结尾,阿拉塔的埃兰人最终并没有臣服于恩麦卡尔。

由于这个故事是由苏美尔人而不是由埃兰人记录的,所以这种模棱两可的结局很可能是苏美尔人对战败的一种粉饰。恩麦卡尔死时膝下无子,也没能扩大他父亲的帝国,却让梅斯克亚加什王朝过早地结束了。

恩麦卡尔的王位由他手下的一个叫卢加尔班达(Lugulbanda)的武士继承,有好几个史诗故事专门记述他的事迹。卢加尔班达之后,另一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武士获得了王位。由此,父位子承的血缘继承似乎被打破了,而乌鲁克也暂时没有再试图兼并其他城邦。

然后,在大约100年之后,乌鲁克试图再次主宰苏美尔。此时乌鲁克有了一个新国王,他也是一个篡位者,叫吉尔伽美什(Gilgamesh)。

根据王表记载,吉尔伽美什的父亲并不是国王。他很可能是库拉巴寺庙里的一位高级祭司,主持太阳神安的祭仪,而且本人也受人敬仰。苏美尔王表说他是个“力鲁”(lillu),意为他具有神力。虽然在苏美尔有一段时期国王同时也是大祭司,但是那个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很多年来,苏美尔城邦的神权和政权都是分离的;吉尔伽美什作为祭司的权力可能是继承来的,但是他同时也攫取了本不属于他的君权。

吉尔伽美什上台后不久,就有一个史诗故事说恩麦卡尔的贴身武士卢加尔班达是他的父亲。表面上看这么说是很愚蠢的,因为在吉尔伽美什出生的(至少)数十年前,卢加尔班达就已经夺得了王座。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企图改写自己个人历史的人的角度来看,认卢加尔班达作父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武士国王,他骁勇善战,但又总是能够历经浴血奋战而安然无恙。在吉尔伽美什统治时期,卢加尔班达(也许已经死了30年了)被奉为苏美尔人的英雄。再过100年,他甚至会被人奉为一个神。因此,他给吉尔伽美什的世俗政权披上了不朽的光环。“Enmerkar and the Lord of Aratta,” translated by J. A. Black, et al., in The Electronic Text Corpus of Sumerian Literature at http://www.etcsl.orient.ox.ac.uk/ (1998– ); hereafter abbreviated as ETC.

吉尔伽美什的第一次冒险是试图获得乌鲁克的王权,取得成功之后,他就开始谋划新的任务。那时基什仍然从未被征服过,基什的国王也保护着圣城尼普尔,并声称对所有城邦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

史诗故事先是把吉尔伽美什的时代提前了,后又对其进行了颇多美化吹捧,但是,当我们把史诗故事中对这位年轻的乌鲁克国王的虚构剥去之后,还是能看到他鲜明的个性。吉尔伽美什想得到一切:忠实的同伴、王位、王室头衔、“基什之王”的称号,以及永生。

吉尔伽美什在向其邻国宣战前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加固城墙。《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序言说:“在乌鲁克,(吉尔伽美什)修建城墙,一座宏伟的防御土墙……即使在现在看来,这堵外墙……它仍然闪耀着黄铜的光芒;内墙也无与伦比。”Translated by Sandars, p. 61.

所谓的铜是后来夸张的说法。此时的乌鲁克的城墙连石头的都不是,更不用说是铜的了;城墙是用从北方运来的木头建成的。吉尔伽美什北上取得木材的过程在史诗里也有所反映。史诗中说,他冒险去了北方的雪松林,想在那里为诸神建立一座纪念碑,但是在建碑之前他必须战胜森林巨人——“一个伟大的战士,一头善战的公羊”,也就是那位巨人;或者,用苏美尔语来说,就是“洪巴巴”(Humbaba)。Sandars, p. 71.感谢N. K. 桑达斯在她翻译的介绍性文章中强调了吉尔伽美什北上之旅的多种历史可能性。实际上,吉尔伽美什碰到的并不是什么巨人,而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埃兰人,他们不愿意将自己最有价值的资源拱手交给别人。

加固城墙之后,吉尔伽美什严阵以待,要跟基什王叫板。

当时的基什王名叫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gesi),在傲慢的吉尔伽美什夺取乌鲁克政权之前,他就已经统治基什很多年了。恩美巴拉格西是第一位在位时间能够被估算出来的苏美尔国王。他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掌权,这使我们也能够确定吉尔伽美什的时代。参见第3章。他不仅是基什的国王,还是圣城尼普尔的保护人。

在那里发现的铭文告诉我们,恩美巴拉格西在尼普尔建造了一座“恩利尔圣殿”。恩利尔是苏美尔的主神,主管空气、风和暴雨,兼掌命运牌,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据记载,有一次恩利尔发怒了,让人间洪水泛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受人爱戴的神。但是,由于恩美巴拉格西建的神庙是恩利尔最喜欢的,因此基什王对得到这位神的庇佑很有信心,根本就没把南部那位年轻的挑战者当回事。

与此同时,吉尔伽美什正在调动乌鲁克的军队。所有的战争器械都被投入使用:步兵举着皮革盾牌、长矛和斧头;用从北方运来的木头做的战车,由人力和牛拉着;还有一根沿着幼发拉底河逆流而上拖来的巨大的雪松圆木,用于撞击基什的城门。在古代世界,战争是人类最发达的技能。早在约公元前4000年,壁画上就刻画有以下场景:手执长矛的士兵、活着的和已经被处死的囚犯、被攻破的城门,以及被包围的城墙。

攻打开始——然后很快就失败了。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个结果,是因为苏美尔王表记录了恩美巴拉格西是老死的,他的儿子阿伽(Agga)顺顺当当地继承了基什王位。此处依据图马尔铭文Tummal Inscription出自塞缪尔·克莱默(Samuel Kramer),The Sumerians, pp. 78–80。克莱默博士还将铭文与王表和三个城邦间的战争进程进行了匹配。

吉尔伽美什为什么撤退?

在所有以吉尔伽美什为主角的传说中,这位核心人物的形象始终如一:年轻、进取、冲动、精力过人,放在今天就是那种每晚只睡三个小时,从床上爬起来立即就能投入工作,不到25岁就建立了一家航空公司的人,要不就是那种不到28岁就建立并卖掉了四家公司的人,或者是那种不到30岁就写了一本自传的人。另外,还有一点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这种旺盛的精力把吉尔伽美什治下的民众折磨得疲惫不堪。史诗记载,人们被无休止的冒进搞得疲惫不堪,最终不得不祈求诸神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在实际的历史中,他们可能只是退缩不前;没有了民众的支持,吉尔伽美什被迫退兵。

毕竟,任何苏美尔城市的王,都不是绝对的统治者。在吉尔伽美什北上的故事中,在出发前他要得到长老会的批准。对于苏美尔人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迫使他们必须时刻警惕,防止邻邦入侵,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人人都有很强的保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他们是最早编写法典的人,法典中规定了他人自由的权限,以避免任何人犯错。对于国王滥用自己的权力,他们不可能长期保持沉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是拒绝再次发动战争的。

吉尔伽美什仍然决心要征服基什。但是另一方的基什王阿伽却打算讲和。一则名叫“吉尔伽美什与基什的阿伽”的诗歌故事提到,阿伽派遣使节去见吉尔伽美什,表示希望建立友好关系。

吉尔伽美什似乎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没有把它看作和平的信号。故事中说他先是召集长老会成员,告知了他们阿伽送来的消息。可是,接下来,他没有接受求和,反而提出要再次发动进攻:“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口水井要去征占。我们是否应该臣服于基什的圣殿?不,我们应该拿起武器攻击它!”“Gilgamesh and Agga of Kish,” in ETC.

长老会拒绝攻打基什,他们告诉吉尔伽美什,他应该修好自家的水井,而不是去抢占别人的。但是吉尔伽美什却扭头求助于另一个议事会:青年会(苏美尔语称为“体格健全者”)。“你们以前从未屈从于基什!”他对他们说。在他又说了一番煽动的话后,他们开始朝他不断欢呼。他们朝他喊:“忠于职守,同仇敌忾,士兵护卫着(基什)王之子——谁人能敌?你是众神的宠儿!你充满活力!”

不要臣服于基什的圣殿!

我们年轻人难道不应该拿起武器去攻打它?

伟大的神灵创造了乌鲁克,

巨大的城墙高耸入云。

基什的军队不堪一击,

那些士兵看到我们会望风而逃。

由于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吉尔伽美什决定再次攻打基什。

 

在苏美尔城邦中,由长老会(睿智但是无力作战)和青年会(健壮但是头脑发热)组成的双重议事会制度非常普遍。在古代近东地区,这种议事结构存在了几个世纪;很久以后,伟大的希伯来国王所罗门的儿子在继位的时候就采纳了青年会的鲁莽冒进的提议,而忽略了长老会的和平提议,把他的国家一分为二。

吉尔伽美什跟所罗门之子一样,也采纳了青年会的提议,但是结局令人扼腕。对基什的这一次攻打旷日持久;后来,乌鲁克的民众开始反对;最后,吉尔伽美什再次撤兵。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最终打败基什并且获得基什王和尼普尔守护人头衔的不是吉尔伽美什,而完完全全是另一个国王:乌尔王。

乌尔在乌鲁克南边,离基什很远,几十年来它一直都在暗中积蓄力量。乌尔国王美撒尼帕达(Mesannepadda)的寿命似乎超乎寻常的长。在吉尔伽美什对基什的第二次攻打节节败退之时,美撒尼帕达已经在位数十年。他的年岁比吉尔伽美什大得多,甚至比此时已经去世的恩美巴拉格西还要大。他也想拿下基什;同时,他也不是乌鲁克的盟友。

但是在发动进攻之前,他愿意等待。吉尔伽美什撤退后,基什已经变得很弱,美撒尼帕达乘机进攻,取得了胜利。所以说,最终是美撒尼帕达,而不是吉尔伽美什,终结了基什的第一个王朝,控制了圣城尼普尔。由于吉尔伽美什的子民不愿意再次发动战争,他那超人的精力只能被禁锢在城墙以内。

不过,继承机制再次发挥了作用。恩美巴拉格西在去世时,把守卫城池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结果基什陷落了;吉尔伽美什则静观其变,等着掌权的年迈的美撒尼帕达去世,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麦斯克亚古纳(Meskiagunna),让他来做乌尔、基什和尼普尔的统治者(也许是要等到目睹过他两次失败的长老都去世之后)。时机一到,吉尔伽美什发动了第三次战争。 王位的传承似乎是这样的:

这一次,他胜利了。经过艰苦鏖战,他打败了麦斯克亚古纳,夺取了后者的城邦,同时获得了麦斯克亚古纳通过战争获得的领土。经过这最后一搏,吉尔伽美什终于成为苏美尔的四大城邦基什、乌尔、乌鲁克和圣城尼普尔的统治者。

几十年来,吉尔伽美什一直处心积虑想要征服基什,现在他所统治的苏美尔领土比以前任何国王的都大。但是,他的统治没能维持多久。即使是精力过人的吉尔伽美什也无法抵抗衰老,他在取得胜利后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后,他的四边形王国、基什王的头衔,以及所有有关他的传奇故事都转移到了他儿子身上。


[1] 王位的传承似乎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