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 Max 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技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常用修改器建模方法

前面讲解了创建基本模型的方法,本节将介绍如何利用修改面板中的编辑修改器对基本模型进行修改,从而得到更加复杂的模型。

修改器是3ds Max的核心部分,3ds Max 2012自带了大量的编辑修改器,这些编辑修改器以堆栈方式记录着所有的修改命令,每个编辑修改器都有自身的参数集合和功能。操作者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模型添加编辑修改器,从而得到最终所需要的造型。修改器命令面板由上至下排列分为“名称和颜色”“修改器列表”“修改器堆栈”和“当前编辑修改器参数”四个区域,如图2.30所示。

图2.30 修改器命令面板

利用二维图形来制作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是以二维图形为基础,通过挤压、车削和放样等操作生成比较复杂的三维模型,是很实用的方法。虽然利用图形创建工具也能产生很多的二维造型,但是这些造型变化不大,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通常是先创建基本二维图形,然后通过编辑样条线修改器对其进行编辑和变换,从而得到最终所需的图形。

常用的二维编辑建模方法包括“车削”建模法、“倒角”建模法、“倒角剖面”建模法、“挤出”建模法和“放样”建模法。

2.3.1 “车削”建模法

车削修改器是通过二维轮廓线绕一个轴旋转从而生成三维对象。对于大多数中心放射的模型,如水杯、花瓶、陶瓷、水果甚至柱础等模型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制作,如图2.31~图2.33所示。

图2.31 用车削命令制作的苹果

图2.32 用车削命令制作的花瓶

图2.33 用车削命令制作的柱础

以花瓶制作为例,其操作步骤为:首先在视图中绘制样条线,如图2.34所示,然后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添加车削修改器,如图2.35所示。在旋转修改器的“参数”卷展栏中可以设置模型的参数。

此例是以Y轴为方向,对齐为最小。同一样条线曲线按不同的方向与对齐方式可以旋转出不同的造型,这一点需要大家通过练习加以理解并熟练掌握。

图2.34 绘制花瓶的样条线

图2.35 车削命令完成后的花瓶效果

2.3.2 “倒角” 建模法

在边界上加入直形或圆形倒角,使之形成带有厚度和倒角的三维模型。此模型主要用于制作如三维桌面、立体文字造型等,如图2.36、图2.37所示。

图2.36 倒角桌面

图2.37 倒角文字

以字体制作为例,其操作步骤为:首先在视图中创建二维字体,如图2.38所示,再单击“倒角”编辑修改器的“参数”卷展栏,如图2.39所示。

图2.38 创建二维字体

图2.39 添加倒角命令

在倒角修改器的“参数”卷展栏中可以设置“倒角值”参数,得到的效果如图2.40所示。

图2.40 设置参数完成后的效果

① 起始轮廓:设置原始样条线的外轮廓大小,如果数值为0,将以原始样条线为基准进行倒角制作。增加数值会将原始样条线放大后进行倒角操作。

② 级别:共提供了3个倒角级别,可以分别在模型的两端和中间产生倒角效果。

③ 高度:设置倒角的高度。

④ 轮廓:设置倒角的轮廓大小。

2.3.3 “倒角剖面”建模法

“倒角剖面”修改器是一种用二维样条线来生成三维实体的重要方式。在使用这一功能之前,必须事先创建好一个类似于路径的样条线和一个截面样条线,然后进行建模,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套、画框、吊顶角线等造型,如图2.41所示。

图2.41 利用倒角剖面制作的画框(一)

以画框为例,制作步骤如下。

① 在场景中创建放样所需的两个样条线,一个作为放样截面,一个作为放样路径,如图2.42所示。

图2.42 创建完成后的放样截面和放样路径

② 选择放样路径样条线,然后在“修改”命令面选定其中一个造型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板中为其添加“倒角剖面”修改器,在其下“参数”卷单上选择“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展栏中选择“拾取剖面”,在视图中选择放样截面,建成画框模型,如图2.43所示。

图2.43 利用倒角剖面制作的画框(二)

2.3.4 “挤出”建模法

“挤出”修改器可以为样条线增加厚度,使二维形体拉伸成为三维造型。由于它可以自动把附加结合到一起的内部封闭图形看成孔洞,常用来制作带窗口的墙壁或吊顶等造型。以吊顶造型为例,制作步骤如下。

① 在视图中绘制代表吊顶造型截面的二维样条线,如图2.44所示。

图2.44 创建矩形二维样条线

② 在视图中已绘制代表吊顶造型截面的二维样条线框中建立圆形作为镂空造型,如图2.45所示。

图2.45 镂空圆形样条线

③ 选定其中一个造型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如图2.46所示。

图2.46 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

④ 选择“修改”命令面板中的“附加”选项,在视图中选定另一个图形把两个图形结合到一起。

⑤ 在“修改”命令面板中为其添加“挤出”修改器,“挤出”数量为200,如图2.47所示。

图2.47 添加“挤出”命令并设置“挤出”数量后的效果

还可以通过“挤出”的参数,设置卷展栏修改模型的参数。“参数”卷展栏可以对拉伸后的模型进行参数设置,如挤压模型的数量、分段、是否加顶盖、输出类型等,如图2.48所示。

图2.48 “参数”卷展栏

2.3.5 “放样”建模法

3ds Max中的放样是通过建立一个放样路径,然后在路径上插入各种截面来形成三维模型的一种建模方式。在进行放样操作之前,首先要在场景中完成截面样条线和路径样条线的制作。需注意的是,截面样条线可以有多个,但是路径样条线只能有一条。放样是复合建模中的方法,同时也是以二维造型为基础,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的方法,可用来制作室内的窗帘、柱子等模型。

放样建模是比较传统的建模方式,但与众多的高级建模方法相比也是很重要的,需要熟练掌握。放样可分为下面两种来加以说明。

(1)单个截面放样

① 在场景中创建放样所需的两个样条线,一个作为放样截面,一个作为放样路径。选中放样路径后单击“创建”命令面板中的“几何体”按钮,然后在“创建对象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复合对象”选项,在“对象类型”卷展栏中单击“放样”按钮,如图2.49、图2.50所示。

图2.49 在“创建对象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复合对象”

图2.50 “对象类型”卷展栏中的“放样”命令

② 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中单击“获取图形”按钮,在视图中选择放样截面图形完成放样,获取截面图形如图2.51所示。图2.52是放样完成后产生的三维形体。

图2.51 获取截面图形

图2.52 完成后的放样效果

③ 也可以先在视图中选择放样截面图形,然后单击“创建方法”卷展栏中的“获取路径”按钮,在视图中选择路径样条线完成放样。这与上一种方法得到的模型相同,只是生成模型的位置和颜色不同,如图2.53所示。

图2.53 用不同方法完成的放样效果

(2)多个截面放样

同一放样路径可以使用多个截面样条线进行放样操作,它们会共同控制放样物体的外形和控制各个部分的比例。

多截面放样的步骤如下。

① 在场景中创建放样所需的路径样条线和两个或多个截面样条线。选中路径样条线,建立一条直线作为放样路径,另外分别建立方形、星形和圆形样条线作为放样图形,如图2.54所示。

图2.54 放样截面

② 在“创建”命令面板中单击“几何体”按钮,在“创建对象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复合对象”选项,在“对象类型”卷展栏中单击“放样”按钮,如图2.55、图2.56所示。

图2.55 在“创建对象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复合对象”

图2.56 “对象类型”卷展栏中的“放样”命令

③ 展开“创建方法”卷展栏,单击其中的“获取图形”按钮,在视图中选择方形样条线图形,如图2.57所示。

图2.57 首次放样后的效果

在“路径参数”卷展栏中修改“路径”为50.0,确认选择“百分比”单选按钮。再次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中单击“获取图形”按钮,在视图中选择第二个样条线图形,就能得到一个放样造型,如图2.58、图2.59所示。

图2.58 设置“路径参数”

图2.59 二次放样后的效果

④ 再次在“路径参数”卷展栏中修改“路径”为100.0,确认选择“百分比”单选按钮。再次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中单击“获取图形”按钮,在视图中选择第三个样条线图形,就得到了一个放样造型,如图2.60所示。

图2.60 三次放样后的效果

(3)放样变形

完成放样操作后,还可以对放样后的模型进行变形修改,从而得到更加复杂的模型。选中放样模型后进入“修改”命令面板,在“变形”卷展栏中一共提供了5种变形方式,分别是缩放、扭曲、倾斜、倒角和拟合变形,如图2.61所示。选择放样模型,单击“缩放”按钮后会弹出“缩放变形”对话框。

图2.61 “变形”卷展栏

单击“变形”卷展栏中的按钮均可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通过调整控制线的形状,可以得到不同的变形效果。控制线是样条线曲线,代表放样造型的路径。利用插入角点按钮和插入“Bezier”点工具可以在控制线上加点。利用“移动控制点”等工具可以调整放样模型的形状。以窗帘放样为例,步骤如下。

① 在顶视图创建两条波浪形状的线作为窗帘上下两端的形状。在前视图中创建一条直线作为窗帘的路径,如图2.62所示。

图2.62 创建放样样条线

选择窗帘的路径执行放样命令,拾取上端形状进行放样,如图2.63所示。

图2.63 放样完成后的效果

② 进入“修改”命令面板,在“路径参数”卷展栏中将路径值改为100.0,然后单击“获取图形”按钮,在视图内拾取窗帘下端的形状。这样,窗帘上下两端的形状就不一样了,如图2.64所示。

图2.64 二次放样后的效果

③ 在窗帘中间添加束扎效果。在“变形”卷展栏中单击“缩放”按钮,确保“均衡”按钮处于激活状态,在线段上增加点并进行调节,使窗帘中间向内收缩,如图2.65所示。

图2.65 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