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的评估
第一节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
了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评价其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儿童的体格发育、了解儿童所摄食的各种营养素的利用效果及摄入的能量与代谢消耗之间是否达到合理的平衡来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
评价个体儿童体格生长是宜选择本国或本民族的生长标准,群体儿童评价则可采用国际生长标准进行不同人群或国家间比较。
一、体重、身高(或身长)的评价
体重(weight,W)、身高(或身长,height,H)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儿童实测的体重、身长(身高)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见下表,即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做出评价。
1.儿童年龄别身高(或身长)、体重参考值
表4-1至表4-3为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0~7岁男童身高(或身长)、体重参考值;表4-4至表4-6为WHO推荐的0~7岁女童身高(或身长)、体重参考值。3岁前小儿采用平卧位测量身高,故称为身长。表中年龄说明:1岁内单位为月,1岁后单位为“岁·月”。
【使用说明】 当儿童体重均数加标准差(SD)介于-1~+2为体重正常范围;≤-1可判定为轻度体重不足;≤-2为中度体重不足;≤-3为严重体重不足;当≥+2时,可能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需要结合身高(长)别Z评分或者年龄别BMI Z评分来判断。
2.儿童身高(或身长)别体重参考值
身高(或身长)为45~120cm儿童的体重参考值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标准,身高120cm以上儿童的体重参考值身高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男女童体格发育标准》。表4-7至表4-9为身高(或身长)45~140cm为男童体重参考值;表4-10至表4-12为身高(或身长)45~140cm女童体重参考值。
【使用说明】 表4-7至表4-12供消瘦与肥胖营养状况评定使用。SD介于-1~+1为正常范围,表明儿童体型正常。介于+1~+2,可看作超重;介于+2~+3,可判断为肥胖;≥ +3则为重度肥胖。介于-1~-2,可看作偏瘦;介于-2~-3,可看作消瘦;<-3则为重度消瘦。
二、儿童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为按各等级数值绘制成的曲线图。优点是较等级数值直观,不仅能较准确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还能对某项指标进行定期纵向观察,易看出该名儿童生长趋势有无偏离现象,比单独观察一次测量数据能更客观地反映儿童生长,以便及早发现原因,采取干预措施。见图4-1至图4-8。
图4-1 中国0~3岁男童体重、身长生长曲线图
图4-2 中国0~3岁女童体重、身长生长曲线图
图4-3 中国0~3岁男童头围、身长的百分位生长曲线图
图4-4 中国0~3岁女童头围、身长的百分生长曲线图
图4-5 中国2~18岁男童体重、身长生长曲线图
图4-6 中国2~18岁女童体重、身长生长曲线图
【使用说明】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测量要求,为儿童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将测量结果描绘在生长曲线图上(注意:不要在儿童生病期间测量),这样得到的曲线即为该名儿童的生长曲线。由于受遗传、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儿童生长速度曲线比较高位,有些儿童生长速度曲线比较低位,儿童生长曲线无论高低只要与某一条生长曲线趋势一致且匀速顺时增长即为正常。并非在平均值以下就为不正常,有些早产儿在最低值曲线之下,只要一直匀速顺时增长也为正常。见图4-7、图4-8。
图4-7 中国早产儿生长曲线图(女孩)
图4-8 中国早产儿生长曲线图(男孩)
三、Z评分
Z评分(Z-scores)是WHO制定儿童生长标准时采用的一个统计学指标,身高(身长)、体重和体质指数Z评分广泛用于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评价。
将某个儿童的测量数据与推荐理想儿童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该儿童的生长数据高于这个群体中一般水平,则Z评分为正值,反之则Z评分为负值。Z评分的范围为-3~+3。Z评分的绝对值越小(最小为0),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接近一般水平;Z评分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好或者越差。也就是说,Z评分越大(正值),儿童生长指标越高于同伴;Z评分越小(负值),儿童生长指标越低于同伴。
身高(或身长)或体重Z评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1.身高(或身长)的Z评分
【使用说明】 介于+2~+3为偏高身材;≥+3则为高身材。
2.体重Z的评分
【使用说明】 介于-1~+2为体重正常范围;≤-1可判定为轻度体重不足;≤-2为中度体重不足;≤-3为严重体重不足。体重不足(又称为低体重)通常被看作是营养不良。当≥+2时,可能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需要结合身高(长)别Z评分或者年龄别BMI Z评分来判断。
3.消痩、超重和肥胖的Z评分
可采用身高(长)别体重Z评分或者年龄别BMI Z评分进行判断。
【使用说明】 介于-1~+1为正常范围,表明儿童体型正常。介于+1~+2,可看作超重;介于+2~+3,可判断为肥胖;≥+3则为重度肥胖。介于-1~-2,可看作偏瘦;介于-2~-3,可看作为消瘦;<-3则为重度消瘦。消瘦代表较急性的近期营养不良。
四、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将体重和身高(长)结合起来产生的一个新的指标,可用来判断儿童的胖瘦程度。2006年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还包含了体质量指数(BMI),这是WHO首次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中引入此项指标。BMI为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提供了工具,对于监控儿童的肥胖症非常有效,是评估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革新。
1. BMI的计算
【使用说明】 体质指数(BMI)更能说明身体匀称度,分年龄和性别的 BMI ,位于 P50表明身材匀称; BMI≥P85 为超重;BMI≥P97 为肥胖。超重/肥胖的儿童早发育的可能性较大。体质指数(BMI)被推荐筛查2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超重, <2岁儿童用W/H。与成人不同,儿童期 BMI 值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同时有性别差异。
2. 中国2~18岁儿童BMI/年龄生长曲线图
用生长曲线检测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比简单用一个参数来评估更科学。见图4-9、图4-10。
图4-9 中国2~18岁男童BMI/年龄生长曲线图
图4-10 中国2~18岁女童BMI/年龄生长曲线图
【使用说明】 BMI指数是肥胖指数标准,其曲线图增长速度比身高、体重要慢,最好能保持在2号线到-2号线之间,平稳地前进。一旦超出正常值(3号线到-3号线之间)或递增(减)速度过快应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