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国内外经验总结和启示
2.3.1 科学编制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或修改中央和地方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强化生态规划的社会作用,提升生态规划的社会地位;强化新型城镇总体规划的生态观念,确立有利于城镇生态系统平衡的总体布局模式和土地利用格局;建立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专题会议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和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的任期责任制度;加大综合决策力度;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规划,努力改善城镇大气污染和水环境质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建设,设法增强其生态功能,改变其生态脆弱状况,使城镇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保持平衡。
2.3.2 搞好新型城镇绿地系统建设
城镇公共绿地建设和防护绿地建设并重,前者是以为居民提供充足舒适的日常休闲和户外活动空间和场所为目的,后者则是以涵养城镇水土、防止风沙危害、隔离污染等为目的。新型城镇绿化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尽可能地绿化建筑物顶层及边角地带,植树种草要注意季节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尽量提高城镇绿化成效;广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实行草、灌木、乔木相结合,力求恢复增加或扩大城镇必要的植被面积;加大对城郊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继续增加近、远郊区的林草植被,发挥阻隔风沙和涵养水源的双重功能,防治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保证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必要的水平,各种污染物也不能高于规定的指标,否则,予以重罚;适当开辟一些生态性果园和开挖一些生态性鱼塘,有选择地发展城镇景观生态、近效畜牧业,为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服务;城镇之间必须保留足够的空间距离和绿地面积,避免大城镇连成一片,改变一些城镇沿交通要道带状布局的畸形状况。
2.3.3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粗放型增长的城镇经济,重复投资、乱铺摊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后的新型城镇,则会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使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和连片发展,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节约资金和土地。在新型城镇建设上,要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完善以及排污设施的规划建设,尤其是新型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管网等基础设施,要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避免以后的重复建设。
2.3.4 遵循绿色建筑原则,精选建筑材料,降低破坏程度
在建设过程中,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有环保特征的建筑材料,如散装水泥、非黏土砖、空心砖等。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新型城镇的建筑物和住宅小区,都要努力做到环境建设生态化,并逐步实现墙体材料环保化,有条件的新型城镇还要提倡使用天然能源或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沼气等,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铁路、公路及桥梁的建设,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在选线、勘测、设计阶段要努力做到“一短三少”:即线路最短,占用农田最少、开挖土方最少、植被破坏最少,力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
2.3.5 依托科技,实现生态环境优化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是人、自然与社会高度协调的新技术体系,是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技术群。生态保护技术的应用考虑了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及符合各物种自认生态规律等目标,在技术形式的选取上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新的技术形式的综合体,主要应包括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空间技术等。此外,生物保护技术在组织原则上尽力实现对物质和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只投入最少量的能量,只有很低的污染或没有污染。
2.3.6 注重地方特色,保持人文气息
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的意识,他们用城市规划来保持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延续本土的生活特色和文脉。我国也应该把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作为城镇生态化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根据不同城镇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的差异,确立城镇中心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的不同规划和开发模式,形成各自的成长形态,构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空间。如浙江的同里、乌镇,江苏的周庄都充满了浓厚的江南乡土气息,整个城镇规划和建设都保持着一种古雅的风格,令人感到新鲜而又不失文化底蕴。在住宅设计上,也应与城镇的成长形态相一致。这样,既能体现住宅本身的人性化要求,显示自身的品位,让人生活得更加优雅舒适,又能彰显城镇的鲜明个性。
2.3.7 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生态意识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发展城镇的主体是人,最终的一切行为都要由人去完成,而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加强教育,倡导生态文明,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普遍提高市民受教育的水平,完善市民的文化结构,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脱贫”,在提高城镇人口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教育,扩大环境教育内涵。现代环境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教育措施。针对其特点,环境教育应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教育体系。通过采取一种综合的、统一协调的教育方法,才能使人们增强生态文明观念,树立自然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人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同整个社会的利益及子孙后代的利益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