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經考證
據梁·陶弘景《真誥·叙録》,《上清經》乃晉哀帝興寧年間扶乩降筆。楊羲用隸字寫出,以傳許謐、許翽。惟是《紫陽真人周君内傳》、《清靈真人裴君内傳》、《清虚真人王君内傳》、《南嶽夫人内傳》並已先言授經事,則似真經已先行出世;考諸真傳實皆出於晉代,且所記真經,撰傳時尚未出世;故當從《真誥》之説。
《真誥·叙録》:“伏尋《上清真經》出世之源,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太歲甲子,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瑯琊王司徒公府舍人楊某,(按謂楊羲。)使作隸字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某,(按謂許謐。)並其弟三息上計掾某某。(按謂許翽。)二許又更起寫,修行得道。”(按《真誥》,衆真下降,而魏夫人爲楊羲之師,故云魏夫人降授。道書述道經出世之源,多謂上真降授。實則或由扶乩;或由世人撰述,依託天真。)
清·孫星衍《廉石居藏書記内編》卷上謂《真誥》記神仙降形,善寫歌詩之屬,似近世所謂扶箕降仙書者。
按葛洪於晉元帝建武元年撰定《抱朴子》。後四十七年,《上清經》始出世。
諸真傳考證
諸真傳行世年代,考明如下:
紫陽真人周君内傳(見今《道藏》。《雲笈七籤》卷一百六録有節本。周君,名義山,字季通。)
《真誥》卷十二注:“清虚王君紫陽周君各自有傳。”又卷十四:“季主託形隱景,潛跡委羽,(按係山名。)《紫陽傳》具載其事也。”又注:“此楊君(楊羲。)與長史許謐書。今有華撰《周君傳》,記季主事殊略。”今道藏《紫陽真人内傳》,不著撰人。有云:“乃登委羽山,遇司馬季主,受《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是此傳即陶弘景所見華撰《周君傳》。又有《裴周二真叙》,云:“江乘令晉陵華僑奉道數年,見二人往來其家,一人姓周,其一姓裴,先後教授僑經書。周自作傳,裴作未成,裴所作《樂序》及《周傳》如别。”據此文,是傳乃周義山所自作。又據上引《真誥》云“華撰《周君傳》”。則此傳乃華僑所撰,託之周紫陽耳。按華僑略與長史同時,故傳文末行云“晉隆安三年太歲己亥正月七日甲子書畢”。是此乃東晉出世之書也。又葛洪《神仙傳》未載紫陽真人周義山、清靈真人裴玄仁。裴清靈見葛洪《上真衆仙記》。
華僑見《真誥》卷二十:“華僑者,晉陵冠族,世事俗禱。僑初頗通神鬼,常夢共同響醊。每爾,輒静寐不覺,醒則醉吐狼藉。俗神恒使其舉才用人,前後十數。若有稽違,便坐之爲譴。僑忿患,遂入道。於鬼事得息,漸漸真仙來游。始亦止是夢,積年乃夜半形見;裴清靈周紫陽至,皆使通傳旨意於長史。而僑性輕躁,多漏説冥旨,被責,仍以楊君代之。僑後爲江城(按此誤。《紫陽真人内傳》云江乘令。《晉書·地理志》揚州丹陽郡有江乘縣。)縣令,家因居焉。今江乘諸華,皆其苗裔也。(原注:華與許氏有婚親,故長史書與裴君殷勤相請也。若前篇中有保命(按即三官保命小茅君)所告,則僑被罪也。今世中《周紫陽傳》,即是僑所造,故與《真誥》爲相連也。)
《舊唐志》史録雜傳類:《紫陽真人周君傳》一卷,華嶠撰。《新唐志》子録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録同。按華嶠當作華僑。《宋志》神仙類:華僑《真人周君内傳》一卷。《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真人周君内傳》。《崇文總目》道書類:《周義山内傳》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録同,云後漢人,居紫陽山。據此,華僑撰《紫陽真人周君傳》一卷,另有《周義山内傳》一卷,撰人未詳。
茅三君傳(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四。)
按《雲笈七籤》卷一百四《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大茅君,諱盈,字叔申,稱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諱固,字季偉。小茅君,諱衷,字思和。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云:右禁郎定録真君中茅君,三官保命小茅君。
《真誥》卷八有注:“李中候,名遵,即是撰《茅三君》者。”又卷九有注:“《玄真經》存之法,(按見今《茅傳》。)其大經在《茅傳》中。”又卷十三注:“此是《茅傳》中言也。”又卷十一注:“凡此後紫書大字者,並《茅三君傳》所記也,傳既以寶祕,見之者稀;今謹抄取説山事,共相證顯。”又注:“吾(按謂定録中君。)有傳記者,即是《三茅傳》也。按長史甲子年書云,未見傳記;則此書,或在癸亥年中也。”據此,則《茅三君傳》係定録中君降授長史,即係出自長史,故亦於晉代出世也。又《真誥》卷十一:“昔年十餘歲時,述虚(原注:此應是墟字,而由來皆作墟。即今之山西村名也。)閑耆宿有見語茅山上故昔有仙人,乃有市處,早已徙去。後見包公問動静。此君見答。今故在此山,非爲徙去;此山洞庭之西門,通太湖苞山中,所以仙人在中住也。唯説中仙君一人字,不言有兄弟三人,不分别長少,不道司命君尊遠别治東宫。未見傳乃知高卑有差降,班次有等級耳。輒敬承誨命,於此而改。(原注:此長史又更答書,云今有所起,草存,故得撰録。而前紙斷失,亦非起端語也。包公是鮑靚,句容人悉呼作包也。答書時已是蒙示傳記,是辛丑年初矣。)據此,《茅三君傳》乃增益父老傳説而成。又《神仙傳》有茅君,《太平廣記》卷十三徵引之。
《隋志》史部雜傳類:《太元真人東鄉司命茅君内傳》一卷,弟子李遵撰。(按當作東嶽上卿司命。)《舊唐志》史録神仙類:《茅君内傳》一卷,不著撰人。《新唐志》子録神仙類:李遵《茅君内傳》一卷,又李遵《茅三君内傳》一卷。(按係重出)《宋志》神仙類:李遵《三茅君内傳》一卷。《御覽》經史圖書綱目:《茅君傳》、《太元真人茅盈内傳》。(按此實僅一書,標題異耳)《崇文總目》道書類:《茅三君内傳》,唐·李遵撰。《通志略》諸子類道家:《太元真人東鄉司命茅君内傳》一卷,唐李遵撰。《雲笈七籤》卷一百四有《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弟子中候仙人李遵字安林撰。按《真誥》,李遵,非唐人,題曰唐李遵,非是。
蘇君傳(見《雲笈七籤》卷一百四。蘇君,名林,字子玄,又見神仙傳。)
《真誥》卷五《道授卷》内,有長史書又掾許翽書,有注云:“此即《蘇傳》中初神丸方也。”據此,則或許長史許掾生日,已有《蘇傳》,即謂《蘇傳》或已於晉代出世也。又卷十有注:“此是論合初神丸事,其方在《蘇傳》中,即用周紫陽所撰,故受此訣,是告長史也。”據此,《蘇傳》,周紫陽撰。周紫陽即紫陽真人周季通。
《蘇君記》一卷,周季通撰,見《隋志》史部雜傳類、《舊唐志》史録雜傳類、《新唐志》子録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録。《宋志》神仙類:周季通《玄洲上卿蘇君記》一卷。《崇文總目》道書類著録同。《雲笈七籤》卷一百四有《玄洲上卿蘇君傳》,周季通集。
清靈真人裴君傳(見《雲笈七籤》卷一百五。裴君,字玄仁。)
此書引《三九素語》、《太上隱書》等,皆出自楊君。是書《真誥》未徵引之。
《隋志》史部雜傳類著録《清虚真人裴君内傳》一卷。(不著撰人,按清虚當作清靈。)故此書出世,在梁代以後,隋代之前。又《舊唐志》史録雜傳類:《清虚真君内傳》一卷,鄭子雲撰。《新唐志》子録神仙類:鄭雲千《清虚真人裴君内傳》一卷。《崇文總目》道書類:《裴元人傳》一卷,不著撰人。《通志略》諸子類道家:《清虚真人裴君内傳》一卷,鄭雲千撰。《裴元人傳》一卷,鄧子雲撰。《御覽》經史圖書綱目:《裴君傳》。《雲笈七籤》卷一百五《清靈真人裴君傳》,弟子鄧雲子撰。
清虚王君傳(見《雲笈七籤》一百六。王君,名襃,字子登。)
見《真誥》卷十二,又見《御覽》引《登真隱訣》。《真誥叙録》謂有掾書《王君傳》一卷,則此書已於晉代出世。
《隋志》史部雜傳類:《清虚真人王君内傳》一卷,弟子華存撰。《舊唐志》史録雜傳類:《清虚真人王君内傳》一卷。《新唐志》子録神仙類著録同。《宋志》神仙類:南嶽夫人(按即魏華存。)《清虚王君内傳》一卷。《崇文總目》道書類:《王清虚内傳》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清虚真人王君内傳》一卷,弟子華存撰。《御覽》經史圖書綱目:《清虚真人王君内傳》。《雲笈七籤》卷一百六《清虚真人王君内傳》,弟子南嶽夫人魏華存撰。
南真傳(《太平廣記》卷五十八魏夫人傳,云出《墉城集僊録》及本傳。《顧氏文房小説》所收《南岳魏夫人傳》與此全同。《御覽》六百七十八引《南嶽魏夫人内傳》,辭句與此小異。)
《真誥》卷七注:“范中候,名邈,即是撰《南真傳》者。”《真誥》曰:“南岳夫人以成帝咸和九年稱虚隱化,位爲紫虚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岳夫人。興寧中降楊君。自此後數數來降也。王清虚令弟子范邈作内傳顯於世。”葛洪《神仙傳》:“中候上仙范邈,字度世,舊名冰,服虹景丹得道;撰《魏夫人》傳。”據此,《南真傳》已於晉代出世。
《隋志》史部雜傳類:《南嶽夫人内傳》一卷,不著撰人。《舊唐志》史録雜傳類:《紫虚元君南岳夫人内傳》一卷,范邈撰。《新唐志》子録神仙類著録同。又項宗《紫虚元君魏夫人内傳》一卷。《宋志》神仙類:范邈《南嶽魏夫人内傳》一卷。《崇文總目》道書類:《南嶽魏夫人傳》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紫虚元君南嶽夫人内傳》一卷,范邈撰;《紫虚元君魏夫人内傳》一卷,項宗撰。《御覽》經史圖書綱目:《南真傳》,《魏夫人傳》,《紫虚南岳夫人傳》,《南岳夫人傳》。(按道書標題,可用簡稱,以上乃四種不同之簡稱也。)是魏華存有范邈、項宗二傳,項宗所撰較晚出。
《顧氏文房小説》所收《南岳魏夫人傳》,有云:“陶貞白《真誥》所呼南真,即夫人也。”又云:“夫人既遊江南,遂於撫州并山立静室;又於臨汝水西置壇宇。歲久蕪梗,蹤跡殆平。有女道士王靈徽,年邁八十,貌若攖擩,號爲花姑。特加修飾,累有靈應。夫人亦寓夢以示之。後亦昇天。玄宗敕道士蔡偉編入《後仙傳》。大曆三年戊申魯國公顔真卿重加修葺,立碑以紀其事焉。”是此傳乃晚出之本。當即項宗所撰。項宗,蓋唐人。
《道藏闕經目録》卷上著録《上清紫虚元君南嶽夫人内傳》。(三卷有符。)(陳援菴先生云:《道藏闕經目録》,即明正統時校元藏所闕之目録。所著録道書,當在元藏中。)《顧氏文房小説》所收僅一卷,無符。蓋此乃第三種《南真傳》,今佚。
諸真傳皆述傳授真經,但撰此諸傳時,其所述經,固未嘗出世也。故《真誥·叙録》謂王靈期得許黄民真經“即竊加損益,盛其藻麗。依王、魏諸傳題目,張開造制,以備其録”。
今《道藏》又收《漢武帝内傳》一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小説家異聞類:“考徐陵《玉臺新詠·序》、郭璞《游仙詩》、葛洪《神仙傳》、張華《博物志》並引其文,則此書在齊梁之前。其殆魏晉文士所爲乎?但葛洪《抱朴子》、陶弘景《真誥》、《登真隱訣》皆未引其文。此傳謂西王母上元夫人授武帝以《五嶽真形圖》、(按今有《五嶽真形圖東方朔序》。)《五帝六甲靈飛十二事》。
上清經之僞造
《真誥·叙録》云:“凡三君(楊羲、許謐、許翽。)手書今見在世者:經傳(按傳者謂諸真傳也。)大小十餘篇,多掾(許翽。)寫;真 四十餘卷,多楊(楊羲。)書。”又曰:“自此前凡諸經書在處者,其篇數並别有目録。”陶弘景目録今佚,楊許所得真經目,遂難於考定矣。《上清經》在晉代已多僞造,僞經流佈且頗廣。《真誥·叙録》曰:“復有王靈期者,才思綺拔,志規敷道。見葛巢甫造構《靈寶》,風教大行,深所忿嫉。於是詣許丞(許黄民。)求受上經。丞不相允。王凍露霜雪,幾至性命。許感其誠到,遂復授之。王得經欣躍,退還尋究。知至法不可宣行,要言難以顯泄。乃竊加損益,盛其藻麗。依王、魏諸傳題目,張開造製,以備其録。並增重詭信,(按詭當作 。 信師傳授經所用信物。見《傳授經戒儀註訣》,唐·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説》。)崇貴其道。凡五十餘篇。趍競之徒,聞其豐博,互來宗禀。傳寫既廣,枝葉繁雜。新舊渾淆,未易甄别。自非已見真經,實難證辨。今世中相傳流布。京師及江東數郡,略無人不有。但江外尚未多爾。”又注云:“自靈期已前,上經已往往舛雜。弘農楊洗隆安和四年庚子歲(按庚子歲,晉安帝隆安四年。)於海陵再遇隱盟上經二十餘篇,有數卷非真;其云尋經已來一十二年。此則楊君羲去後,便以動作。故《靈寶經》中得取以相揉。非都是靈期造製,但所造製者自多耳。”
《雲笈七籤》卷四收《上清原統經目註序》。按《上清衆經諸真聖祕》卷七引《源統經目》,此即其序也。按此序僅述至真經復歸馬氏爲止,或較陶弘景《真誥·叙録》更早。弘景《真誥》卷二十謂顧(歡。)云楊羲是簡文帝師。與序文説合。故擬此文本顧歡撰《真誥》。序文云“楊君(羲。)師事南岳魏夫人,受《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一卷。”(《七籤》卷四《上清經述》亦云然。)蓋據范邈《魏夫人傳》。據此,楊羲所出《上清經》,當即此《上清大洞真經》,凡三十一卷。但陶弘景目内當尚有其他楊許經傳真。
上清大洞真經目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五:“《上清大洞真經目》:《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一卷,《上清太上隱書金真玉光》一卷,《上清八素真經服日月皇華》一卷,《上清飛步天剛攝行七元》一卷,《上清九真中經黄老祕言》一卷,《上清上經變化七十四方》一卷,《上清除六天三天正法》一卷,《上清黄氣陽精三道順行》一卷,《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内文》二卷,《上清金闕上記靈書紫文》一卷,《上清紫度炎光神玄變經》一卷,《上清青要紫書金根上經》一卷,《上清玉精真訣三九素語》一卷,《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一卷,《上清石精金光藏景録形》一卷,《上清丹景道精隱地八術》上下二卷,《上清神洲七轉七變舞天經》一卷,《上清大有八素大丹隱書》一卷,《上清天關三圖七星移度》一卷,《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記》一卷,《上清太上六甲九赤斑符》一卷,《上清神虎上符消魔智慧》一卷,《上清曲素訣詞五行祕符》一卷,《上清白羽黑翮飛行羽經》一卷,《上清素奏丹符靈飛六甲》一卷,《上清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一卷,《上清九靈太妙龜山元録》三卷,《上清七聖玄紀徊天九霄》一卷,《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上清太霄琅書瓊文帝章》一卷。”(原注:此三十四卷《玉清紫清太清大洞經》限,是王君授南真。)按《魏夫人傳》,清虚真人王君授以真經三十一卷,故云。《上清原統經目註序》及《上清經述》云《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一卷,當即王君所授也。但此云三十四卷,蓋其二卷三卷諸經,或本爲一卷,後析成二三卷;故總數由三十一卷,增至三十四卷耳。至此諸經爲楊許真經,抑或王靈期僞造,已不可考。
《上清經》三十四卷,今大部尚存於世;但多誤入《正一部》。
《上清經》法,以存想爲主,並用符呪。
上清經之孳乳
《上清經》至宋代卷帙孳乳。北周武帝天和年間,甄鸞上《笑道論》,謂陸修静《三洞經書目録》云:“《上清經》一百八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已行,始清已下四十部六十九卷,未行於世。”又謂是時《玄都館經目録》内,則此四十部六十九卷,皆見在。是北周武帝天和年間《玄都館經目録》内,《上清經》已增至一百八十六卷。唐高宗時潘師正《道門經法相承次第》卷上云《洞真部》一百五十一卷。
按《上清經》中,以《大洞真經》最爲精妙,詳見《真誥》卷五;故《上清經》以《大洞真經》爲首,且又稱《上清大洞真經》焉。
大洞真經
今《道藏》收有《上清大洞真經》六卷。前有茅山上清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序。每卷題曰上清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校勘。卷一誦經玉訣。經文則分爲三十九章,隸於餘五卷内。每章經文題曰《大洞玉經》,另附存真法及符。卷六後有咸淳壬申(宋度宗咸淳八年。)程公瑞後序,及元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後序。蓋即茅山宗壇傳本。《雲笈七籤》卷四十二《存大洞真經三十九真法》原注:出《三十九章經》。今見此本中。《道藏》又收有《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前有序,題曰大洞三景弟子真靖大師賜紫陳景元(按係北宋人。)撰。《音義》中《大洞滅魔神慧玉清隱書》前所引字,今本無之。其經文亦分爲三十九章。章次及名稱與今本同。但經文則略有異字,可據以校正今本之誤。足證今《道藏》本《上清大洞真經》,其淵源確係出自北宋本。又收有《大洞玉經》二卷。其卷上之誦經玉訣,與《上清大洞真經》本稍異。其三十九章,每章無存真法。經有注文。卷下末附龔德同跋語云“《大洞玉經》,漢壇(疑指龍虎山而言。)傳之久矣”,“後得茅山宗壇及《梓橦文昌經》本,比方各有差殊”。又云此乃太玄趙真人注本。又有《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五卷。卷一題曰九天開化主宰澄真正觀寶光慈應更生永命天尊序,甘山摩維洞主太玄無上上德真君校正。卷一有序,有云“乾道戊子”(宋孝宗乾道三年。)“景定甲子”(宋理宗景定五年。)故此乃南宋傳本。次經頌。次《九天開化本願經序》,題曰北府樞相集福真君作。次經文。卷二亦即此經文。經述梓橦文昌帝君。卷三以下即《大洞玉經》。但不標章名,亦無存真法及符。其第十章第十一章併成一章。共爲三十八章。蓋即《梓橦文昌經》本。又收有《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十卷。卷一序圖。有至大三年衞琪進經表。次皇慶壬子三十八代天師張國材序。次至大四年張仲壽序,有云:“《大洞仙經》,蓋西蜀之文,中原未之見也。”次至大辛亥趙炞序。次衞琪自序等。卷二以下則題曰東蜀蓬萊山中陽子衞琪註。此本卷一卷二與前本卷一卷二相類。卷三以下爲衞琪註經文。此本經文,章次與前本稍異。首章曰《大洞帝尊章》。餘合成三十六章。共爲三十七章。(《玄洲絶三津章》,併入《玉清萬壽宫章》。)蓋此雖亦係《文昌經》本,而與前本頗有不同。今《道藏》所收《大洞經》本,盡於此矣。
《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末有跋語云:“按《登真隱訣》第二經傳條例云:《大洞真經》本,世中有兩本:一則大卷,前有《回風混合之道》,而辭旨假附,多是浮僞。一本唯有三十九章,其中乃有數語與右英(按謂右英夫人。)所説者同。而互相混糅,不可分别。唯須親見真本,乃可遵用。又聞有得楊許三十九章者,與世中小本不殊。自既未眼見,不測是非。宜繕寫以補品目。又有《玉注》一卷(按陳景元《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云道君《玉注》。)即是略釋《洞經》中旨,亦可録也。”(按此乃《登真隱訣》佚文。)《上清道類事相》、《三洞珠囊》、《無上祕要》、《御覽》引《大洞真經》、《大洞玉經》、《大洞經》、《玉經》(此皆即《大洞真經》。)文,今《道藏》所收四種《大洞經》,多無其文。又《雲笈七籤》卷八釋三十九章經引《大洞真經》,今本亦無其文。疑今《道藏》本《上清大洞真經》出自小本。其大本則已亡佚。至其他三種,非茅山宗傳本,兹不具論。
《崇文總目》道書類、《通志略》道家著録《大洞真經》一卷。《宋志》神仙類:《上清大洞真經玉訣》一卷。《御覽》經史圖書綱目:《大洞經》、《大洞真經》、《大洞玉經》。
真誥叙録
《上清經》之出世及其散出,詳見《真誥·叙録》。云:伏尋《上清真經》出世之源,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太歲甲子,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瑯琊王司徒公府舍人楊某,(按謂楊羲。)使作隸字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某(按謂許謐。)并其弟三息上計掾某某。(按謂许翽。)二許又更起寫,修行得道。凡三君手書今見在世者,經傳大小十餘篇,多掾寫;真 四十餘卷,多楊書。(原注:瑯琊王,即簡文帝在東府爲相王時也。)長史掾立宅在小茅後雷平山西北。掾於宅治寫修用,以泰和(晉海西公年號。)五年隱化。長史以泰元(晉孝武帝年號之一。)元年又去。掾子黄民,時年十七,乃收集所寫經符祕籙歷歲。於時亦有數卷散出在諸親通間,今句容所得者是也。元興(晉安帝年號之一。)三年,京畿紛亂。黄民乃奉經入剡,(原注:長史父昔爲剡縣令,甚有德惠。長史大兄亦又在剡居。是故投憩焉。)爲東闡馬朗家所供養。(原注:朗一名温公〈按《上清原統經》目註序云馬度生家〉。)朗同堂弟名罕,共相周給。時人咸知許先生(許邁,《晉書》有傳。)得道,又祖父亦有名稱,多加宗敬。錢塘杜道鞠,(原注:即居士京産之父〈按杜京産,《南史》有傳〉。)道業富盛,數相招致。于時諸人並未知尋閲經法,止禀奉而已。至義義中,(義義當作義熙,晉安帝年號之一。)魯國孔默崇信道教,爲晉安太守,罷職,還至錢塘。聞有許郎先人得道,經書具存,乃往詣許。許不與相見。孔膝行稽顙,積有旬月;兼獻奉殷勤,用情甚至。許不獲已,始乃傳之。孔仍令晉安郡吏王興繕寫。(原注:興善有心尚,又能書畫,故以委之。)孔還都,唯寶録而已,竟未修用。元嘉(宋文帝年號。)中,復爲廣州刺史。及亡後,其子熙先、休先才學敏贍,竊取看覽。見《大洞真經》説云,誦之萬遍,則能得仙;大致譏誚,殊謂不然。以爲仙道必須丹藥鍊形,乃可超舉。豈有空積聲詠,以致羽服。兼有諸道人助毁其法,或謂不宜蓄此。因一時焚蕩,無復孑遺。(原注:此當是冥意不欲使流傳於外世故也。後熙先等復與范曄同謀被誅也。)王興先爲孔寫,輒復私繕一通。後將還東修學,始濟浙江,便遇風淪漂;唯有《黄庭》一篇得存。興乃自加切責。仍住剡山稍就讀誦,山靈即火燒其屋。又於露壇研詠,俄頃驟雨,紙墨霑壞。遍數遂不得畢。興深知罪譴,杜絶人倫,唯書曆日貿糧以續炁命。其子道泰爲晉安船官督,資産豐富,數來拜獻,兼以二奴奉給。興一無留納,而終乎剡山。於是孔王所寫真經二本,前後皆滅,遂不行世。(原注:此當是興先不師受,妄竊寫用,所致如此也。)
復有王靈期者,才思綺拔,志規敷道。見葛巢甫造構靈寶,風教大行,深所忿嫉。於是詣許丞(許黄民。)求受上經。丞不相允,王凍露霜雪,幾至性命。許感其誠到,遂復授之。王得經欣躍,退還尋究。知至法不可宣行,要言難以顯泄。乃竊加損益,盛其藻麗。依王魏諸傳題目,張開造製,以備其録。並增重 信,崇貴其道。凡五十餘篇。趍競之徒,聞其豐博,互來宗禀。傳寫既廣,枝葉繁雜,新舊渾淆,未易甄别。自非已見真經,實難證辨。(原注:其點綴手本,頗有漏出,即今猶存。又朱先生僧摽〈朱僧摽,褚伯玉弟子。褚伯玉,《南史》有傳。〉學增褚公伯玉語云:天下才情人,故自絶群。吾與王靈期同船發都,至頓破崗,埭竟,便已作得兩卷上經,實是可訝。自靈期已前,上經已往往舛雜,弘農楊洗隆安和四年庚子歲〈按庚子歲,晉安帝隆安四年。〉於海陵再遇隱盟上經二十餘篇,有數卷非真;其云尋經已來一十二年。此則楊君去後,便以動作。故《靈寶經》中得取以相揉。非都是靈期造製,但所造製者自多耳。)今世中相傳流布,京師及江東數郡,略無人不有。但江外尚未多爾。(原注:此當是道法應宣;而真妙不可廣布,故令王造行此意也。)王既獨擅新奇,舉世崇奉,遂託云真授非復先本許見。卷袠華廣,信豐厚,門徒殷盛,金帛充積。亦復莫測其然。乃鄙閉自有之書,而更就王求寫。於是合迹俱宣,同聲相讚。故致許王齊轡,真僞比蹤。承流向風,千里而至。後又有菜買者,亦從許受得此十數卷,頗兼真本。分張傳受,其迹不復具存。(原注:菜買善行下道之教,於上經不甚流傳也。)馬朗既見許所傳王經卷目增多,復欲更受,營治信,克日當度。忽夢見有一玉椀從天下,墜地破碎。覺而發疑云:此經當在天爲寶,下地不復堪用。於是便停。(原注:論馬朗雖不修學,而寶奉精至,夢既不凡,解之又善,亦應是得道人。)元嘉六年,許丞欲移歸錢塘;乃封其先真經一厨子,且付馬朗浄室之中。語朗云:“此經並是先靈之迹。唯須我自來取。縱有書信,慎勿與之。”乃分持經傳及雜書十數卷自隨。來至世家(按謂錢塘杜道鞠家。)停數月。疾患。慮恐不差,遣人取經。朗既惜書,兼執先旨,近親受教敕,豈敢輕付,遂不與信。俄而許便過世。所賷者因留杜間,即今世上諸經書悉是也。許丞長子榮弟迎喪還鄉,服闋後,上剡就馬求經。馬善料理,不與其經。許既慚戢,不復苦索。仍停剡住。因又以靈期之經教授唱言,(唱言疑即詠誦之義。)並寫真本;又皆注經後云:某年某月某真人授許遠遊,(按即許邁,原注:於時世人多知先生服食,入山得道;而不究長史父子事迹故也。)人亦初無疑悟者。經涉數年中,唯就馬得兩三卷真經。頗亦宣泄。(原注:今王惠朗諸人所得者,是也。元嘉十二年仍於剡亡,因葬白山。原注:榮弟在剡,大縱淫侈,都不以經學爲意;所以何公在馬家快得尋寫。)馬朗馬罕敬事經寶,有過君父。恒使有心奴子二人(原注:一名白首,一名平頭。)常侍直香火,洒掃拂拭。每有神光靈炁見於室宇。朗妻頗能通見,云數有青衣玉女,空中去來,狀如飛鳥。馬家遂致富盛,資産巨萬,年老命終。朗子洪,洪弟真,罕子智等,猶共遵向。末年事佛,乃弛廢之爾。(原注:此當是經運出所致也。)
山陰何道敬志向專素,頗工書畫。少遊剡山,爲馬家所供侍。經書法事,皆以委之。見此符跡炳焕,異於世文;以元嘉十一年稍就摹寫。馬罕既在别宅,兼令何爲起數篇,所以二録(按二録之義未詳。)合本,仍留罕間。何後多换取真書。出,還剡東墅青壇山住。乃記説真經之事,可有兩三紙。但何性鄙滯,不能精修高業,後多致散失。猶有數卷,今在其女弟子始豐後堂山張玉景間。(原注:何常以彭素爲事,質又野朴。顧居士〈當即顧歡〉聞其得經,故往詣尋。詣,正遇見荷鋤外還。顧謂是奴僕,因問何公在否?何答:“不知。”於是還裏,永不相見。顧留停累日,謂苦備至。遂不接之。時人咸以何鄙耻不除,而失知人之會也。)何既分將經去,又泄説其意。馬朗忿恨,乃洋銅灌厨籥,約敕家人不得復開。大明(宋孝武帝年號之一。)七年,三吴飢饉,剡縣得熟。樓居士惠明者,先以在剡,乃復攜女師鹽官鍾義山眷屬數人,就食此境。樓既善於章符,五行宿命,亦皆開解;馬洪又得宗事。出入堂静,備覩經厨。先已見何所記,意甚貪樂。而有鐍嚴固,觀覽無方。景和(宋廢帝年號之一。)元年乃出都,令嘉興殳季真啓敕封取。景和(按謂宋廢帝。)既猖狂,樓謂上經不可出世。乃料簡取真經、真傳及雜十餘篇,乃留置鍾間。唯以《豁落符》及真 二十許小篇,並何公所摹二録等將至都。殳即以呈景和。於華林(按謂華林園。)暫開,仍以付後堂道士。秦始初(按當作泰始,宋明帝號之一。廢帝永光,景和;明帝泰始元年;皆同年。)殳乃啓,將出私解。(解即廨。按《上清原統經》目註序云:元徽元年,馬氏即出訴,啓請其經。詔勑聽還。於是天藏真書,復歸馬氏。)陸修静南下,立崇虚館。又取在館。陸亡,隨還廬山。徐叔標後將下都。及徐亡,仍在陸兄子瓌文間。(原注:此中有三君所書真受,後人糊連裝 ,分爲二十四篇。建元〈齊高帝年號〉三年,敕董仲明往廬山營功德。董欲求神異,徐因分楊書一篇爲兩篇與董,還上高帝。高帝以付五經典書戴慶。戴慶出外,仍將自隨。徐因亡。後弟子李果之又取一篇及豁〈《豁落符》〉以去。所餘僅二十一篇,悉以還封昭臺也。)
樓從都還,仍住剡。就鍾求先所留真經,鍾不以還之。乃就起寫,久久方得數篇。既與馬洪爲恨,移歸東陽長山。馬後遂來潛取,而誤得他經。樓中時似復有所零落,今猶應一兩篇在。(原注:其二卷已還封昭臺。)
孔璪賤時,杜居士京産將諸經書往剡南墅大墟住,始與顧歡、戚景玄、朱僧摽等數人共相料視。顧先已寫在樓間經,粗識真書。於是分别選出,凡有經傳四五卷,真 七八篇。今猶在杜家。(原注:其經二真〈疑有誤字〉並真 ,已還封昭臺。宋大明末,有載法興兄延興作剡縣,亦好道,及吴興天目山諸玄秀並頗得寫杜經。樓從弟道濟及法真鍾興女傳光並得寫樓鍾間經。亦互相通涉,雖各摹符,而殊多麄略;唯加意潤色滑澤取好,了無復規矩鋒勢。寫經又多浮謬。至庚午歲〈齊武帝永明八年〉隱居〈按係陶弘景自稱〉入東陽,道之。晚學者漸效爲精。山陰潘文盛、錢塘杜高士、義興蔣弘素、句容許靈真並是能者。時人今知摹二王法書,而永不悟摹真經。經正起隱居手爾,亦不必皆須郭填,但一筆就畫,勢力殆不異真。至於符無大小,故宜皆應郭填也。)秦始(當作泰始。)四年,終於剡,移還始寧岧山。馬智晚爲衆僧所説,改事佛法。悉以道經數十卷送與鍾。皆是何公先爲其父寫者;亦有王靈期雜經;唯四五篇並真 六七篇是真手,不關樓所得者。(原注:其經二卷,此真等,悉以還封昭臺。鍾亡後,所餘亡應在兄女及戚景女處。)
昔有陳雷者,東陽人,是許長史門附。謹敬有心。長史常使典看經書,頗加訓授。其亦换有所寫,兼得長史自步《七元星圖》。長史去後,因還東陽。義熙(晉安帝年號之一。)十三年,與東陽太守任城魏欣之兄子二人共合丹。丹成,三人前後服。服皆有神異。託迹暫死,化遁而去。雷有孫,名某,號爲長樂,今居永康横江橋北。菁山道士樊仙亦頗就得所寫經書。但《步圖》猶在其處。今所服用,即是其本。自此前,凡諸經書在處者,其篇數並别有目録。若止零牒一兩篇者,今復顯通卷目如後:
楊書《靈寶五符》一卷,本在句容葛粲間。泰始某年,葛以示陸先生。(陸修静。)陸既敷述《真文赤書》、《人鳥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廣,不欲復顯出奇迹。因以絹物與葛請取,甚加隱閉。顧公聞而苦求一看,遂不令見;唯以傳東陽孫遊嶽及女弟子梅令文。陸亡,亦隨還廬山。徐叔摽後將出,乃在陸瓌文間。(原注:已還封昭臺。)
楊書《王君傳》(按當即《清虚王君傳》。)一卷,本在句容葛永真(葛粲。)間,中在王文清家,後屬茅山道士葛景仙。(原注:已還封昭臺。)《真誥》卷之二十:楊書《靈寶五符》一卷,本在句容葛粲間,泰始某年,葛(葛景仙。)以示陸先生。
掾書《飛步經》一卷。本在句容嚴虬家。大明七年饑荒少糧。其里王文清以錢食與嚴求得之。因在王家。(原注:已還封昭臺。)
掾書《西嶽公禁山符》,楊書《中黄制虎豹符》,凡二短卷,本上虞吴曇拔所得許丞一瓠蘆雜道書。吴以此與褚先生伯玉。伯玉居南霍,遊行諸山,恒帶自隨。褚亡,留在弟子朱僧摽間。後褚弟五弟之孫,名仲儼,又就朱取之。(原注:已還封昭臺。吴曇拔者,上虞且靡人,頗才致。初爲道士,許丞以瓠蘆書,皆三君小小要用雜訣,以與之。其後事佛出家,悉分散乞人都盡。後又罷佛還俗,遂留宕而終。諸書决並未測所在。)
掾書《太素五神》、《二十四神》並《迴元隱道經》一卷,(《真誥》卷十八注:“出《五神經》。”“出《二十四神經》也。”卷十八:“行《迴元道》”注:“此是謝過法,别有經。”卷五注:“此是《太素五神》事也,别有經法。”“此即《二十四神事》也。”)及《八素陰陽歌》一卷,並東陽章靈民先出都遇得之。章于時未識真書,唯言是道家常經而已。歸東陽,以示顧。顧不即向道,仍留之,分《迴元》爲二卷。章後既知,方就求得。今在章間。其《二景歌》一卷,章已與孫公。(按當謂孫遊嶽。原注:已還封昭臺。章云:于時又有《曲素》、《金真》、《金華》等數卷,魚爛穿壞。既未悟其真手,惟寫取文字而已;經本悉埋藏之也。)
掾書所佩列紀黄素書一短卷,本許丞以與弟子蘇道會。道會以授上虞何法仁。法仁以傳朱僧標。僧摽以奉鍾法師。樓居士見而求取。今猶應在樓間。
掾抄《魏傳》(按即《南岳魏夫人傳》。)中《黄庭經》,並復真授數紙,先在剡山王惠朗間。王亡後,今應是其女弟子及同學章靈民處。
永興有一姓解家者,昔亦經供養許郎,又得小小雜書。後菁山女道士樊妙羅因緣得其楊書《酆宫事》一卷。(《真誥》卷九注云:《鄷宫記》或云《鄷都記》。)樊亡,在其女弟子沈偶間。沈又以與四明山孔總。(原注:已還封昭臺。)解家所餘,今絶蹤迹。又聞山陰及錢塘數家,皆有古經。恐脱雜真書。從來遂未獲尋檢。想好學挺分之子,可殷勤求之。脱有所得見,使一覩,則瓊礫辨矣。(原注:又魏夫人小息還爲會稽時,攜夫人中箱法衣,並有經書自隨供養。後仍留山陰,於今尚在。未獲尋求之。陶弘景尋求楊許手跡,是文所載,當據所見聞。)
真系
《上清經》之傳授,則見《雲笈七籤》卷五:“《真系》:(隴西李渤述。)今道門以經籙授受,所自來遠矣。其昭彰尤著之使 紳先生不惑者:自晉興寧乙丑歲衆真降授於楊君,楊君授許君,許君授子玄文,(許黄民,字玄文。)玄文付經於馬朗。景和乙巳歲,勑取經入華林園。明帝登極,殳季真啓還私廨。簡寂陸君南下,立崇虚館,真經盡歸於館。按《黄素方》,因緣值經,准法奉修,亦同師授。(按即《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經》。《雲笈七籤》卷四十六《修真旨要》下《黄素内法》第一:“凡精誠密向,躭味玄真,清齋苦志,感慕神仙,忽遇此三品之經,而不師授者,其人皆玄會宿感,列籍帝鄉,真人密授,應得此經。其人異挺,以摽世功,依《太上黄素四十四方》,聽得隱盟玄誓神科也。”)其陸君之教,楊許之胄也。陸授孫君。孫君授陶君。陶君搜摭許令(按許謐爲餘姚令,許黄民爲臨沮令。《真誥·鈙録》則稱許謐爲長史,許黄民爲許丞。)之遺經略盡矣。陶授王君,王君又從宗道先生(臧兢。)得諸勝訣。云經法祕典,大備於王矣。王授潘君,潘君授司馬君,司馬君授李君,至於楊君,十三世矣。楊許並越漢登真,許令(按此指許黄民。)亦終獲度世,馬、殳幸會而不業。自陸君以降,則帝者無不趨其風矣。此皆史有明文,或遺迹可訪,又世世從事於斯者,其支裔焉。且知理而不知神,非長生之士也。超理入神,混合於氣,無爲而不爲者,我真宗之道也。道無否泰,教有通塞。塞而通之,存乎其人。故予述《真系傳》,其同源分派者,録名仙籍,不緝於此。時貞元(唐德宗年號之一。)乙酉歲(按僅有乙丑歲,貞元元年,乙亥歲,貞元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於廬山白鹿洞棲真堂述。”
楊許道經遺傳後世。嗣歸陸修静。陸氏先已潛衡、熊、湘,暨九嶷、羅浮,西至巫峽、峨嵋,搜羅經訣。故至是而盡有《上清經》、《靈寶經》、《三皇經》,遂總括《三洞》諸經焉。至陶弘景摭括三君(一楊二許。)遺跡略具。及王遠智又從臧矜得諸勝訣,道書於是乎大備。陶氏一派傳經,最重爲三君手跡,陶弘景封之於茅山昭真臺。至唐玄宗天寶間,時遭喪亂,散逸無餘。李含光奉詔搜訪,悉備其蹟,獻之於帝。故三君手跡遂不復庋於茅山矣。
兹據《道藏》、《南史》、《隋書》、《新舊唐書》、《十國春秋》、《嘉定赤城志》,立成下表。此表内自陶弘景居茅山以來,開道教之茅山宗。所傳經籙,自陸修静即總括三洞。但陶弘景搜訪楊許上清經籙,據以纂《真誥》及《登真隱訣》。故此宗仍主《上清經》説。表後所載茅山宗諸師,從《茅山志》。迄李含光爲止。支派諸道士,概不列入,以免繁長。
道經傳授表
説明:
一、本表截止五代爲止。
二、道士附山名,以居住較久者爲限。
三、自徐勉以下,從《華陽陶隱居内傳》、《茅山志》卷二十之説與此異。
四、實線係師授。虚線非師授,或師授不明。
五、劉處静,據《洞玄靈寶三師記》,馮惟良“門人三洞應君夷節,玉霄葉君藏質,字含象,仙都劉君處静,金庭沈君觀無,皆法葉仙枝,輝映相繼,盛於海内焉”。
説明:陳國符先生於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七日在澳大利亞坎培拉講學時曾引用《道經傳授表》,討論時有羅惠敏女教授詢及表中何故無華山,陳師遺言再版時補入華山。華山道脉以陳摶最著,故將陳摶傳授譜系列表補之。陳摶,字圖南,號扶摇子,亳州真源人,生於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宋太宗端拱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化形于華山蓮花峰下張超谷中。陳摶與吕洞賓、劉海蟾、譚峭爲師友。得麻衣道者易學,從何昌一學鎖鼻術,刻《無極圖》于華山石壁,蓋陳摶爲丹道之巨擘,道學之宗師,影響有宋一代學術者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七年出版李顯光著《混元仙派研究》,考據甚詳,且有南宗、北宗傳授譜系,可供參考。
據上表,陶弘景等所傳,蓋非僅《上清經》而已。李渤之説,上表可補其未備。兹依《真誥·叙録》、《真系傳》輯録諸師事蹟如左;另增魏華存及臧矜二師。
魏華存
《南岳魏夫人傳》收入《顧氏文房小説》。兹節録如下:“魏夫人者,任城人也,晉司徒劇陽文康公舒之女,名華存,字賢安。幼而好道,静默恭謹。讀莊、老、三傳、五經百氏,無不該覽。志慕神僊,味真耽玄,欲求沖舉。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納氣液。攝生夷静,親戚往來,一無關見。常欲别居閑處,父母不許。年二十四,彊適太保掾南陽劉文字幼彦。生二子,長曰璞,次曰瑕。幼彦後爲修武令。夫人心期幽靈,精誠彌篤。二子粗立,乃離隔宇室,齋於别寢。後衆真下降,而清虚真人王君(王襃。)爲之師,授以《太上寶文》、《八素隱書》、《大洞真經》、《靈書八道》、《紫度炎光》、《石精金馬》、(《御覽》卷六百七十八作《玉馬》。)《神虎真文》、《高僊羽玄》等經,凡三十一卷。王君云此即昔南極夫人,西城王君所授也,景林真人又授夫人《黄庭内景經》。其後幼彦物故,值天下荒亂,夫人撫養内外,旁救窮乏,亦爲真仙默示其兆。知中原將亂,攜二子渡江。璞爲庾亮司馬,又爲温太真司馬,後至安城太守。遐爲陶太尉侃從事中郎將。夫人自洛邑達江南,盜寇之中,凡所過處,神明保佑,常果元吉。二子既成立,夫人因得冥心齋静,累感真靈,修真之益,與日俱進。凡住世八十三年。以晉成帝咸和九年託劍化形而去。又云夫人在世嘗爲女官祭酒。既昇天,受位爲紫虚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比秩僊公,使治天台大霍山洞臺中,主下訓奉道,教授當爲真仙者。後屢降茅山。子璞後至侍中。夫人令璞傳法於司徒瑯琊王舍人楊羲,護軍長史許穆,穆子玉斧。並皆昇僊。”按咸和九年後三十一年爲興寧三年。據《真誥·叙録》,至是時,魏華存乃降授《上清經》於楊羲。又謂魏夫人降授《上清經》於楊羲,而楊羲則僅就劉璞受《靈寶五符》。又按《真誥》卷二十注:“又魏夫人小息還爲會稽時,攜夫人中箱法衣,并有經書自隨供養。後仍留山陰,於今尚在。未獲尋求之。”是陶弘景在世之日,(陶弘景卒於梁武帝大同二年。)魏華存幼子尚在人間,則魏華存似確有其人也。按魏夫人卒於晉成帝咸和九年,下距弘景生年,凡有一百二十三載。(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故是時魏夫人小息,當已去世。則《真誥》之説,又不可據。《茅山志》卷十,明·張宇初《硯泉集》卷四,皆云太康九年王君降授寶經於魏夫人。又云宋元祐間進封高元宸照紫虚元道元君。又見《仙苑編珠》卷中引《魏夫人傳》,《三洞群仙録》卷五引《廣記》、卷十八引本傳,(《南岳魏夫人傳》。)《仙鑑》後集卷三,《清微仙譜》。
楊羲
《真誥》卷二十一:“楊君,名羲,成帝咸和五年庚寅歲九月生。本似是吴人,來居句容。真降時猶有母及弟。君爲人潔白美姿容,善言笑,工書畫。少好學,讀書該涉經史。性淵懿沈厚。幼有通靈之鑒。與先生長史(按《真胄世譜》稱許邁爲先生,許謐爲長史。)年並懸殊,而早結神明之交。長史薦之相王,(按《晉書·簡文帝本紀》,晉廢帝太和元年,簡文帝爲會稽王,又進位丞相,録尚書事。)用爲公府舍人。自隨簡文登極後,不復見有迹出。(原注:顧〈歡〉云是簡文帝師,或云博士。楊乃小簡文十歲,皆恐非實也。)按《真誥》云:‘應以太元十二年丙戌去。’(東晉孝武帝年號之一,卒年五十七。按當作十一年,故《茅山志》卷十作太元十一年丙戌。)又云:‘苦不奈風火,可修劍解之道,作告終之術。’如此恐以早逝,不必丙戌也。得真職任,略如九華(按即九華安妃。)所言,(按此乃《真誥》。)當輔東華,爲司命之任,董司吴越神靈,人鬼一皆關攝之。(道書每謂道士去世之後,可得仙職。)楊先以永和(晉穆帝年號之一。)五年己酉歲受《中黄制虎豹符》。六年庚戌又就魏夫人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時年二十一。興寧三年乙丑歲,衆真降 ,年三十六。真降之所,無正定處;或在京都,或在家舍,或在山館。山館猶是雷平山許長史廨。楊恒數來就掾,非自山居也。”又卷十九言《上清真經》,晉哀帝興寧二年魏夫人下降,授楊君,使作隸字寫出,以傳許長史並許掾。《玄品録》卷三云宋宣和間勑封洞靈顯化真人。《雲笈七籤》卷五:“年三十六,以興寧乙丑歲,衆真降授。有若上相青童君,太虚真人赤君,上宰西城王君,太元茅真人,清靈裴真人,洞柏王真人,紫陽周真人,中茅君,小茅君,范中候,荀中候,紫元夫人,右英夫人,紫微夫人,九華安妃,昭靈夫人,中候夫人。”以上諸真靈,見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九微太真玉保王金闕上相大司命高晨師東海王青華小童君,太虚真人赤松子,左輔後聖上宰西城西極真人總真君,(姓王諱遠。)司命東嶽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大茅君。)清靈真人裴君,紫陽左真人周君,以上列入第二左位;右輔侍帝晨領五嶽司命右弼桐柏真人金庭宫王君,北牖弟子中候仙人姓范諱邈,以上列入第二右位;右禁郎定録真君中茅君,以上列入第六中位;三官保命小茅君,荀中候,以上列入第六左位;後聖上保南極元君紫元夫人,紫虚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滄浪雲林右英王夫人,紫微左宫王夫人,紫清上宫九華真妃,(姓安。)方丈臺昭靈李夫人,東宫中候王夫人,以上列入女真位。降真之法,疑用扶乩。
道教降真者又有北宋末至南宋中葉甯全真授、元林靈真編《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嗣教録》云:“會尚書王古入朝,雅知先生(甯本立。)有道,檄充史掾尚書,嗣丹元真人(陸修静。)東華嫡傳。又聞田靈虚遇陸簡寂於盧山,玄授三洞經教,與東華丹元玄旨會合。”玄授謂天上陸修静降授,此當係妄言。又甯全真授、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大法》前有玄序,即天序也,至於如何降授於人間,則無有説明。再東華派是由南宋初道士甯全真所創,係靈寶派中演變而出。甯全真“凡諸子百家、醫藥卜筮之書,無不該貫融合,善察天文躔度,猶工於風角鳥占卜術”。後刻意學教,師從田靈虚、王古,得靈寶、東華之學。“能通真達靈,飛神謁帝,名振京師”。
又見《雲笈七籤》卷五,《清微仙譜》,《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以下簡稱《仙鑑》。)卷二十四,《茅山志》卷十,《仙苑編珠》卷下引《真誥》,《玄品録》卷三,《三洞群仙録》卷三十一引《真誥》,《侍帝晨東華上佐司命楊君傳記》,《康熙九江府志》卷十,皆本《真誥》。
許謐
《真誥》卷二十《真胄世譜》:許氏居丹陽之句容縣都鄉吉楊里。許長史兄名“邁,字叔玄,小名映,清虚懷道,遐棲世外,故自改名遠遊。與王右軍父子周旋”。“長史名謐,字思玄,一名穆,正生。(按謂嫡出也。)少知名,儒雅清素,博學有才章。簡文皇帝久垂俗表之顧,與時賢多所儔結。少仕郡主簿功曹史,王導蔡謨臨川辟從事不赴,選補太學博士,出爲餘姚令,入爲尚書郎、郡中正、護軍長史、給事中、散騎常侍。雖外混俗務,而内修真學,密授教記,遵行上道。(《仙鑑》卷二十一:“以第四兄遠遊嘉遯不返,遂表辭榮。太宗不奪其志。穆乃宅於茅山,與楊羲徧該靈奥。”)挺分所得,乃爲上清真人,爵登侯伯,位編卿司,治仙佐治,(《仙鑑》卷二十一、《玄品録卷》三作撫治。)助理牧民。(按《真靈位業圖》列入第二左位,稱左卿仙侯真君許君。)泰和(按東晉廢帝年號之一。)二年丁卯歲,司命(此當即東嶽上真卿司命大茅君。)所告云:‘丙子年當去。’(按此乃《真誥》。)時年七十二。此則永興(晉惠帝年號之一。)二年丁丑生,太元元年去也。而《譜》云孝武寧康元年去世,年七十一。此爲泰安二年癸亥生,爲多二年。今以真(真謂《真誥》。)爲正。(原注:顧云寧康元年七十二,又非也。)妻同郡陶威女,名科斗。興寧中亡,即入易遷宫受學。(原注:同葬縣西北二里舊墓。符按顧即顧歡。《譜》謂《許氏譜》。《茅山志》卷十三:“華陽洞天三宫五府:曰易遷宫,含真宫,蕭閒宫;曰太元府,定録府,保命府,童初府,靈虚府。其太元、定録、保命爲三茅君所治,易遷、含真則女子成道者居之,餘皆男真也。保命間用女官。”)長史三男一女”。(長史先世,見《真誥》卷二十。)
《仙鑑》卷二十:“梁高祖爲於山别立祠真館。長史本宅,天監(梁高祖年號之一。)十三年,立爲宗陽觀,今之紫陽觀是也。宅南一井,即長史所穿。”《玄品録》卷三云宋宣和間敕封太元廣德真人。
許長史見《雲笈七籤》卷五、卷一百六,《茅山志》卷十,《仙鑑》卷二十一,《玄品録》卷三,康熙《鎮江府志》卷四十,皆本《真誥》。又《仙苑編珠》卷中引《登真隱訣》,《三洞群仙録》卷四引《真誥》。
許翽
《真誥》卷二十:“小男翽,字道翔,小名玉斧,正生。幼有珪璋摽挺,長史器異之。郡舉上計掾主簿,並不赴。清秀瑩潔,糠粃塵務,居雷平山下,修業精勤。恒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即居方隅山洞方原館中,常去來四平方臺。故《真誥》云:‘幽人在世時,心常樂居焉。’又楊君與長史書,亦云:‘未審方隅山中幽人,爲已設坐於易遷户中未?亡後十六年,當度往東華,受書爲上清仙公,上相帝晨。’(《真靈位業圖》列入第二右位,爲侍帝晨右仙公。《真誥》卷十五謂侍帝晨,如世之侍中。)《譜》云:年三十,而不記去歲。按二録:泰和二年丁卯,時年二十七。則是咸寧七年辛卯生也。(原注:顧云咸和六年生,又云司徒辟掾,皆非實。按“咸寧七年辛卯生”,誤。《仙鑑》卷二十四引作咸康七年辛卯生。諸書亦云然。按咸寧,武帝年號之一,無辛卯歲,且僅有五年。又許翽之父,生於惠帝永興二年。故咸寧七年辛卯,乃傳寫之誤。)自泰和三年已後,無復蹤迹。依《譜》年三十,即是庚午年(海西公太和五年。)去世。(原注:又《真誥》云:“從張鎮南〈《真誥》卷四:“按張係師(即張魯)爲鎮南將軍。建安二十一年亡,葬鄴東。後四十四年,至魏甘露四年,遇水,棺開。見尸如生,出著牀上。因舉麈尾覆面,大笑咤,又亡。更殯葬。其外書事迹略如此。未審夜解當用何法?”〉之夜解,而未審張解之法。耆老傳云:掾乃在北洞北石壇上燒香禮拜,因伏而不起。明旦視,形如生。此壇今猶存歷然。則是故求隱化,早絶塵世也。事别在第二卷中。”)妻建康令黄演女。”《玄品録》卷三云:宋宣和年間封混化元一真人。
許翽,又見《三洞珠囊》卷一,《三洞群仙録》卷二,《雲笈七籤》卷八十六,皆引《真誥》。《仙苑編珠》卷中引《登真隱訣》。《雲笈七籤》卷五引《真系傳》。《玄品録》卷三,《茅山志》卷十,《仙鑑》卷二十四,康熙鎮《江府志》卷四十,皆本《真誥》。
許黄民
《真誥》卷二十:“掾子黄名,(按《真誥》卷二十除此處外,皆作黄民,故名字乃民字之誤。)字玄文。升平(晉穆帝年號之一。)五年辛酉生。時掾年二十一。仕郡主簿,察孝廉,司農丞,南蠻參軍,臨沮令。宋元嘉六年亡,年六十九。妻西陽令葛萬安女。”(原注:萬安是抱朴子第二兄孫也。)《茅山志》卷十云:“年十七,任至司農丞。”又見《雲笈七籤》卷五,《茅山志》卷十,《仙鑑》卷二十四,皆本《真誥》。
二許傳經,見前引《真誥·叙録》。
馬朗
《茅山志》卷十:“五代宗師上清仙卿保真先生姓馬,諱朗,一名温公,字子明,浙東剡縣東關人,(《真誥·叙録》作東闡。)家素饒財,履信行義,爲鄉里所宗。聞茅山楊許得道,盛傳南真上清經法。以其居接金庭天台,咫尺仙府,彌加崇慕。元興三年,許丞黄民載經避亂。君躬迎道左,延止其家,禮敬供養。元嘉六年,許丞還錢唐,封其先世真經一橱子,留君之静室之中。且云:‘此經並是先靈之蹟。唯須我自來取。蹤有書疏,慎勿與之。’唯分十數卷自隨。至錢唐,感疾,慮不即瘥,遣人取經。君既得書,堅執先旨,謂親受教勑,豈敢輕付。遂不還經。許亦旋没。君同弟罕敬事經寶,有過君父。恒使有心奴二人,一名白首,一名平頭,侍直香火,灑掃拂拭。每有神光靈氣見於室宇,君妻頗能通見,云數有青衣玉女空中去來,狀如飛鳥。君家遂益富盛,資産鉅萬,累世壽考而終。”按此傳本《真誥·叙録》。
馬罕
又“六代宗師上清仙卿輔正先生,諱罕,字子言,保真之堂弟也。同兄敬奉經寶。居士婁惠明者,先以在剡,意甚貪樂經法。而扃鐍嚴固,觀覽無方。景和元年,迺出都,令嘉興殳季真啓宋主,勑就馬家取經。比經至都,殳呈景和。於華林暫開,勑以付後堂道士。(按以上本《真誥·叙録》。原注:“即陸先生。”此當謂陸修静。按《上清源統經目注序》稱後堂道士殳季真。又《三洞珠囊·勑追召道士品》引《道學傳》謂宋明帝“太始三年三月,乃詔江州刺史王景宗以禮敦勸,發遣下都”。“至都,勑主書計林子宣旨令住後堂。先生不樂,權驃騎航扈客子精舍。勞問相望,朝野欽屬”。“宋君乃於北郊築崇虚館以禮之”。是宋明帝時,修静未嘗住後堂也。而後堂道士,則當爲殳季真。)《靈驗記》曰:‘二馬有保經之功。没世之日,上帝命靈官持玉版,召入金庭洞天,俱授仙卿之任。’”
陸修静
簡寂先生陸修静,字元德,吴興東遷人,吴丞相凱之後也。父琳,九徵不起,謚高道處士。母姚氏懷之,有一老姥告之曰:“生子當爲人天師。”及生,蹠有重輪,足有雙踝,掌有大字,背(一作身。)有斗文。(見《三洞珠囊》卷八相好品及《三洞群仙録》卷二引《道學傳》、《玄品録》卷三、《茅山志》卷十。)篤好文籍,旁究象緯。(見《玄品録》卷三。)
家本奥室,早涉婚宦。(見《三洞珠囊》相好品引《道學傳》。)雖外混世務,内守貞樸。少已,習斷穀,别牀獨處。(見《三洞珠囊》卷三服食品引《道學傳》。)嘗謂同僚曰:“時難再得。”乃遺棄妻子,脱落營務,專精教法,不捨寤寐。(見《三洞群仙録》卷二引《道學傳》。)
隱雲夢山修道,暫下尋藥,進過故鄉,停家數日。女忽暴病,命在晷刻。家人固請救治。先生嘆曰:“我本委絶妻子,託身玄極。今之過家,事同逆旅,豈復有愛著之心。”於是拂衣而出,直逝不顧。去後一日,女病即愈也。修静素有氣疾,齎藥入山,别處一室。俄而爲火所燔。弟子欲撲滅之。先生曰:“不須救此。是冥道不許吾持藥耳。吾病行當自差。”少日而瘳也。(《三洞珠囊》卷一救導品引《道學傳》。)
聞異人所在,不遠千里而造之。果遇其真,爰受祕訣。乃雲棲荆岫,卻粒修行。(見《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六吴筠《簡寂先生陸君碑》。)好方外遊,南詣衡湘九嶷,訪南真(魏華存。)之遺跡。西至峨嵋,尋清虚(王襃。)之高躅。(見《玄品録》卷三。按《茅山志》卷十謂孫遊嶽“拜簡寂於仙都山”,是簡寂亦曾隱居仙都山也。詳見《孫遊嶽傳》。《七籤》卷五云:“潛衡熊湘,暨九嶷羅浮,西至巫峽峨嵋。”搜訪道書。)雖身隱彌静,而名逃益彰。江漢之人,虚往實歸,莫知紀極。(見《吴筠碑》。)
宋元嘉末,市藥京師。文帝召之於内,講理説法,不捨晨夜,孜孜誘勸,無倦於時。(見《三洞珠囊》卷一《救導品》引《道學傳》。)帝服膺尊異之。時太后王氏雅信黄老,降母后之尊,執門徒之禮。(見《御覽》卷六百七十九引《珠囊》。按《茅山志》云“因市藥京師,文帝召不往”,蓋誤。《仙鑑》卷二十四云:“宋元嘉末,因市藥京邑,文帝素欽其道風,作停霞寶車,使左僕射徐湛宣旨留之。先生固辭弗顧,拂衣而去。後帝有太初之難。人咸異之。”)後有太初之難,遂拂衣南遊,(見《吴筠碑》。)慕廬山之勝境,起觀於其東南瀑布巖下以居之。處所幽深,構造壯異,見者肅然興崑閬之想。(見《上清道類事相》卷一《仙觀品》引《道學傳》。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録有梁·沈璇《簡寂觀碑》云:“大明五年,置館於廬山高嶺。”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二云“觀在白雲峰之下”。)
宋明帝思弘道教,廣求名德。悦先生之風,遣招引。太始三年三月,乃詔江州刺史王景宗以禮敦勸,發遣下都。先生辭之以疾。頻奉詔,帝未能致,彌增欽佇。中使相望,其在必至。先生乃曰:“主上聰明,遠覽至不肖,猥見採拾。仰惟洪眷,俯深慚惕。老子尚委王官以輔周室,仙公(葛玄。)替金錫佐吴朝。得道高真,猶且屈己。余亦何人,寧可獨善乎。”即令弟子陳飄之出都也。初至九江,九江王問道佛得失同異。先生答:“在佛爲留秦,在道爲玉皇。斯亦殊途一致耳。”王公稱善。至都,勑主書計林子宣旨令住後堂,先生不樂,權驃騎(按萬斯同《宋將相大臣年表》,自太始三年至七年,驃騎將軍山陽王劉休祐。)航扈客子精舍。勞問相望,朝野欣屬。天子乃命司徒建安王尚書令袁粲設廣讌之禮,置招賢座,盛延朝彦,廣集時英,會於莊嚴佛寺。時玄言之士,飛辯河注;碩學沙門,抗論鋒出;掎角李釋,競相詰難。先生標理約辭,解紛挫鋭。王公嗟抃,遐邇悦服。坐畢,奏議於人主,旬日間又請會於華林延賢之館。(《玄品録》云華林園之延賢館。)帝親臨幸,王公畢集。先生鹿巾,謁帝而昇。天子肅然增敬,躬自問道,諮求宗極。先生標闡玄門,敷釋流統;並詣希微,莫非妙範。帝心悦焉。王公又問都不聞道家説二世?先生答:“經云:‘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既已有先,居然有後;既有先後,居然有中。莊子云:‘方生方死。’此並明三世。但言約理玄,未能悟耳。”朝庭欲要之以榮,先生眇然不顧。宋帝乃於北郊天印山(按即方山。)築崇虚館以禮之;盛興造構,廣延勝侣。先生乃大敞法門,深弘典奥。朝野注意,道俗歸心。道教之興,於斯爲盛也。(《三洞珠囊》卷二《勑追召道士品》及《上清道類事相》卷一《仙觀品》引《道學傳》。天印山,據《玄品録》。《良常仙系記》云:“爲立崇虚館傳經壇。”《仙鑑》云:“既至闕,帝設崇虚館通仙臺以待之。”《茅山志》卷十五:“崇虚館主道士吴郡張繹。館本宋明帝勑立於潮溝,供養大法師陸修静。齊永明勑立於蔣陵里。陶先生〈弘景〉再興焉。”《高僧傳》卷八《道盛傳》:“釋道盛,姓朱,沛國人。幼而出家務學。善《涅槃》、《維摩》,兼通《周易》。始住湘州,宋明承風,敕令下京。止彭城寺。謝超宗一遇,遂敬以師禮。迺著《述交論》,及《生死本無源論》等。後憩天保寺。齊高帝敕代曇度爲僧主。丹陽尹沈文季素奉黄老,排嫉能仁。迺建義符僧局,責僧屬籍,欲沙簡僧尼。由盛綱領有功,事得寧寢。後文季故於天保設會,令陸修静與盛論議。盛既理有所長,又詞氣俊發,嘲謔往還,言無暫擾。静意不獲申,恧焉而退。盛以齊永明中卒,春秋六十餘矣。”按《南齊書》卷四十四《沈文季列傳》,宋順帝昇明二年遷丹陽尹。而修静已先於宋蒼梧王元徽元年去世。《高僧傳》所記修静與道盛論議,虚妄不可據。)遂以殳季真取到楊許真人上清經法勑付先生。總括《三洞》,爲世宗師。(文據《玄品録》。按《七籤》卷五據《真誥·叙録》謂修静既立崇虚館,殳氏所寶經訣,並歸於陸氏。《仙鑑》從之。而《玄品録》列此事於造崇虚館之前,蓋誤。兹從《真誥·叙録》。)
宋太始七年四月,明帝不豫。先生即其館率衆建三元露齋,爲國祈請。至二十日,雲陰風急,輕雨灑塵。二更再唱,堂前忽有黄氣,狀如寶蓋,從下而昇,高十丈許,彌覆堦墀,數刻之頃,備成五色,映曖檐榥,徘徊良久,忽復迴轉,至經臺上,散漫乃歇。預觀齋者百有餘人,莫不皆見。事奏,天子疾瘳,以爲嘉祥。(見《三洞珠囊》卷一《救導品》引《道學傳》。《茅山志》卷十下:“帝復感異於夢,疾乃有瘳。”《吴筠碑》、《雲笈七籤》、《仙鑑》作塗炭之齋。《玄品録》、《茅山志》作金籙齋。)
是年更因敕上《三洞經書目録》。此蓋道經目之最古者。(《笑道論》及《道教義樞》卷二《三洞義》。)
初,先生登車之日,有熊虎猿鳥之屬,悲鳴擁路,出山而止。其忘情感物,有如此者。先是《洞玄》之部,真僞混淆。先生刊而正之,涇渭乃判。(《洞玄》之部,據《吴筠碑》。按《雲笈七籤》卷四有元嘉十四年陸修静《靈寶經目序》,故當作《洞玄》之部。《七籤》卷五以避宋諱誤改爲《洞真部》。或以修静亦傳《上清經》,故《七籤》卷五誤以爲當作《洞真部》耳。)著齋戒儀範百餘卷,爲將來典式焉。(參閲唐閭丘方遠《太上洞玄靈寶大綱鈔》,詳見《靈寶經考證·南朝宋代靈寶經卷數》條。)初,桂陽王横逆,暴骨蔽野。先生悉具棺櫬,收而葬之。立德施仁,皆此類也。(據《吴筠碑》。按《資治通鑑》,元徽二年桂陽王劉休範反,是年事平。)
元徽(宋蒼梧王年號。)五年春正月,謂門人曰:“吾將還舊山,可飾裝整駕。”弟子僉怪詔命未許,而有斯言。至三月二日,乃偃然解化,膚色暉爍,目瞳朗映,但聞清香惟不息而已。化後三日,廬山諸徒,咸見先生霓旌紛然,還止舊宇,斯須不知所在,相與驚而異之。顧命盛以布囊,投所在崖谷。門人不忍,遂奉還廬山。春秋七十有二。凡著述論議百有餘篇,並行於世。有詔以先生廬山故居爲簡寂觀,(嘉慶《重修一統志》二百四十三:簡寂觀,在〈南康府〉星子縣西十五里,舊名太虚觀。劉宋時,陸修静居此。卒謚簡寂,因以名觀。)謚曰簡寂先生。(見《吴筠碑》、《雲笈七籤》、《仙鑑》、《玄品録》、《茅山志》、《三洞群仙録》卷二引《道學傳》。)門徒得道者,孫遊嶽、李果之最著稱首。(見《雲笈七籤》)
撰《道德經雜説》一卷,(見《宋志》道家類及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靈寶經目序》一卷,(見《雲笈七籤》卷四。)《服御五芽道引元精經》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著録。《道藏闕經目録》卷上著録《太上洞玄靈寶服御五芽導引元精經》一卷,不著撰人。)《昇元步虚章》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靈寶步虚詞》一卷,《步虚洞章》一卷,(《崇文目》道書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必然論》一卷,《榮隱論》一卷,《遂通論》一卷,《歸根論》一卷,《明法論》一卷,《自然因緣論》一卷,《五符論》一卷,《三門論》一卷,(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八。)《陸先生答問道義》一卷,《陸先生黄順之間答》一卷,(《道藏闕經目録》卷上。)《太上洞玄靈寶衆簡文》一卷,《洞玄靈寶五感文》一卷,《陸先生道門科略》一卷,《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一卷,《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表》一卷,《洞玄靈寶齋説光燭戒罰燈燭願儀》一卷,(《道藏》《無上黄籙大齋立成儀》卷十七。)《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無上黄籙大齋立成儀》卷十七。)《陸天師然燈禮祝威儀》,(見《無上黄籙大齋立成儀》卷三十五。)《金籙齋儀》,《玉録齋儀》,《九幽齋儀》,《解考齋儀》,《塗炭齋儀》,《三元齋儀》。(據《無上黄録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茅山志》卷十云“所著齋戒儀範百餘卷”。)
後孔德璋(孔稚珪,字德璋。《南齊書》卷五十四《高逸傳》載孔稚珪曾從褚伯玉“受道法”。)與果之(李果之。)書,論先生云:“先生道冠中都,化流東國。帝王禀其規,人靈宗其法。而委世潛化,遊影上玄。微言既絶,大法將謝。法師禀神定之資,居入室之品。學悟之美,門徒所歸。宜其整緝遺蹤,提綱振紀,光先師之餘化,纂妙道之遺風。可以導引末俗,開曉後途者矣。”(見《雲笈七籤》。)
宋徽宗宣和間,封丹元真人。誥曰:“朕惟前古高蹈之士,名迹不泯,而稱號未稱者,所以追顯之。簡寂先生陸修静真精内得,遺經垂範。而脱然超世,廬阜故隱,有祠至今。考實定名,禮以真人之號。非特用襃往躅;後之聞風者,知道之所在,而勉焉。可特封丹元真人。”(見《茅山志》卷四。)
廬山簡寂觀“殿之後有道藏石刻目録,列於四壁”。(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二。)又《隋志》史部雜傳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並著録《陸先生傳》一卷,孔稚珪撰,今佚。按簡寂,南朝高道。《宋書》、《南史》不爲立傳,遂使事蹟湮没無聞。用特搜檢典籍,輯成此傳,以揚休烈。
《廣弘明集》卷四釋道宣《叙齊高祖廢道法》事:“昔金陵道士陸修静者,道門之望。在宋齊兩代,祖述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弘衍二葛,(葛玄、葛洪。)郄張之士,封門受籙。遂妄加穿鑿,廣制齋儀,縻費極繁,意在王者遵奉。會梁祖啓運,下詔捨道。修静不勝其憤,遂與門人及邊境亡命,叛入北齊。又傾散金玉,贈諸貴遊,託以襟期,冀興道法,帝惑之也。於天保六年九月乃下勑,召諸沙門與道士學達者十人,親自對校。”按陸修静已先於宋後廢帝元徽五年去世,距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尚有七十八年,故此説荒誕無稽。又按《北齊書·文宣帝紀》及《北史·齊本紀》皆不載齊文宣帝對校道釋之事。
孫遊嶽
孫遊嶽,字玄達。(據《三洞珠囊》卷一《救導品》引《道學傳》。《雲笈七籤》卷五避宋諱作字穎達。《良常仙系記》云:“孫岳,字穎達。”)東陽永康人,(見同上引《道學傳》。)吴之裔也。幼而恭,長而和。其静如淵,其氣如春。甄汰九流,潛神希微,(見《七籤》。)拜簡寂於 雲山。(見《茅山志》卷十。按《仙都志》卷上:“仙都山,古名 雲山。按道書洞天三十六所。其仙都第二十九,名玄都祈仙洞天。周迴三百里,黄帝駕火龍上升處。山嶺有石屋,世傳爲洞天之門。《史記》載 雲本黄帝夏宫之名。張守節云:括州雲縣,其所對也。《太平寰宇記》:唐置 雲縣,又以括州爲 雲郡。蓋以其地有 雲山故也。今縣在山之西二十三里。《圖經云》:唐天寶七年六月八日,有綵雲起於李溪源,覆繞 雲山獨峰之頂。雲中仙樂響亮,鸞鶴飛舞。俄聞山呼萬歲者九,諸山皆應。自申至亥乃息。刺史苗奉倩上其事於朝。勑改今名。”《七籤》云:“嘗步赤松澗 雲堂,遂卜終焉之地。”)卻粒,餌麻屑松與朮,(見《三洞珠囊》卷二《勑追召道士品》引《道學傳》。)服穀仙丸。(據《七籤》。《茅山志》云“穀精丸”。)居 雲山四十七年,不與世接。(見《茅山志》。)宋太始中,簡寂至京,遊嶽往從之。(按太始三年,宋明帝勑迎簡寂往京師。元徽五年,簡寂卒。又十二年而遊嶽亦卒。共三十三年。而《七籤》云:“宋太初(按當作太始)中,陸簡寂至自廬嶽,素遊帝宅。先生乃摳衣而趨。”“因茹朮,卻粒,服穀仙丸,六十七年。”此説誤。當從《茅山志》之説,即遊嶽已先於雲山事簡寂也。《仙鑑》卷二十四云:“宋太初中,簡寂至廬嶽。乃執籍事之。”此誤。按簡寂,元嘉末至京师。太初難作,離京南遊。大明五年,始居廬山。故此説不可信。)授《三洞》並所祕楊真人許掾手跡。(見《七籤》。)暨簡寂上賓,方旋舊室,捃摭道機,斷覈真假,與褚章朱四君交密。(疑即褚伯玉、章靈民、朱僧摽,見《真誥·叙録》。其第四人未詳。)齊永明(武帝年號。)二年,詔以代師,並任主興世館。於是搜奇之士,知襲教有宗,若鳳萃於桐,萬禽争赴矣。孔德璋、劉孝標等争結塵外之好,(見《七籤》。)名士沈約、陸景真、陳寶識等咸就學焉,(見《茅山志》。)後頻謝病歸山,朝命未許。至永明七年五月十五日,内以揮神託化,沐浴稱疾,怡然而終。年九十一。(《七籤》、《茅山志》。)門徒弟子數百人,(見《七籤》。《三洞珠囊》卷一《救導品》及《上清道類事相》卷一《仙觀品》引《道學傳》云:“服膺受業者常數百人。”《茅山志》云:“弟子百餘人。”)唯陶弘景入室焉。自恭事六載,義貫千祀,唯貴知真,特蒙賞識。經法誥訣,悉相傳授。(見《七籤》。《仙鑑》云:“弘景因撰《真誥》行於世。”)方欲共營轉煉,已集藥石,將就治合,事故不遂。(見《七籤》。《茅山志》云:“先生嘗夢茅君曰:‘青華小童復降句曲汝弟子中,善護持之。’永明間,陶弘景入山。先生異其丰神超邁,且聞身有斗文,因省所夢曰:‘青華小童,豈非斗中真人耶?’即盡其法。”遊嶽,又見《三洞群仙録》卷十六引《高道傳》。)
陶弘景搜集道經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人。後隱茅山,因自稱華陽隱居。宋武帝孝建三年生,梁武帝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一,謚曰貞白先生。《雲笈七籤》卷一百七引陶翊《華陽隱居先生本起録》:“先生以甲子、(齊武帝永明三年。)乙丑、丙寅三年之中,就興世館主東陽孫遊嶽咨禀道家符圖經法。雖相承皆是真本,而經歷模寫,意所未愜者,於是更博訪遠近而正之。戊辰年始往茅山,便得楊許手書真跡,欣然感激。至庚午年,(永明八年。)又啓假東行浙越,處處尋求靈異。至會稽大洪山,謁居士婁慧明。(疑即《真誥·叙録》之樓惠明。)又到餘姚太平山,謁居士杜京産。又到始寧山,謁法師鍾義山。又到始豐天台山,謁諸僧摽(按或作朱僧摽。)及諸宿舊道士。並得真人遺跡十餘卷,遊歷山水二百餘日乃還。爰及東陽長山、吴興天目山,於潛、臨海、安固諸名山,無不畢踐。”陶弘景事蹟,詳見賈嵩《華陽陶隱居内傳》。《梁書》、《南史》均有傳。又見《三洞珠囊》、《神仙感遇傳》、《道教靈驗記》、《玄品録》、《茅山志》、《仙鑑》。又參閲《真誥·叙録》。
陶弘景,《正統道藏》已收唐·賈嵩《華陽陶隱居内傳》三卷,弘景世所知名,兹僅引其搜尋道經事如上。
上清經範圍廣,法術繁複,欲考明全部上清經法,要用大量精力與時間,但並不隱秘(如南北朝道士著述),《真誥》應視爲在上清經内。
臧矜
《玄品録》卷四云王遠知“生於梁大通二年”。《七籤》卷五云“弱冠師宗道先生臧矜”。(《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作臧兢。)時當在梁武帝太清元年。《茅山志》卷二十二王旻撰《唐國師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云:“時有國師宗道先生,識洞幽微,智深玄妙,宣風黄道,作訓紫宸,九重致禮,百工興敬。”又卷二十四徐鉉撰《唐道門威儀玄博大師貞素先生王君碑》云建康“有玄真觀,(《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一云:“今不詳其所。”《道教義樞·七部義》云:陳宣帝命周智響取《太平經》,置於至真觀。至疑當作玄,避宋始祖玄朗諱也。)陳宣帝爲藏矜先生之所作也”。藏矜當即臧矜。故臧矜住世,自梁初暨陳宣帝時。《七籤》卷六云臧靖師太平法師周智響。智響,陳宣帝時人。臧靖,不知即臧矜否?又《祕目》道書類著録臧矜撰《道學傳》一卷。(闕。)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云:“梁道士臧玄静字道宗,作《疏》四卷。”《疏》,謂《道德經疏》。
王遠知
(王遠知,《茅山志》卷二十二有貞觀十六年王旻撰《唐國師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又見《舊唐書》一百九十二《隱逸列傳》,《新唐書》卷二百零四《方技列傳》,《太平廣記》卷二十三引《談賓録》,《茅山志》卷十,《雲笈七籤》卷五〈《仙鑑》卷二十五同〉,《玄品録》卷四,《三洞群仙録》卷十一引《舊唐書·隱逸列傳》,又卷二十引《異人録》。《康熙鎮江府志》卷四十。兹節録《王旻碑》,更以他書增補。)
王遠知,(僅《新唐書》云王遠智。)字廣德,瑯琊臨沂人,(《王旻碑》、《茅山志》、《新舊唐書》、《談賓録》、《玄品録》。)後爲揚州人。(《新唐書》。)父曇選,陳車騎將軍,揚州刺史。(《王旻碑》、《新唐書》、《舊唐書》。)外祖濟陽丁超,(《王旻碑》、《七籤》。)梁駕部郎中。(《七籤》、《舊唐書》、《談賓録》、《玄品録》。)生於梁大通二年,(《玄品録》、《茅山志》。)母夢靈鳳有娠,又聞腹中啼。寶誌曰:“生子當爲神仙宗伯也。”(《王旻碑》、《茅山志》、《新舊唐書》、《談賓録》、《玄品録》。)少聰明,博極群書。(《玄品録》、《七籤》。)弱冠師宗道先生臧矜,(《七籤》、《玄品録》、《茅山志》。《新舊唐書》作臧兢。《王旻碑》:“時有國師宗道先生,識洞幽微,智深玄妙,宣風黄道,作訓紫宸,九重致禮,百工興敬。”)即辟穀休糧,唯資松朮。(《王旻碑》。)後棲遁於茅山。(按遠知生於大通二年,而隱居卒於大同二年。時遠知年才九歲。故《王旻碑》未云師事隱居。後既居茅山,蓋亦傳《上清經籙》耳。故《玄品録》云:“後入茅山,嗣修陶隱居經法。”《茅山志》云:“進而宗修隱居。”《七籤》云:“年十五,入華陽,事貞白光生。又從宗道先生臧矜傳諸祕訣。”《新舊唐書》亦云然,蓋誤。)陳主召入重陽殿,特加禮敬。送歸茅山。居於洞西北嶺。(見《新舊唐書》、《七籤》、《玄品録》。《七籤》云:“大建〈陳宣帝年號〉末,靖室中忽有一神人醉卧嘔吐。先生然香禮候。神人曰:‘卿是得道之人。張法本亦甚有心。吾欲將遊天台山。石橋廣闊,可過得。彼多散仙人,又常降甘露。以器盛之,服一升,可壽得五百歲。卿能去否?’先生便隨出,上東嶺,就法本。至山半,忽思未别二三弟子,付囑經書。背行三十步,迴望神人,化爲鶴飛去。”《茅山志》卷十七:“天聖觀,在積金山上。天監初,隱居創。小沼養雷平池龍子。貞觀間,王法主庵居,遇法本仙人。肅宗至德中,賜名火浣宫。唐末,遂廢。景德三年,明真先生張紹英廬其處。明真與朱觀妙〈按即朱自英〉爲明肅太后傳籙保度二師。天聖三年九月,賜所居爲延貞庵。五年改賜觀額。”)隋開皇十二年,晉王廣鎮揚州,具禮招迎。乃出自山谷。長吏王子相承候動止,諮議顧言每申談對。遠知豪墨所至,必罄今古,辭義所該,殆無遺逸。後還山。(見《王旻碑》、《舊唐書》、《談賓録》、《玄品録》云:“使王子相柳顧言相次召之。”)在山宣揚法味,開度後學。(《王旻碑》。)大業七年,煬帝征高麗,遣崔鳳(《七籤》、《玄品録》云崔鳳舉。)迎請,見於涿郡之臨朔宫,帝執弟子禮。及六軍返旆,扈駕洛都,奉勑於中嶽修齋儀。(《王旻碑》。)復詔京師(大業元年移都洛陽。)置玉清玄壇以處之。(《茅山志》、《新舊唐書》、《玄品録》、《七籤》。)及帝幸揚州,遠知謂不宜遠去京國,不省。(《新舊唐書》、《玄品録》。)唐高祖龍潛時,嘗密告符命。武德中,太宗爲秦王,平王世充,(按隋末,王世充據洛陽。)因與房玄齡微服謁遠知。遠知曰:“此中有聖人。”秦王因以實告。曰:“方作太平天子,願自愛也。”(《新舊唐書》、《茅山志》、《談賓録》、《七籤》、《玄品録》。)秦王詣先生受三洞法。(《七籤》。)及登極,將加重位。固請歸山。(《新舊唐書》。)乃詔洛州資給人船,並施法服。勑潤州於舊山造觀一所。(遠知卒後,觀功始畢,曰太平觀。高宗調露二年,勑賜田,度道士七七人以爲侍者。誥文見《茅山志》卷二。按勑置觀事,在貞觀年間。《七籤》云調露二年勑置太平觀,蓋誤。《茅山志》卷十:“崇禧萬壽宫在丁公山前,隱居華陽下館。唐貞觀九年,太宗爲法主建,號太平觀。”)貞觀九年四月至山。嗣又屢送香油龍璧,供山中法事。是年九月十六日卒,年一百二十六歲。時稱王法主云。(見《王旻碑》、《茅山志》、《新舊唐書》、《七籤》、《談賓録》。按大通二年至貞觀九年,當爲一百七歲。《七籤》云:“時有竇德玄,先經揚州,遇司命使者,言其有重録以九至貞觀九年,當爲一百七歲。九數當終命。德玄求哀於使者。云:‘真人王法主是少室仙伯,檢録人鬼之任,關奏天曹,無不即應。’德玄遂懇祈於先生。先生不得已,因請命使者。報曰:‘更延十三年。’至高宗朝,德玄爲左相,捐館舍之日,言皆如之。故舉世呼先生爲法主。又知已授仙職。後謂潘師正曰:‘吾昨見仙格,以小時誤損一童子吻,不得白日昇天。署少室仙伯。將行在近。’翌日,沐浴,加衣冠,焚香而寐。”又見《新舊唐書》、《談賓録》、《玄品録》。)潘師正、徐道邈同得祕訣,爲入室弟子。陳羽、王軌次之。(《七籤》。)撰《易總》十五卷。(《茅山志》卷九。)遺命子紹業曰:“爾年六十見天子,七十見女君。”調露二年,紹業表其言。高宗召見嗟賞,贈太中大夫,謚曰昇真先生。天后嗣聖元年,紹業又召見,皆如其言,又贈金紫光禄大夫,改謚昇玄先生。(事見《茅山志》、《新舊唐書》、《七籤》、《玄品録》。改謚事在嗣聖元年,誥文見《茅山志》卷二。《七籤》亦云然。《新舊唐書》、《玄品録》云:天授二年改謚昇玄,蓋誤。)明皇天寶時,勑李含光於太平觀造影堂,寫真像,用旌仙跡焉。(見《七籤》。)
又據唐·柳宗元《龍城録·上帝追攝王遠知易總》,“王遠知善易,於觀感間曲盡微妙,善知人死生禍福,作《易總》十五卷,世祕其本……嗣聖中召至京玉清觀安泊,間或逃去,如此者數次,天后封金紫光禄大夫,但笑而不謝。一日告殂,遺言屍赴東流湍水中,天后不允其語,敕葬開明原上”。
潘師正
(潘師正見《金石萃編》卷六十二《潘尊師碣》〈王適撰,司馬承禎書,大周聖曆二年建〉,《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隱逸列傳》,《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雲笈七籤》卷五,《茅山志》卷十一,《玄品録》卷四,《洞霄圖誌》卷一,《仙鑑》卷二十五,《三洞群仙録》卷二十引《高道傳》。)
潘師正,字子真,趙國贊皇青山里人。(據《王適碑》、《舊唐書》、《七籤》。《茅山志》、《仙鑑》云貝州宗城人。《玄品録》云貝丘宗城人。)祖居常,周楚州刺史。(《仙鑑》。)父寘,隋通州刺史。母魯氏,善言名理,口 以《道德經》。母卒,廬墓以孝聞。大業中,有道士劉愛道者,見而奇之。曰:“三清之驥,非爾誰乘之?”時王法主爲煬帝所尊禮,每入禁中,躬薦松水,以祈福。愛道曰:“吾甚欲子相從,然成就功道,非法主不可。”由是師法主,盡以道門隱訣及符籙授之。未幾,法主請還茅山,師正亦隨之至山中。一日,謂師正曰:“嵩陽乃汝修真之地,當亟往無疑。”師正劉愛道居於雙泉中嶺間,將十年;復深入逍遥谷,邈與世絶。(據《王適碑》、《茅山志》亦云然。《舊唐書》、《玄品録》、《七籤》云居逍遥谷二十餘年。《仙鑑》云“居雙泉頂間二十年,復廬於逍遥谷”。皆誤。)
上元三年,高宗幸東都,禮嵩嶽。召見先生,請作符書,辭不解,又問山中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需,此中不乏。”帝與天后嘆異之,而去。明日,步輦載至行宫,與語,留連信宿而還。(《茅山志》。)調露元年,再祀嵩嶽。以車輿迎師正入嵩陽觀,復送至逍遥谷,見薜荔繩床將朽敗,餘無火粒之具,唯兩瓢貯青 飯耳。(今《道藏》收《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三卷,記唐天皇於中嶽逍遥與潘尊師之問答,當即唐高宗與潘師正。讀此書,足見師正博通道經。六朝及有唐高道,大率如此。)即勑於逍遥谷建隆唐觀,(本《王適碑》。《金石萃編》云以避玄宗諱,故諸書改爲崇唐觀。)嶺上别起精思院以處之。(《茅山志》。)明年仲春,又以步輦致先生之洛城之西宫。勑改嵩陽觀爲奉天宫,苑接隆唐,埊鄰逍遥谷,令所司於逍遥谷口,特開一門,號曰仙遊門,復於苑北面置尋真門。(本《王適碑》。云此事在建隆唐觀之後。事又見《新舊唐書》本傳,《七籤》。而《舊唐書》卷二十三《禮儀志》云:“高宗既封泰山之後,又欲遍封五嶽。至永淳元年,於洛州嵩山之南,置崇陽縣。其年七月,勑其所造奉天宫。二年正月,駕幸奉天宫。”而《舊唐書》本傳,《王適碑》等,皆云師正卒於永淳元年。疑《禮儀志》所述當爲另一奉天宫。)太常獻新樂,帝又令以《祈仙》、《翹仙》爲名,皆爲師正焉。(《舊唐書》、《七籤》。)每手詔具弟子姓名咨白。自是乘輿屢涉山阿。帝在洛陽,復召對,遂館於天苑。及請還,製詩以送。(《舊唐書》、《玄品録》云:前後贈詩凡數十首。《七籤》云數百首。)嘗謂弟子曰:“吾實無用,接見帝王,驚擾靈嶽。汝等學道,不厭深眇,則無累矣。”(《茅山志》、《仙鑑》。)遂欲東求蓬萊,孤舟入海。屬帝敦篤斯道,祈歎愈加。踟蹰山隅,輟策未往。(《王適碑》。)嗣聖元年(《王適碑》。)六月十六日卒,(《仙鑑》、《茅山志》。)年九十八。(本《舊唐書》等。僅《七籤》云年八十九。)高宗及天后追思不已,贈太中大夫,謚曰體玄先生。(《洞霄圖志》卷一云:“至道宫在餘杭縣北三十里曹橋西,唐文明元年建,初名福業觀,潘尊師成道於此。”)
時陳子昂作頌,(《七籤》。)王適撰碑文,聖曆(武后年號之一。)二年,立碑嵩山。(王適撰,按即《潘尊師碣》。)先生神標仙骨,雅似隱居。夫階真韜冥,練景遊化者,其有類乎。弟子十人,並皆殊秀。然鸞姿鳳態,眇映雲松者,唯潁川韋法昭。皆禀訓瑶庭,密受瓊室,專玉清之業,遺下仙之儔矣。(據《王適碑》。《七籤》云:弟子十八人。《仙鑑》云:八人。韋法昭,司馬子微,郭崇真爲最。)
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見《唐王屋山中巖臺正一先生廟碣》,題曰左威衛録事參軍衞阡撰。文中有我師云云,故衛阡乃承禎之弟子,其言當最可信。《茅山志》卷二十二《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題曰天台華峰白雲道士司馬道隱子微述并書。明初篡《天台山志》載唐崔尚《桐柏觀碑》。又見《續仙傳》卷下。按《雲笈七籤》卷一百十三下引《續仙傳》,又見《太平廣記》卷二十一,但與今本《續仙傳》不同。又《天壇王屋山聖迹記》,《王屋山志》卷上。《雲笈七籤》卷五引《真系傳》。《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二《隱逸列傳》。《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茅山志》卷十一。《續説郛·良常仙系記》。《仙鑑》卷二十五。《玄品録》卷四(大致本《舊唐書》本傳)。《逍遥墟經》卷二(本《續仙傳》)。《三洞群仙録》卷四十一引《續神仙傳》。又見《南岳總勝集》。唐·徐靈府《天台山記》。《嘉定赤城志》。明·釋無盡《天台山方外志》。)
司馬承禎(《七籤》卷一百十三下作貞,避宋仁宗諱也。)字子微,法號道隱,(據《廟碣》及《茅山志》卷二十二。《天壇王屋山聖迹記》云,謚曰白雲先生,蓋誤。)河内温人。(本《舊唐書》。《新唐書》云洛州温人。)晉彭城王權之後。(本《廟碣》。按《晉書》卷三十七:“彭城穆王權,字子輿,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之子也。”《崔尚碑》云:“晉宣帝弟太常馗之後裔。”《天壇王屋山聖迹記》云:“乃西晉司馬宣王之後。今温縣西二十里招賢城是也。尚有晉三帝墳在焉。”《舊唐書》云:“周晉州刺史瑯琊公裔玄孫。”)祖晟,仕隋爲親侍大都督。父仁最,唐襄滑二州長史。少好學。年二十一,入道,事潘師正,居嵩山,(本《廟碣》。)傳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廟碣》云:“以《金根上經》,《三洞》祕録,許真行事,陶公微旨,盡授於我尊師。”又云:“嘗夢有鳳鳥銜璽置於法案,刻曰:授君東華上清真人。”)師正特賞異之,謂之曰:“我自陶隱居傳上清法,至汝四葉矣。”(據《舊唐書》,本作正一之法,蓋誤,當作上清法。)
久之,辭几席,徧遊名山。廬天台,搆層軒於壇上,目爲衆妙臺,自號天台白雲子。(本《仙鑑》。《續仙傳》:“隱於天台山玉霄峰。”又《茅山志》卷二十二《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承禎自稱天台華峰白雲道士。《天壇王屋山記》曰住天台山紫霄峰。按《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二百二十九:“桐柏山在天台縣西北二十五里。有紫霄、翠微、玉泉、卧龍、蓮花、華林、玉女、玉霄、華頂九峰。上有桐柏觀。”又《天台山》條云:“舊志在(天台)縣北三里。自縣北二里神蹟石起,歷國清、赤城、桐柏,至於華頂,皆名天台。實一邑諸山之總號,一名大小天台山。”)武后聞其名,召至都,降手勑以讚美之。(本《七籤》卷五及《舊唐書》。按《潘尊師碣》題曰弟子中巖道士司馬子微書。又立於周聖曆二年。殆即在武后自天台召入都時所書也。《天壇王屋山聖迹記》:“自壇頂至上方院八里,又曰中巖臺,乃司馬子微修行遊息之所。”子微自稱中巖道士,則是時亦曾居王屋山也。)及將還,勑麟臺監李嶠餞之洛橋之東。(本《七籤》卷五及《舊唐書》。)既去,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搆、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爲仙宗十友。(《仙鑑》。)
景雲二年,睿宗令其兄承褘就天台山追之至京,引入宫中,問以陰陽術數之事。承禎對曰:“道經之旨,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且心目所知見者,每損之尚未能已;豈復攻乎異端,而增智慮哉。”帝曰:“治身無爲,則清高矣;治國無爲,如何?”對曰:“國猶身也。《老子》曰:‘游心於澹,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私焉;而天下治。’《易》曰:‘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而信,無爲而成。無爲之旨,治國之道也。”睿宗歎息曰:“廣成之言,即斯是也。”(《天壇王屋山聖迹記》:“天師住天台山紫霄峰。後睿宗詔住上方院。”則是時承禎又曾居王屋山也。承禎在京,止景龍觀。雍正《陝西通志》卷二十八引《兩京記》:“景龍觀,景雲二年,天台道士司馬承正被召,止於此觀。”又宋宋敏求《長安志》卷八:景龍觀在唐京城南崇仁坊。天寶十二年改爲玄真觀。)承禎固辭還山,仍賜寶琴一張,及霞紋帔而遣之。(《七籤》卷五、《舊唐書》。)公卿多賦詩以送,常侍徐彦伯總而爲之序,名曰《白雲記》,見傳於世。(本《仙鑑》。《舊唐書》云“贈詩者百餘人”。《七籤》云“百餘首”。《續仙傳》云:“常侍徐彦伯撮其美者二十餘篇。”《玄品録》云:“李適爲倡,屬和三百餘人。”《仙鑑》云:“常恒徐彦坦總而爲之序。”《舊唐書》卷九十四《徐彦伯傳》:“景雲初,加銀青光禄大夫,遷右散騎常侍,太子賓客,仍兼昭文館學士。”故當作常侍。)時盧藏用早隱終南山,後登朝居要官。見承禎將還天台,藏用指終南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台。”承禎徐對曰:“以僕觀之,乃仕宦之捷徑耳。”藏用有慚色。(《續仙傳》。)又勑建桐柏觀於桐柏山以居承禎。(事在景雲二年,見徐靈府《天台山記》。又《天台山方外志》卷十四有《唐睿宗賜司馬承禎置觀勑》。《廟碣》云:“而後遊句曲,步華陽之天(謂茅山)。樓桐柏,入靈墟之洞。尋大霍,采金瓶之實。登衡山,窺石廪之祕。”開元初,司馬承禎至衡山,結白雲庵於九真觀北一里,見《南嶽總勝集》。據此,承禎曾遊茅山、大霍山、衡山。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云,承禎桐柏觀“有黄雲堂,元晨壇,鍊形室,鳳軫臺,朝旨龍章閣,又有衆妙臺,〈原注:蓋以篆隸八分三體寫《道德經》於巨幢,置臺上,故云。〉臺下有醴泉。後皆蕪廢。大中咸通中道士徐靈府、葉藏質新之”。)
開元九年,玄宗又遣使迎入京,親受法籙,前後賞賜甚厚。(此據《七籤》卷五及《舊唐書》。《廟碣》云:“開元十二年,天子修明庭之禩,思接萬靈。動汧水之駕,奬邀四子。乃徵尊師入内殿,受《上清經法》。仍於王屋山置陽臺觀以居之。”《道教靈驗記》卷十四:“玄宗皇帝詣司馬天師受《三洞寶籙》。内殿致齋,投金龍於四明山之東南黄茂潭中。”《七籤》卷一百十三下引《續仙傳》云:“明皇在宥天下,深好道術。徵詔承貞到京,留於内殿,頗加禮敬。問以延年度世之事。承貞隱而微言,明皇亦傳而祕之。故人莫得而知也。由是明皇治國四十五年。雖禄山犯闕,鑾輿狩蜀,又爲上皇迴,又七年,方始晏駕。雖由天數,豈非道力之助延長耶。”)十年,駕還西都,承禎又請還天台山。玄宗賦詩以遣之。(《舊唐書》。)十二年九月,承禎將歸衡嶽,蹔茅山,因撰《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據《茅山志》卷二十二。《衡嶽志》謂承禎於開元初至衡山。《廟碣》云:“幽於南嶽,則玄鶴蔽野。”)十五年,又召至都,令承禎於王屋山自選形勝,置壇室以居焉。(本《舊唐書》。據此説,置陽臺觀,當在開元十五年。而《天壇王屋山聖迹記》則云:“唐明皇即位,於開元十二年勑修陽臺觀。明皇御書寥陽殿榜,内塑五老仙像。陽臺有鐘一口,上篆六十四卦,曰萬象鐘。有壇曰法象壇。有鐘樓名曰氣象樓。殿西北有道院,名曰白雲道院。司馬號白雲先生。有亭曰松亭。有先生廟堂。”徐靈府《天台山記》云:“帝以天台山幽遠,難於迎請;遂於王屋山選形勝,特置陽臺觀居之。”)玄宗登封泰山,迴,問承禎五嶽何神主之?(本《續仙傳》。按《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開元十三年十月,東封泰山,發自東都。十一月登封泰山。十二月至東都。十五年十月至自東都。)承禎因上言:今五嶽神祠,皆山林之神,非正真之神也。五嶽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職,山川風雨,陰陽氣序,是所治焉。冠冕章服,佐從神仙,皆有名數。請立齋祠之所。玄宗從其言,因勑五嶽各置真君祠一所。其形象制度,皆令承禎按道經創意爲之。(本《七籤》卷五及《舊唐書》。《續仙傳》作仙官廟。《南嶽小録》:“真君廟,在嶽觀之東五十餘步,本與司天王同廟各殿。開元中,司馬天師上言五嶽洞天各有上真所治,不可以血食之神同其雩祀。既協聖旨,爰創清廟。是嶽啓夏之際,潔齋致醮,兼度道士五人,長備焚修洒掃。即開元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明制也。”)承禎頗善篆隸書,别爲一體,號曰金剪刀書。玄宗令以三體寫《老子經》,因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此本《天壇王屋山聖跡記》,《續仙傳》,及《舊唐書》。《七籤》卷五云五千三百八言。按《茅山志》卷九,張魯古本《老子》四千九百九十九字。《混元聖紀》卷八云:玄宗開元三年“三月置石幢於景龍觀,命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依蔡邕三體書,寫老君《道德經》,鐫之”。注:“今有漆版本,在天台山崇道觀,亦子微親札也。”《混元聖紀》列此事於玄宗東封泰山之後,而《舊唐書·玄宗本紀》載開元十三年東封泰山,則承禎寫《道德經》當在開元十三年之後。按《長安志》卷八,景龍觀,在唐京城南崇仁坊,天寶十二年改爲玄真觀。)爲真本,以奏上之。以承禎王屋所居爲陽臺觀,上自題額,遣使送之,賜絹三百匹,以充藥餌之用。俄又令玉真公主(《天壇王屋山聖迹記》云唐睿宗皇帝女玉真公主好道,師司馬天師。)及光禄卿韋縚至其所居修金籙齋,復加賜賚。(本《舊唐書·隱逸》。《續仙傳》云:“嘗鑄含象鑑震景劍進之。命光禄卿至所居按金籙設祠厚錫。”按今有《上清含象劍鑑圖》一卷,題曰天台白雲司馬承禎進。)開元二十三年六月十八日卒,(本《廟碣》。)年八十九。(此本《新舊唐書》、《續仙傳》等。《七籤》卷一百十三下引《續仙傳》云“年一百餘歲”。蓋誤。司馬承禎的卒年,《舊唐書·隱逸》載“(開元)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承禎于王屋山自選形勝置壇室以居……俄又令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韋縚,至其所居脩金籙齋,復加以錫賚。是歲卒於王屋山。”(是歲之前,疑有闕。)唐·衛憑《貞一先生廟謁》稱“己亥夏六月十八日蜕形”,己亥歲即開元二十三年。《雲笈七籤》卷五:“勑於先生所居置陽臺觀,帝自書額,並相續賜賚甚厚,至二十三年告化,時八十九。”)葬於王屋山西北之松臺。(本《廟碣》。)其弟子表稱:死之日有雙鶴繞壇,及白雲從壇中湧出,上連於天,而師容色如生。玄宗深歎之,乃下制曰:“混成不測,入寥自化。雖獨立有象,而至極則冥。故王屋山道士司馬子微心依道勝,理會玄遠。遍遊名山,密契仙洞。存觀其妙,逍遥得意之場。亡復其根,宴息無何之境。因以名登真格,位在靈官。林壑未改,遐霄已曠。言念高烈,有愴於懷。宜贈徽章,用光丹籙。可銀青光禄大夫,號貞一先生。”(此據《新唐書》、《七籤》、《玄品録》、《茅山志》、《廟碣》。《舊唐書》作“真一”,《嘉定赤城志》、《仙鑑》作“正一”,避宋仁宗嫌名也。)玄宗御製碑文在桐柏頂,(本《茅山志》卷十一。)韋渠牟作傳。(此本《續仙傳》。《廟碣》、《南岳總勝集》、《天壇王屋山聖迹記》、《玄品録》謂承禎卒於王屋山。《茅山志》卷十一之説則與此異:“師且慮帝恩深久,遂徙居天台玉霄峰〈按《良常仙系記》亦云然〉,以期沖舉。又勑建桐柏觀。”又云開元乙亥歲(即二十三年)六月十八日卒。按《茅山志》卷二十二《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附識云:“開元歲乙亥四月壬子,時白雲先生在王屋山,姪延陵縣主簿綽禀命親視鐫勒。”既乙亥四月尚在王屋山,則六月中亦必卒於王屋山也。又玄宗制亦曰王屋山道士。故《茅山志》之説誤。又桐柏觀建於景雲年間,《茅山志》之説又誤。既承禎於二十三年四月尚在王屋山,又《茅山志》卷二十三唐顔真卿《茅山玄静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及《玄品録》皆云李含光於開元十七年從司馬承禎於王屋山,故《天壇王屋山聖迹記》云承禎卒於開元十五年之説非是。)又勑以承禎南嶽舊居爲降聖觀,令其弟子薛季昌住持之。(見《南岳總勝集》。此觀舊號白雲庵。)弟子七十餘人,(本《續仙傳》。)李含光最著。
著《修真祕旨》十二篇,(《廟碣》云:“初,隱居抄撰道書,爲《登真隱訣》。其存修之道,率多闕文。尊師乃著《修真祕旨》十二篇,見行於世。”又見《茅山志》卷九。《通志略·諸子類》道家云十卷。《道藏闕經目録》卷上不著撰人。《續仙傳》不著卷數。)《修真祕旨事目歷》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道藏闕經目録》一卷,不著撰人。)《坐忘論》一卷,(《續仙傳》、《仙鑑》、《天壇王屋山聖迹記》,不著卷數。《新唐志》子録神仙類、《宋志》神仙類、《茅山志》卷九皆云一卷。《通志略》諸子類道家云三卷。今道藏本一卷。)《修生養氣訣》一卷,(見《新唐志》子録神仙類。《崇文目》道書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云《養生修氣訣》一卷。《茅山志》卷九云《養真修氣訣》一卷。今道藏有《修真精義雜論》。)《服氣精義論》一卷,(見《雲笈七籤》卷五十七、《宋志》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云三卷。)《採服松葉等法》一卷,(見《通志略》諸子類道家。)《洞玄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一卷,(見《新唐志》子録神仙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茅山志》卷九。《崇文目》道書類寶誤作官,朝下脱儀字。《道藏闕經目録》卷上不著撰人。)《上清天地宫府圖經》二卷,(見《陳録》子部神仙類。《道藏闕經目録》卷下不著撰人。《續仙傳》、《仙鑑》則云《天地宫府圖》,不著卷數。此書録入《七籤》卷二十七,較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一卷爲古。)《登真系》,(見《續仙傳》,《仙鑑》。)《天隱子》八篇,(見《茅山志》卷九),《太上昇玄經》注,(見《天壇王屋山聖迹記》。)《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一卷,《上清含象劍鑑圖》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圖讚》一卷,《道體論》一卷。(以上四種見今《道藏》。)
時女真焦静真泛海詣蓬萊求師。至一山,見道者指言曰:“天台山司馬承禎名在丹臺,身居赤城,此真良師也。”静真既還,詣承禎求度。(此據今本《續仙傳》。《七籤》卷一百一十三下引《續仙傳》作蜀女真謝自然。《七籤》卷五亦云焦静真,但其説稍異於此。)未幾,昇天。嘗降謂薛季昌曰:“先生得道,高於陶都水(按陶弘景稱金闕右卿蓬萊都水監。)之任,當爲東華上清真人。”開元中,文靖天師(按即李含光。)與承禎赴長生殿千秋節齋直。中夜行道畢,隔雲屏各就枕。斯須,忽聞小兒誦經聲,玲玲如金玉響,天師乃蹇裳攝步而窺之。見承禎額上有小日,如錢,光耀一席。逼而聽之,乃承禎腦中聲也。天師退謂其徒曰:“《黄庭經》云:‘泥丸九真皆有,(按《七籤》卷十一《上清黄庭内景經》,“有”下脱“房”字。)方圓一寸處此方。’又云‘左神公子發神語’,先生之謂。”(《續仙傳》。)
李含光
(《茅山志》卷二十三有大曆七年建,柳識《唐茅山紫陽觀玄静先生碑》,文甚簡短。《雲笈七籤》卷五,《仙鑑》卷二十五大致據此文。又有大曆十二年建,顔真卿《茅山玄静先生廣陵李君碑銘》。顔碑甚詳實。《玄品録》卷四,《茅山志》卷十一節録《顔碑》,稍有更益。又《王屋山志》卷上《三洞群仙録》卷十一十三引《高道傳》。《康熙鎮江府志》卷四十兹據《玄品録》,更依《顔碑》略加修改如下:)
李含光,廣陵江都人。二十一代祖弘,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晉陵,遂爲郡人。本姓弘,避孝敬皇帝廟諱改焉。(按《舊唐書》卷八十六,高宗第五子弘,初立爲太子,尋薨,謚曰孝敬皇帝。)家世業儒。父孝威,號貞隱先生,(貞本作正,顔真卿避家諱改貞爲正。)精黄老之術,與天台司馬子微爲方外交。年十八,志求妙道,遂師事同邑李先生。(《柳碑》云:“年十三辭家奉道。”)神龍(唐中宗年號之一。)初,含光以清行度爲道士,居龍興觀。開元十七年,從司馬子微於王屋山,一見之曰:“真玉清之客也。”(《玄品録》、《茅山志》云“居嵩陽二十餘年”。按司馬承禎卒於開元二十三年,故含光自師事承禎,至玄宗詔居陽臺觀,以繼子微,其間决無二十餘年之久。按神龍初,至開元十七年,適爲二十餘年。疑含光從子微於王屋山之前,曾居嵩陽二十餘年也。《柳碑》云事華蓋峰司馬君。)司馬仙去,玄宗召詣闕。(《柳碑》云“開元中,玄宗禮請先生。”)與語,歎曰:“吾見含光,知司馬真人猶然在世間。”問及金鼎,對曰:“道德,公也,輕舉,公中私也,時見其私,聖人存教,若求生徇欲,乃似繫風。”玄宗深感異之。召居陽臺觀,以繼子微。含光嘗以茅山靈蹟,翦焉將墜,真經祕籙,亦多數散落。主陽臺觀歲餘,即稱疾乞歸茅山,纂修經法。天寶四年十二月,命中使齎璽書徵之。既至,館於禁中。每欲咨禀,必先齋沐。請道法,辭以疾。復求還山,乃持勑楊許故宅紫陽觀居之。御製詩餞别,禁山中採捕魚獵,食葷血者不得入。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許長史、楊君、陶隱居自寫經法,時遭喪亂,散逸無遺。含光奉詔搜求,悉備其蹟而進上之。玄宗復召山人王旼(或作旻。)請含光楷書上經十三紙以補闕。若曰:“欲得神仙手筆,代代相續耳。”七年三月十八日,玄宗受《上清經籙》於大同殿,遥禮度師,賜號玄静先生,法衣一襲,以伸師資之禮。(《茅山志》卷二《玄宗賜李玄静先生勑書》亦作玄静先生。《仙鑑》曰文靖先生,非是。又據《茅山志》卷二《玄静先生表》,事確在天寶七載。《柳識》碑謂事在開元中,非是。)大曆(唐代宗年號之一。)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坐蜕於紫陽别院,執簡如生,時年八十七。以左玄大夫,贈正議大夫。顔真卿柳識撰碑。(以上據《玄品録》。)弟子可考者,有韋景昭、孟湛然、郭閎、殷淑、韋渠牟。(《柳碑》、《顔碑》。)
《柳碑》曰:“所撰《仙學傳記》,闕遺備載。又論三玄異同。著《真經》及《本草音義》。”《顔碑》曰:“嘗以《本草》書精明藥物,事關性命,難用因循,著《音義》兩卷。又以《老》、《莊》、《周易》爲潔(潔,疑當作清。)静之書,著《學記》、《義略》各三篇,《内學記》二篇,以續仙家之遺事。皆名實無遺,詞旨該博。”此《内學記》當即《仙學傳記》,亦即《仙鑑》卷二十五之《仙學傳》。《真經音義》未詳何所指。《茅山志》卷九玄静先生所著書有《周易義略》三篇,《老莊學記》三篇,《本草音義》二卷,《三玄異同論》不著卷數,《道學傳》二十卷。(按此誤,當作馬樞撰。)《新唐志》子録道家類著録道士李含光《老子》、《莊子》、《周易學記》三卷,又《義略》三卷。
楊許手蹟
《茅山志》卷十五:“時玄宗於茅山得楊許衆真及陶貞白所寫上清經真蹟。其經闕文十三紙,使(王旻。)賚璽書信幣詣紫陽觀,請玄静先生補書之。若曰:‘朕不欲令小臣干冒於先生,委卿專往,必冀神仙手筆,今古相續耳。’旻到山之日,靈鶴翔鳴。玄静書經之時,神人降其室。皆精誠所應也。事見《仙傳拾遺》。”《真誥》卷十三:“隱居今所安經昭靈臺前。”《茅山志》卷十七:“宋太始中道士王舉,爲長沙景王雅所推重。就長史宅東,起長沙館。梁天監十三年,勑貿爲朱陽館,爲陶真人(按即陶弘景。)住止。立昭真臺,供養楊許三真人(按即一楊二許。)真蹟經誥。”按楊許隱居手蹟,既已由李含光獻之於唐玄宗,則茅山已無此諸真手澤矣。故《茅山志》卷二十五《茅山第二十三代上清大洞國師乾元觀妙先生幽光顯揚之碑》言宋真宗時,朱自英“復思三茅道藏缺譌,迺載游瀨鄉,校讎太清宫(按即亳州太清宫。)古本”。又卷八:“昭真臺,《真誥·翼真檢》叙論真經,每云還封昭臺。蓋隱居宗修楊許三真上法,此爲藏經之室。山中久經盜敚,寶書真蹟,散逸無餘。雖有志學之士,何田(按當作由。)復見真人手澤,至此慨歎而已。玉晨觀靈寶院即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