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杨忠其人
507年,一个男婴在北魏北方的边镇——武川镇降生。他就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被隋文帝追尊为武元皇帝的杨忠。
在塞外内蒙古草原上,沃野镇(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怀朔镇(治所在今内蒙古固阳南)、武川镇(治所在今内蒙古武川西)、抚冥镇(治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怀荒镇(治所在今河北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从西向东一字排开,像六个忠诚的卫士,紧紧地拱卫着北魏的首都平城。
武川镇有宽广的草原、肥美的牧场。有一首歌这样写道: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武川镇曾有过重要的地位。当初北魏在此设镇,就是让它保卫首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那些在这里充当镇都大将的人,或是皇族亲戚,或是拓跋勋贵。即使是普通的镇兵,也得是朝廷所信任的人。
辽阔无垠的草原以它博大的胸怀,孕育着一批又一批健儿,他们可以在此策马驰骋,一直到筋疲力尽;他们可以挽弓劲射,一直到箭飞得不能再远。
一次又一次的战争,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斗土,他们力大无比,武艺绝伦,冲击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鸣镝飞射,能穿百步杨柳。
杨忠就是这样的健儿。
杨忠就是这样的斗士。
然而杨忠所生活的时代,六镇却失去了昔日的重要地位。
494年,也就是杨忠出生前的十三年,北魏政府将都城向南迁移到洛阳。由于国都远离代北,六镇拱卫国都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了,六镇将士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担任镇将的,不再是皇族或勋贵,而是一些凡庸之辈、滞劣之才。
充当镇兵的,有许多是因罪发配的囚徒。渐渐地,人们把镇兵与罪犯等而视之,从此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
巨大的落差将边镇军人们往日的荣耀跌得粉碎,尖利的碎片将武士们的心灵划出一道道深痕。失落、不满、怨恨的种子,被埋入这些深痕之中,每天都在萌发、生长。
镇兵们开始逃亡。昔日他们抗御的北方游牧部族,竟成了他们今日所投靠的对象。尽管政府对逃亡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逃亡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镇兵们开始闹事哗变。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武川镇发生饥荒,饥饿的镇兵及镇民们要求当局救助,镇将任款专为此事请示朝廷,朝廷的回答却是一粒粮也不许动。任款久居边镇,对镇兵及镇民太熟悉了,知道如果将他们激怒,其后果将比违抗朝廷圣旨所带来的结果还要可怕。所以,任款没有听从朝廷旨意,擅自开仓赈恤,结果,风波虽然平息,任款却因此被免掉了官爵。北魏孝明帝时,在怀荒镇,一群饥饿的镇兵及镇民将镇将府团团围住,要求镇将于景开仓放粮。于景不像任款那样明智,坚决拒绝了镇民们的要求。饥饿的人群被激怒了,他们冲进镇将府,抓住于景及其妻子,折磨、毁辱了一个月后,又将他们杀死。
逃亡、闹事、哗变,终于汇成了强大的洪流。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六镇爆发了矛头直接对准朝廷的起义。起义历时一年多,最后被政府所平息。
起义失败以后,北魏政府决定把二十多万六镇兵民迁往河北地区。
杨忠父子正处在这激变的历史漩涡中,他们不得不随着历史潮流沉浮滚动。杨忠的父亲杨祯,曾任过北魏官员,还因军功被授予将军称号。在六镇起义的风暴中,杨祯丢了官职,接着又被移民大潮所裹挟,从武川来到河北中山(今河北定州)。在中山,可能是出于对朝廷的忠诚,也可能是出于对六镇起义的愤恨,杨祯还亲自组织“义兵”,与发生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的鲜于修礼的起义军对峙,最后兵败身亡。
杨忠却走了不同于其父的另一条路。
六镇起义那年,杨忠十八岁。他没有参加政府军对六镇义军的镇压。他亲眼看到六镇的兵民是怎样在饥饿的煎熬下挣扎,亲眼看到镇将们怎样强占膏腴之地,过着饱食终日的生活。他通过与那些迁入内地的拓跋鲜卑的比较,亲身感受到了地位的沦落。他认为,这样腐败的朝廷,是该好好地教训一下。
他也没参加六镇的起义。他知道边镇的武人虽骁勇善战,但他们勇武有余,文韬不足,有眼光有谋略的领导者更是寥若晨星。他们面临的将是比他们强大得多的北魏军队。他似乎预感到了六镇义军凶多吉少的前途。
然而,六镇起义毕竟给了杨忠一个离开边镇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六镇起义彻底松动了政府对镇民的束缚,边境上早已不见了巡逻兵哨,政府军也正全力对付义军,欲走之人,可以放心地北入柔然、南下中原。
杨忠没有北上,他知道北方的柔然族已和政府通成一气,联合对付六镇义军。他只身南下,客游山东,进入了泰山郡境。
这偶然的选择,对杨坚人生旅途的转折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齐鲁大地是著名的文化礼仪之邦,孔子、孟子从这里诞生,儒家文化从这里发扬。泰山矗立其间,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礼仪之所。这里人才层出不穷,是世家大族聚集地之一。杨忠踏上齐鲁大地,见塞外边陲所未见,闻武川边镇所未闻,眼界顿时大大开阔。
就在杨忠客游齐鲁这一年,南朝梁武帝以员外散骑常侍元树为平北将军,北青、兖二州刺史,率众北伐。南朝梁军队接连攻克北魏的许多城镇,将许多人口及资财掠往江南,杨忠也被梁军所俘,并被送到国都建康。
这时的梁朝正值欣欣向荣的盛世,梁武帝萧衍已经执政二十多年。据说,萧衍刚刚执政不久,有一天岁星竟出现在白昼的天空中。这奇妙的天象引起了国内众说纷纭,有说是凶的,有说是吉的。一个擅长于占星术的人看到此象说:“这种星与日月争光的天象,预示今后的世道将是武弱文强。”这个传说显然是封建史家的附会,但这种附会,也正好概括了梁武帝统治的半个世纪武弱文强的特征。
梁武帝萧衍为南朝文化的兴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登上帝位不久,就召集当时的大儒何佟之、贺玚、严植之、明山宾等人,让他们撰写多达千余卷的儒家五礼,并亲自解决撰写中的疑难问题。他还下诏建置五馆,让名儒大家主持学馆工作,使前来京师学习的人会集如云。下诏置馆之外,梁武帝还建立国子学,并亲自参加国子学的活动,策试学子,赏赐学官。萧衍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登上帝位的第三年,下诏宣布皈依佛教,并到处修建庙宇,塑造佛像,举办法会,施舍钱财。除此之外,他还亲自讲经说法,组织人力翻译佛经,注解佛教典籍。梁武帝尊儒崇佛,也不排斥道教,他与道教大师陶弘景的关系非同寻常,多次到他所修炼的茅山询问吉凶,征求意见,使陶弘景成了他的“山中宰相”。
杨忠在这种充满儒风、佛光、道气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了五年。这五年,正是杨忠十八到二十二岁的年龄段。这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黄金时期。整整五年,杨忠以青年人特有的求知欲和敏感,接受着一切于他有用的东西。这五年,弥补了杨忠以往十八年生活经历给他造成的不足,使他的个人品质进一步得到完善。
他不仅仅是个状貌魁伟的汉子,而且兼备了文化薰陶的深沉。
他不仅仅是个技艺高超的武人,而且兼备了一般武人所没有的文化修养。
在他身上,体现着代北风格与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
杨忠到达南朝萧梁的第五年,北魏的形势又发生了新变化。北魏孝明帝与他的母亲胡太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有一天,胡太后在皇帝的御酒中下了剧毒药,将自己的儿子毒死,又立孝明帝的侄子、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胡太后的所做所为,为早已觊觎北魏朝廷的尔朱荣提供了入朝的借口。尔朱荣是塞上北秀容川(今山西西北部)契胡族首领,手中拥有重兵。他听到孝明帝被毒死的消息,带兵南下,拥立元子攸为帝,接着渡过黄河,逼着胡太后剃发入寺当了尼姑。事情至此还不算完,不久,他又派人把胡太后及三岁的元钊投入黄河中淹死,又在黄河边杀死北魏朝中的王公卿士两千多人,从此把持了朝中大权,北魏名存实亡。
朝中形势剧变,朝臣及王公们人人自危,不得不寻找自己的退路。北海王元颢即是其中一个。当时元颢被任为相州刺史,北上抵御河北义军。行至汲郡(今河南汲县西),便发生了尔朱荣入洛阳之事。前有河北义军南下,后有尔朱荣专权,元颢不得不停下来考虑一下如何保存自己。他向朝廷提出让其舅范遵暂时管理相州事物。元颢此举有两个用意,一个是让其舅驻扎邺城,作为与自己相呼应的外援力量。一个是借此观察朝廷新当权者对自己的态度。果然,尔朱荣开始怀疑元颢有二心,没有答应其要求。元颢见此,干脆率众南下,投奔了南朝萧梁。
元颢入梁以后,念念不忘北上复仇。就在这年十月,梁武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又借给他七千兵马,由大将陈庆之护送回国。杨忠也在元颢一行人当中。在元颢回国的过程中,陈庆之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又对杨忠产生了深刻影响。
杨忠随着元颢、陈庆之一行,一路夺关斩将,很快就进入河南境内。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陈庆之率军打败北魏七万守军,降服守将丘大千。接着挥师北上,在考城又大破魏军,生擒守将元晖业。自考城向西,便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守军也很快被征服。在洛阳的北魏朝廷被陈庆之势如破竹的进军吓慌了,派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七万人守住通往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荥阳(今河南荥阳)。荥阳城池坚固,地势险要,守军众多、装备精良。陈庆之率军至此,攻城受挫。就在陈庆之被阻荥阳城下时,又传来北魏各路援军陆续而至的消息:大将元天穆派遣先锋尔朱吐没儿、鲁安等人率马步骑兵一万四千人先到,元天穆率领大队人马为后继之师;北魏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所率的一万骑兵已到达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
站在高处,可以隐隐约约望见北魏援军的旗帜。
情况万分紧急。
陈庆之却格外沉着,他不慌不忙地往坐骑的食槽里增加了草料,又把马鞍从马背上卸下来,以使马休息得更好些。然后,他把军士们召集起来,做了几句简单的动员,话虽不多,却字字千钧:“我们自从北征以来,一路上屠城略地,斩将夺关。诸位算一算,这些日子里你们所杀的人,哪个能说出究竟有多少!我们已和北魏的军队结下了不解之仇。现在,我们只有七千人,而敌人加上援军共有三十多万,而且多为骑兵。我们这样少的兵众,和敌人骑兵在平原上作战,断无生存之理。我们只有借助于军事屏障,而唯一的屏障就是荥阳城池。这是最后的屏障、最后的机会:诸君若再狐疑,就会成为敌人砧板上的肉团。”
杨忠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感受过死亡的威胁,然而他从来没像这样清醒过。
此刻,他既看到了死亡的阴影一步步向他袭来,也看到了生存的光明在向他挥手致意。他清楚地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经过何种途径达到光明的彼岸。这种清醒,显然应归功于主将陈庆之的大智大勇。
在敌人重兵泰山压顶般地袭来时,作为一军主将却解鞍秣马,理喻众人,这不需要超人的勇气吗?在生死危亡之际,作为一军主帅,向自己的兵士清楚地说明所处位置、敌我优劣,以及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不正是非凡智慧的表现吗?
杨忠被这种大智大勇感染了、征服了。他和其他勇士一起爬上城墙,翻过城墙上的楼堞,用鲜血和舍生忘死的勇气,为自己争取到了生存的依托。
陈庆之攻下荥阳后,又击退了北魏的援兵,获得了大量的牛马资财,使部队得到了必要的补充。虎牢的守军弃城逃走,北魏皇帝也逃出洛阳前往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陈庆之护送元颢进入了洛阳。
陈庆之北伐后自身的结果是不妙的。进入洛阳后,元颢昏庸无能,又对陈庆之猜忌怀疑,最后,在北魏军队反攻中兵败被杀,陈庆之打扮成僧人只身逃回南朝。
陈庆之北伐对于杨忠来说,结果简直太妙了。第一,这次北伐,使杨忠在跟随陈庆之征战中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至在以后几十年征战生涯中,还时时能从他身上看到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影子。第二,这次北伐,使杨忠实实在在地回到北方。元颢失败后,杨忠便被魏将尔朱度律所收留。以后,杨忠又在军中遇到了同乡故友独孤信,从此二人一起征战,形影不离。
534年,北魏分裂成两部分,东部以邺城(今河北磁县南)为中心,称东魏,后改北齐。西部以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为都城,称西魏,后改为北周。不久,北魏孝武帝从东魏逃往西魏,杨忠、独孤信也一同前往。独孤信到西魏后,被任为荆州刺史,带领杨忠等人收复荆州。荆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它的西北是东魏,南面是南朝梁。独孤信、杨忠等人占领荆州后,东魏又派大军前来争夺。独孤信、杨忠等因寡不敌众,又来不及西退,便向南进入南朝境内。
在南朝萧梁,独孤信、杨忠等人受到梁武帝的重视,杨忠还被封为文德主帅、关外侯。这样,杨忠又在南朝生活了三年,直到西魏大统三年(537)才随独孤信回到长安。
此时,杨忠已步入而立之年。在这三十多年中,有将近九年的时间是在与汉人接触、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度过的。这九年,在杨忠一生中,不是童年的九年,也不是少年的九年,而是青年的九年,是生气勃勃的九年,是渴于知、敏于学的九年。
杨忠有不同一般代北人的经历,这经历又成就了他不同一般代北人的成熟。
他依然是髭髯浓密、身长八尺、典型的代北人的体貌,却又多了一个善于思考、反应敏捷的头脑。
他依然是武勇绝伦、长于打斗、典型的代北人的风格,却又多了深思熟虑、足智多谋的汉家文化的气韵。
此时杨忠的身上,兼具了忠、勇、智、识四种品质。
杨忠之忠,不是盲目的愚忠。他忠于知己,忠于乡友之情,忠于认为值得为之献身的人和事。为此,他经历了几次选择。
陈庆之北伐失败,只身回到南方。杨忠被尔朱度律收为帐下统军。当时尔朱氏重权在握,势倾朝野。然而,尔朱氏多为勇而无谋之辈。据史书记载,尔朱度律虽在军旅之中,却贪得无厌,聚敛成性,其所至之处,深为百姓所患。他的政敌略施反间小计,就使他与亲族尔朱兆之间由猜疑进而厮杀。尔朱兆更是顽劣不堪,他勇于战斗,每次征伐,总是冲在前面,其身材,其力气深为诸将折服。然而他又粗俗少智,无将领才能。他的从父尔朱荣评价他说:“尔朱兆这个人,最多只能领导三千人马,再多就得出乱子。”尔朱荣被魏孝庄帝所杀,尔朱兆借复仇兴兵入洛阳,杨忠也参加了这一行动。然而,尔朱兆的所作所为令杨忠大失所望。尔朱兆本来应借助入据洛阳的有利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他却挟一己之怨,将孝庄帝杀死,给政敌以讨伐的口实。这样无谋无略的匹夫,实在不足与为伍,杨忠很快便脱离了尔朱氏。
东、西魏分裂之初,东魏的力量远比西魏强大。但杨忠却选择了国力相对薄弱的西魏。这是因为西魏实际的掌权者宇文泰也是武川镇人,与杨忠是同乡。不但如此,宇文泰与杨忠的好友独孤信既是同乡,又是自小的朋友。有独孤信这层关系,杨忠自然也能得到宇文泰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宇文泰的为人,据史籍记载:宇文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这正合杨忠所求。
杨忠既然做了上述选择,在他以后几十年戎马生涯中,多次显示了对西魏、北周的忠诚。西魏大统七年(541)六月十三日,杨忠的夫人吕氏生下杨坚,当时杨忠并未在妻子身边。他到哪里去了?去干什么?据史书记载,就在这年,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刺史、赤水蕃王梁仚定举兵反叛,朝廷下诏派独孤信前去讨伐。这次讨伐杨忠是否也参加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知道,从西魏初年,杨忠一直都跟随着独孤信。他和独孤信一起镇守荆州,一起被东魏所逼逃入南朝萧梁,一起从南朝返回,一起参加与东魏的河桥之战。所以,大统七年的征讨很可能也有杨忠。如果上述推测成立,则说明杨忠在妻子临产的情况下,为了使西魏政权在关中站住脚,抛妻出征,可见其对西魏的忠诚。如果说杨忠大统七年的征战还属推测,那么杨忠平定蛮人之乱,克南朝齐兴郡,陷南朝江陵,从而为西魏、北周立下汗马功劳,则是清清楚楚地载于史册。
杨忠之勇,足以使那些以武勇著称的代北武人惊叹不已。538年七月,东魏派侯景、高敖曹等人率军攻打西魏。西魏洛阳守将独孤信被包围在金墉城内。西魏主接到洛阳告急的消息,派李弼、达奚武率领骑兵为先驱,并亲自与宇文泰一起随大军东征。八月,宇文泰率军到达谷水边的谷城。东魏将领侯景准备采取整顿阵容以逸待劳的战术,另一个大将莫多娄贷文认为侯景太保守,并夸下海口说,只需率领千余骑兵,便可把西魏军冲个落花流水。他不听侯景的劝阻,率骑迎敌,当夜便与西魏军前驱李弼、达奚武相遇。结果莫多娄贷文被打得大败,作了李弼的刀下之鬼。东魏军初战受挫,锐气大减,侯景下令解洛阳之围,挥军后退。宇文泰乘胜追击,不料侯景早已在黄河边摆开阵势。只见阵中步兵似水,骑兵如龙,从邙山脚下,向北密密层层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黄河上的唯一通道河桥已被东魏军牢牢守住,看来侯景已经做好了进退两手准备。西魏宇文泰是轻骑而来,本应驻马收兵,以待后援。但他刚刚经过初战小胜,头脑多少有些发热,还没明白侯景阵中的厉害,便下令冲击。激战中,西魏军伤亡惨重,宇文泰所骑之马被流矢射中,这马在又惊又痛的挣扎中,一下子将宇文泰掀翻在地。恰好宇文泰手下的都督李穆赶到,将宇文泰救起,逃回营中。不久,西魏军的大部队陆续赶到,宇文泰便重整旗鼓,重新布阵,向东魏军发起了新的攻击。这一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人喊声,马嘶声,兵器撞击声,鸣金擂鼓声汇成一片。双方你来我往,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渐渐地,东魏军队支持不住了,纷纷退到了河桥的北边。突然黄河边浓雾四起,乘着弥漫的云雾,东魏军乘机反攻。西魏右路军独孤信、李远,左路军赵贵、怡峰,都在战斗中失利,又和主帅宇文泰失去联系,便纷纷后退。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西魏的撤军,本来就是由于战斗失利和失去主帅,如果东魏军乘机掩杀,西魏全线崩溃将不可避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忠只带五名壮士,死死地守住河桥,掩护大军撤退。他们的铠甲战袍被鲜血染红了,手中的兵器因过分厮杀而卷刃,不知换了几次。在他们面前,敌军的尸体在一具一具地增加。敌军被五位壮士的武勇震住了,慑服了,他们远远地站着,无可奈何地望着五位壮汉的身后,成群结队的西魏兵士从容退去……
这就是历史上的河桥之战。
杨忠因在这次战斗中保全部队之功,被提拔为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大都督。
河桥之战二十年之后,西魏、东魏早已变成了北周、北齐。一天,一个叫裴藻的北齐人来到北周,带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北齐的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打算举州前来降附。裴藻正是他派来联系的心腹。司马消难为什么要弃齐从周呢?这得从北齐文宣帝高洋说起。
高洋晚年极其凶暴、残忍、昏庸。他曾无缘无故地把随从拉出来斩首,又曾把手下人绑在殿上用锯一寸一寸地锯死。高洋还特别迷信,早在北齐之初,有一个道士就预言说,将来北齐要亡在黑衣人手中。不知为什么,高洋晚年忽然想起了这个预言。一天,他向左右提出一个问题:
“什么东西最黑呢?”
左右实在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也不晓得回答这个问题会出现什么后果。
“黑……大概没有什么东西能黑得过漆吧。”左右小心翼翼地答道。
“漆……漆……”他把这个字重复了两遍,然后两眼一闭,靠在椅背上,一动不动,像一具僵尸。了解他的左右知道,他又在想心事了。
高洋确实在琢磨心事。
“灭高姓者黑衣人。”他想。
“黑者莫过于漆。”他又想。
“把漆涂掉,黑不就没了吗!黑没了,高氏就太平了。”他开始运用道家避邪的思维方式。
“涂掉哪里的漆呢?”他知道天下漆黑的颜色是不能够、不可能涂掉的。
“漆……漆……七……七。”他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种可怕的联想:“漆即七,七弟上党王高涣不就行七吗?这些年来,他屡立军功,威名大盛,该死。漆不可涂,但老七可除。”想到这里,他突然睁开眼睛,冷冷地说道:
“宣高涣前来。”
高涣对这位具有异于常人心态的哥哥太了解了,他知道这次入京必定凶多吉少,所以杀死了使者,逃匿了,但最终还是被抓住。就在高涣逃匿的那些日子里,北齐朝中盛传他逃到了北豫州司马消难处。文宣帝高洋对司马消难也开始疑心,司马消难为避临头大祸,决定投入北周。
司马消难来投的消息在北周群臣中引起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北齐的诡计,司马消难投降恐怕有诈。有人说司马消难是北齐名将,北豫州又靠近周境,如果将司马消难拉过来,无疑会削弱敌人,壮大自己。最后,北周明帝决定接纳司马消难,并派杨忠与达奚武这两员勇将前去接应。
杨忠、达奚武二人率领五千骑兵按约定的时间出发,为防意外,这些骑兵每人又带上一匹备用马。他们沿着小道,潜入北齐境内。在离北豫州州城三十里的地方,杨忠派了一个人前去和城内联系。
一个时辰过去了,派去的人不见回音,杨忠又派了一个。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派去的人仍杳无音信。
当第三个派出去的人该回而没回来时,离和司马消难约定的时间只差一个时辰了。杨忠意识到不能再等了,机会稍纵即逝,他准备如约前去接应,但遭到达奚武的反对。达奚武认为,派出去的人一去不返,说明不是司马消难诈降就是情况有变,无论何种可能,前去接应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杨忠却认为,不前去看个究竟,就无法知道真正的情况,只把猜想的情况带回禀报,是有辱使命的行为。他说:“我宁愿冒死前去弄个究竟,也不贪生无功而退。”说完便带着一千骑士,趁着夜色来到州城之下。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关得严严实实的城门,就像一张紧闭的嘴,什么事情都不告诉外面的人。高耸的城墙如同陡峭的绝壁,上面不时传来的击柝声,更使人增加几分恐惧。主张退却的达奚武亲自赶来了,他悄悄地告诉杨忠及其随从,立刻跟他回去,这是最后一次生还的机会。又有几百人动摇了,他们随着达奚武踏上了归程。只有杨忠领着几百余骑仍然留在城外。
突然,城楼上一声尖厉的呼哨。这是司马消难在问接应的人是否到来。
杨忠立即回了两声,这是告诉里面一切按计划进行。不一会,城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杨忠一面带人进城,一面派人迅速追回达奚武。进了城杨忠才知道,齐文宣帝对司马消难产生怀疑,派了亲信伏敬远带甲士二千人对北豫州进行严密监视。杨忠所派的三个人可能都落入了伏敬远之手。
突然,城东门的女墙上烽烟大起,伏敬远发现了北周的接应行动。达奚武决定弃城,便让司马消难带着财帛家眷先走,杨忠带三千骑断后。行至洛水南岸,杨忠命令士兵卸下马鞍,卧地休息。这时,北齐追兵已到达洛水北岸,与杨忠隔河相对。杨忠对士兵们说:“你们尽管踏踏实实吃饱饭。兵书上说‘归军勿遏’,又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敌军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如今我们是归军,又处于死地,我料想他们必不敢渡河当我兵锋。”果然,北齐军装了装要渡河的样子,发现周军不但没怕,反而准备和他们拼命,便不敢再追了。
事后,达奚武不无感慨地说:“我一贯自认为是天下健儿,今天算是服了杨忠。”
杨忠之智,往往奇思突发,量情制策,狡诈难测,令人防不胜防。
南朝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梁武帝在动乱中死去,他的子孙们展开了互相倾轧和残杀。梁武帝的孙子萧詧为了对付其叔萧绎,便投靠了西魏。当时,杨忠正任西魏都督荆襄等十五州诸军事,镇守穰城(今河南邓县附近)。他看到萧詧虽然表面上依附西魏,实际上仍怀有二心,便心生一计,想出一个制服萧詧的好办法。
一天,萧詧接到杨忠一个通知,说他的部队要开往汉水边上的樊城外进行演练。樊城正是萧詧的驻地,他登上城楼,看着杨忠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一队接着一队,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数了数,足足有三万多人。萧詧心中暗想:西魏的力量果真强大,依靠这样的后台,不愁对付不了萧绎。想到这里,萧詧下定了投靠西魏的决心,由三心二意变得死心塌地了。其实,萧詧上了杨忠一个当。那天阅兵,杨忠实际上只有两千骑兵,他把两千骑分成若干队,一队走过之后再回来,换上旗帜后再从樊城下走过。两千骑兵在樊城下演了一个时辰的走马灯,从心理上把萧詧彻底征服。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杨忠受命北出沃野,与突厥联合伐北齐。当时北周粮食奇缺,所需军粮一律自己筹备。正当诸将发愁到哪里去弄粮食时,杨忠对大家说:“我有一个主意。”便对大家吩咐了一番,众人各自按命行事。
这一天,杨忠设下一席盛宴,所请的客人都是山西、陕西一带的稽胡首领。忽然,从东南方开来一支队伍,军容甚盛,鼓声震天。为首的正是北周将领王杰。
“你不是随晋公东征了吗,怎么会到这里来?”杨忠惊奇地问。
“回禀总管大人,晋公已扫平洛阳。听说北面有胡人蠢蠢欲动,天子特调我前来助公讨伐。”
杨忠刚要解释,又有一名突厥使者驰马前来,禀报杨忠说:“听说有稽胡不服,我可汗天子已将十万人马集于长城之下,随时助公相讨。”
杨忠听了不禁大笑,他指着席间的众胡人首领对王杰和突厥使者说:“你们所听之事皆误矣。你看,我们正饮酒畅谈、欢聚一堂,哪有什么欲反之事?他们不但不反,还表示要帮助朝廷呢!”说完,又冲着众胡人首领问道:“对吧?”众首领早已被这种阵势惊呆了,见到杨忠为他们开脱,急忙称是。为了表示他们真心依附,还纷纷捐粮捐物给杨忠,解决了杨忠部队的粮食问题。
然而胡人首领哪里料到,王杰及突厥使者的一言一行都是杨忠巧妙安排的。
识,即对事物的洞察力。杨忠的识,表现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杨忠的阅历及文化素养,使他对事物分析透彻,认识准确,常常具有正确的预见性。关于政治方面的见识,在下节将详述,这里只讲一个军事方面的例子。
南朝萧梁时,竟陵郡守孙皓投降西魏。后来,梁司州刺史柳仲礼率军征讨,孙皓又杀西魏守将回归萧梁。柳仲礼便任王叔孙为竟陵太守,马岫为安陆太守,自己率兵攻打襄阳。西魏宇文泰闻此大怒,派杨忠率众南伐。杨忠一路攻城陷郡,一直打到安陆城下,将马岫围困在城中。柳仲礼怕安陆失守,急忙回兵增援。众将都劝杨忠赶快下令及早将安陆攻下,否则柳仲礼援军一到,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杨忠却另有看法,他对众人说:“现在安陆城池坚固,不可能很快攻下来。如果一味攻打,势必拖延时日,增加我军伤亡。若在我军消耗很大时柳仲礼到来,那才真正危险。不如先围住安陆,直接打柳仲礼援军。我料想南军多习水战,野战非其所长。况且柳仲礼是回援之师,必定疲怠;我军欲脱困境,必定激奋,以激奋之军击疲怠之师,必胜。安陆诸城也会不攻自破。”于是,杨忠选出两千精骑,连夜迎击,大败萧梁援军,生擒柳仲礼。
安陆守军见解围无望,举城投降。
竟陵守军也杀掉孙皓,归降西魏。
一切皆如杨忠所料。
杨忠出生在代北,代北草原给了他强健的体魄、武勇的个性。
杨忠游历过中原、江南,汉族文化的熏染改铸了他的品质。
我们无法从杨忠的各种品质中清楚区分哪些属汉,哪些是胡,因为这是一种胡风汉韵的有机结合。
杨坚将因杨忠的这种阅历、这种结合而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