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1]为政以德:以,用。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2]北辰:北极星。[3]所:处所,位置。[4]共:同“拱”,环绕。
【意】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譬如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定所,而群星都会环绕着它。”
【读】本章主旨是: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以教化提高人的素质,以教化促使人类的行为符合道义和礼仪,实现天下太平。孔子反对暴力政治,主张仁政,主张礼治,非常可贵。德治并不是人治,德治从来也不排斥法治,德治是重视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德治重视人类族群共同行为规范的建立,德治主张现在依然值得借鉴,如今法律体系不断完备,法律制裁日趋严厉,但是,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可见问题不是法制不健全,而是人的情感不健全,价值迷失,信仰缺失,德治缺位,文化缺位。德治是一种文化,以文化人,化民成俗,统治者道德高尚,施行教化才能形成人格磁场,就可以为官一任,影响一方,造福一代。在唐朝时期,韩愈被流放潮州,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学识,影响了整个潮州地区,远离中原的潮州地区能够形成以儒家为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地方文化,应归功于韩愈的伟大人格,归功于韩愈的道德教化。一千多年过去了,在潮州韩愈的影响依然存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1]《诗》三百:《诗》,指《诗经》,共305篇,三百是举其整数。[2]蔽:概括。[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思”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意】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纯正无邪’。”
【读】本章主旨是:有效载体。孔子整理《诗经》,传承文化,实际教学中实现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多元目标。兴观群怨,就是可以教学生振奋、教学生观察世界、教学生交往、教学生批判社会。当今社会,如果十四亿人仅仅依靠“小品”维持文化生活,实乃民族之不幸!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高雅文化市场,没有高雅文化需求,仅仅依靠世俗文化必然走向颓废、走向萎靡、走向消极。建议效法孔子,编写诗歌总集和散文总集,传承民族精神、核心价值和伦理情怀。民族文化传承需要载体,诗歌是很好的载体,诗教是有效的方法。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1]道:引导、治理、管理。[2]齐:使之整齐,约束。[3]免:避免、躲避。
【意】孔子说:“用法律管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丧失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规范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人格趋于高尚。”
【读】本章主旨是:并非选择。德治是以道德教化来教育民众,实现民众的道德自觉,道德认同,道德自律,最终形成道德风尚;儒家倡导德治,不反对法治,包括孔子本人的政治实践,儒家知识分子管理国家和社会无不是采取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法。本章只是把两种治国方式的优缺点都拿出来比较,并未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儒家反对法治的结论。事实上,现代西方政治仍然是道德教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而且在道德教化方面下的功夫比我们深很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往往兼具道德教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的多元功能,而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孔子诗教可以达到或超越西方通识教育的效果。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1]有:同“又”。[2]立:站得住。[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
【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求道,三十岁立身,四十岁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认清天命,六十岁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读】本章主旨是:终身学习。孔子开贫民教育先河,开民办教育先河,开素质教育先河,是终身学习思想的首创者。本章是孔子所描绘的一条终身学习的人生轨迹,是儒家修己安人的人生轨迹,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人生轨迹。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是和他终身学习,终身实践,终身进步的精神分不开的。假如我们能够做到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耳顺——把孔子曾经演绎过的人生历程前移一个阶段,那么六十岁可望成大器,成大师,成伟人。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2],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 [1]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革新。御:驾驭马车。
【意】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是不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就是不违背礼。”樊迟说:“不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遵照礼安葬他们,遵照礼祭祀他们。”
【读】本章主旨是:自我教育。孔子对孝道的解释,被后世人称为因材施教的经典。孟懿子兄弟俩缺少礼仪、礼法修养,父亲临终前嘱咐他们要到孔子那里学习礼,所以才有这么一段关于礼的对话。儿子尊敬父母是礼的范畴,所以父母活着用心侍奉,去世以礼安葬拜祭,就是孝道。孔子实际上强调的是“孝”的过程,如果侍奉父母不全心、不诚心、不真心,连基本礼节都不遵守,说不上是孝;父母不在了,想起来就去祭奠,没想起来就算了,这自然不算孝。礼不是重在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依礼而行的过程,是行孝的过程,是感恩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儒家区别于法家、阴阳家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儒家提倡待人真诚,做人真实,追求真理。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意】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做到这样可以算是尽孝了)。”
【读】本章主旨是:寸草悠心。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学者们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3.让父母除了子女疾病外无需担忧别的,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正确的理解是第三种,天下父母最希望的是子女的进步,尤其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道德提升、学业进步、能力提高、事业有成等都是父母最期待和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子女做到除了生病时令父母担忧,其它一切都让父母放心、高兴,那是最好的孝敬方式。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孔子45岁,孔子学生。[2]养:音yàng,“养父母”的养从前都读去声。
【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说是能够服侍父母便够了。然而,犬马也能够服侍人,那能算孝吗?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与犬马服侍人有什么差别呢?”
【读】本章主旨是:贵在真心。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前人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服侍人;另一种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我认为,关键在于“敬”,因此第一种理解可取。如果服侍父母,不诚心,甚至不耐烦,或者心生怨气,那能算孝吗?显然不算。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当我在看你的时候,你却在看手机。”孝心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真诚做起,从恭敬做起。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馔[3],曾是以为孝乎?”
【注】[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2]弟子服其劳:弟子,指晚辈、儿女等。服,从事、担负。服其劳即服侍。[3]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意】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并不是容易的事。父母有了事情,年轻人效劳;有了好吃的酒食,给年长的人吃,难道仅仅如此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读】本章主旨是:表里如一。为长辈做事,让长辈优先享用美食,这还不能算孝,能够始终如一对父母和颜悦色才是孝。真心诚意,恭敬尊重老人方是孝。孝绝不是中国特色,孝是全人类的共同情感,是普世伦理。西方文化一样倡导孝道,时至今日,东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不在有无,而在方式不同。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小孔子30岁,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或问题。[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的言行。
【意】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笨的人。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的言行,很多地方能够给我以启发,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读】本章主旨是:君子风度。人生活于浮躁的社会,沉默尤其可贵,少说话并不是傻子。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是个沉默的君子,他把讲话的机会让给了别人,甘当教授委员会的主持人,让教授们的集体意志决定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所以能够激发清华大学全体教授的群体智慧,在战时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把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办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西南联大在当时世界教育格局中的影响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国当代任何一所大学。今日之为官者,确有少数人喜欢演讲,喜欢表态,媚上风气可恶可怕,认为“领导说的都对”。“太上,不知有之”,最高境界是被管理者不知道管理者的存在,这是道家的观点。儒家提倡“无为而治”,就是少作为,恰到好处的作为,“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儒家的主张。儒道也相近甚至相通!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1]以:与。[2]所由:所从由的道路,处事的方法。[3]所安:所心安的事情。[4]廋:音sōu,隐藏、藏匿。
【意】孔子说:“看他的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的行事方法,了解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他能隐藏自己吗?他能隐藏自己吗?”
【读】本章主旨是:识人之明。孔子作为教育家,提倡因材施教,前提就是了解学生。孔子多角度、多侧面、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学生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行动研究”,通过学生的所作所为来研判其性格和长处,通过学生的行事路径和风格来研判其才能和特点,通过学生的生活状态来研判学生的志趣和道德修养水平。如此,方可全面了解学生,方可准确寻找教育的突破口,方可发现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孔子从事教育事业何其用心!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有新发现,可以成为老师了。”
【读】本章主旨是: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揭示了中国人重视经验的文化传统,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甚至借复古的名义开创新局面,都是这种传统的具体体现。做教育事业,应当重视经验,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可以从经验传承中实现创新。古代私塾十分重视“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经验应当传承,离开了读的基本功,无论是学语文、学英语都很难学好。老师只有传承优秀传统,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原理为美国认知心理学集大成者奥苏伯尔所证实:原认知结构中旧有知识的清晰程度和巩固程度,决定了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程度。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1]器:器具。
【意】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读】本章主旨是:君子不器。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可堪重用之人,属于自用之才,而不是备用之才。君子不是工具,是工具的主人。这里蕴含着孔子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培养的是善于运用工具的人。”当今教育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器”过分迷恋,忽视了“道”。很多教师强调硬件,强调设施设备,强调信息技术,但却忽视了自身“道”的追求。“庙小乾坤大”,大师坐下的地方就有文化,就有影响人的磁场,就有感化人的能量,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学养、人格这些“道”的力量却是决定性的力量。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多教师可以做精美的课件,可谓花样繁多,引人入胜,但是,课件是课件,人和课件没有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无法形成磁力,更说不上精彩。二是重“器”轻“道”的价值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关注学生的只是成绩,忽视信仰、理想、精神、伦理、价值观的建构。课堂仅仅成为知识堆积的场所,学校仅仅成为智力开发的场所,而不是生命激扬、生命灵动的地方。如是,岂不悲哉!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意】子贡问怎样做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读】本章主旨是:言行一致。子贡在孔门弟子之中,能言善辩,估计说话也很多,承诺很多,空头支票不少,所以孔子针对子贡做了回答。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人格取向。其实,说话也应当恪守儒家“中庸”原则,恰到好处,或适可而止。同事之间,无话不谈固然很亲密,但是往往言多必失,有意无意制造是非,制造隔阂,制造距离。就是师生之间,也并非话越多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境界。比如提问,把话说透了,就会产生“地板效应”,谁都能懂,问题就不能成为问题;话说得太过含蓄,又往往产生“天花板效应”,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提出的问题谁也不懂,谁也无法深入思考,那也是问题。信息时代,网络、电话、多媒体的普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多了,然而言不由衷的也多了,少了点务实精神。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3]比而不周。”
【注】[1]周:团结、忠信。[2]比:音bì,勾结。[3]小人:道德修养没有达到高境界的人。
【意】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
【读】本章主旨是:无言期待。周而不比是理想人格,孔子做到了,所以他最终成了伟人。君子与君子之间,道义相期,所以合群而不耻勾结;小人与小人之间,唯利是图,所以勾结而不合群。生活在今天,合群而没有进入某种利益集团真不容易;更多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集团,因为利益而相互勾结。我的观察:周而不比,可以赢得更多人的亲近和尊重!比而不周,可以获得一时成功,但最终会失败。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意】孔子说:“学习不思考,容易被错误的理论所欺骗和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容易倦怠而丧失信心最终放弃前行。”
【读】本章主旨是:学思结合。这一则体现了孔子的学习思想:学思结合,相得益彰。只学习,只传承,不加思考,不加选择,不加甄别,没有取舍,自然越学越糊涂。生活中,很多人博学,但是知识只是一种储备状态,而没有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给人的感觉是书橱,俗称“掉书袋子”。教师中也有这种人,博闻强识而不善于运用,更不用说内化成能力,内化成素质,内化成人格了。思考而不学习,必然坠入空想主义深渊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连信心都没有,何谈有收获。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的水平,一蹴而就的灵感式的发明,早已完成,新的知识、新的发现在前沿,在学科结合部,如果不学习,不系统学习,依靠冥思苦想,很难有发现,很难出成果。教育科学的学习运用也是如此,广采百家之长,有所取舍,然后沉淀出自己的风格。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对学思辩证关系看得如此透彻,并被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所证实,令人佩服。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1]攻:攻击。[2]异端:另外、不同的一端。[3]斯:这。[4]也已:语气词。
【意】孔子说:“攻击不同的学说,这非常有害啊。”
【读】本章主旨是:学术自由。这句话前人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一,致力于异端邪说,那是很危险的;其二,攻击异端邪说,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三,攻击不同于自己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是很危险的。我选择最后一种理解,理由是:其一,孔子从来没有强烈地批判过不同于己的学说,而且孔门弟子编撰的《论语》中,经常把道家隐者的观点摆出来,不做批判,若非对其他学派的尊重,如何做得到。其二,孔子倡导“恕”,也就是包容的精神,对人能包容,对学派也能包容,这是儒家数千年来不断吸纳新思想、新成果,获得新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三,儒家倡导“和”文化,主张“和而不同”,《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已经表明了儒家对不同学说的基本态度。其四,儒家文化是在研究古代各种典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原本就吸纳了各家学派的精华。对原生态儒家思想,应跳出来看,连贯来看,不宜主观臆断。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为长期追随孔子的学生。[2]女:同“汝”,你。
【意】孔子说:“由,我告诉你什么是智慧吧。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读】本章主旨是:何谓聪明。理解这一章的关键是六个“知”的理解,首尾两个“知”都解作“聪明、智慧”,中间四个“知”都解作“知道”。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为刚烈和自负的人,故孔子有如此谆谆告诫。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的思想引领中国人前行了两千五百多年,创造了多个人类文化高峰,“五四运动”以来,践踏甚至抛弃儒家思想,中华民族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于自然生态、青山绿水的破坏,对于文化生态、礼乐文明的破坏,非常严重。文化生态的破坏性,表现为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伦理沦丧。儒家对真诚、对真实、对真理的追求,始终如一。儒学没有阶级性,而具有普世价值,是普世伦理,是普世哲学,是普世精神。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小孔子48岁,孔子的学生。[2]干禄:干,求。禄,俸禄。干禄,求取官职。[3]阙:缺。暂时搁置在一旁。[4]疑:与“殆”同义,怀疑。[5]寡尤:寡,少。尤,过错。
【意】子张想学求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先放置;其余有把握的,谨慎地说出来,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先放置;其余有把握的,谨慎地实行,能减少懊悔。言语过失少,行为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读】本章主旨是:言多必失。儒家积极入世,强调通过做官来改变社会,造福人民;谋求官职俸禄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学是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学也是做官的学问。讲个故事,有个算命先生名满四海,引来不少信众。算命先生因事外出,选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代替自己接待问卜者。聋哑人每天坐在庙中,问卜者请教问题,或点头或摇头,问卜者无不满意而去。结果这位聋哑人居然名声大振,一时信徒如云,远远超过算命先生。秘诀就在于同一个问题点头摇头都对。比如信徒问:“我能升官吗?”点头就意味着:“可以。”摇头可以解释为:“没问题。”如此,不灵验才怪呢。不过对于教师,言语规则应该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该讲的讲个透,不该讲的惜字如金,这又是“中庸”的境界了。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6年在位。[2]对曰:《论语》中记载的回答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时候,都用“对曰”,以示尊敬。[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意】鲁哀公问:“怎样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把邪恶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读】本章主旨是:用人导向。选贤用能,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部分。用贤才,则天下归心,贤者云集,何愁大业不成。用小人,则贤人隐逸,小人聚集,再好的基业也会毁于一旦。无论什么体制,用人导向都很重要,西方民主政治,国家元首或地方长官是选举产生,再由元首或地方长官组阁,其用人取向往往决定事业成败。中国现有的体制机制,用人导向就更重要了。因为现有的体制,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用了就很难再重新选择,再好的事业也被搞乱了。公务员体制固化僵化的难题,无法破解,教育人力资源体制一样固化僵化,一样很难破解。教育事业选人用人也不可不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名校;一个好教师,给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我之所以能够顶住层层压力,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充实到机关干部队伍、校长队伍,是因为我算清楚了,没有什么人的利益比千家万户的幸福更重要,没有什么事业比数百、数千孩子的未来更重要。教育科学发展,需要有情怀、有理想、有思想、有思路、有能力的人才,我期待在教育系统能够率先打破人才管理机制固化僵化的局面。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劝[2],如之何?”子曰:“临[3]之以庄,则敬;孝慈[4],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为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2]以:连接词,与“而”同。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3]临:对待。[4]孝慈:当政者自己孝慈,善待百姓。
【意】季康子问道:“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做呢?”孔子说:“你对待老百姓尊重,他们就会尊敬你;你教导他们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
【读】本章主旨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先要“内圣”,才能达到“外王”,即自己修养成为道德高尚者,影响老百姓,教化老百姓,实现有效管理的政治目标。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做法,东西方都高度认同。要求百姓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百姓不知道的,通过教化让他们知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磁场去影响和教化百姓,这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发展到明代王阳明成为“心学”,以心力去影响人——自己发自内心对百姓尊重,百姓就会尊重你,就会敬畏你。用孝慈之心,善待百姓——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姓就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体制,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为政者。选拔善良者,教导后生,百姓自然会相互勉励,加倍努力。儒家以教为政的管理路径,由此可见一斑。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4]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1]或:有人。[2]奚:疑问词,“为什么”。[3]《书》《:尚书》。[4]施:延及,延伸。
【意】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最重要,友爱兄弟,可以将孝悌精神延伸到政事。’也就是从政了,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读】本章主旨是:教育兴邦。本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为政以孝为本。孝悌精神延伸到社会管理,会有很好的治理效果,这种社会治理路径,依然没有过时。试想,如果为政者以孝敬父母之心,善待天下年长者,其政策、法令、举措能失之偏颇吗?如果以慈爱之心对待天下后生和弱者,其政策、法令、举措能单方面维护既得利益者吗?其二,治国以教为本。儒家把教育作为治理社会和发展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从事教育就是从事政治,期待以教育教化人心,以教育构建精神家园,以教育形成促使人健康成长的文化场域,最终,以教育造福社会。作为教育者,从来不讳言自己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1]大车无輗:音ní,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牛车。[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意】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以做什么。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读】本章主旨是:诚信无价。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信,在儒家伦理中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铆合钉,君臣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如果没有值得恪守的诚信,简直不知道社会将变成怎样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并非都提倡诚信,《三国演义》就比较典型,简直就是中国权术、心术、阴谋大全。从教育视域看,《三国演义》无论如何都不宜过早进入课堂,更不可能相伴人生。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1]世:三十年为一世。也有人把“世”解释为朝代。[2]因:因袭、沿用、继承。[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
【意】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礼制)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减少和增加的内容可知;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制,废除的和增加的内容也可知。假设将来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算是百世以后的情况,也可预知。”
【读】本章主旨是:渐进改革。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增减、兴革的意思。既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沿袭,也有改革、变通。由此可知,孔子并非保守派,但也不是激进派,而是渐进式改革的代表人物。以改革促发展,但是离开了传承,跳跃式的改革往往以失败告终。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1]鬼:指鬼神,或指死去的祖先。[2]谄:音chǎn,谄媚、阿谀。[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意】孔子说:“不应该你祭的鬼神,却去祭它,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却袖手旁观,就是不勇敢。”
【读】本章主旨是:见义勇为。义”和“勇”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即所谓大勇,否则就是“乱”。古代祭祀,出于对先祖的怀念,发乎真诚,所以只祭祀自己祖先,是非功利性的祭祀,所以符合“义”的标准;“非其鬼而祭之”属于“利”的驱使。超越利益,无欲则刚,遇到需要伸张“义”的事情,必然勇于作为。“义”和“勇”的关系,不言而喻!
高士访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