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1]之,不亦说[2]乎?有朋[3]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5]乎?”

【注】[1]子:对有道德、有学养男子的尊称。《论语》是由孔门弟子编撰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文集,其中“子曰”的“子”均是指孔子。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含了做人的学习。习:实践。[2]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3]朋:同门,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4]愠:音yùn,恼怒,怨恨。[5]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前者,即孔子理想中的有高尚人格者。

【意】孔子说:“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不是很喜悦吗?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切磋道德学问,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读】本章主旨是:快乐人生。孔子讲了人生要做的三件事: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一个普通人,如能做好这三件事,可期待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一辈子,可期待成为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一名教师,能够长期坚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方法、技能,并不断付诸实践,以之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这种人生岂不快乐!坚持与志同道合者道义相勖,交流学术,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学养的提升,增进彼此的友谊,这样的交流岂不快乐!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历尽艰辛,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这样的境界岂不高尚!人生不过百年,几十年如一日“学而时习之”,做到了不容易;几十年如一日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术,做到了会很成功;而最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人不知而不愠”,做到了不是圣人也近乎伟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尝遍人间冷暖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者,大多渴望被认识、渴望被了解、渴望被赏识、渴望被尊重。能够做到被人误解,甚至诽谤中伤而不怨天尤人者,鲜有其人。在学业中、在学术中、在事业中,十年“人不知而不愠”,心无旁骛,有所追求,不成功才怪!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3]者,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7]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8]与?”

【注】[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其字号,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有时称“子”。[2]弟:音tì,同“悌”。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3]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鲜:音xiǎn,少。[5]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7]道: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道”含义十分丰富。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仁学即为人学,故仁也、孝悌也,是做人的根本。

【意】有子说:“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却喜好犯上的人很少见;不喜好犯上,却喜好造反的人从来就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读】本章主旨是:仁之根本。儒家认为,统治者在家中孝悌,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把孝悌精神推广到民众中去,民众就不会起来造反。此章中提到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情感非常重要。孔子身处乱世,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目睹民众疾苦,渴望社会稳定;作为政治家和哲学家,当然要思考如何实现稳定。孔子开出的药方是从人的修养开始,从伦理修养开始,从孝悌开始,然后逐步实现“在家做孝子,在外主忠信,在朝做忠臣”的价值延伸。大多数人认为“孝悌”属于封建伦理,属于消极文化精神,有人担心我们提倡孝悌,不利于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建设,会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此顾虑纯属多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现代化起步都在我们之后,都传承了儒家文化,“孝悌”没有成为他们迈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相反他们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比我们顺,比我们快。从现实来看,中国的独生子女,在家都不能孝敬父母,在外如何能够尊重别人呢!独生子女政策再实施下去,中国人将无法理解“孝悌”含义(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父母在“孝敬”独生子女),恐怕也很难养成西方人“尊重人”的美德了。用心读过《论语》的人,应当不难发现,孔子并没有无限泛化“孝悌”这种伦理准则的倾向,否则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就不会有“各言尔志”的民主氛围了。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合起来是,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讨人喜欢。

【意】孔子说:“花言巧语取悦于人,这种人缺少仁爱之心。”

【读】本章主旨是:质朴仁厚。崇尚质朴醇厚,反对花言巧语,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人基本的人格特征。中国人受到赞美、获得肯定时,往往以谦虚的方式回应;而西方人面对赞扬和认可则坦然受之,并连称:“谢谢!谢谢!”读书越多的人,越自觉浅薄,越留意倾听别人说话,越能兼听不同意见,越可包容别人,越谦虚的人越是以宽厚与仁爱之心待人。“慎于言,敏于行”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使我越来越坚信“慎于言,敏于行”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生存的很好方式!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5]乎?”

【注】[1]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以孝子闻名,据说他撰写了《孝经》。[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言其多,这是古汉语数词的基本用法。[3]忠: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信者,诚也,真诚守信。[5]传不习:传,音chuán,传授的学业;习,演习,引申为实践。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讲授的内容,曾经研究和实践过了吗?

【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人办事是否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授的学业是否亲自研究和实践了?”

【读】本章主旨是:三省吾身。内心修炼是儒家“内圣”功夫。西方人每周做礼拜反省一次,儒家提倡每天多次反省,因此,有西方学者说儒学是道德宗教。东西方文化的反省方式的区别在于:西方人反省是面对神进行反省,而中国人反省的对象却是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儒家的“反求诸己”。曾子反省的是儒家重点倡导的道德范畴:忠、信、行。最后一句话,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解释:“自己讲授的东西自己认真研究和实践过吗?”理由是,《论语》是曾子的直接弟子编写的,所以“传”并不是“受之于师”的意思。当今有些为政者,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往往没有研究过,更不用说实践过;为教者,也往往把道听途说当做学问来传播,站在讲台上,感觉良好,自以为得意,实为谬种流传,误人子弟。从归因风格上讲,儒家倾向于成败归因于内,归因于自己。我年轻时失败了,往往归因于外界,强调客观;三十岁以后,面对失败,常常反躬自问,从主观上找原因,向自身找原因。如果说,我在学业与事业上,略对社会有些贡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三十岁以后,凡事先问自己有没有过错或不足。假如我能在二十岁以前领悟这句话的精神,人生或许是另外一种境界。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1],敬事[2]而信,节用而爱人[3],使民以时[4]。”

【注】[1]道千乘之国:道,引导,引申为治理。乘,音shèng,辆,为古代军队的基本单位,四匹马拉的兵车为一乘。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乱频仍,国家的强弱以车辆的多少来衡量。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千乘之国已不是大国。[2]敬事:慎重地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3]人:很多注解以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指士大夫及以上的人。我以为,此处的“人”,仍指人民。[4]使民以时:时指农时。依照时令差遣百姓工作。

【意】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认真处理政事且取信于民,勤俭节约且以人为本,差遣百姓而不误农时。”

【读】本章主旨是:历久弥新。治国之道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就简单。儒家认为简单。一是全心政务,取信于民。只要用心政事,没有想不到的办法,没有办不好的事;政府与民众互相信任,人与人互相信任——这需要教育,也需要加强修养。二是以人为本,政事从简。有些人的穷奢极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铺张浪费,疯狂消费(全球经济发展动力都是民众的消费),资源日益枯竭,地球不堪重负。三是根据节令来安排百姓的劳动。学习儒家的政治智慧,以民为本,不铺张浪费,政府够用就行,民众够用就行。如此则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的问题可以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可以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亦可解决,社会矛盾不能解决也不至于如此对立啊!

1.6 子曰:“弟子入[1]则孝,出则弟[2],谨[3]而信,汎[4]爱众,而亲仁[5]。行有余力[6],则以学文[7]。”

【注】[1]弟子:年纪幼小的人,或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入:回家、在家。[2]出则弟: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外出了就要用对待师长的礼节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3]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4]汎:音fàn,同泛,广泛。[5]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6]行有余力:做好本职工作后还有闲暇。[7]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

【意】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师长朋友,慎言诚信,博爱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本职工作后如果仍有闲暇,就可以去学习文献了。”

【读】本章主旨是:高度契合。孔子教育的人才观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慎言诚实、博爱亲仁、终身学习。这也表达了孔子人才观的价值取向是:德行第一,学文第二。有两点尤其值得玩味,一是孔子的人才观与中国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高度契合;二是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与现代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契合。由此可见,人类文化轴心时代哲人的思想具有永恒价值。

1.7 子夏[1]曰:“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2]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作动词用,意为尊重。贤贤即尊重贤者。易,改变,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爱好美色之心。[3]致:尽力,也就是“全心全意”。

【意】子夏说:“尊重贤德,不重外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我还是认为他已经学过了。”

【读】本章主旨是:修养学习。孔子的学习观是:学习的内容不仅是文献,不仅是礼仪,德行修养也是学习,尤其是尊重贤德,看轻外貌,对父母尽孝,对君王尽忠,对朋友讲求信用。人皆有向善之心,向上之心,增进德行,当然是学习的最重要范畴。如果能够在增进德行方面有所进步,就算是没有系统学习礼乐诗书之类,也算是已经学习过了。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1]君子:该词一直贯穿本句末尾,故此处应当在语气上有所停顿。[2]重:庄重自持。[3]学则不固:孔子已经开始探讨学习风格和学习品质的问题,加上上一句的意思就是,因为为人处世不持重,则学习难以持之以恒,学习的内容就掌握得不牢固。[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要人格特征。[5]无:通“毋”, “不要”的意思。[6]不如己者:不与自己同类的人。“如”在这里不是“比得上”之意,否则,若规定君子只能与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那岂不是很多处于下位的人无法交朋友,很多想做君子的人也不会被君子接纳。[7]过:过错、过失。[8]惮:音dàn,害怕、畏惧。

【意】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习的知识就不稳固;忠信是主要品质,不与志趣不同者交朋友,有了过失,不害怕改正。”

【读】本章主旨是:人皆君子。本章中,孔子明确了君子的人格特征:庄重威严、认真学习、为人忠信、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理想人格的君子,外表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要正确理解本章,应注意两个关键:一是正确理解“无友不如己者”,此句通常被误解读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或“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假如都这么做,那么处在下位的人将没有朋友,后生将无法得到提携,这很可怕;二是“过则勿惮改”,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是君子人格最重要的品质。有的人常用十个错误掩盖一个错误,不要说改正错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习惯于唯上是听,唯命是从,领导者碍于情面,不肯认错,错上加错,雪上加霜,百姓遭殃。忠信是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品德,有了错误勇敢改正,如是人生必然很充实。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1],民德归厚矣。”

【注】[1]慎终:人死为终。此指父母的去世。追远:追怀祖先。远,祖先。

【意】曾子说:“慎重对待父母去世,真诚追念远祖,老百姓就会日趋忠厚。”

【读】本章主旨是:移风易俗。很多学者认为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理由是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孔子也说过“祭神如神在”之类的话。孔子去世前不久有“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的生命叹息。我笃信儒学,每年清明节,都回黄冈祭拜先祖。因为跟随外公长大,在外公墓前往往会长时间静坐,回顾外公生前对我的照顾和教诲!在家父墓前,怀念家父生前的往事,反思自己人生历程中的是是非非。这种祭奠过程,是怀念,是反思,是修养,心更静也更净!所以,我坚信,谨慎持重对待父母过世,追怀远去的先祖,可以使民风淳厚。儒家人生修养路径是移孝作忠,孝道是一切伦理的基础。孝敬父母,追念远祖,怀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就是道德修养过程。英国、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都重视博物馆建设,重视纪念为国家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其实目的在于通过“追远”,使“民德归厚”!如今很多人对移风易俗和重振民族精神缺乏信心。只要选择好突破口和好的载体,一定大有可为。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就是一种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期待着中小学、大学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重要载体。令人扼腕的是,中国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把历史当作边缘学科!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经商很成功,孔子很多活动依靠他资助。[3]夫子:古代敬称,凡做过大夫的人均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所以学生称他为“夫子”。[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5]抑:选择连词,有“还是”的意思。[6]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意】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达一个诸侯国,总是与闻政事。是夫子自己主动要求的,还是国君邀请他过问的?”子贡说:“老师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夫子参与政事的方式,大概与别人不同吧?”

【读】本章主旨是:温良恭俭让。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勾画出了孔子的处世策略。儒家一方面积极入世,这个传统是孔子首创的。孔子五十岁以前一直执着追求入世的机会,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五十而知天命”,开始顺天意,最终选择以培养人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显然,孔子的这一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德政,强调儒者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重要的礼节。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现实生活中,尤其生活在中国文化圈内,无论是从政还是从教,温良恭俭让都是最宝贵的人格资源,一旦做好了,你就会赢得群众,或者赢得学生。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1]其:这里指儿子。[2]行: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概数,指长时间,可译作“多年”。[4]道:善的、好的东西。

【意】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多年继承父亲正确的处世做事原则,可以算是孝了。”

【读】本章主旨是:孝道真意。要正确理解“道”,能够上升为“道”,必须是符合天道、符合人道、符合礼的,正确的、积极的、善的处世做事原则。孔子强调“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绝对不会认为“墨守陈规”就是“孝”,绝不是对父亲的一切处世原则都要效仿。那么宋儒所注解的,“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才是尽孝了”,是显然不合理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浪推前浪,新人胜旧人,这是历史的必然。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道德规范。[2]和:和谐,其对立的词是“同”,讲究的是不同类的事物能够和谐共存,不同的思想能够相互取长补短而共同发展,不存在用谁来指导谁,也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5]节:节制,限制。

【意】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值得称道的就在这里;事无论大小都遵行和谐的原则去做。有时候行不通,那是为求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那是不可行的。”

【读】本章主旨是:礼之基石。“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应当相互尊重、包容,“尊重与包容”是“礼之基石”。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1]近:接近、符合。[2]义:是儒家伦理范畴,指思想和行为符合某种普世价值标准。[3]复:实践、履行诺言。[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借。[6]宗:主、可靠。

【意】有子说:“讲信用必须符合道义,才能履行承诺;恭敬必须符合礼的要求,才能远离耻辱;据此行事能使亲人和睦,也就值得效法。”

【读】本章主旨是:诚信谦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履行诺言,实践诺言,讲求信用没有错,但是必须符合道义。这种观点在《孟子·离娄下》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见,讲信用必须有底线,必须符合道义,符合大义。谦恭是美德,“德不孤,必有邻”,谦恭可以赢得朋友,但是必须适度,过分了就是谄媚,就是被侮辱。儒家的诚信观和江湖侠士的诚信观差别不言而喻,先秦儒家提倡的谦恭也是有底线的。现实生活中,过分谦恭的做法,看上去不顺眼,心里也不舒畅,古今亦然。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意】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过分,居住不求安逸,工作高效,说话慎重,与有道之人交流匡正自己,这就是好学了。”

【读】本章主旨是:精神第一。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此处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是指祭祀,敬鬼神而“不厌精细”;后者是讲生活,不可追求过分和安逸。现在地球资源日益枯竭,说儒家思想是救世的灵丹妙药,或许过分,但是很多核心价值标准,却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哲学依据和伦理支撑。重注《论语》,意在兹乎!西方人,尤其是某些美国人的无节制消费,实在不可取;一些中国人,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也的确令人不寒而栗!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2]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3]贫而乐:贫而乐道。[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经·卫风·淇澳》。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意】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裕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切割、锉刻、雕琢、打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读】本章主旨是:安贫乐道。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做好了就是君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而乐道很难;富而好礼更难,若富有却没有修养,骄奢淫逸,令人不齿。唯有不断地切割,不断地修正,不断地雕琢,不断地打磨,才能接近“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

1.16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1]患:忧虑、怕。

【意】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读】本章主旨是:谁人不识。《论语》开篇就有“人不知而不愠”的观点,与“不患人之不己知”含义相近,也蕴含着“安贫乐道”的价值取向。这一章需要参照孔子所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一起理解。教师不必担心别的教师不了解你,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的教师的人格、学养、能力、做事态度等是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担心学生不了解或不认可你,担心的是不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优势、潜能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当领导的不必担心群众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群众的需求,担心的是不了解身边的人才而用人失察,以至于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损失;学者不必担心自己的研究不为人知,担心的是自己的研究是否有益于社会……我们可以做无限延伸的思考,因为这里有儒家“反求诸己”的修身精神、原则、态度和方法。如果坚持“反求诸己”,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修养和发展自己,那么“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