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武之道”?
在很久以前,央视有个收视率不亚于今天“中国好声音”之类的节目——“电视歌手大奖赛”,某年大奖赛上,一首《我多想唱》一炮走红,当年风靡一时。
就在这首歌最风靡的某一天,首唱这首歌的歌手赴南京参加了一次和中学生的互动活动,在谈到歌词内容时,这位歌手把其中两句“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总是弄得那么紧张”作了演绎,对其中前半句的解读,是“学生要讲究劳逸结合”,而“文武之道”则被解释作“不论搞文化还是搞体育”。对此,当时在座的中学生代表也好,事后报道的在场媒体也罢,都没提出什么异议。大约两周后,当年小有名气的南京地方文化类周报《周末》在不起眼的版面上登出一篇“豆腐块”,很含蓄地质疑“文武之道”一词是否被误读了,并向歌手和词作者提出疑问,但貌似并没有下文。
这事距今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或倒过来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屡屡见诸公开出版、发表的文字,或被用于种种不同的场合,其含义都是“注重劳逸结合”“强调紧张和轻松要保持适当比例”或“弦不能总是绷得太紧或放得太松,要松紧有度,相互交错”,等等此类。
这些解读都是“正读”,并没有什么误会之处,但认真地看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都集中于诠释“一张一弛”这四个字上,那么,“文武之道”究竟是什么呢?
大多数这类解读对此都避而不谈,偶或谈及,则说得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既有如前面那位歌手般解读为“文化和体育”的,也有将“文”诠释为“学文化、读书”,“武”诠释为“学武艺、练身体”的,甚至有将“文武”分别解释为“政治与军事”的。
这个误会可就有点太大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里的“文”和“武”,并非如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指两门学问、两种技能,或两种个人品德,而是两位和“文”“武”二字息息相关的古人——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
我们先来看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词源出处。
这个词出自《礼记·杂记下》,原文如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是后世儒家弟子叙述孔子在“礼”这一领域观点的著作,所谓“蜡”并非制作蜡烛,而是指“蜡祭”,这一祭礼据传创自神农氏,指在每年腊月组织捕猎,并用猎物祭祀“司啬”。“司啬”是先秦的农业之神后稷,而周王室正是后稷之后,是夏、商、周三代中最重视农业的一代,鲁国和周王室同源,始祖是周公之子伯禽,因此,“蜡祭”也格外受到重视,显得十分隆重。孔子和子贡师徒所“观”的蜡祭,是祭祀和祭祀之后的盛大庆典,按照传统,祭祀后的庆典总伴随着盛大宴席和欢乐的文娱表演,因此,子贡才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并对此含蓄地表示不满,大约是觉得“不够严肃”,不符合祭祀应有的庄重吧。对此,孔子的解释是“百日之蜡,一日之泽”,是说民众为准备蜡祭辛苦捕猎、布置场地,忙碌已久,而祭祀后的欢庆随意不过短短一天,这一天的放松就和此前长达百日的忙碌一样,对于完成祭祀大典都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来关于“张、弛”的三段话,则都是在反复解释“一日轻松”和“百日忙碌”间的关系,孔子说,如果一味让民众沉湎于欢庆轻松,或一味逼着大家去辛苦操劳准备祭祀,即便是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圣贤明君,也绝对办不好蜡祭这样重要的大事,“一张一弛”即“百日之蜡,一日之泽”的并重不偏废,才是“文武之道”——这也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天下的窍要所在。
在这段《礼记》原文里,先后三次提及“文、武”,且前两次“文、武”之后所跟的是“弗能”“弗为”这样的动词,再次清楚地表明“文、武”是人,而非学问、技能、品德之类抽象的东西。因此,尽管郑玄、杜预这样的注疏大师在注解《礼记》时都仅仅解读了“张弛”而对“文武”不着一墨,但从两汉直到明清,很少有人将“文武”误读,流传至今的许多清代科举“时文”(八股文),都曾“破题”(八股文的开篇部分,直接解读所出题目的含义)这“文、武”二字,几乎没看见有谁“误读”了的。
事实上,直到当代,几乎所有词典、词源和其他语言类工具书上,对“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文、武”含义的解释也都是明白无误的。那么,何以在实际运用中,却有众多当代人把“文武”二字误读为“非人类”的含义了呢?
照笔者看来,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更新换代,一百多年前还是“学生基本功”的四书五经,如今已成为“国学提高班”的“选读进阶文献”,即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也未必有耐心把四书五经(尤其难度相对较大的五经)通读几遍,就更不用说像科举时代读书人般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当年读书人耳熟能详、认为根本无需训诂的“文、武”,如今除非专业人士或古文爱好者,恐怕都很难在第一时间里想到姬昌、姬发,而多半会想到“文化和体育”“政治和军事”之类;其次,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句成语中,“一张一弛”是核心意思,“文武之道”只不过是一句锦上添花的修饰语,许多听众即使对“文武”指人而非其他心知肚明,但碍于面子及抱着“反正主要意思没错”的念头不愿多计较,遂令误读越来越普遍,以至于浸浸然有压倒“正解”之势。
当然,标点符号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许多人在引述这句成语时,喜欢在“一张一弛”和“文武之道”间添上一个可有可无的逗号,却吝于在“文”和“武”之间加一个可以避免误读、减少歧义的顿号——如果“文武之道”被更精确地写作“文、武之道”,相信误读的人就会因此减少很大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