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同心第一
【题解】
本篇为《劝学篇》内篇第一篇,所谓的“同心”,在文中其实有三层意思。第一层,从传统经史典籍中旁征博引,认为天下安危,有赖于士类、臣类、民类皆尽其职,同心协力。第二层,指出应对19世纪末列强环伺、瓜分惨祸迫在眉睫的危局,需要保种、保教、保国三者同时进行,彼此贯通,合保种、保教、保国三心为一心,即是“同心”。第三层,张之洞在保国、保教、保种三者之中,特别提出“保国”的优先意义,此处的“保国”实际上更多指的是保住清廷的统治,他站在朝廷命官的角度批评单纯的保教、保种不足以挽救危亡,而是应以“保国”为前提,方能实现儒家和华种的延续。
范文正为秀才时[1],即以天下为己任。程子曰[2]:“一命之士,苟存心于利物,于人必有所济。”顾亭林曰[3]:“保天下者,匹夫虽贱,与有责焉。”
【注释】
[1]范文正:即范仲淹(989—1052),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参知政事。仲淹为秀才时,尝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卒谥文正。工于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
[2]程子:指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
[3]顾亭林:即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南明鲁王起兵抗清时,曾官兵部职方郎中,后终身不仕。晚年定居陕西华阴。著述甚多,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译文】
范仲淹还是秀才的时候,就以天下为己任。程颢说:“一个地位低微的官员,假如有爱物之心,那么对人必然是有所帮助的。”顾炎武说:“保卫天下,平民百姓虽然地位卑微,也是有责任的。”
夫以秀才所任,任者几何?一命所济,济者几何?匹夫所责,责者几何?然而积天下之秀才,则尽士类[1];积天下之命官[2],则尽臣类;积天下之匹夫,则尽民类。若皆有持危扶颠之心,抱冰握火之志,则其国安于磐石,无能倾覆之者。
【注释】
[1]尽:达到极限,囊括一切。
[2]命官:朝廷委派的官员。
【译文】
一个秀才的担当,能担当多少呢?一个小官所能帮助的,能帮助多少呢?一个平民百姓的责任,能有多少呢?可是聚集天下所有的秀才,就会把读书人囊括在一起;聚集天下的官员,就会把所有的官吏包含其中;聚集天下的平民百姓,就会把所有的民众都算在内。要是所有的这些人都有扶持大局、挽救危难之心,都有冬抱冰夏握火的坚定志向,那么国家就会像磐石一样安稳,没有人能颠覆它。
是故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人人智其智,勇其勇,而天下强[1]。大抵全盛之世,庠以劝学[2],官以兴能,朝廷明于上,则人才成于下;艰危之世,士厉其节,民激其气,直言以悟主[3],博学以济时,同心以救弊,齐力以捍患,人才奋于下,则朝廷安于上。
【注释】
[1]“是故人人亲其亲”几句:第一个“亲”、“长”、“智”、“勇”均为动词,作爱抚、尊敬、增益、发扬讲;第二个“亲”、“长”、“智”、“勇”均为名词,作亲人、长辈、智慧、勇武讲。
[2]庠(xiánɡ):亦称“庠序”,为古代的乡学。这里泛指学校。
[3]悟主:使君主惊觉醒悟。
【译文】
所以人人爱抚亲人、尊敬长辈,那么国家就会太平;人人增长智慧,发扬勇武精神,那么国家就会强大。大概盛世之时,学校用来劝勉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官府推举选拔人才,在上有朝廷的英明睿智,在下有人才的养成;艰难危急的时代,读书人磨砺其操守,民众鼓舞其精神,向君主直言使其警醒,广泛地学习来济世救时,上下思想一致来纠正弊端,齐心协力来抵御灾难,人才奋发于下,朝廷安稳在上。
昔春秋之季,周若赘旒[1],孔子诛乱贼,孟子明仁义[2],弟子布满天下,而周祚延两百余年[3]。七十子后学者流衍益广,至西汉而儒术大兴[4],圣道昭明,功在万世。东汉末造[5],名节经学最盛[6],李郭之气类[7],郑康成之门人[8],亦布满天下,一时朝野多重操行、尚名义之人,故卓、操不能遽篡[9],而蜀汉以兴[10]。诸葛隐居躬耕[11],而师友极盛,其人皆天下之豪杰,所讲明者天下之大计,故昭烈得之而成王业[12]。曹魏迄隋[13],江北皆尚郑学[14],故北朝兵事纷纭而儒风不坠[15]。
【注释】
[1]周:指春秋时期的周王室。赘旒(liú):赘,亦作“缀”,连缀附属。旒,旌、旗的飘带。这里比喻周天子为诸侯挟制,实权旁落。
[2]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邹人。弟子辑其言论为《孟子》,是儒学经典之一。
[3]周祚(zuò):周王朝的统治。祚,皇位。
[4]儒术:指儒家的学术思想。
[5]末造:末世,指一个朝代的末期,含有衰世之意。
[6]名节:名誉与节操。经学: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
[7]李郭:东汉李膺与郭泰相交结,尝同舟共济,世称“李郭”。李膺,字元礼,桓帝时累官至司隶校尉。他与郭泰等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闻名。郭泰,字林宗,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不就官府征召,后归乡里。党锢之祸起,遂闭门教授,生徒数千人。气类:气味相投的人。《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刘良注:“气类,谓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也。”
[8]郑康成:即郑玄,东汉经学家。
[9]卓、操:董卓和曹操。遽篡:立即篡夺君位。
[10]蜀汉: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历史上称为蜀或蜀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11]诸葛:即诸葛亮(181—234),三国蜀相。
[12]昭烈:蜀汉昭烈帝刘备。
[13]曹魏: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史称曹魏。
[14]郑学:经学中的东汉郑玄学派。郑玄在古文经学的基础上,吸收今文经学,破除家法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集汉代经学大成,基本上结束了今文、古文之争。这种融汇今文、古文的经学,号称“郑学”。
[15]北朝:时代名。从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170年间,我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81年北周为隋所代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政局动乱,战祸频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儒风:研讲儒学的风气。
【译文】
春秋之时,周王室衰微,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孟子申明仁义之说,弟子布满天下,周朝的统治又延续了二百多年。孔子弟子七十二人的后辈门徒也流传广布于天下,到西汉的时候儒家学术思想大为盛行,孔子之道显著于天下,功绩流传万世。东汉末年,名誉节操与经学最为世人看重,像李膺、郭泰这样同气相求者以及郑玄的门徒,也是布满天下,一时间朝野内外多是有操守重名节的人,所以董卓、曹操不能立刻就篡夺君位,蜀汉得以兴起。诸葛亮隐居耕田,但是来往的老师朋友却特别多,这些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所讨论的都是事关天下的重大谋略,所以昭烈帝刘备得到诸葛亮成就了帝王之业。从曹魏到隋代,长江以北都尊崇“郑学”,所以北朝虽然战乱频繁但是研讲儒学的风气一直得以保持。
隋王通讲道河、汾[1],门徒众盛,唐之佐命如房、杜、魏、薛[2],皆与交游。其书虽有夸饰,其事不能尽诬,房、杜辈非必门人也。故贞观多贤[3],而民得苏息[4]。唐韩子推明道原[5],攘斥佛老[6],尊孟子,赞伯夷[7],文宗六经[8]。至北宋而正学大明[9],学统、文体皆本昌黎[10],由是大儒蔚起。宋代学术之中正,风俗之洁清,远过汉唐,国派既厚,故虽弱而不亡。宋儒重纲常,辨义利[11],朱子集其成[12],当时虽未竟其用,其弟子私淑亦布满天下[13],故元有许、刘、吴、廉诸儒[14],元虐以减。明尚朱学[15],中叶以后并行王学[16],要皆以扶持名教、砥厉气节为事[17]。三百年间,主昏于上,臣忠于下,明祚以延。
【注释】
[1]王通(584—617):曾上太平策,不见用,退居河、汾之间,授徒自给。有弟子多人,时称“河汾门下”。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其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著作有《中说》。
[2]佐命:辅助帝王创业的人。房、杜、魏、薛:指唐初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薛收四人。他们或是王通弟子,或受王通传授的儒学影响。
[3]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
[4]苏息:困顿后得到休息。
[5]韩子:即韩愈(768—824),古文家。推明道原:推究儒家的传统思想。韩愈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道,儒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原,根本。
[6]攘斥:排斥。佛老:佛教和道教。老,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著《老子》一书。他是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后来道教将老子尊奉为祖师。这里用“老”代指道教。
[7]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二人都投奔周。周武王伐商,他们叩马而谏。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韩愈曾写《伯夷颂》。
[8]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乐》(后世学者认为乐经或焚毁而亡,或本没有),亦称“六艺”。
[9]正学:指儒学。作者把除儒学之外的种种学派统统视为异端邪说,故称儒学为正学。
[10]学统、文体:治学的传统和文章体制、写作方法。本:效法、依据。
[11]辨义利:哲学史上关于伦理问题的一项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礼记·中庸》:“义者宜也。”韩愈《原道》:“行而宜之之谓义。”利,指利益、功利。
[12]朱子:即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楚辞集注》《通鉴纲目》及后人编辑的《朱文公集》《朱子语类》等。
[13]私淑:义同“门人”。即私善之于贤人。淑,贤善的人。
[14]许:指许衡(1209—1281),宋元之际学者。刘:指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曾请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定朝仪官制。吴:指吴澄(1249—1333),宋元之际学者。廉:指廉希宪(1231—1280),元大臣。熟悉儒学,人称廉孟子。
[15]朱学:即程朱理学。
[16]王学:即阳明学派。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所开创。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是与程朱学派相异的另一理学流派。
[17]气节:志气和节操。
【译文】
隋代的王通在河、汾一带讲学,门徒众多,声势浩大,唐的开国辅佐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薛收都与王通有交往。王通的书虽然有过多地夸张修饰的毛病,但他所做的事不能一概否认,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也并不一定是他的门人。所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多贤良之士,民众得以休养喘息。唐中晚期的韩愈推究儒家的传统思想,排斥佛教和道教,尊崇孟子,赞颂伯夷,写文章宗法儒家六经。到北宋儒学得以昌明,治学的传统和文章的体制、写法都效法韩愈,自此之后儒家大学者纷纷出现。宋代学术的纯正,风尚习俗的清白、高洁,都远胜过汉唐,国家的命脉绵延深厚,所以虽然国力积弱但没有灭亡。宋代的儒者重视三纲五常的人伦关系,注重义利之辨,朱熹集其大成,虽然他的学说在当时没有完全发挥其功用,但他的弟子门人也是遍布天下,所以元代有许衡、刘秉忠、吴澄、廉希宪诸位儒者,元的残暴才得以减轻。明代推崇程朱理学,中叶以后阳明学派与程朱理学一起流行,两者的主旨都是支持儒家礼教和磨炼士人的志气和节操。所以三百年间,君主虽然在上昏暗无能,但官吏在下忠义,明朝的统治得以延续。
咸丰以来[1],海内大乱,次第削平[2],固由德泽深厚,庙算如神[3],亦由曾、胡、骆、左诸公声气应求于数千里之内[4],二贺熙龄、长龄[5],陶文毅、林文忠诸公提倡讲求于二十年以前[6],陈庆镛、袁端敏、吕文节、王茂荫诸公正言谠论于庙堂之上[7],有以致之[8]。是故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9],此皆往代之明效,而吾先正不远之良轨也[10]。
【注释】
[1]咸丰:清代皇帝爱新觉罗·奕的年号。咸丰帝1850—1861年在位。
[2]海内大乱,次第削平:指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和清廷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的战争。
[3]庙算:庙堂的策划,指朝廷的重大决策。
[4]曾:曾国藩(1811—1872),清道光进士。后入礼部、兵部任侍郎。太平天国起事时,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任两江总督并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力主“兴办洋务”。谥文正。胡:胡林翼(1812—1861),清道光进士。曾任贵州镇远府知府、道员、湖北巡抚,镇压苗民李元发部和太平军。与曾国藩并称“曾胡”。骆:骆秉章(1793—1867),清道光进士。他任湖南巡抚时支持曾国藩办团练,镇压湖南天地会起义,继而支援曾国藩、胡林翼与太平军争夺武昌、汉阳与江西。1861年调四川总督,率湘军入川,镇压李永和、蓝朝鼎起事。1863年诱杀石达开。左:左宗棠(1812—1885),清末洋务派首领,举人出身。曾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大臣,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西北回民军。又率楚军出征新疆,收复天山南北路。
[5]二贺:贺熙龄,字光甫,号蔗农,嘉庆进士,官台州知府。著有《寒香馆文钞》。贺长龄,嘉庆进士。道光时历任江苏、福建、直隶等省布政使、贵州巡抚、云南总督等职,主张查禁私种罂粟和吸食鸦片。曾参与镇压云贵地区农民起事。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委托幕友魏源辑《皇朝经世文编》,著有《耐庵诗文集》。
[6]陶文毅:陶澍(1779—1839),嘉庆进士。道光间官至太子少保、两江总督。注意漕运、海运、救荒、河工等实政,为嘉、道间著名的经世官员。卒谥文毅。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等。林文忠:林则徐(1785—1850),嘉庆进士,道光十七年任湖广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于虎门销毁缴获英、美商人之鸦片二百余万斤,并严备海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则徐屡败入侵之英舰。道光十九年为两广总督。后因英商勾结官僚琦善,被革职。拜上帝会事起,清廷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办军务,至潮州病卒。谥文忠。著有《政书》《信及录》《云左山房诗钞》等。讲求:讲究(指研讨儒学)。
[7]陈庆镛:字乾翔,又字颂南,道光进士。官至御史,直声振天下。精研汉学,服膺宋儒。著有《经堂稿》《齐侯巷铭通释》等。袁端敏:即袁甲三(1806—1863),字午桥。道光进士,擢兵科给事中。咸丰中在安徽、河南等省镇压捻军,官至漕运总督。谥端敏。吕文节:即吕贤基(1803—1853),字鹤田,谥文节,道光进士。太平军起事,吕在舒城、桐城办理团练抗拒太平军,城陷,投水而死。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道光进士。同治中官至吏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多理财方面的奏稿。马克思在《资本论》卷一中论及王茂荫。有《王侍郎奏议》。谠(dǎnɡ)论:正直的言论。
[8]有:通“又”。致:达到,求得。引申为实践(王守仁谓“致”即行)。
[9]维:系,联结。引申为“支撑”。
[10]先正:指前代的贤臣。良轨:榜样,楷模。
【译文】
咸丰皇帝以来,天下大乱,逐渐扑灭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事,固然是出于我朝恩惠深厚,朝廷重大决策英明如神,也是因为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左宗棠诸公在几千里之内互通消息、彼此支撑,贺熙龄、贺长龄、陶澍、林则徐诸公在二十年前研讨经世致用的儒学,陈庆镛、袁甲三、吕贤基、王茂荫诸公在朝廷上发表公正而刚直的言论,又把它行之于实践中。所以学术造就人才,人才支撑国势,这都在历代有显著效果的,也是我朝前代贤臣距今不远的榜样。
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1],一曰保华种[2]。夫三事一贯而已矣[3]。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
【注释】
[1]圣教:对“孔学”(亦称“儒教”)的尊称。
[2]华种:指中华民族。
[3]一贯:一脉相承。
【译文】
我听说要挽救今日危局的说法有三种:一是说要保国家的政权和土地,一是说要保儒教的传承,一是说要保中华的种类绵延。其实这三件事是一脉相承的。保国家、保儒教、保种族,三者合为一心,这就是所谓的“同心”。保种族必然要先保儒教,保儒教必然要先保国家。
种何以存?有智则存。智者,教之谓也。教何以行?有力则行。力者,兵之谓也。故国不威则教不循[1],国不盛则种不尊。
【注释】
[1]不循:不能传播开去。循,通“巡”,巡行,流传。
【译文】
种族凭什么存在?有智慧就能存在。所谓的智慧,就是教化。教化凭什么推行?有力量就可以推行。所谓的力量,就是武力。所以国家不威武教化就不能传播出去,国力不强大,种族就不会尊贵。
回教[1],无理者也[2],土耳其猛鸷敢战[3],而回教存;佛教[4],近理者也[5],印度蠢愚,而佛教亡[6];波斯景教[7],国弱教改[8];希腊古教[9],若存若灭[10];天主耶稣之教[11],行于地球十之六,兵力为之也。
【注释】
[1]回教: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伊斯兰教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无理:张之洞认为回教的教义违背了儒家伦理道德标准。
[3]土耳其:该国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4]佛教:公元前6至前5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立。由于它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因此很快得到流行,并传播到亚洲的许多国家。
[5]近理:张之洞认为佛教的教义接近儒家伦理道德标准。
[6]佛教亡:2世纪时,在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迅速向国外传播。而印度本土佛教自9世纪渐趋衰微,13世纪初归于消灭(19世纪后始渐复兴)。
[7]波斯:国名,即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景教: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太宗贞观九年(635)由叙利亚人阿罗本等教士经波斯来中国长安译经传教,以后向全国各地发展。德宗建中二年(781)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因景教经波斯传入中国,故张之洞有“波斯景教”之说。
[8]国弱教改:7世纪中叶,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即大食)征服,遂由信奉祅教改信奉伊斯兰教。
[9]希腊古教:即“希腊正教”,是基督教的一派,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其教义信条在细节上与天主教略有分歧。中世纪时,直接受拜占庭帝国控制利用,是帝国国教。正教开始时期,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东部希腊语地区,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希腊语,故也称希腊正教。
[10]若存若灭:希腊是欧洲文明古国。前5世纪为全盛时期,前146年为罗马帝国吞并。1396年被土耳其占领。1829年土耳其被起义的希腊人民战败,承认希腊为自治公国。1830年宣布独立,成立希腊王国。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希腊正教的生存、衰亡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1]天主耶稣之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另一名称。耶稣,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称为基督。据《新约全书》记载,他是上帝(或称天主)的儿子。
【译文】
伊斯兰教,虽然违背儒家的伦理道德,但是土耳其勇猛善战,所以伊斯兰教一直存在;佛教,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相近,但是印度愚蠢蒙昧,所以佛教灭亡;波斯的景教,随着国势的衰弱,所信仰的宗教也发生了改变;希腊的正教,随着国势的强弱有时存在,有时灭亡;基督教,在地球上百分之六十的国家传播,这是军事实力使然。
我圣教行于中土数千年而无改者[1],五帝三王明道垂法[2],以君兼师;汉唐及明,宗尚儒术[3],以教为政。我朝列圣尤尊孔、孟、程、朱[4],屏黜异端[5],纂述经义[6],以躬行实践者教天下[7],故凡有血气[8],咸知尊亲。盖政教相维者[9],古今之常经[10],中西之通义[11]。
【注释】
[1]中土:指中国。
[2]五帝三王: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三种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据近人研究,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垂法:把处世的准则传给后代。垂,流传下去。
[3]宗尚:尊崇,宗仰。
[4]列圣:清朝诸代帝王。
[5]屏黜:消除,去掉。
[6]纂述经义:编纂书籍讲解经书的意旨。
[7]躬行:亲自去做。
[8]血气:有生命的人。
[9]盖:句首语助词。
[10]常经:永久不变的道理。
[11]通义:指适用于一般情况的道理与法制。
【译文】
我儒教在中国流行数千年而没有改变,五帝三王彰明大道,把处世准则传给后代,君师合一;从汉唐到明代,尊崇儒家的学术思想,用儒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我朝历代帝王尤其尊重孔孟程朱,去除各种异端学说,编纂书籍讲解儒家经典的要义,并且用那些身体力行投身实践的儒者来教化天下,所以凡有生命的人,都知道尊崇父母祖先。政治和教化互相维系联结,是古往今来永久不变的道理,中国与西方所共有的认识和价值。
我朝邦基深固[1],天之所祐,必有与立[2]。假使果如西人瓜分之妄说,圣道虽高虽美,彼安用之?五经四子弃之若土苴[3],儒冠儒服[4],无望于仕进[5]。巧黠者充牧师[6],充刚巴度[7],充大写,西人用华人为记室[8],名大写。椎鲁者谨纳身税[9],供兵匠隶役之用而已。愈贱愈愚,愚贱之久,则贫苦死亡,奄然澌灭[10]。圣教将如印度之婆罗门[11],窜伏深山,抱守残缺;华民将如南洋之黑昆仑[12],毕生人奴,求免笞骂而不可得矣[13]!
【注释】
[1]邦基:国家的根基。
[2]与立:帮助立国。与,援助,辅助。
[3]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四子:指孔、孟、程、朱。土苴:土渣。苴,通“渣”。这里比喻极轻贱的事物。
[4]儒冠:儒者戴的帽子。儒服:儒者穿的衣服。
[5]仕进:求进取为官。
[6]巧黠者:狡猾的人。牧师:基督教里主持宗教仪式、管理宗教事务的人。
[7]刚巴度:英文买办comprador的音译。
[8]记室:旧时秘书的代称。
[9]椎鲁者:愚钝的人。
[10]奄然:气息微弱的样子。澌(sī)灭:毁灭,消亡。澌,尽。
[11]婆罗门:指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前6至前5世纪中,因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播,婆罗门教衰落,8、9世纪间,经商羯罗等改革,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改称印度教。
[12]南洋:即今东南亚。黑昆仑:即黑人。我国古代称黑肤的人为昆仑,见《晋书·后妃列传》。
[13]笞骂:鞭挞和辱骂。笞,用鞭子、木杖或竹板等物打人。
【译文】
我朝的根基深厚牢固,立国受到上天的保佑和帮助。假如真像西方人瓜分中国的狂妄之说那样,儒家大道虽然高明而完美,去哪里实践它呢?五经四子像土渣一样丢弃,儒家的衣着打扮不能再用来进取为官,狡猾的人充当牧师,充当买办,充当大写,洋人用中国人当秘书,叫做大写。愚钝的人只知道小心翼翼地缴纳人头税,供招募制作兵器的工匠、服劳役所用罢了。越卑微越愚昧,卑微愚昧的时间长了,就会在贫穷苦难中死亡,气息微弱地消亡。儒教将像印度的婆罗门教一样,潜伏在深山之中,守着过去的旧东西,不知改变;中国的民众也将像东南亚的黑人一样,一辈子做别人的奴隶,想哀求不被鞭打和辱骂都不行。
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1]。执政以启沃上心[2],集思广益为事,言官以直言极谏为事[3],疆吏以足食足兵为事[4],将帅以明耻教战为事,军民以亲上死长为事[5],士林以通达时务为事[6]。君臣同心,四民同力,则洙泗之传[7],神明之胄[8],其有赖乎[9]!
【注释】
[1]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通常用以代称国家。
[2]政:掌理国家政事的大臣。启沃:开诚忠告。上心:君王的思想。
[3]言官:封建时代的谏官,如御史等。
[4]疆吏:古指守卫诸侯国边地的官员,明清对于高级地方官吏如总督、巡抚,也称疆吏,即封疆大吏之意。
[5]亲上:效忠于君王。死长:为执行长官的命令而死。
[6]士林:指学术界、知识界。时务:犹世事,指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7]洙泗之传:指孔子的学说。洙泗,即洙、泗二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西下,至鲁国首都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洙、泗之间,即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后世因以“洙泗”代称鲁国的文化和孔子的“教泽”。
[8]神明之胄:神圣的后代。
[9]其有赖乎:大概有保障了吧。其,副词,表揣测语气。赖,依赖,保障。
【译文】
今日的时局,只有将激发忠君爱国之情,修习研究富强之策,尊尚朝廷,保卫国家作为第一要义。掌管国家政务的大臣应该善言劝谏君王,集合各方意见以有益于国政;负责谏言的官员应该直言进谏;封疆大吏应该让地方粮食充足、武备修整;军队中的将帅应该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奋勇向前。士兵与民众应该效忠君主,有为执行长官命令而死的决心;读书人应该通晓当今的时势要务。君主与臣下思想一致,士农工商四民同心协力,那么孔子学说的传承,中华神圣后裔的延续,大概就有保障了吧!
且夫管仲相桓公[1],匡天下[2],保国也,而孔子以为民到于今受其赐[3];孟子守王道[4],待后学[5],保教也,而汲汲焉忧梁国之危[6],望齐宣之王[7],谋齐民之安[8]。然则舍保国之外安有所谓保教保种之术哉?今日颇有忧时之士,或仅以尊崇孔学为保教计,或仅以合群动众为保种计[9],而于国、教、种安危与共之义忽焉。《传》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10]孟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11]此之谓也。
【注释】
[1]管仲(? —前645):名夷吾,字仲,为齐名臣。初事公子纠,后相齐桓公。现存《管子》一书,为战国时人托名所作。桓公:即齐桓公,春秋时五霸之一。名小白。周庄王十一年,以兄襄公暴虐,去国奔莒。襄公被杀,归国即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其身为盟主。
[2]匡:救助。
[3]赐:给人恩惠或财物。
[4]王道:儒者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称为“王道”,与“霸道”(指国君凭借威势,利用权术、刑法的统治政策)相对。王道和霸道是古代君主统治人民互相补充的两种手段。
[5]后学:后辈学生。
[6]汲汲焉:心情急切的样子。梁国之危:指战国时期马陵之战魏国大败后出现的国势衰落的局面。梁国,即魏国,战国七雄之一。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魏惠王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因而魏也被称为梁。
[7]齐宣之王(wànɡ):齐宣,即齐宣王(? —前301),战国时齐国君,约前319—前301年在位。王,动词,君主占有天下。
[8]齐民之安:指齐威王(? —前320)除弊纳谏、听取并采纳臣下、百姓的意见,修明政治、巩固齐国政权的事。
[9]合群动众:使国民团结,使大众振作。
[10]“皮之不存”几句: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傅,依附。
[11]“能治其国家”几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管仲做国相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把天下纳入到正轨,这是保国,而孔子认为民众至今还受到他的好处;孟子坚持圣王之道的仁政学说,等待后辈学生的传承,这是保教,他心情急切地忧虑魏国的衰微,希望齐宣王能够像齐威王一样使齐国修明政治,百姓安定。那么除了保国家之外还有所谓的保教、保种的方法吗?如今颇有一些忧虑时事的人士,或者仅仅以尊崇儒家作为保教的方法,或者仅仅以团结、振作民众作为保种的方法,而对于保国、保种、保教三者之间关系紧密而又利益相关的方面忽视了。《左传》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孟子说:“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还敢欺负他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